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3047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与交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与交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与交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各类道路的车速是多少?分类:按地位分:快速道(大城市);主干道(全市性干道);次干道(区干道);支路(街坊道路)。按功能分:生活性道路系统(分区内部交通);交通性道路系统(全市性交通)。分级: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占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n、m级。大城市应采 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n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m级标准。道路湖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级别IIIInII 1计算行车 速 度 (km/h)肛&060,50504040.3050.4040.3030.2040.3030.20202、给出交通基础图(V Q D关系图)写出相应公式。

2、V:车速Q:交通量D:交通密度公式:公式:交通基础图:Q = DVV = Vf-D/Vf 2Q =匕*。一怖加D. 2Q = q*V v23、车速的种茨及测定方法是什么?种类:a.理论车速:汽车动力特性图;b.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车速、设计车速);c.瞬时平均车速(地点 车速);d.全程车速(行程车速、区间车速、综合车速、运送车速);e.间距平均车速(行驶车速、技术车 速)。测定方法:a.长距离(人工):试车法;牌照法;采访法;流动车法。b.短距离(自动):气压法(橡胶管);雷达式;光电式;磁场式;超声波式;红外线式。4、交通量、第30位小时交通量、通行能力、交通密度的定义是什么?交通量的计数方

3、法?交通量:道路上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数量。反映通过断面的频繁程度。第30位小时交通量:通行能力: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正常气候和交通条件下,保证一定速度平安行使时,可能通过的车辆 和行人数量。交通密度:单位长度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反映道路空间上的密集程度.5、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有哪些?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可能通行能力:Np=迎9 (pcu / h)设计通行能力* = Np 峰宽万交及车道 a行人 a铁自行车影响系数;车道宽影响系数;交叉口影响(绿信比0.6);车道影响系数(1+0.8+0.8+0.8)。6、一条机动车道宽度是多少?车行道路面宽度与车行道宽度有

4、什么区别?有影响。(2)港湾式停靠站:优点;车辆停站时不占用车道宽度,保证正常交通。缺点;受车辆类型和数量因素 限制,如停靠辆多或有拖挂车时,“港湾”做的过长,颇不相宜,在经常变动站点的路线上,更难以采用。6 3、 城市道路照明要求有哪些?平均亮度(平均照度)、亮度均匀性(照度均匀性)、眩光限制。6 4、 城市道路布灯方式有哪些?(1) 一般高度为15m以下,有5种方式:单侧、双侧交错、双侧对称、横向悬索、中心对称。(2)高杆照明:高度大于20m。广场、立交等处设置。6 5、 交通标志分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共七类:警告标志(三角形,黄底黑边黑字);禁令标志(圆形,白底红边黑图案);指示标志(

5、蓝底白图 案);指路标志(城市道路蓝底白图案,城市快速干道绿底白图案,);旅游区标志(方形棕色底白图案); 道路施工平安标志;辅助标志(白底黑边黑图案)。6 6、 路面分类、路面结构层主要有哪些?分类:1.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与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2.按照路面特性,交通要求不同,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低级路面路面结构层:面层、基层、垫层。6 7、 路面的常见病害有哪些?柔性路面:泛油;推移;松散和坑槽;凹陷和车辙;裂缝。刚性路面:断裂;拱起和碎裂;错台和唧泥。6 8、 桥梁的组成是什么?组成:桥跨结构、桥墩、桥台。6 9、 解释: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低水位、高水位、设计洪水

6、位;净跨径、总跨径;桥梁全长(桥长)、 桥梁高度(桥高);桥下净空高度;建筑高度;涵洞。上部结构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称为桥跨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一桥墩、桥台和基础称为下部结构低水位一-枯水期的最低水位高水位一一洪峰期的最高水位设计洪水位-一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水位净跨径一一梁式桥: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之间的净距。拱式桥一一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 间的水平距离。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也称桥梁孔径。它反映了桥下宣泄洪水的能力。桥梁全长(桥长):L两桥台的翼墙端(椎体护坡端)之间的全部长度。无桥台的,为桥面行车道的全长。桥梁高度(桥高):H1桥面与低水位之

