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创业调研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就业创业调研报告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精选 3 篇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 1 就业和创业问题是高职学生在校内最关心的话题,是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校非常重视的问题。为掌握高职学生就业和创业情况,促进高职学生进一步就业和创业,明确高职校的办学方向,进步办学才能。就这个问题,我进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采用走访、开座谈会、与学生沟通交流、看资料等方式进展。现将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根本情况 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状况根本令人满意,大局部学生找到了工作,根本可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具有工作责任性,做到爱岗敬业,可以融进企业,为企业的开展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在选择就业创业
2、上,心态比拟成熟,有明确的定位。大局部同学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的事实有清醒的认识,可以承受就业形势严峻的事实,理性地选择就业创业。但在毕业后选择开展城市或区域上,大局部学生避开了就业竞争剧烈的北京和上海,而愿意选择去沿海兴旺城市工作。但选择一般城市或回家乡开展的比拟少,选择去西部的更少,说明多数学生仍然只是看到了大城市的宏大诱惑力和比拟多的开展时机,而没有看到生活在大城市的宏大压力和高昂的生活本钱,相比来讲,中小城市在这些方面往往更有优势,而很多学生却对此视而不见。选择去西部地区的更少,说明“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意识还没有被学生所承受,学生的艰辛意识和奉献意识还有待加强。二、高职
3、学生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学生目前的就业创业状况根本令人满意,但也存在着突出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与全社会的重视,拿出实在方法与措施予以解决。1、成才意识强,但规划模糊 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业成功的要求是可以有自己创始的事业,许多学生有创业打算,小局部学生已经开场在校园内尝试创业。但是想创始自己的事业,有成才准备的学生当中,只有少数人能描绘自己的成才目的,这说明学生对于成才的概念和行动的规划比拟模糊,感觉成才是一件非常远大的事情。2、认识到位,但行动软弱 对于成才的认识,一局部人认为是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另一局部人人认为是出人头地,有较高的职位、有较好的收入,也有人认为成才就是无论顺境、
4、逆境,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大多数学生在成才认识到位的情况下,但行动软弱。没有勤奋努力、积极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成才愿望。3、问题突出,但解决乏力 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比拟突出,详细表如今高职毕业生和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无职可就”,“有职不就”和“有职难就”的矛盾,这种“找活难”和“找人难”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错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局部高职毕业生存在着职业特征不明、就业观念落后和自我定位不准的缺点。对高职学生存在的就业突出问题,目前解决方法与措施还不多,需引起各有关方面指导的足够重视。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形成原因比拟复杂,既有来自高职学生自身和家庭的原因,也有来
5、自高职校和整个社会的原因。1、学生自身的原因 局部高职学生第一个自身原因是才能开展不全面,综合素质不高。高职学生中有很大一局部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和经济欠兴旺地区,文化根底较差,造成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不高,与现实要求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第二个自身原因是局部高职学生的就业心态较消极。他们认为自己文凭不如人家,经历和技术不如人家。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择业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只有搞管理,拿高薪,留在城市就业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有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到基层,遥远地区及经济欠兴旺地区就业,在消费一线干不了几天就呆不下去而走人。2、学校的原因 局部高职校的教学硬件特别是实习实训场地不
6、达标,以就业为导向和工学结合的教学原那么落实不到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能表达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上不是以“才能”为中心而是以“课程”为中心,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与现实需要脱节,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建立落后,人才培养口径较窄,存在着单纯的“技术劳动者”而不是全面的“文化技术者”的培养倾向。3、社会的原因 目前社会上就业法律不完善,就业市场不标准,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矛盾,用人单位存在用人误区如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生地歧视和过分注重工作经历等都是造成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的社会原因。总起来说,高职学生的就业不容乐观,就业环境比拟狭窄,这种情况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观,作为高职校和高职学生
7、要有充分的思想心理准备。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抓好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职校要积极开展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在认清和掌握政策的根底上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并采取理性的就业行动。一是要使学生明确供大于求是我国近段时间的就业趋势,就业难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使学生在认识就业形势的根底上走出就业误区。二是要使学生树立适应新形式的就业观。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去高薪单位、大城市和外资企业就业不是唯一的就业出路,积极引导学生面向需求量大的中小型企业就业,面向基层就业,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效劳“三农”事业。事实证明,社会新农村建立迫切需要大量的实用型和技术
8、型管理型人才,高职学生有百分之七八十来自农村,他们熟悉农村的情况,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肯定是大有可为的。要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自主就业,多渠道就业,多层次就业和跨行业就业的正确就业观,帮助学生努力克制盲目择业和定位模糊的就业倾向,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来不断修正自己的择业期望值,使其能从“我想干什么”的就业观向“我能干什么”的就业观转变。2、开好专业课程,满足高职学生目的岗位的技能要求 高职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认同度较高,但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认同度较低,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如今所学的专业课程不能满足目的岗位的技能要求,他们呼吁学校更多地给予他们实习理论的时机。这说明高职校的专业设置是
