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合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3942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4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合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合集第六单元教案设计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19只有一个地球20*青山不老21*三黑和土地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学写建议书语文园地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学写建议悦1)单个朗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载”。提问: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句中的“长” “静” “自”如何理解?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 环境清静及人物心静与志趣)引导分析湖阴先生形象与情感:长、静爱干净、喜爱清静 Y启喜爱花木、热爱生活、文人雅士的生活品味2)齐读“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阂送青来”。提问:读了这

2、两句,你的脑海里 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如何理解句中的“护田” “送青” ?从中你有感受 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诗人的情趣)引导分析作者王安石情感:护田拟人化写法对田园风光、生活的喜爱与愉悦,恬淡、送青.语感教学读诗背诗1)读诗要求读出湖阴先生的文人趣味、读出诗人的田园生活趣味。2)超链接播放书湖阴先生壁朗诵视频。3)背诗写诗。4 .课后补充一自主学习白板出示书湖阴先生壁(其二)。要求:课后自行查找资料,背诵诗歌,理解 该诗。七、板书设计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上)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难点名称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3、,学习说明方法,在品读中体会领悟“只有 一个地球”的道理,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含义,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性。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对“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方面的知识不陌生,因为课文引用宇航员的感叹是学生的难点及学习说明方法。难点教学方法1 .通过读中感悟,在重点句子,词语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2 .体会句子含义,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请说说上节课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个方面,并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4、?(分别写了:地球的美丽、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别处四个方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二、品读感悟1、探究地球的美(1)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映入他们眼中的是一个怎样的地球吗?品读: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 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叶扁舟。(2)出示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看到的地球时看到的地球,你们觉得地球美吗?(地球太美了,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5、,和蔼可亲。这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说明地球是人类及万物 生存繁衍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3、探究地球渺小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在宇航员的眼中,地球除了很美,还怎样呢?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 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1)看课件出示地球在宇宙中运转的样子,体会地球的渺小。(2)品读句子:体会用列数字、作比拟的说明方法的好处。(用了列数字和作比拟的方法来说明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4、探究地球的易碎性(1)理解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面临怎样的危机?(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6、(2)举例子: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从“几百万年”,“几亿年”体会 矿物资源形成的时间的漫长及来之不易。从“不加节制”领会人类无知的行为)(3)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品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 人类作贡献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看图领悟可再生资源及 怎样遭受破坏)(4)从本来“原先、先前”的意思。准确点明了这些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5)是什么原因

7、造成生态灾难?品读:那么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 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 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乱砍乱伐、大气的污染、恶劣生态鱼的杀 手、泛滥开采)(6)举例说明生态灾难每天,我们的地球上有15亿人呼吸着受污染的空气,至少800人因此死亡。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地球的外衣。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

8、成不毛之地。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因大火砍伐毁于一旦。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亡。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呢?小结:我们地球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拯救地球已是刻不容缓。5、探究不能移居别处(1)假如有一天地球被破坏得再也无法让人类生存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吗?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地球了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至少”是“最少”的意思,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表达了说明文的严谨性。“40万亿千米”,

9、直观地说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2)因此,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课堂小结(难点巩作业布置6、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品读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1)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不仅美丽壮观,还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2)说地球“太容易破碎”,是因为地球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 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地球很容易受到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保护地 球迫在眉睫所以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三、课堂小结讨论: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呢?我们应该

10、怎样保护地球?虽说地球是美丽壮观的,但和宇宙相比它是那么渺小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只有 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讨论: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虽说地球是美丽壮观的,但和宇宙相比它是那么渺小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所 以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 代吧!请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一起动手,画一幅环保 宣传画。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1、。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教学流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 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 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 这一切。我们来看3、出示第一自然段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 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1)轻轻地读着这

12、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4)朗读指导:(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 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6)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1、请大家翻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 哪些奇迹?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出示:(1)15年啊,绿化了 8条沟,造了 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 么了不起的奇迹。a.课件出不:b.生谈感受c.自由

13、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d课件点击数字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 e.交流: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f.小结:师: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 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用朗读 来感受这种奇迹吧!师:通过这一连串的数字,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老人什么样的形象呢?生:伟岸、高大。生:值得尊敬、学习。师:(结)老人用他不屈不挠的毅力在风沙面前竖立起一道天然屏障,也在我们 的心中竖立了高大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此时的心境吧。男生 读,

14、女生读。预设(2):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a.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也是奇迹呢?b.师:是的,树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凶猛,庞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黄土, 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c.朗读指导:(男女生读)d.引读:师:参天的杨柳,绿色的波浪,如臂如股,劲挺山腰,这一切都是这位老人创造 的奇迹生读:15年啊,绿化了 8条沟,造了 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三、奇迹背后1、师: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