7、间的高差,或与桥下线路路面的距离。桥下净空高度:Ho设计洪水位或桥下行车路面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保证通航、通行、泄洪的而要。建筑高度:桥上行车路面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道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标高与通(行车)净否那么,就不能保证通航或通上乘式桥、下承式桥、中承空顶部标高之差,称为容许建筑高度。桥梁建筑高度不能大于容许建筑高度,车。涵洞:多孔跨径全长不到8m和单孔跨径不到5m的泄水构筑物。7 0、 桥梁的分类?1.按跨径长度:特殊大桥,大桥,中桥,小桥;2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式桥;3.按静力学图:梁桥(简支梁桥 连续梁桥 悬臂梁桥 连续梁桥)、拱桥、钢架桥、悬索桥、斜拉桥;4,

8、按照截面分类:板桥、肋梁桥、箱梁桥7 1、 名词解释: 客运周转量 居民乘车流动强度 交通时间 车辆满载系数V行V送V营 客运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运送的人数与其相应的运输距离乘积。居民出行流动强度(P出,单位次/人年):将全市各类居民一年出门流动次数的总和平均分摊给每个居 民。表示一个居民一年平均出门流动的次数。居民乘车流动强度(P乘)指平均分摊给每个居民一年内出行流动时,使用公共交通的次数(乘次/人年)。 交通时间指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所用时间。车辆满载系数;实际载客量/额定载客量。v =路线长度(k /h)行一车辆在路线各站间行驶时间之和 m运送速度v =路线长度(k 5)送一车辆在

9、路线各站间行驶寸间与各停靠站上停靠1寸间之和m停靠站时间占整个时阿勺25%-35%,取决于停战次数和上下客时间运营速度=2x路线长度营一车辆在路线上一个来醐时间 皿7等于来回行驶时间、在中途停靠时间及在首次占停留时间的总和7 2、计算一辆车的生产率、城市所需行车数量、在册车数。生产率:指一辆车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完成的额定的客运周转量Ml时。效=根线%(客公里/小时)式中根-额定载客量(乘位);V营-运营速度(公里/小时) 线-路线平均满载系数W 一 二 M 城市所需行车数量:行 日双向在册车数:在册车数:公共交通企业所需购置的车辆数w在册=w行驶/ /(辆)式中7-车辆利用率,通常约茁0%左右7

10、 3、如何计算行车间隔时间?利用上面客运周转量所算得的车数(W行)必须保证t间这个规定的要求。验算方法如下;t间=2/线60/W行V营(分钟)式中/线-路线长度(公里)设蠢=最V营一运营速度(公辿小时)丁步二箸二券(/步-步J (min)74、步行和自行车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小V 步居民出门到某一地点,如果步行或乘车所花的时间相等,量=殁(/步 +/步2)+约/车+”(min)那么在这段时间时间内所到达的距离范围,称为步行范围。唳嗅同理,如果居民骑自行车出门所花的时间等于乘公共交通式中车辆所花的时间,那么他多半骑车出门。这样,也就可以求/步一乘客从出发地步行到公共交通上车站的距离得自行车的

11、活动范围(自)/步2 乘客从下车站步行到目的地的距离;”一乘客在停靠站上的候辆间(min), 一般为行车间隔时间。间)的一半;/车一乘客乘车的距离。设T自二T交心=60自/% =60(/步+/车 +/步 2)/%(分钟)联立上式和q两式,可解出品和7 5、公交线路规划的原那么是什么 开辟新路分清服务对象主次,优先考虑生产活动需求,其次考虑文化生活需求;各主要人流集散点之间开辟直线的线路来联系,路线走向与主客流方向一致,路线上客流量尽量均匀,并与道路运载能力相适应7 6、7 6、解释:公交线路网密度 最正确线路网密度 最正确站距公交线路网密度是指在有公共交通服务的城市用地单位面积中,有公共交通路

