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旺盛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商业的旺盛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发展的条件或缘由在课本上标记清晰2、发展的表现(需重点识记)(1)从_引入优良品种_(2)太湖流域的_、_成为重要的粮仓。(3)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4)棉花的种植,由_扩展到_。(5)_的栽培也有很大的发展。二、南方手工业的兴盛(表现)1、北宋时,南方的_有了很大的发展,超过北方。_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_的丝绸产量高,且进贡朝廷;兴起于_的棉织业在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2、宋代是中国_史上的辉煌时
2、代。南宋时,_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的重心。浙江_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美丽新颖。北宋兴起的_,发展成后来的瓷都。3、宋朝的_居当时世界首位。_、_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三、南方商业的旺盛(表现)1、南方商业都市发展,最大的是_和_。2、海外贸易发展。_、_是著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激励海外贸易,还设立_,加以管理。3、货币的改变。_前期,_地区出现的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出现_。四、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从_起先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最终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殊是东南地区。精讲透析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有哪些?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唐朝中后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主
3、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南方农业的发展;其次,南方手工业的兴盛,第三,南方商业的旺盛。最终点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期完成。 同步训练一、二题(独立完成) 驾驭的很好好一般 第十课组歌第十课组歌老师寄语:酷爱自然、敬畏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学习目标1驾驭生字词文学常识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3学习文章美丽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4感悟诗作闪耀着的理性光辉,酷爱自然、敬畏生命。重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领悟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绚烂()镶嵌()酷肖()长吁(
4、)短叹2说明下列词语。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绚烂:镶嵌:酷肖:海誓山盟:长吁短叹:不可一世:文风不动:3走近作者搜集有关作者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们沟通二、自主探究1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读了本文后的感受。2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绽开的。浪之歌中其次、四节写到的潮汐现象,你了解吗?诗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的热恋形象的?3浪之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探讨沟通,合作释疑。1海浪具有什么的样的情怀?2诗人与海浪有什么关系?3彻夜的不眠使人形容憔悴。纵使人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醒悟。这儿的连词运用是否有问题,为什么?4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出雨的活泼可爱?四、拓展延
5、长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五、课堂小结纪伯伦的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纳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洁道理的形象。在诗中可随时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六、达标检测(一)基础学问1注音执拗()津()液炽()热涨()长吁()短叹。2填空纪伯伦,_(国别)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_、_、_等。他和_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3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A.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B.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C.雷声隆隆闪似
6、剑,为我鸣锣开道。()D.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二)课内阅读浪之歌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炙热。早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性。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观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美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
7、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文风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命;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宝,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颂,时而叹息。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1在诗人的笔下,海浪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作者借助海浪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如何理解“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醒悟。”这句话?(三)课外阅读花之歌(黎巴嫩)纪伯伦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我是星辰,从苍穹坠落在绿
8、茵中。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终的祭献。早晨,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芳香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注视。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颂;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视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自命不凡。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1如何理解画线句?2由画线句看花是人类_和_感情的寄予。3用自己的话概括花的
9、精神。4画线句有何作用?5仿写,要求写出肯定的哲理内涵。例:花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花是婚礼的冠冕,花是生者赠予死者最终的祭献。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示例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示例 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驾驭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2.驾驭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详细状况。3.驾驭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二、实力目标1.通过思索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育学生综合归纳的实力。2.通过思索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实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我国的农业、
10、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2.通过本课的学习,相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旺盛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教学方法1.讲解并描述法。本课属于经济史的内容,讲解并描述法应是最主要的方法。2.重点分析法。对于一些理论性的内容,比如经济发展的缘由等,应采纳分析法。3.图示法。为了克服经济史内容枯燥的缺陷,适当采纳图示,可以增加直观教学的效果。4.活动法。教具打算1.投影仪、计算机2.课堂活动的相关道具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