15、造的奇迹 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下来。2、自由找3、交流(预设)(-)大环境1、师:你找到的是老人生活的大环境(板书:大环境),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 形容它,你会用什么?生:恶劣(板书:恶劣)2、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段话,(课件出示)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环 境的恶劣?把它圈出来。预设:干旱、霜冻、沙尘暴 肆虐、盘踞之地、风吹沙起3、师:(课件出示)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4、师:在座的同学有谁去过晋西北?那么你们知道晋西北的环境到底是怎样的 一种恶劣吗?老师这儿有一那么资料,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资料)师读(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

16、风,从春刮到 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 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 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 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5、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此时的感受?)6、师:是啊,这里可称作穷山恶水、荒无人烟、死亡之地。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这些词语生齐读师:如此恶劣的环境,难怪,县志载:(课件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 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师: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这位老人却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这确实是了不起 的奇迹啊。

17、(-)小环境1、师:谁再来说说,老人还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师:这是老人所生活的小环境(板书:小环境)师(弓I)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样辛酸的故 事呢?生:早出晚归生:七位同伴五位过世 生:风雨同舟的老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师:可见老人的生活非常的艰苦板书:艰苦师引:面对五位老汉的离去,老人没有离开,依旧选择了(课件出示)种树!;面对老伴的过世,他也没有离开,还是选择了种树!面对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选择的还是种树! !o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 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没有离开,他不走,是因为

18、他觉得种树是命 运的选择,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2、师:他不走,还会因为什么?预设2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评:是啊,在老人心中,树与土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啊)预设3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 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师(引)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 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课件出示句子)师:自由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师:想一想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字面意思是什么?(与山川共存: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与日月同辉

19、:就是和太阳月亮一起发 出光茫。) 师: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在一起吗?能像日月一样永远发出光辉吗?请大家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课题名称浪淘沙其一难点名称理解浪淘沙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情感。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诗人所表达的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1、体会黄河发奋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2如情入景地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合作学 习的能力从学生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1、在开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2、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难点教学方 法(1)设境想象法: 运用画面创设

20、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 学习,受到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开展。(2)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坏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积累。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 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板 书:浪淘沙)知识讲解(难点突 破)(-)解释诗题,了解作者1. “浪淘沙”是什么意思? 明确:浪淘沙,唐代的一种曲子名。2. 简介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 新

21、,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 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 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感情诵读,理解诗意1.自由诵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本诗的停顿节奏。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默读这首诗,理解诗句的意思。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

22、用问号标准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师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珍贵的东西一一与环境 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 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板书:无私奉献造福人类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生自由读,指名读,范 读,齐读。师:是啊,就是这一股力量支撑着老人,让他执着的坚守着这一片土地,15年 啊,生接读他绿化了 8条沟,造了 7条防风林带,370。亩林网,这是多么 了不起的奇迹。师:此时此刻,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生齐读)青山是不会 老的!四

23、、再造奇迹Is A 青山不老,精神永存!”这位老人是晋西北的农民,他淳朴顽强、不善言 表。他就是马永顺。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儿,说出老人心中的话。B、黑龙江省铁力市市政府在铁力林区前修建了马永顺纪念馆、马永顺林纪念碑, 将铁力林业局第二中学改名为马永顺中学。此时,如果你来到纪念碑前,心里肯 定有许多话想对马爷爷说吧。现在,请左边两组同学来写老人想说的话,右边两组同学来写我想对老人说的话。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五、总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热爱生命就要热爱 地球,热爱家园。六、教学反思今天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青山不老这篇课文,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

24、课 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 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后老师们与我交流了教学经验我将结合本班学 生的实际情况,反思我这节课的得与失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 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 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 畅,重点突出。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 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

25、种树”, “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 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 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 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 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老人1 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 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 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 享清福时,他还是

26、选择种树;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 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 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 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学生能用 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表达了语文的工具行。五、存在缺乏1、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 深情。2、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 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

27、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3、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 教师学习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今后 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一堂更好的课。21*三黑和土地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2 .学习抓助关键句,在诵读中体会翻身农民得到自己的土地后的幸福感。3 .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教学难点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教学策略朗读指导这首诗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语言朴实无华,却丝毫不减诗意。整首诗, 诗人所用的字词

28、几乎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甚至是常出现在农民口中的口语化 词汇,通俗易懂。虽然语言直白,但大体押韵,节与节之间换韵,读来很有节奏 感,且富于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要抓住诗歌的情感变化,即喜悦一热爱一憧憬。 诗歌呈现了三个画面,要边读边想象画面,将诗歌与画面结合起来,就能表达出 人物的情感变化。阅读理解本诗在文字层面的理解难度不大,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阅读。但是诗歌 内容毕竟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教师可以适当提供或让学生自行查找一些当 时的社会背景资料,让学生在读诗之前了解。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之后,让学 生初读诗歌理清层次、把握大意。例如,让学生带着“这个局部写了三黑的哪儿 件事”这个问题,细