12、线的道路中心线长度。3 = L网/b(公里/公里2)最正确线路网密度:还佳=最正确站距:d最正确=步累上下(公里)7 7、公交线路的长度与条数如何确定?根据公交线路网的密度和面积确定总长度。取出线路的平均值,大城市取半径,中小城市取直径或按照乘 客平均运距的二到三倍。用总长除平均长度得到条数,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重复线路和区间车。7 8、线路非直线系数是不是越小越好?有无特殊情况。非直系数指实际距离与空间距离的比值,不一定越小越好,一般是1.2左右。特殊情况是环形线路,环形 线路的系数是对线路上的主要枢纽点来衡量的。7 9、出行距离与使用交通工具的关系如何?居民出行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步行、骑自行

13、车和乘公交车,在步行范围内,即15分钟1公里内,基本上 是不乘车的。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尤其在3或4公里范围内骑自行车更省时间,体力消耗也不大,因此 骑自行车的比例较高。距离继续增加乘车率越来越高。8 0、交通出行的预估与分布模型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增长系数法,引力模型法,机会模型法。优缺点见P3078 1、 在交通规划中,道路交通分配的模型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零一分配法和多路线随机分配法。前者8 2、 现代城市的交通组织原那么是什么?1.交通分流,各成系统2.组织空间交通3.开展新型快速公交系统4.考虑出行时间内可到达城市任何目的 地8 3、 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一般包括哪几种类型,各自

14、有什么特点?公共汽车、地铁、轻轨。公共汽车运载能力大运输本钱低,较同样运载量小汽车而言能耗和污染低; 独立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影响,效率高无污染,实现大运量要求,噪音低快捷;具有投资省、 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8 4、 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因素有哪些?1.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2.地形条件3.城市外围公路4.铁路线5.城市现有道路网8 5、 一般来说,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交叉口间距应是多少?1500-2500 700-1200 350*-500 150*-250 小城市取低值8 6、 城市道路网密度应该如何划分?城市道路网的密度越大,交通联系越便捷,但密度过大会造成城市用

15、地不经济,也会增加城市道路建设投 资。故交通网密度确实定必须从城市客货运交通量的需求,以及工业,居住用地划分的经济性等因素考虑。 平原城市交通干道的间距以800-1200为适当,相当于干道为公里/平方公里,山区城市由于地形起 伏变化大,坡陡,所以干道网密度要更大,例如渡口市干道网密度为5.75公里/平方公里。一条车行道宽度原那么上由设计车辆身宽度a (大卡车2. 5,大客车2. 6,小车2)和左侧平安净距加右 侧平安净距组成。车型及行驶状态计算车行速度(km/h )车道宽度(m)大型车或大、小车混行三40403. 753. 50小汽车专用线3. 50公共汽车停靠站3. 00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同

16、向车道时,为b=C+a+D/2; 一边是同向车道,另一边是异向车道时,为6=口/2+a+乂/2 区别: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和两侧路缘带宽度。7、什么是路侧带,包括哪些内容?与俗称的人行道有什么区别?路侧带是指车行道最外侧缘石至道路建筑红线间的范围,一般道路两侧各有一路侧带。路侧带包括人行道、绿化带、设施带。路侧带俗称人行道,人行道只是路侧带的一局部。人行道承当路侧带的主要功能:承当步行交通的需要;绿化带和设施带承当辅助功能:绿化布置,地上杆柱,地下管线交通标志,信号设施,平安设施,无障碍 设施。还兼具临时功能:非机动车临时停放、行人临时小驻。8、什么是分车带?功能有哪些?分车带是指在多幅道路

17、上,用于分隔车辆,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非行车局部。分车带的功能主要是分隔交通,此外,好作为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与绿化用地。9、试说明机动车道的设计过程?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车行道宽度设计、路面宽度和车行道条数设计。车行道宽度确实定主要取决于设 计车辆的外廓尺寸及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平安净距的要求;车行道条数确实定那么是道路远景设计 小时交通量的预测值及一条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有关。1 0、 路供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基本形式:抛物线型;直线型;折线型。抛物线型优点:坡度逐渐变化,圆顺;中部拱率平,两边陡,有利于排水;形式美观。缺点:中部排水不畅,两侧过陡,行车不稳,车集中在

