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16313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8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8.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3、凭借课文中详细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化。 教学重点、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

2、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2、今日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成语故事 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肯定少数。)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

3、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打算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巡察指导。 3、检查自学状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sifnglbynh 戳腮俸禄壁韵唬 (2)指导词语,留意正确书写。 腾空俸禄自相冲突画龙点睛 戳穿墙壁滥竽充数张口结舌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探讨。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自相冲突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其次课时 一、复习字词。 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

4、。 二、精读自相冲突。 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矛”(古文字图)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盾”(古文字图),瞂也,所以扞身蔽目。“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 2、(1)“矛”很“锋利”,锋利就是锐利的意思,矛“锐不行当”。 (2)“鲁迅的文笔很锋利”,这里的“锋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 (3)“盾”很“坚实”,坚实是坚固的意思,盾“坚不行摧”、“颠扑不破”。 3、探讨:“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

5、“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爱听很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 (2)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 (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爱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 (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6)对于今日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 四、精读画龙点睛。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

6、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 “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的作用?(腾空飞去化腐朽为奇妙、点石成金) (3)“点睛”在现实中的运用(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 2、背诵课文 9、推敲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仔细肃穆的创作看法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

7、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留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肯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8、,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留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闻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观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看法特别肃穆仔细,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出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9、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幽居即兴妥当吟哦蜂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迟疑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留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妥当朝愈蜂拥宽恕门闩莽撞 避让洪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探望一个叫李凝的挚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

10、得不够妥当,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斟尚愈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仔细看法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

11、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当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产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其次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安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挚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挚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挚友李凝的友情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12、。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绽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备课教案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备课教案 练习3 教学要求: 1、学会联系剧情领悟唱词的言外之意,了

13、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留意整体布局。 3、读背华蜜,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联系剧情领悟唱词的言外之意,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留意整体布局。 3、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美丽和内涵。 (2)(老师放录音)老师要求学生比照题中唱词来听。 (3)老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可以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晰

14、。 (4)学生再仔细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沟通,老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在了解言外之意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其次部分。 (1)老师再次放录音,学生比照这段话听。(引导、培育学生的爱好) (2)引导学生来学唱。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沟通,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老师依据谚语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相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其次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1)指读题目,老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引导学生视察书写的格式,

15、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老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老师留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化)(2)老师依据描红状况刚好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挥而就,留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订正,强化训练 其次课时 一、第三题(诵读与感悟) 1读背华蜜。 (1)指名读题,老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地读,不相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老师范读。 (4)学生探讨“华蜜”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2拓展

16、。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华蜜,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 (2)依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探讨“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华蜜是什么。, (3)按学生探讨的结果来续写。 (1)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观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1)老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觉问题再指导。 (3)老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老师巡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老

17、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订正。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当怎 么办?对!我们应当学会拒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状况。(思索怎样去拒绝) (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老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 (3)每组每个问题举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2)评议小结。 板书设计:练习3 口语交际:学

18、会拒绝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备课教案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备课教案 12.伊索寓言 一、设计理念 “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并学会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习伊索寓言,并且迁移运用这种方法,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 意,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让学生初步驾驭学寓言的方法,从而打开学寓言的一扇大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驾驭“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细致品尝,体会寓言中蕴含的寓意,尝试为蚂蚁和屎壳郎这则伊索寓言编写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梳理归

19、纳 1、屏幕阅读伊索寓言相关背景资料,汇报沟通:得到了哪些信息?刚好总结。 2、引入课题。 3、自由朗读,整体感体课文,要求:读准、读通三则寓言故事。 4、汇报读书后的感受,随机归纳梳理。 预料学生会汇报(1)故事内容简说;(2)对角色的评价;(3)对寓意的特性理解。 过渡语:读了这测寓言,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故事内容,但这还不够,学寓言,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理解寓意。 (二)找准寓意,初步理解 1、快速默读寓言故事,把寓言中表明寓意的相关语句划出来。 2、沟通汇总投影出示三句寓意:都在文末,点睛之笔(精练、概括)。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提提问题。(提示:抓关键词) 过渡:这些语句都表达

20、了几则寓言的寓意,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放回文中,专心默读思索:寓意是怎么从故事中得出来的?试着找找故事与寓意的联系。 (三)抓住联系,深化体悟 1、默读第一则狐狸和葡萄,自主找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 2、指名读故事,齐读寓意,反馈沟通。 3、老师随机小结点拨。 4、小结方法: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是怎样与故事联系起来的? 5、齐读寓意,强化感知。 6、自主尝试,运用方法学牧童与狼、蝉和狐狸。 7、反馈沟通,随机点拔,发觉、梳理后两则寓言的故事和寓意的有机联系。 8、再次小结方法,读寓意。(寓意是紧密联系故事,从故事中细心提炼出来的,与故事密不行分、水乳交融) 9.老师出示从另一个角度提炼的蝉和