29、读课文第二局部,通过圈画关键词句,理清这个局部的层次, 并试着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每件事。如,通过“翻着土地、耙了几遍、简直是一 张软床、叫麦籽儿睡上”等词句,说出三黑把地耙得平平整整,准备播种的事; 通过“小时候因为逮嵋蛔儿、挨骂、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 说出三黑对逮嵋嵋儿的回忆,以及他想招呼小朋友来逮嵋嵋儿的事;通过“打算、 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等词句,说出三黑展望未来的事;最后,结合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一句,体会三黑有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之后,那种喜 悦的心情。在理清层次、把握大意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三黑耙地和歇息时所做、所想的 几个画面,让学生体会三黑对土

30、地的深厚感情,并带着这种体会再次朗读诗歌。 教师可提示诗中的情感起伏,指导学生体会各个局部、段落的不同情感层次,在 朗读时读出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与憧憬之情,进一步深化本文的主题。最后引导学 生,结合诗歌内容和“阅读链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积累运用积累“白霎霎”“痒抓抓”“笑嘻嘻”等叠词。在习作中尝试运用具有浓郁 生活气息的语言。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苏金伞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资料介绍,导入新课1 .背景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知道现在的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想种什 么就种什么,但农民以前是没有土地的,只是给地主种

31、地,被地主剥削。试想: 如果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会是什么感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 农民获得土地的诗歌三黑和土地。(板书课题)2 .出示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课件出示作者简介: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乡土诗人,因其 浓郁的乡土诗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苏金伞诗选等。 他的诗作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朴实 自然、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他被誉为我国乡土诗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背景资料:1947年9月,党中央在西柏

32、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随即, 一场消灭沿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暴风骤雨,迅速席卷老解放区。摆脱 了封建枷锁的翻身农民,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同年10月10日,中国 土地法大纲正式公布。三黑和土地写于1948年9月,诗歌表现的正是这一 土地改革大背景下获得土地的农民的新生活。3 .进行题目解说。“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 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设计意图这首诗的创作年代离学生生活的年代比拟远,介绍写作的背景资 料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

33、基础。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活动1根据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1 .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一读,明确学习要求。课件出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3)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2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 .对照阅读提示在文中圈画表达“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的关键词句, 并进行批注。4 .在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活动2再读诗歌,梳理内容1 .默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可以分成哪两个局部?分别写了什么?预设:诗歌先从整体上写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喜悦之情,然后写三黑有了自 己的土地之后的那种欣喜之情。2 .指名分小节读诗歌,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三

34、黑和土地的哪些内容? 试着给每局部加上一个小标题。预设:翻地、耙地、播种、看养麦开花、听嵋蝇儿叫、畅想美好生活相机板书:翻地、耙地、播种、辛勤劳作。3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题目是“三黑和土地”,为什么开篇先写农民对 待土地的态度,然后再写三黑?(1)根据梳理的内容,在组内交流。(2)班内汇报,教师相机指导:三黑是众多农民中的一位,所有的农民都如三 黑一样,热爱土地,憧憬美好生活。设计意图 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然后放手让学生 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梳理诗歌的主要内容,为深入感受三黑对土 地的情感做好铺垫。板块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活动1朗读诗歌,体会三黑对土地的热

35、爱之情1 .快速浏览诗歌,想一想: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把能表达三黑情感的 句子画下来,用心去品味。2 .交流反应,品析重点句子,体会农民有了土地时的喜悦和兴奋。(1)出示句子。课件出示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指名朗读句子。提问: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喜悦和兴奋之情表达出来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农民重 获土地时的喜悦和兴奋之情。(2)导学: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找一找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出示句子。课件出示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

36、,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交流汇报:从“每一寸”“每一块”可以看出三黑精心整理土地的细节,每 一个动作都流露着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土地)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交流汇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三黑把土地耙得平整,衬托出三黑对 土地的热爱之情。(板书:投入整个生命)(3)指导朗读第15节。(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3 .体会三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1)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养麦地里还有两个蛔蛔儿在叫唤,吱吱吱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联系上下文,试着想象一下:听着蛔蛔儿叫,三黑想到了什么?引导学

37、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教师适当点拨:想到了小时候的生活,想到 了被地主欺侮的日子,想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2)默读第13、14节,说一说三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书:憧憬美好生活)(3)齐读第15节,体会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活动2体会对脚下的土地的新感受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黑热爱土地的炙热情怀。5 .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6 .引入“阅读链接”在希望的田野上。(1)指名读一读。(2)交流,体会“希望的田野上”呈现出的丰富的、喜悦的、收获的画面。(3)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引导学生边听边随着唱一唱这首歌曲,感 受土地带给农民的梦想与希望。(4)引