18、中间,中间局部路面损坏较快。为改善这个缺点,可采用各种变方抛物线的形式。直线型优点:轮胎与路面接触平均,路面磨损小,两边坡度平缓,适用较宽路(大于20m)。缺点:坡度缺乏变化,排水不如抛物线流畅。折线型优点:直线段较短,施工时容易摊压平顺,可防止路面因沉陷而导致的积水损坏。缺点:在转折点处有尖峰突出,不利于行车。1 1、 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一般有哪几种,分析其适用情况?基本类型: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亦即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单幅路优点:占地少,投资省。 缺点:车种混杂、不平安。适宜:路幅宽度较狭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均不太大,双向交通不均衡路段。次干路,支路。 双幅

19、路优点:解决了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分隔带一一行人保护区、远期建设缺点:车辆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机非矛盾适宜:机动车多,非机动车少,或夜间交通量大,且双向交通量比拟均匀的情况;或有辅路供非机 动车行驶的大城市主干路或快速路;或郊区道路。三幅路优点:解决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干扰;道路宽,易于绿化布置、地下管线敷设;易于远近结合,分期修建。缺点:占地大,工程费用高。适宜:路幅宽度较大,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车速要求高,混合行驶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的主要交通干道。四幅路优点:解决了对向车流、机非之间的相互干扰;道路宽,易于绿化布置、地下管线敷设;易于远近 结合,分期修建;交通最平安。缺

20、点:占地大,工程费用高,行人过街困难。适宜:机动车交通量大,机动车速高,非机动车多,车速要求高的主干路和快速路。1 2、 绘图说明地面标高、覆土深度、埋设深度、管底标高、垂直净距及水平净距。2 3、 城市排水体制有哪些?各自优缺点?分类:分流制和合流制。分流制优点:a.管道内水流条件好;b.可分期修建或采用不完全分流制,节约初期投资;c.保证处理的效 能不受雨水水质变化的影响;d.处理的污水量小,污水处理厂的造价较合流制者低。缺点:a.修建总投资可能比合流制高;b.初期降雨时,将污物排入水体,影响水质的卫生;c.地下 管道增多,施工较复杂。合流制优点:a.各种污水及雨水均经过处理后排入水体,卫

21、生条件好;b.管道所占位置少,适用于城市街 道较窄的地方;c.如水体有充分的稀释能力,污水可不加处理排出,雨水必须使用暗管排出 时,选用合流制较经济。缺点:a.处理构筑物投资大,利用率低,如缩小规模那么暴雨时局部雨水溢出污染水体;b.无雨时流 量小,管中不能保证自净流速,水力条件差;c.污水处理厂的流量及水质全年变化很大,不 利管理;d.有中途污水泵站时其设备和管理费用高。3 4、 平面线性中,直线的长度有没有限制?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具有距离最短、布线容易、营运经济、行车视距良好、乘坐平稳、舒适等特点。但直线线形缺乏灵活性,不易与地形、地物等自然环境相协调,应用要受到限制。:大直线:

22、考虑适应地形、驾驶者疲劳、超高速。(国外:20倍的计算车速,车行驶70s )最小直线:单位一m0大小一同向:6V (V: km/h)反向:2VE=R R=TE=R R=TL =tga/2 (seca/2-1) ctg a/2X180Ra4 6、园曲线半径公式?半径大小如何限制?R=T ctg a/2R=V2/127 ( u-iO)(双坡)R=V2/127 ( u+iO)(单坡)最小圆曲线半径一般规定曲线最大半径不超过10000m。1 7、横向力系数的意义?般取值?意义:排除质量的影响,单独研究车辆所受的横向力影响。乘客舒适度P 0.1,横向力小,乘客几乎感觉不到曲线存在P=o. 15,可以感觉

