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杜甫《秦州杂诗(其七)》诗歌鉴赏唐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杜甫《秦州杂诗(其七)》诗歌鉴赏唐诗.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杜甫秦州杂诗(其七)诗歌鉴赏唐诗秦州杂诗(其七)杜甫莽莽万重山, 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 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 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 衰飒正摧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起先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动身,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受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东面,是高峻绵延的六盘山和它的支脉陇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鸟
2、鼠山,四周山岭重迭,群峰环绕,是当时边防上的重镇。“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概,“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耸立着的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更加显出了它那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同是写高山孤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浑阔大中带有闲远的意态,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则隐隐透露出一种严峻惊慌的气氛。沈德潜说:“起手壁立万仞”(唐诗别裁),这个评语不仅道出了这首诗发端雄峻的特点,也表达了这两句诗所赐予人的感受。“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首联托出雄浑莽苍的全景,次联缩小范围,专从“孤城”着笔。云动必因风
3、,这是常识;但有时地面无风,高空则风动云移,从地面上的人看来,就有云无风而动的感觉。不夜,就是未入夜。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天还没有黑就高悬天上,所以有不夜而月已照临的干脆感受。云无风而动,月不夜而临,一属于错觉,一属于特定时间的景象,孤立地写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一旦将它们和“关”、“塞”联结在一起,便马上构成奇警的艺术境界,表达出特有的时代感和诗人的独特感受。在唐代全盛时期,秦州虽处交通要道,却不属边防前线。安史乱起,吐蕃乘机夺取陇右、河西之地,地处陇东的秦州才成为边防军事重镇。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溢斗争烽火气息的边城中,即使是原来平常的景物,也往往敏感到其中仿佛蕴含着不平常的气息。在系心边防
4、形势的诗人感觉中,孤城的云,好像离边塞特殊近,即使无风,也转瞬间就飘出了边疆;孤城的月,也好象特殊关注防关戍守,还未入夜就早早照临着险要的雄关。两句赋中有兴,景中含情,不但警切地表现了边城特有的惊慌警戒气氛,而且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正如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评的那样:“三、四警绝。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照着矣。”三、四两句在景物描写中已经寓含边愁,因而五六两句便自然引出对边事的干脆描写:“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水还。”苏武出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属国。第五句的“属国”即“典属国”之省,指唐朝使节。大约这时唐朝有出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属国归何晚”。第六句反用傅介子斩楼
5、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逼未能解除。两句用典,用赋一事,而用语错综,故不觉复沓,反增感怆。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兰,都发生在汉王朝强盛的时代,他们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故能取得外交与军事上的成功。而现在的唐王朝,已经从旺盛昌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急剧趋于衰落,象苏武、傅介子那样的故事已经不行能重演了。同样是用这两个典故,在盛唐时代,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的高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语,而现在,却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厚慨叹了。对比之下,不难体会出这一联中所寓含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遥望关塞以外,仿佛到处战尘充满,烽烟滚滚,整个西北边地的局势,正非常令人忧虑。目接衰飒的边地景象,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使自己疾首蹙额,怅恨不已。“烟尘”、“衰飒”均从五、六生出。“一”、“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出这种衰飒的局势正在接着发展,而自己为国事悲伤的心情也正未有尽期。全诗地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为一种悲壮的艺术美。(刘学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