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名词解释、规划分区、基础资料清单、文本附表、文本框架、强制性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名词解释、规划分区、基础资料清单、文本附表、文本框架、强制性内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名词解释、规划分区、基础资料清单、文本附表、文本框架、强制性内容附录 录 附录 1 名词说明 乡镇政府驻地规划范围。是指乡镇政府驻地须要集中布设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区域,以城镇开发边界为规划范围,若没有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以驻地所在地的村庄建设边界为规划范围。村庄建设边界。因村庄发展须要,可进行村庄开发建设区域的空间界线。社区生活圈。在相宜的日常步行范围内,满意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引领面对将来、健康低碳的美妙生活方式。城镇社区生活圈。指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构建15分钟、5-10分钟
2、两个社区生活圈层级,配置满意居民日常生活、生产需求等内容丰富、规模相宜的各类服务要素。乡村社区生活圈。构建乡集镇-村/组两个社区生活圈层级,强化县域与乡村层面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的统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指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农村建设用地,包括工矿用地、仓储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留白用地。指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村庄范围内暂未明确规划用途的用地。录 附录 2 规划分区 1、一般规定 规划分区应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为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爱护开发做出综合部署和总体支配,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爱护、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国土利用等因素。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爱护与保
3、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作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规划分区划定应科学、简明、可操作,遵循全域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并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1)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基础,体现规划意图,配套管控要求; (2)当出现多重运用功能时,应突出主导功能,选择更有利于实现规划意图的规划分区类型; (3)如乡(镇)域内存在本指南未列出的特别政策管控要求,可在规划分区建议的基础上,叠加历史文化爱护、灾难风险防控等管控区域,形成复合限制区。2、分区类型 规划分区分为一级规划分区和二级规划分区。一级规划分区包括以下6类:生态爱护区、生态限制区、农田爱护区,以及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各地可在县级规划分
4、区基础上,符合规模管控和三线要求,优化规划分区布局,细化用途管制措施。规划分区类型和详细含义见下表。表2.1 规划分区建议 一级规划分区 二级规划分区 含义 生 态 爱护区具有特别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敏感脆弱、必需强制性严格爱护的陆地和海洋自然区域,包括陆域生态爱护红线、海洋生态爱护红线集中划定的区域 生 态 限制区生态爱护红线外,须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陆地和海洋自然区域 农 田 爱护区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需严格爱护的区域 城 镇 发展区城镇开发边界围合的范围,是城镇集中开发建设并可满意城镇生产、生活须要的区域 城镇集中建设区 居住生活区 以住宅建筑和居住配套设
5、施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综合服务区 以供应行政办公、文化、教化、医疗以及综合商业等服务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商业商务区 以供应商业、商务办公等就业岗位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工业发展区 以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物流仓储区 以物流仓储及其配套产业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绿地休闲区 以公园绿地、广场用地、滨水开敞空间、防护绿地等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交通枢纽区 以机场、港口、铁路客货运站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战略预留区 在城镇集中建设区中,为城镇重大战略性功能限制的留白区域 城镇弹性发展区 为应对城镇发展的不确定性,在满意特定条件下方可进行城镇开发和集中建设的区域 特殊用
6、途区 为完善城镇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保持城镇开发边界的完整性,依据规划管理需划入开发边界内的重点地区,主要包括与城镇关联亲密的生态涵养、休闲游憩、防护隔离、自然和历史文化爱护等区域 乡 村 发展区农田爱护区外,为满意农林牧渔等农业发展以及农夫集中生活和生产配套为主的区域 村庄建设区 城镇开发边界外,规划重点发展的村庄用地区域 一般农业区 以农业生产发展为主要利用功能导向划定的区域 林业发展区 以规模化林业生产为主要利用功能导向划定的区域 牧业发展区 以草原畜牧业发展为主要利用功能导向划定的区域一级规划分区 二级规划分区 含义 矿 产 能源 发 展区为适应国家能源平安与矿业发展的重要陆域采矿
7、区、战略性矿产储量区等区域。录 附录 3 主要基础资料清单(参考)表3.1基础资料清单 级别 资料名称 县 级资料 近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资料、统计年鉴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县乡村建设专项规划 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乡镇域地形图、乡镇政府驻地地形图、遥感影像、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最新行政区划调整的区划图纸和相关资料 生态爱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用地审批供应资料 市(县)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爱护区、自然爱护地状况,生态环境爱护专项规划 社会福利设施、文化、教化、医疗、体育等专题规划 主要文化遗产和