38、导学生从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找一找哪些词句具体写出了这种“梦 想和希望”。引导学生圈画相关词句并汇报:“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 得更多”“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 们的劳动中变样”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谈感受,教师相机指导:我们的理想和未来都建立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一切希望都离不开土地的滋 养,要珍惜、保护脚下的土地。7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自己对土地的新认识,明确人类与 土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相关的语句来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态度。通过有感情 朗读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挚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联系“阅读链接”让学生 感受农

39、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脚下的土地的新 感受,深刻体会人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景观引入三黑和土地厂辛勤劳作投入整个生命翻地耙地播种无限热爱土地向往美好生活憧憬美好生活学生课堂活动卡课题三黑和土地用时57分钟活动内容默读课文,想一想:有了土地后,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找到相关 语句,抓住关键词语填一填。相关语句“我”的体会活动建议1 .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圈画关键词语,用心体会。2 .小组内互相交流,结合找到的关键词句谈自己的体会。3 .全班交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三黑的态度。学生课前预学案课题三黑和土地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 学 内 容熟读课文带着对土

40、地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朗读诗歌三遍。预习字词1 .给加点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A. xianB. tangC. qiaoD. gud嵋嵋儿()养麦()踵坏() 咸味()2 .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多音字,把它们在文中的读音写在括 号内。场()逮()3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面的词语,并选词填 空。投入 松散 雨露 疙瘩上面的词语中,有“(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的意思的词语是,有“形容做事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的意思的词语是帮助理解。点拨重点词语: 九曲(qu):形容黄河形容黄河水转变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 浪淘风簸:黄河卷 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银河:古

41、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 七月初七相会一次。3.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 明确全诗意思: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 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三)细细品读,感悟诗境1 .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讨论交流: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黄 河的雄伟壮丽。2 .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交流:

42、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说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 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 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 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3 .讨论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讨论交流:诗人见到源远流长的黄河心中大为感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第一句由上而下, 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句以 “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如果顺着那条黄河上去, 可能会去到银河,能去到牛织女的家吧!O内容感知这篇课文

43、以“”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是主人公,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课文表 现了以为代表的农民对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表现了农民对 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 憬。资料苏金伞的资料。阅读质疑1 .“看见自己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运用 了什么修辞方法?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导学案你们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好处?又会对生活造成哪些影响?1、 针对要路还是要树”这个问题,你会选那一个呢?为什么?2、 请同学样根据问题去查找相关资料。意见不同怎么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2、讨论问题时,态度

44、要平和,以理服人。3、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要有根据。教学重点:当与别人意见不同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教学难点:学会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2、周末去哪玩?2、元旦快到了,表演什么节目?二、新课展开讨论1、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呢?2、要路还是要树?三、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在生活里遇到意见不同的问题,可以大胆的、积极地去沟 通、去协商,妥善地去处理。当我们意见不同时,试试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 题,也许就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意见不同怎么办尊重别人换位思考态度平和以理服人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同学们,我们在生

45、活里遇到意见不同的问题,可以大胆的、意见不同怎么办 练习案1、当你和家人意见不一致时,你是怎么说服家人的,试着写下来。2、当意见不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着什么?习作:学写建议书【教学目标】1 .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建议书。2 .写建议书能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清楚。【教学重难点】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建议书。【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建议书。2 .拟定习作提纲,练写“提出建议”局部。【教学过程】板块一链接生活,激发动机1 .播放视频,创设情境。(1)播放视频。镜头一:小区的垃圾混乱堆放。镜头二:小河中漂浮着许多白色垃圾。镜头三:在树上晾晒衣服。镜头四:有

46、些地方的垃圾筒随处倒放,苍蝇到处乱飞。(2)引导交流:看到这些视频,你有何感想?想说点儿什么?预设: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刻不容缓!2 .导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在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野 生动物遭捕杀等问题屡见不鲜。我们该怎样杜绝这些问题呢?如果你有一些合 理的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实施,可以写一份建议书。今天我们 来学习如何写建议书,呼吁身边的人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板书课题:学写建议 书)【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围绕“珍惜资源”“保护野生 动物”等提出建议,让写建议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同时又为建议书的写作 积累素材。板块二范例引路,学习写法1 .自由朗读建议书例文及旁批,想一想:一份建议书主要由哪些局部组 成?课件出示教材“节约用水”建议书全文。2 .学生交流。预设:建议书内容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3 .引导发现:建议书与书信在格式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课件出示写建议书的要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