《2022年度市生态环境局工作计划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市生态环境局工作计划安排.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度市生态环境局工作计划安排XXXX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 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 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 .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构建生态环境工作齐抓共管局面。催促各乡镇和相 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等 规定要求,探索新机制、新途径,努力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层层压实责任,层 层传导压力,进一步完善齐抓共管大环保工作格局。2 .做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并销号。积极发挥牵头抓 总、统筹协调作用,继续
2、做好环保督察交办及反应问题的整改。主要是年底前完 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移交的x个重点问题整改及销号;第二轮中央生态环 保督察报告反应问题以及XXXX年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应问题中要求XXXX 年完成问题(共X个)的办结销号工作,要求XXXX年以后完成整改的问题完成 年度任务。3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县创立工作。按照XX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XXXX-XXXX年),在XXXX年 创立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创立基础工作,待条件成熟后, 适时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立工作。二是做好生态村镇创立工作。按 市局的安排部
3、署,年内完成一个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及一个市级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村申报,争取获得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及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命 名。三是做好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按照县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安排,对自然 生态指标、环境状况指标进行细化,把数据的填报和管理、时间进度明确到各责 任单位。建立完整的指标证明档案,牵头开展县级自查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里 年度验收。4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xxxx 年完成上级生态环境部门下达的新增x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并通过省市考核 验收。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XX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 划(XXXX-XXXX年
4、),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XXXX年全县XX个乡镇每个乡 镇新增完成一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组织乡镇 进一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及时纳入监管清单,加强动 态管理,逐步开展整治工作。因河、塘、沟、疏浚不及时形成黑臭水体或治理难 度不大的黑臭水体由所在村负责进行治理,黑臭水体成因复杂或面积较大需进行 工程治理的,积极争取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治理。5 .加强建设工程环境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强新污染源控制,严格建 设工程环评审批,禁止在工业园区外(除矿产资源、能源开发等对选址有特殊要 求的工程外)新建扩建工业工程。强化建设工程环保“三同时”事中、
5、事后监管, 确保新建工程不产生新的污染。落实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催促企业完善环境 污染防治措施。按排污许可证核发技术规范要求核发排污许可证,严格按照排污 许可要求进行管理,及时查处涉排污许可证违法行为。严格遵守优化营商环境“十 严禁”工作纪律,严禁向企业索拿卡要。持续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流程,减少审批 环节,在规定时限内审批办结。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要求,落实现场检 查计划。6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年度“夏季攻势”目标任务。按照省、市 生态环境部门部署安排,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水、气、土污染综 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全力巩固“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城市”工作,制 定
6、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方案,特别针对降低PMxx年平均浓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 措施,催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确保县城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对全县村镇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一次全面排杳、整治。7 .继续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确保环境平安。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力 度,深入开展环保执法大练兵活动,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龙潭石材开采区、 低庄硅砂矿区、县城区等重点区域以及畜禽养殖业、涉尾矿库工程的日常监管, 严格执法,从严、从快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平安。对全县涉危险废物单 位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规范危险废物管理,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加强辐射装置环 境管理工作,确保辐射平安。按照县里统一部署,做好“河长制”、“林长制”日 常巡查工作。拓展监管方式,以污染源自动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加强对排污企 业的监管、监控。8 .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政策、环保 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改变社会公众环保陋习,提倡绿色消费和生产 方式,营造环境治理良好社会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