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运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状况;驾驭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说明历史现象的实力。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相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须要,是时代的须要。适应时代的须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
2、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缘由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夫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困难的演化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改变。初中学生理解这一
3、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夫阶级的冲突成为社会的主要冲突,封建社会形成了。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二、教法建议1老师可利用教材引言中的“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阅读或讲解并描述后,提出:“这个故事说明白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可归纳为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改变的“大变革的时代”。从今干脆引入新课。2“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运用”一目,可让学生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供应的材料,自己归纳整理。如有条件,制作教学软件,演示有关我国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工具,以加深理解。3“
4、闻名的都江堰”一目,老师可制作都江堰的图片或教学软件,展示其防洪浇灌的原理。或者让学生依据教材叙述,画出都江堰防洪浇灌示意图。4“商鞅变法”一目是本课的重点。首先,老师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内容,思索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改变?到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解决上述问题,由此正确理解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老师讲解并描述其改革措施时,应让学生逐项分析它的历史作用。可利用板书或教学软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图示设计如下:通过图示,可让学生进一步相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军队
5、战斗力,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讲清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就是突破本课难点的一种主要手段。5讲完三个目的内容后,老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变法运动与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最主要的缘由。三、学法指导1留意前后联系。学习本课时,应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留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改变。2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各国变法的内容是详细的历史事实,是现象,但是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只有通过每一个详细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
6、容时,就必需思索:商鞅变法实行怎样的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主动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增加整个国家的实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要指导学生深化地思索这些问题,以便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3综合归纳。在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商鞅变法”“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运用”和“闻名的都江堰”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深化对变法的历史背景、战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缘由的理解。4人物评价。引导学生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须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在课堂活动和探讨时,要激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真理愈辩愈明。通过探讨,学生就会知道什么看法是对的
7、,什么看法不对,从中学到许多的东西。四、问题探究动脑筋1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一场变革的胜利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白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胜利。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练一
8、练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嘉奖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依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干脆派官吏治理。活动与探究阅读下列材料,请你把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结合起来,谈谈这个考古发觉说明什么问题?它说明白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经驾驭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为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建了条件;也反映了当时牛耕已经普遍的史实。参考资料铁的冶炼和铁制工具的推广在商代,铁的运用已经起先了。1972年底,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铁刃铜鉞。这件兵器,在铜质的鉞身前部嵌铸以铁质的鉞刃,刃部经科学鉴定,证明为经过锻打的铁。这铁不是人工冶炼的,而是来自陨铁(陨
9、星炸裂坠于地面的陨石中,有含铁质较多或是纯铁的叫陨铁),因当时尚不知人工炼铁,所以陨铁的运用在社会生产上没有实际意义。西周末春秋初,秦襄公(前777前766年在位)时代的诗诗•秦风•驷驖有“驷驖孔阜”之句,说驾车的四匹马,色黑如铁,特殊肥硕。以铁形容马的颜色,说明铁已经运用并为人们所熟识。那时候的铁是熟铁,通常叫“块炼铁”,是矿石在8001000的条件下,由木炭还原得到的,出炉时是含有大量杂质的固体块。这种铁有几个缺点:一是炼完一炉后,不能从炉里流出,取出铁块时,炉膛要受到破坏,不能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产量小。二是须要反复锻打,才能制造一些形态简洁的器物。三是含碳量很
10、低,质地很软。由于上述缺点,这种铁不行能普遍应用。从目前出土的铁器看,至迟在春秋后期,我国已独创了生铁冶炼技术。生铁是在温度11501300的条件下冶炼出来的,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合碳量高,质地比较硬。这就使冶炼和成型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所以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欧洲直到公元14世纪才炼出了生铁,比我国晚了1900年。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春秋晚期的一件铁块,经科学分析,是白口生铁。这是到现在为止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生铁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实物。铁制工具的推广,从文字记载看,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
11、(Chu,锄)。”“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是用来铸造生产工具的。可见,春秋中期齐国已运用了铁制农具。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前513)记载: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所作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可见当时晋国民间铁已不少。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洁的事,即使这部刑书文字不多,总该有一些条文,这个鼎不会太小,所需流淌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就不行能铸胜利。可见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从出土文物看,江苏六合程桥春秋晚期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楚国墓、长沙楚墓,还有山西侯马北西庄遗址等出土的铁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斨(qiang,古代的一种斧子)、铁鎛(b6,锄田去草的农具)、铁锸、铁铧、铜剑等。这些铁器,有的是用块炼法炼出的熟铁锻造的,有的是用生铁铸造的。课本(插图)上的春秋铁器为湖南长沙出土。依据地下发掘,结合文献记载,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在相当范围内得到运用。当时一些钢制工具(如铜锄、铜铲等)和大量用木石骨蚌等原料所制农具都还在生产领域中起着肯定的作用。虽然铁器的运用在春秋时期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却标记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