23、到曲线存在,但平稳u=0. 2,不舒适P=0. 35,不稳定计算行车速度(km/h)600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60030070设超高推荐半径(m)30015040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7020u=0.4,非常不稳定,有倾倒的危险燃料的消耗、轮胎的磨损在曲线上比直线大;曲线上轮胎受横向力,产生偏移角。U=0. 1,燃料消耗增加10%,轮胎磨耗增加1.2倍;u=0. 16, 40%和2. 9倍。综合上面,口小于0.1.弯道越大,口越小。城市道路设计中规范中,留够余量。考虑小于0.07左右。规范中,极限半径P=0.151 8、 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些?绕路面边缘:绕路中线旋转外侧路面,使外侧路

24、面到达与内侧路面相同的坡度,然后,内外侧路面同时绕 内侧路面边缘旋转,到达超高横坡度。绕中线:内外侧路面绕路中线旋转,外侧升高,内侧降低,最后到达超高横坡度。1 9、 什么是超高?其计算公式是什么?概念:当车辆在弯道外侧行驶时,重力分力的作用方向将指向曲线外侧而增大滑移、倾覆的危险,为了消 除这种不利状况,一般设计曲线段道路车行道路拱时,多将路面外侧适当抬高,使路面横坡成为向弯道内 侧单向倾斜的断面,这种措施称为超高。计算公式:1超$2/127口超高太大一一车辆侧滑,太小一一排水假设算出i超小于路拱横坡i0时,应选用等于路拱横坡的超高。满足排水。2 0、 什么是加宽?非较接车辆加宽的计算公式是

25、什么?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各个车论行驶的轨迹是不相同的。靠曲线内侧的后轮行驶曲线半径最小,而靠 曲线外侧的前轮所行使的半径最大,因此汽车在曲线路段上形式时所占有的行车局部宽度要比直线路段大。 为了保证汽车在转弯中不侵占相临车道,曲线路段的车行道就需要加宽。非钱接车辆:0.1V.钱接车辆:T+一 n为车道数L:车辆后轮轴至前挡板之间的距离。Li:中轴至车身前挡板的距离L2:后轴至中轴的距离3 1、 缓和曲线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线形是什么,原因?作用:司机转向、缓和离心力、缓和超高和加宽。常用线形:回旋线(辐射螺旋线)。较理想的缓和曲线是使汽车从直线半径为R的平曲线时,既不降低车速又能徐缓均衡

26、转向,即使汽车 回转的曲率半径从直线段的p=a有规律地逐渐减小到p=R而进入圆曲线段。4 2、 什么是平曲线?缓和+圆曲线=平曲线。,、长度:司机操作方向盘频繁一一高速危险。完成转向一一6s时间。这也是极限状态,不设圆曲线,两段缓和曲线组成,2倍缓和曲线长度。5 3、 停车视距及会车视距的计算公式?停车视距由驾驶人员在反响时间内车辆仍继续行驶的距离、驾驶人员开始制动刹车直至车辆完全停下来的 行驶距离、车辆停止后与前方障碍物保持的必要平安距离三局部组成。会车视距由驾驶人员双方在反响时间内,制动开始生效前车辆继续各自相向行驶的距离;与双方车辆制动 生效停下来的制动停车距离;以及停车后两车之间所必需

27、的平安距离组成。_V_K2上 KV?9停车视距5 - 36 + 254(0 + 0 会车视距 m - L8Z + 127(2-z2)+ 2 4、7转角的含义?当路线转折角小,曲线半径大时,在行车中往往易于引起驾驶员的错觉,把曲线段长度误认为比实际短 而降低车速,甚至发生行车轨迹侵入相邻车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把引起驾驶人员错觉的路线转折角临界 值定为7。并建议当转折角7时,可按公式计算所须曲线段最小长度。Lmin=7L/a2 5、平面线形中,有哪些缓和要素?加宽,超高,缓和曲线。2 6、停车视距的含义?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发现前方障碍物后,而必须及时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平安距离。2 7、车辆在平曲线

28、上行驶时,保证视距的要求是什么?线与路面边缘之间的障碍物应予清除。为了保证平安视距,平曲线内侧的边坡、建筑物、树木的均不应阻碍视线,应按横净距绘制包络线,包络2 8、 横净距的含义?公式? 包络线的含义?横净距:行车轨迹与视线之间的距 离称为横净距。公式:b = RR,cos2 27/; 八八 a、 S L.ab = bx+b2 = as(1-cos)Hsin一包络线:在平曲线路段内,根据车辆在曲线上行驶轨迹的不同位置,依次按视距长画处许多弦线,与各弦 线相交的一条曲线。2 9、 什么是“断背曲线”?两个圆曲线之间加一段直线局部,防止一直转向而发生事故。3 0、 纵坡折减都有哪些情况?原因是什