9、合理的,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动而适时调整,但是详细到专业课程的设置等细节问题上时,那么又往往呈现出滞后性的特点。技能训练缺乏,所培养的毕业生动手才能差已经成为高职校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让学校老师走出去,进入企业第一线理解企业的现状,找准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侧重点,以此指导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同时应通过校企合作组建实习基地、校办企业、毕业生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为在校学生拓宽实习实训渠道,练得一手过硬的动手才能。3、参加社会理论锻炼,进步学生工作业务才能 社会理论是高职学生成为受人欢送的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他们理解社会、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
10、代的作用。高职校要通过建立校外理论基地,经常鼓励老师、学生走出去、沉下去,参加社会调查、企业理论、志愿效劳、公益活动、科技见习、勤工助学等社会理论活动。通过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开展寒暑假的社会理论活动,鼓励他们到革命根据地和遥远贫困地区、重点企业参观考察,感受民生民情,进步他们的独立考虑才能。在社会理论中学习做人做事,进步学生工作业务才能,深化对专业学习的理解和准确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投入市场竞争的危机感。4、抓好就业心理指导,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和急于求成心理,其中挫折心理对
11、高职生的就业影响极大。这些心理问题综合起来表现为学生的就业焦虑,它使学生常处于紧张和不安的心态中,对学生的身心影响极大,是产生就业问题的心理因素。学校应针对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对就业既能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能准确把握时机;既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又能客观地分析p 现实,引导学生对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5、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做好详细的就业准备 为使高职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并迅速熟悉工作,学校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对学生进展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懂得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理念行为标准,行业要求和道德准那么。引导学生
12、以一个准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并通过讲座、观摩、社会调查、实习实训和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鲜明的企业意识、工人意识、岗位意识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要借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形式来培养和进步学生的职业才能,如职业沟通才能和职业创新才能等。二是以创新的精神来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高职校的职业规划指导要从传统的静态型向现代的动态型转变,从学生入学开场就开场此项工作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化市场,理解行情,走进企业熟悉职业特征和自已将来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开展和自身开展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三要指导学生精心准备好求职材料。求职资料是通向面试的“
13、护照”,学校要教育学生秉承诚信的原那么来做好求职材料,在突出个人特色和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的根底上表达针对性和美观性。面试是就业的必备环节,学校要教育学生注意面试的礼节、语言与服饰,学生顺应招聘人员的思路和心理答复下列问题的技巧,特别要将“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贯穿于面试技巧的教育过程。6、进步效劳程度,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 要做好高职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高职学生的就业机制有待改革,政府的就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建立灵敏的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性规定。政府部门要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职学生,要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效劳。对企业跨地
14、区聘用的高职学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同时实在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维护高职学生的就业权利和合法权益。就业创业调研报告 2 近年来,_市_县妇联坚持把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全县妇女开展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创业就业政策,不断优化创业就业环境,积极拓展创业就业渠道,并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岗位援助、小额贷款等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程建立方面获得了较大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目前妇女创业就业的情况。1、女性创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县大力开展民营经济,为女性创业就业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县委、县政府施行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为广阔妇女创业就业
15、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女性就业构造趋向合理。随着我县经济的.开展,女性就业构造日趋合理,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一些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文化艺术、会计等行业,女性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就业层次有所进步。3、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女性就业的强大载体。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开展,各类女性也纷纷到非公有制企业里搭建创业就业舞台。目前,我县非公有制领域从业人员中女性占到了 50以上。4、自主创业女性比例偏低,规模不大。我县自主创业女性总的来说比拟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女性创办的实体规模普遍不大。二、主要做法和成效。1、加大宣传教育,转变妇女创业就业理念。县妇联充分发挥妇
16、联组织“宣传煽动、组织发动、团结带动”的特有优势,针对妇女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大张旗鼓地营造妇女创业就业的浓烈气氛。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召开妇女发动大会、进村入户、个别座谈等形式,做深化细致的思想发开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播送、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帮助妇女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克制“怕吃亏、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消极意识,鼓励她们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求开展。2、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妇女创业就业信心。全县各级妇联组织注重典型的培养,树立了一批创业就业先进典型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展广泛宣传,大造言论和声势,并向省市推荐。同时,还不断评选“双学双比”、“