11、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状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起先,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导入语例示二:投影显示钱塘江怀古袁枚江上钱王旧迹多,我来重唱百年歌。劝王妙选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同学们,袁枚的这首诗里包含着一个神话故事,即“钱镠射潮”。这个故事怎么来的呢?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的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的侵袭,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淹。吴越
12、国王钱镠组织人修筑海塘堤坝,汹涌的海水不能逞凶,钱塘江旁边变成了富庶的农业区。百姓受到海塘带来的好处,编出“钱镠射潮”的神话,说海潮奔腾而来时,钱镠用五百名壮士,将三千多支竹箭射向潮头,海潮带着满身的箭伤乖乖退去,此后再也不敢来了。海塘经验了八百多年的潮水冲击,直到清代还有一部分堤坝矗立在岸上。那么,在五代十国这个动乱时期,为什么吴越能修筑海塘?江南地区在五代和五代以后有什么重要改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板书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南方农业发展的缘由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南方农业的发展”一目下的内容。从中先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缘由。学生看书学生回答生
13、甲: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很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生乙:这一时期自然条件南方要优于北方。生丙:政府的激励提倡。生丁:北方受战乱破坏,南北差距拉大。老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把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缘由概括为:为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优越的自然条件;政府激励、扶植三点。(同时板书:北民南迁,自然条件优越,政府扶植)老师讲解秦岭淮河这道自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历史上,南方经济的发展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还大大超过了北方。这种改变经验了一个漫长的历史
14、时期,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才得以最终完成。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西晋。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的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和经济的重心相一样,都在北方。直至三国时期,虽然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孙吴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巴蜀地区也由于没有大的斗争而维持了旺盛局面,但曹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旧超过吴和蜀,这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其次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上趋于平衡到南方起先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移,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特殊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大量被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宝之区。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封建经济
15、地域至少扩大了一倍。但到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来说仍占肯定优势。从五代起,南方经济起先渐渐超过北方。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一个阶段,经济重心已不行逆转地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南宋时期,因为南方经济已超过北方,因此宋王朝的财赋主要仰给于南方,故把南方作为立国之本。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板书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老师引导下面还是请同学们看书,从课本上找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看书学生回答生甲: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扩。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
16、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生乙: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生丙: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很多茶园。老师小结从上面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五代、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表现有三点: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把以上三点用板书形式表示)投影显示耕获图老师引导同学们,请细致视察这幅耕获图,想一想,图中的农夫都进行了哪些劳作?学生看图学生回答这张图里有牛耕、插秧、收获等场面。反映了农夫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老师讲解这幅耕获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宋代农夫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整个画面是一个地主庄园,很多短衣赤膊的人正惊慌地劳作着
17、。他们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舂米、入仓,还有人用龙骨车浇地和积累稻草,都画得清清晰楚。画面上还有宽衣袖、坐享其成的地主,静等着共享劳动果实。地主的仆人指手画脚地监视着、叱喝着人们。这幅图把不同时期的农业劳动都画在了一起,也把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阶级关系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是很难得,很少见的作品,同时也呈现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老师过渡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宋代南方的手工业也特别的旺盛。下面我们主要从纺织业、陶瓷业和造船业三个方面来了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板书二、南方手工业的兴盛老师引导请同学们从课本的叙述中,找出相关的有效信息。学生看书学生回答生甲:纺织业
18、: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赛过北方。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绝大部分来自江浙。生乙:海南岛兴起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生丙:宋代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江浙哥窑烧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新颖的美感。景德镇成为闻名的瓷都。生丁: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老师讲解宋朝的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官营丝织业的规模很大,苏州、杭州、成都三个官营织锦院,各有织机数百台,工匠数千人。民营丝织业遍布江南城乡,两浙地区出现了不少专以织作为生的“织家”或“机户”,南宋政府通过赋税征收的丝织品明显超过北宋。麻织品的生产也有较大增长,麻纺工具有
19、了改进,江西出现了并列30多个直立纱锭的大纺车。棉织业在纺织业中的比重上升,这是南宋的一项成就。人们运用铁铤、弹弓、纺车、织机等工具加工棉花,纺出带有细字、小花卉的花布。投影显示老师介绍同学们在投影中看到的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品,高8.8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9.2厘米,为宋代哥窑的代表作鱼耳瓷炉。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于窑址至今尚未发觉,对哥窑的相识仅限于传世实物。哥窑的瓷器有两大特点:一是“开片”,即冰裂纹。釉面裂纹是由于瓷器冷却时胎釉收缩率不同造成的,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其次个特点是“紫口铁足”。紫口是由于釉面流淌后在器物口部形成脱釉,露出胎色。铁足是在瓷器底部施一种酱色釉。紫
20、口铁足上下辉映,金丝铁线布满器身,形成哥窑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看到的瓷炉造型古朴高雅,瓷身釉面布满大小开片,大开片裂纹处色深,小开片色浅。口沿微敞,腹底稍宽,鱼形双耳对称,是哥窑制作的精品之一。南宋的制瓷业,在规模和技术上比北宋有进一步发展。景德镇已成为制瓷中心,窑区绵延数十里,有瓷窑300座。作坊内部分工很细,有土工、陶工、匣工、制坯、车坯、釉坯、印花、雕花、画花,“秩然规制,各不相紊”。各类产品数量很大,远销各地,有“饶玉”之称。以龙泉窑为主的两浙青瓷誉满海内外,福建和广东的瓷窑也应海外对瓷器的需求而快速地增加。老师引导除了纺织业和制瓷业以外,宋代的造船业也非常发达。(老师可以放水浒传中刘