29、么?三种情况:高原纵坡折减,弯道折减和平均纵坡。原因:高原纵坡折减:1.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一一燃料难以完全燃烧一一功率下降;.2.高原,气压低,密度小,水箱沸腾或散热器空气重量减少,散热能力下降,发动机过热。弯道折减:L驾驶员转方向+换挡;2.内侧行车轨迹圆弧长度比中线短(阻力增大);外侧设置超高, 克服超高高差,坡度均增大。平均纵坡:山城道路应控制平均纵坡度。城市道路最大及最小纵坡值是多少?对城市道路为什么要规定最小纵坡,其坡度一般为多少?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最大纵坡度推荐值()455.5678最大纵坡度限制值(%)6789最大纵坡:原因:上坡:换挡、 低速、水

30、箱开锅(或熄火);下 坡:频繁长时间制动一一发热 制动力下降速度越大,坡度越小。,、纵坡:原因:满足排水。限值: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规定大于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竖 向及居住区中为0.2虬3 2、 为什么要有坡长限制?最大坡长:变换档位一一上坡开锅;下坡发热。最小坡长:L (画图)变坡点多,行车颠簸;2.竖曲线设置的需要(相邻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3.凸型变坡点间,满足行车视距3 3、 城市道路排雨水系统有哪三种?各有什么优缺点?明式、暗式、混合式。3 4、 什么是锯齿形街沟?如何设计锯齿形街沟?定义:使车行道两侧街沟纵坡跟着雨水口连续交替成上、下坡转折的锯齿状形式。设计

31、特点:在保持侧石顶面线与道路中线纵坡设计线平行的条件下,交替地改变侧石顶面线与平石顶面的 高度;无平石时,那么改为交替改变侧石顶面线与该处路面之间的高差,并在街沟最低处设置雨水口,从而 使雨水口处路面横坡相应增大,而两相邻雨水口之间的分水点处路面横坡那么明显为小,这样就能使雨水顺 利地从分水点处向两个方向集中到低处汇流入雨水口。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好街沟纵坡转折点间的距离,以便布置雨水口。3 5、 在道路平面设计时,平纵曲线重叠时应如何处理?A.尽量使二者错开。方法是使转坡点移开,或加大平曲线半径不设超高,或加大竖曲线半径、降低纵坡 等。B.当路线穿越山岭地带的堤口,假设遇到转坡点远移困难,加大平

32、曲线半径也很少可能时,容许采用较小 些的坡度与小半径平曲线相重叠,但应注意尽可能不把路线平面转折点设在垃口正中,以有利于驾驶 人员在到达坡顶之前很自然地看清前方娅口处的转弯方向。3 6、 山城道路中,如何进行展线?展线的一般方法一般先确定该路段容许的设计平均坡度,然后据此计算相邻两等高线间所应有的长度, 并按地形图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图纸上应表示的已缩小的长度,以此缩小的长度为准,自路线起、终点开始 分别向上、向下在两等高线之间依次作截距交会于各等高线上成假设干平面转折点。最后将各转折点相连成 平面上的转折线,并在有关转角点间布置相应必要的平曲线和回头曲线。上述理论不宜机械套用,实际展线中,为了减

33、少路线在平面上的转折,整个路段往往采用接近容许平 均纵坡值的不同坡度,作截距时也是结合地形图情况,作近似原计算截距长的可伸缩变动或一次跨越两根 以上等高线。3 7、 回头曲线构成?形式?构成:主曲线;两辅助曲线;夹于主、辅曲线间的缓和插入段。形式: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完全的和仅有一半的;向两侧扩展的和偏向一侧的。影响回头曲线设置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颈距:上首路基中线到下首路基中线的横向间距。3 9、 平面交叉的形式有哪些?请绘图说明。十字型交叉口; X字型交叉口; T字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 Y字型交叉口;复合交叉口0、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特征点有哪些?分叉(流)点;汇合点(合流点);冲突点。41、