21、狐狸的寓意:“一个居心不良的人,不管用多少巧语花言来掩饰自己的阴谋,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的。” 请学生运用方法评议。 过渡: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语言的最终用依据精练的话点名寓意。这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四)迁移方法,尝试概括寓意 1、为从蚂蚁与屎壳郎写寓意。 2、沟通、评比优化 3、老师出示下水文,师生评议。(五)作业 运用抓联系的方法,拓展读伊索寓言 敢于挑战,尝试特性化理解寓言故事 附件: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然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异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

22、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讨食物,蚂蚁对他说:“喂,店员,假如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指责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_ A这个故事说明,凡事要事先做好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B这个故事说明,目光短浅,只贪图眼前享受,没有长远准备的人,早晚要吃亏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相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情深意重”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3、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

23、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剧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课前打算 了解抗美援朝斗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爱好 1、出示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密切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 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 3、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反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最终战胜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

24、,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战胜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最终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爱好。 二、深化研读,展示探究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4)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2、走进情境,感受体验。 (1)自由读第一自然

25、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沟通。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 重点出示: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哪里写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急?大娘她们仅仅是为我们送来打糕吗?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激励、希望、信念) 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暖和!” 想象一下,说说大娘还会为我们做哪些事? 或许大娘做的事还有更多更多,这一切,怎么不使我们感动和钦佩呢?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

26、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却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生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师引,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2)小组合作学习其次自然段。 自由读其次自然段,找出最感动人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随机理解词语:同归于尽、噩耗 重点指导: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为什么没有哭呢? 出示句子:“同志们难过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肯定要报!” 失去妈妈的痛,对敌人的恨,这两种情感是多么真实,对比又如此剧烈。有感情地朗读。 引读:刚毅的小金花,

27、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所以,当志愿军叔叔与小金花离别时,关切地说(生读)“可是今日,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日,你怎么落泪了呢?”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小组沟通体会。 重点沟通,出示句子: “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会有哪些危急?那大嫂为什么还要去挖呢?这说明白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引读:为了给战士们挖蔬菜,大嫂却为此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目中

28、,这位大嫂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所以,在离别的一刻,战士们满怀真情地说(生读)“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莫非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三、再读课文,加深体验: 1、在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人的事迹呢?有感情地读一读。 2、沟通展示朗读。 3、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4、是的,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渡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情深意重怎能不感天动地?怎能不牵肠挂肚啊!让我们齐声读再见了,亲人! 其次课时 一、朗读课文,领悟写法 1、选择你最感动的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分别读不同的故事。 3、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

29、点? 这三个自然段虽内容有别,但写法相像,这三个朝鲜人民的代表人物都为志愿军付出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说不尽的关切帮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这样高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每一段最终的一个反问句,都剧烈地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谢和不舍之情。 三、刨根究底,再读再悟 1、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要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再读课文,找出句子体会。 2、沟通: “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短暂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管着。” “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

30、野的时候,我们缺少野菜” 这些描写说明白什么? 3、志愿军战士踏上异国他乡,与朝鲜人民共同浴血奋战;朝鲜人民关切志愿军战士,军民一家人,同甘共苦,都是为了什么?(为了共同的敌人,为了共同的心愿和平,这就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 四、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1、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交织在一起时,当我们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当列车的轰鸣一声紧似一声时,你的心情是怎样呢?请通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朗读来表现出你的心情。 2、指名读互评齐读。 3、读了这几自然段,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哪几个词来形容?(难舍难分、恋恋不舍) 4、正是因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情是用鲜血凝成的,两国

31、人民生死相依,同甘共苦。所以说这种友情是宏大的友情,这种感情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五、总结全文,回来整体 1、齐声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确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六、作业 1、背诵喜爱的段落。 2、摘录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相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喜

32、不自胜、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 (1)朗读课题,应当强调哪个词? (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语感,说自己想到的,老师可以引导:光明、绚丽、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读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语言表达可以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看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

33、的鱼钩上,闪耀着绚丽的金色的光线”? 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二、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默读课文,思索: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叮嘱的? 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 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心情,要不断激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到处关切照看小战士们。

34、 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简单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遇到哪些困难? 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探讨。 5、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班长?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 2、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化体会理解。 沟通,品读: 小组汇报,出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

35、鬓都花白了。” 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这说明白什么?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似乎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吃得多吗?“嚼”字写出了什么?(食物少,难吃,硬)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研读“笑”意。 “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老班长看到这状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伸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从“笑”到“收敛了笑容”

36、,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 4、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熬煎,最终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最终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简单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望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奢侈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肯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终一刻,也没遗忘要激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遗忘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37、也没遗忘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 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四、前呼后应,解困释疑 1、出示最终一段话。思索:“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当心地包起来?“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终一句话。 3、总结:同学们,我们今日的华蜜生活是多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妙。 五、作业 1、复述课文。 16桥

38、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3、相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急,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

39、,最终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猛烈的句子? 2、沟通: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行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行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行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猛烈。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猛烈?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惶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找寻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一般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一般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探讨:假如,大家就这样一塌糊涂、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揣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惊慌) 5、是的,在紧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惶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