21、梦龙征讨梁山农夫军的一段录像让学生看,对宋代的造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52页的插图“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略)同学们,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年在泉州市后渚海港泥中挖出。船体甲板以上荡然无存,仅残留底部。船身残长24.2米,宽9.15米,平面近于椭圆形,尖底。船侧板以三层木板叠合,底板则以二层板叠合。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的木隔板,厚1012厘米,隔板与船壳用扁铁紧紧相连,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这种舱在造船工艺上叫水密舱。据考证,该船系南宋晚期福建立的中型远洋货船,航行于东南亚一带。参考宋代船舶文献记载与造船传统阅历复原,该船的长度应为34米,宽11米,深四
22、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海船出土时,舱内有香料、药材、木牌、铜钱、陶瓷器、竹木器等。此船可说明南宋造船事业的成就及海外交通、贸易的发达。老师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定促进商业的旺盛。宋代的商业旺盛超过了前代。下面我们来学习详细内容。板书三、南方商业的旺盛1.南方商业旺盛的条件老师分析自唐朝晚期起先,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旺盛奠定了基础;自北宋起先,我国的商业空前旺盛,为南方商业的发展供应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殊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旺盛。关于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请同
23、学们看书,自己概括。板书2.南方商业旺盛的表现学生看书学生概括生甲:宋代的商业都市许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生乙:城市的商业非常旺盛,商品丰富,店铺林立。生丙: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生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老师小结由此看来,宋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板书)商业都市:开封、临安对外贸易:地位重、商港多、范围广货币: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计算机演示老师讲解屏幕中打出的是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今日我们以这幅图为代表,来了解一下宋代商业的发展状况。下面请看具体内容。清明
24、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该图描绘了清明季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纳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改变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意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意节奏感和韵律的改变,笔墨章法都很奇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春游扫墓归来。
25、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季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绽开了序幕。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岸,正惊慌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致,形式美丽。犹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引点地象在大声叫卖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
26、为此船过桥而劳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惊慌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后段,喧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特地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无奇不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
27、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老师组织下面我们进入课堂小结阶段,一是同学们按自己在下面排练的状况演一个小短剧,剧中要把东京街上出现的现象重现一次以表明宋代商业的旺盛。二是我们通过投影把本课内容再系统一下。下面先进行第一个活动。(要求:活动中要以宋朝的历史作背景,再现当年东京城的繁华景象。例如:可以以一个游客的身份逛京城,沿途见到的应当有丝织品、瓷器、瓦肆里听书、看卖艺、买东西可用纸币等,总之,通过活动,使同学们能接受课本中的学
28、问,加深印象。让本文的一些学问点:占城稻、茶叶、丝织品和棉纺织品、瓷器、交子等在学生的脑海里扎根)(老师在学生演完之后,引导学生列表归纳总结)投影显示老师强调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对五代辽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相识。从唐朝中后期起先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布置作业一、选择题1.我国最终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答案:D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美国的“美元”B.中国的“交子”C.英国的“英镑”D.法国的“法郎”答案:B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B.临安C.广州D.泉州答案:B二、简答题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与科举考试
29、。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白什么?参考答案: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实行政治上的岐视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与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白官府在肯定程度上变更了政治上的岐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板书设计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活动与探究1.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独创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日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独创了便于携带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便利,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运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日的纸币由国
30、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运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致,有防伪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本题的思索和回答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答案可以是多样的)2.查资料,了解交子的出现和纸币的发行。参考资料: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成都16家富商联合起来,发行世界上第一批纸币交子。这些交子“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交子的面值,要到详细运用时,临时填写。持币者到“交子铺”交纳现钱,交子铺如数在交子上填写贯数,然后交给持币者。以后,交子持有者可以到任何一个有联系的交子铺,将交子兑换成现钱,不过在兑换时每贯要多交30
31、文,作为手续费。交子的运用,免除了人们特殊是商人肩挑车载负铁钱到处奔波之苦,便利了商品的交换。由十几户富商创办的交子,无力解决纸币伪造的问题,又因为经济力气薄弱而难以维持信用,伪造交子和交子无法兑现的事务时有发生。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官府在成都设立了“益州交子务”,将交子改为官营,从今纸币起先成为法定货币。官营交子,票面规整,自1贯至10贯,每张都有固定价值。每三年发行一界(期),每界款额为125.63万贯,以36万贯铁钱为后备钱。这就解决了伪造和无法兑现的问题。界满时,制造新交子,换去旧交子。商民向官府以旧换新时,每贯需缴纳纸墨费30文。假如界满而未刚好调换,过期的旧交子便成为一文不
32、值的废纸。南宋时,采矿业渐渐衰落,铜钱铸造额大减。加上对外贸易,铜钱大量外流。南宋政府为了应付铜钱短缺的局面,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在杭州设立了“行在会子务”,正式在东南各路发行会子,分一贯、二贯、三贯三等,与铜钱同时流通。后来为了流通的便利,又增印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三种票面。规定以三年为一界,每界1000万贯为额,每界都以旧换新,称为“东南会子”。纸币在南宋时成为一种全国流通的法定货币。 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