17、巾帼建功”创业典型,推介妇女创业就业的生动理论和成功经历,通过宣传发动,把表达创业就业价值、实现致富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化妇女内心深处,促使创业就业的妇女越来越多。3、加强培训进步技能,奠定妇女创业就业根底。近年来,县妇联与县人社局、农业局等部门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多形式开展培训。围绕本地产业特色开展了食用菌种植、生猪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为增强广阔妇女就业技能,组织妇女开展计算机、家政、育婴师、营养师、电动缝纫等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以满足不同妇女的实际需求。4、标准效劳,搭建女性创业就业平台。一是搭建信息平台。每年春节前后,县妇联都会与县劳动就业部门和企业举办招聘会等活动,及时向妇女提供就业
18、信息咨询和指导,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为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时机。另外,县妇联还想方设法开拓公益性岗位,多方联络为“4050”人员提供家政员、清洁工等岗位。二是搭建资金平台。我们通过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女性创业,实在解决广阔妇女在创业中资金缺乏的困难,为广阔妇女搭建创业平台。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 6600 多万元,为 800 多名创业妇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扶持。三是搭建帮扶平台。搞好结对帮扶是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县妇联通过开展妇女干部与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才能女性结对,女能手与贫困妇女结对,女老板与女大学生结对等活动,为她们提供工程、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
19、,共结对 80 多对。三、女性创业就业的存在问题。1、性别歧视仍然存在。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但实际上妇女就业时机并不是平均分配,用人单位回绝招收女性或者进步对女性的录用标准现象时有发生。2、妇女素质有所进步。单一劳动技能和较低的文化程度束缚了广阔妇女的创业就业,在妇女中具有专业技术素质的人偏少,存在“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现象。3、女性就业观念陈旧。局部女性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还没有从“单位”、“机关”、“贵贱”劳动观念中解放出来,对一些合适妇女从事的养老效劳业、家政效劳业,有些人认为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工作,不愿从事,尤其是一些女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都希望找
20、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动创业或从事一些根底性工作。4、资金瓶颈制约女性创业。局部想创业的女性由于资金问题至今没有实现理想,就是一些创业的女性由于资金的制约,也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想扩展规模、提升品质又缺乏资金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女性创业就业的良好气氛。引导妇女转变创业就业观念,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要进一步通过评比表彰、专题演讲、电视专题、报纸专版等形式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的宣传,扩大社会对她们的理解和认同,带动更多的女性投身创业。2、进一步加大培训引导力度,增强女性创业就业的才能。要自上而下建立妇女培训网络,确保妇女培训工作
21、的经常化、持久化、标准化。在培训过程中要坚持分类指导,对尚未就业的妇女,给予必要、系统、全面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之尽快掌握一定的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才能;对初始创业者,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改良技术,改善管理,进步效益;对创业有成者,创办更多创业讲座及相关课程,邀请专家、教授前来授课,专门指导,进一步进步其经营管理程度,引领企业向更高层次开展;要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培训和引导,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创业指导和理论基地。3、进一步搭建效劳平台,拓宽妇女就业渠道。结合相关部门和企业,举办劳务洽谈会、招聘会等活动,及时为妇女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指导,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络,争取用人单位
22、的支持,为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时机。4、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破解女性创业就业难题。我们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简化女性创业担保贷款手续和降低担保资格门槛,给创业女性提供方便快捷的资金支持。目前正在积极和银行等单位沟通协调,探究搭建银企对接,互通信息、加强联络的平台,建立女企业家融资恳谈等机制,有方向、有目的地扶持女企业家做大做强。就业创业调研报告 3 随着社会经济构造的调整和转型晋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创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创业问题更加突出。今年 4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为深化
23、理解衢州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对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以及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建议等,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对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2 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 36 名应届毕业生开展了专题调研,其中衢州学院 17 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19 人;从性别上看,男生 20 人,女生 16 人;从学历上看,本科毕业生10 人,高职专科毕业生 26 人;从毕业去向看,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有 31 人,为继续深造做准备 5 人。他们中过半数没有关注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其余关注的政策大多集中在创业贷款和就业社保领域。一、就业情况 20_ 年,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有应届毕业生
24、2343 人和 1991 人,截止到 5月底,两校分别就业 956 人和 732 人,升学 489 人和 155 人,就业率 61.7和 44.6含升学人员。从历史统计数据看,每年 8 月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截止 20_ 年 8 月底,衢州学院就业率为 98.0,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 95.8.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就业渠道广泛。被访的 31 名已落实就业毕业生中通过各类招聘网站落实就业单位的有 8 人,通过校园招聘会和老师、校友推荐的各 6 人,通过家庭或其他社会关系的有 4人,通过工作实习和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的各 3 人,通过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的有 1 人,无人通