34、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有哪些?(1)设置专用车道;(2)左转车辆的交通组织;(3)渠化交通;(4)调整交通组织一一分号行驶、单行;(5) 自动信号控制一一绿波带。4 2、如何组织左转交通?(1)专用车道+信号灯控制;(2)交通管制一禁左;(3)变左转为右转一一环形交通、绕街坊、远引交叉。4 3、什么是渠化交通?请至少绘出三种渠化交通图示,并说明。定义:在道路上划线,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那样,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通过。那样,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通过。4 4、 什么叫信号相位?绘出4相位控制图示。信号相位.信号轮流给堂叱方向主朝成行人诵行的一

35、种次序-4 5、如何绘制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由两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在交叉口所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以最不利的情况来绘 制,即最靠右的第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的一条车道所构成的三角形。4 6、交叉口缘石半径如何计算?对未考虑弯道加宽时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为:4 7、 为什么要进行交叉口拓宽设计?当路段的通行能力已经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尚不能保证交通量的需要时,就可 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交叉口车道数,采取在交叉口的一定范围内拓宽车行道宽度。4 8、 试分析环行交叉口、灯控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环形交叉口优点:可以使所有的直行和左、右转弯车辆在交

36、叉口不必停车而连续不断地通过。它可以防止 红绿灯管制时交叉口那种周期性的交通阻滞,且可以消灭冲突点保证行车平安。环形交叉口缺点:占地面积较大,在旧城中心区用地很紧时,难以实现;由于非机动车辆在环道外侧绕行,它对机动车进出环道有很大的影响;当相交道路交通量相差太大时,采用环形交叉对主要车流方向行车不 利。环形交叉口适用条件:1.交叉口的交通量约500-2000辆/小时,其中左转弯车辆的比例较大,采用色灯管 制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大时;2.相交道路为5-6条时;3.相邻道口很近,如采用色灯管制,交叉口停侯 的车辆将影响相邻道口车辆行驶时;4.接近交叉口的道路宽度沿街道横向增添车道有困难,而在交叉口

37、转 角处又容易拓宽时。灯控交叉口适用条件 立交优点:各相交道路尚的车流互不干扰,可以各自保持原有的行车速度通过交叉口。既能保证行车平安, 又能有效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4 9、环行交叉口设计的要点有哪些?中心岛的形状及尺寸;交织长度和交织角;环道的宽度;环道的外缘石及进出口;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城市道路中,什么情况下需设置立体交叉?1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高速公路与各类道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一级公路与其它公路交叉时,应尽量采用立体交叉;一般路有条件可设立交;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必须立交(含铁路);城市快速 路与主干路相交,应采用立交;大城市机场与一般道路相交时,可采用立体交叉。2

38、 .根据交通量的需要: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的路口,当进入路口的现况交通量超过40006000 (辆/小时) (当量小客车),相交道路为四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3 .考虑地形条件:当交叉所在地的地形条件适宜修建立交时可采用,如高填方路段与其它道路交叉处、较 高的桥头引道与滨河路交叉处等。4 .道路与铁路的交叉符合以下条件时采用立体交叉:车交一次封闭时间超过20分钟;昼间汽车和火车交 通量到达一定程度;昼间紧急封闭道口时间过长,且汽车交通量大。5 .经济条件:修建立交的年平均投资费用应小于平面交叉口的年经济损失总额,否那么是不经济的。51、 立

39、体交叉的主要组成局部是什么?跨线构造物;正线(主线);匝道;出口与入口;变速车道;斜带;三角形地带。5 2、 立体交叉的分类?按结构物形式分类:跨线桥式和隧道式按交通功能分类:别离式、互通式、局部互通式【别离式:结构简单,无匝道,占地少,造价低互通式: 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菱形立交:用地和建设费用低;主要道路下穿时匝道纵坡有利加减速;单一 驶出简化标志;主要道路上无交织运行;次要道路上存在冲突点;由主要道路驶出的车辆须在次要道路上 停车;用于主次道路停车。】5 3、 绘出喇叭形立交、苜蓿叶式立交的交通流向图?5 4、苜蓿叶式立交的优缺点?优点:交叉点四周四个象限内设左转匝道,270;只需一

40、座跨越结构物一一全互通,消灭冲突点,造价低; 外形对称、呈苜蓿叶、美观。缺点:环形匝道270 ,保证半径一一用地较大,通常用地限制,半径小,通行能力降低;左转车辆绕行 距离长;出口设在跨越结构物后,增加绕行、影响主线速度;双重出口,标号复杂;存在交织段(左 转弯车辆由匝道进入主线和主线车辆转弯进入匝道的过程中存在交织、难以设置加减速车道,对直 行车辆干扰加大)5 5、 什么是定向匝道和半定向匝道?直连式互通式立交就是左转弯匝道均从左方分流后左转而从左汇流,左转弯车辆在直接定向型匝道上 由一个方向的车道左侧驶出,以较好的线形和较短捷的路线直接进入另一方向的连接车道而完成左转运行。 5 6、 非机

41、动车交通组织有哪些方法?(1) 非机动车道一般都沿着道路两侧对称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并且与机动车道之间以划线或 分隔带分隔开。(2) 在住宅区道路或其他交通量很小的支路上,非机动车可与机动车混合行驶且靠路边通行。(3) 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路面,横坡等应恰当,以吸引非机动车行驶。5 7、交叉口人行横道线如何设置?(1) 车辆不多的交叉口,沿人行道方向后退3-4米布置。(2) 交叉口人流和车流较多时,为保证平安,人行横道布置在交叉口转角圆曲线切点以外。(3) 交叉口处车行道很宽时,应在人行横道中部设置平安岛,交叉口的停车线应后退人行横道至少1 米设置。5 8、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总体原那么?方

42、法有哪些?基本形式有哪些?总体原那么:(1)主要道路通过交叉口时,其设计纵坡保持不便;(2)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两相交道路的纵 坡不变,而改变他们的横坡;(3)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保持不变,次要道 路的纵坡应随主要道路的横断面而变,而次要道路的横断面应随主要道路的纵坡而变;(4)为了保证交叉 口排水,竖向规划时至少应将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方法:高程箭头法和设计等高线法。基本形式:(1)相交道路的纵坡全由交叉口中心向外倾斜;(2)相交道路的纵坡全向交叉口倾斜;(3)三 条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向外倾,而另一条道路的纵坡那么向交叉口倾斜;(4)三条道路的纵坡向交叉口倾斜,

43、 而另一条道路纵坡由交叉口中心向外倾斜;(5)相临两条道路的纵坡倾向交叉口,而另外两条相临道路纵 坡由交叉口向外倾斜;(6)相对两条道路的纵坡向交叉口倾斜,而另外两条相对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向外 倾斜。5 9、 停车场的分类?1.按停车地点:路边停车带,路外停车场;2.按服务对象:专用停车场,公共停车场3.按结构:自力行驶停车场(平面式,立体式),机械输送(升降式停车场)。6 0、停车场停车方式及进出方式有哪些?停车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进出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车,前进发车。6 1、 绘图说明停车场的垂直通道的车位尺寸、平行通道的车位尺寸、通道宽度、单位停车宽度。但一垂直通道的车位尺寸(m);ZP平行通道的车位尺寸(m);Q通道宽度(m);出单位停车宽度(m);仇汽车纵轴与通道夹角()。但一垂直通道的车位尺寸(m);ZP平行通道的车位尺寸(m);Q通道宽度(m);出单位停车宽度(m);仇汽车纵轴与通道夹角()。平行式6 2、 公交车停靠站有几种布置形式?各自的优缺点如何?(1)布置在人行道或机非隔离带上。人行道上:构造简单,乘客上下车平安,但停靠的公共汽车对非 机动车交通影响较大。分隔带上:对非机动车影响小,但上下车乘客应穿越非机动车道,行人对非机动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