25、过高校毕业就业信息网、政府社会机构组织的招聘会、报纸杂志发布的招聘信息渠道落实就业。可见专业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师友亲属等社会关系仍是毕业生落实就业的主要渠道。二二三线城市更受青睐。31 名已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在直辖市的有 1 个,省会城市的 12 个,非省会城市和县级市各 8 个,乡镇和农村只有 2 个。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开展时机较多,竞争压力更符合自身承受才能的城市就业,压力较大的一线城市和条件相对落后的乡镇农村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三非公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31 名已就业毕业生去国有企业的有 6 人,事业单位 1 人,三资企业 3 人,其他企业民营企业21 人。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
26、其他企业仍然是就业市场最大的需求者。四所学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一般。31 名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即将从事的工作很相关的有 5 人,相关的有 12 人,一般的有 6 人,不相关的有 7 人,很不相关的只有 1 人。过半数被访毕业生可以学以致用,但所学专业与工作无关的也有四分之一。五工作满意度较高。31 名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认为很满意的有 2 人,满意的有12 人,一般的有 17 人,没有不满意勉强就业现象,说明自由择业可以让近半数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六受到才能制约影响较大。31 名毕业生认为求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理论经历,同时也有就业才能缺乏、缺乏求职技巧等问题,选择岗位信息缺乏、社会关系欠缺等
27、客观因素的较少。二、就业指导效劳情况 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均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采取了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立,加快改革创新,强化就业帮扶等措施。衢州学院表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效劳上存在人员紧缺困难。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就业形势与往年根本相当,但存在专业不对口、就业层次不高问题。学生求职时定位不准,心态不稳,经常变动单位;个别学生缺乏忧患意识,求职时不积极主动。一就业指导与效劳成效显著。36 名被访毕业生均承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简历制作与求职面试指导、就业政策宣传解读、招聘信息发布、就业形势分析p 与判断、就业心理辅导、创业指导与训练、就
28、业实习与理论、校园招聘会、就业困难帮扶、升学或出国指导等就业指导与效劳,所有指导效劳工程均被过半数毕业生认为有很大或较大帮助。最受认可的是简历制作与求职面试指导,认为有很大和较大帮助的各有 12 人,其次是举办校园招聘会,认为有很大帮助的 12 人,有较大帮助的 11 人。就业心理辅导工程认可度相对较低,认为有很大帮助的只有 7 人,说明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和心理帮扶被各方无视。二就业指导效劳仍需加强。36 名被访毕业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效劳的缺乏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的搜集发布不到位,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不够,需要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指导。大局部被访毕业生不理解国家或地方基层就业工程和就业效劳政策,仅有
29、6 名被访者表示有所理解,他们相对认可应征入伍服兵役、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敏就业等政策,对三支一扶方案、毕业生到基层或中西部就业专项政策的认可度最低。三、创业情况 两校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都非常少,但大局部被访毕业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没有马上选择创业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资金、人脉和经历。一创业意愿强烈。被访毕业生普遍怀有创业理想,同时对自身现有才能有明晰认识,大多项选择择先就业提升综合素质后再开场创业。36名应届毕业生中有29人表示愿意自己创业,其中 26 人打算工作几年后开场创业,毕业后马上创业的仅 2 人。从创业形式看,选择合伙创业的有 12 人,个体商户形式的 7 人,
30、互联网创业的 5 人,自己办公司等其他形式的 5 人。二创业指导效劳欠缺。36 名被访毕业生认为学校创业指导效劳主要问题在于对学生创业上的指导不够,创业孵化基地配套不完善,未能全部发挥作用,创业信息、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希望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完善创业基地相关配套措施。他们中认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需要在加强资金支持力度上改良的有 14 人,简化审批手续的有 10 人,加强场地支持力度和提供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各有 8 人。三希望政府加强帮扶。衢州学院希望政府在推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上加强帮扶力度,关爱基层就业创业工作者;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应当及时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工程。被访毕业生
31、对政府的政策期许主要集中在提供低息贷款的资金帮扶和技术、法律方面的指导等。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就业、创业帮扶投入。进步高校就业、创业环境建立投入,增加校园招聘活动补助。加大高校就业、创业软硬件设施建立,进步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素质;积极利用现代化科技平台,进步学生就业、创业才能。科学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简化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审批制度,让教育教学与消费理论严密结合,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加大对行业急需但生缺乏的专业财政投入,减免人才紧缺专业学费,保证人才紧缺专业生,优化人才供应。二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实现产教交融。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共享人才
32、供需信息,定期发布本区域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行业总体薪资程度,标准行业薪资信息发布披露。完善创业指导效劳,加强创业宣传和引导,简化毕业生申办各类创业政策手续,优化毕业生就业归口管理,为毕业生提供快捷方便的效劳。三培养毕业生正确择业观,进步就业才能。加大基层环境建立,加强基层工作宣传,引导毕业生全面认识、科学择业。建立向基层倾斜的分配机制,进步基层工作补贴,保障基层工作者收入,抓好基层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毕业生落户、人事档案管理等政策宣传和落实。优化非公有制机构的权益保护机制,转变传统择业偏见。加强对“双困生”的个性化帮扶,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强化就业才能指导,重点解决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就业问题。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