8、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文物爱护单位、历史文化爱护专项规划 市(县)域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爱护区划定成果资料、农业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 交通、电力、环保、能源等专项规划 地质环境、能源矿产、土地整治等专项规划 国家公园、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 河道管理范围线 用水量、用水现状基础数据、将来用水节水状况、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漏斗分布状况、河湖管理范围界限划定状况,水利专项规划 漂亮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村庄规划 防洪(潮)排涝、消防、人防、抗震、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资料和专项规划 旅游发呈现状及旅游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 乡 镇资料 近年乡镇政府工作
9、总结、乡镇总体规划、乡镇域和乡镇政府驻地地形图 一二三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状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等改变状况,劳动力就业状况 山体、河流、能源、矿产、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等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状况 乡镇及各村庄建设用地、农用地、其他用地等各类用地构成及改变状况 乡镇域及政府驻地住房和宅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状况 村 庄资料 村庄人口、人均收入等经济资料,村庄发展设想等状况,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布局等录 附录 4 规划文本附表 表 4.1 规划指标表 编号 指标项 指标属性 指标层级 一、底线管控 1 生态爱护红线面积(公顷)约束性 全域 2 永久基本农田爱护面积(公顷)
10、约束性 全域 3 耕地保有量(公顷)约束性 全域 4 建设用地总面积(公顷)约束性 全域 5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约束性 全域 6 城镇用地 预期性 全域 7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公顷)约束性 全域 8 林地保有量(公顷)约束性 全域 9 基本草原面积(公顷)约束性 全域 10 湿地面积(公顷)约束性 全域 11 自然和文化遗产(处)预期性 全域 12 新增生态修复面积(公顷)预期性 全域 二、结构效率 13 常住人口规模(万人)预期性 全域 14 户籍人口规模(万人)预期性 全域 1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期性 全域 16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面积(公顷)预期性 全域 17 人均城镇
11、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预期性 全域 18 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预期性 全域 19 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平方米)预期性 镇区、乡驻地 三、生活品质 20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预期性 镇区、乡驻地 21 人均公共服务设施面积(平方米)预期性 镇区、乡驻地 2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预期性 镇区、乡驻地 23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预期性 镇区、乡驻地 24 医疗卫朝气构千人床位数(张)预期性 全域 25 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张)预期性 全域 26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预期性 全域表 4.2 乡(镇)域国土空间用途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用地类型 规划基期年 规
12、划近期目标年 规划目标年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湿地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城 乡 建设用地 城镇用地 村庄用地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陆地水域 其他土地 合计表 4.3 乡镇政府驻地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结构表 单位:公顷,% 序号 用地类型 面积 比例 1 居住用地 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3 商业服务业用地 4 工矿用地 5 仓储用地 6 交通运输用地 7 公用设施用地 8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9 特别用地 10 留白用地 合计表 4.4 村庄规划编制单元划分表 单位:个 编制方式 涉 及 村庄名称 涉 及 村庄数量 编制规划数量 不编制 市县中
13、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 X X 乡镇政府驻地规划范围内 X X 搬迁撤并 X X 编制 单独编制 X X 合并编制 X X、X X 合计 表 4.5 核心指标分解表 单位:公顷 序号 号 名称 耕地保有量 量 永久基本农田 田 生态爱护红线 线 建设用地总面积 积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林地保有量 量 基本草原面积 积 湿地面积 积 新增生态修复面积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面积 1 乡镇政府驻地2 XX 村庄单元 XX 村庄单元合计注:1、乡镇政府驻地的指标应包括驻地的村域范围。表 4.6 镇村体系规划表 单位:人 镇村等级 个数 名称 人口规模 职能分工 备注 乡镇政府驻地X X中心村X XX X基
14、层村X XX X注:人口规模分 500 人以下、5001000 人、10005000 人、0.51 万人、13 万人、 表 4.7 村庄分类表 单位:个 村庄类型 数量 村庄名称 备注 城郊融合类X X集聚提升类X X特色爱护类X X搬迁撤并类X X 村庄去向稳定改善类X X兴边富民类X X合计表 4.8 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 类别 名录 等级 规模 位置 世 界 文 化 遗产 XX文 物 保 护 单位 XX历 史 文 化 名镇名村 XX历 史 文 化 街区 XX传统村落 XX历史建筑 XX非 物 质 文 化遗产 XX未 核 定 公 布的 文 物 保 护单 位 的 不 可移动文物 XX地 下 文
15、 物 埋藏区 XX水 下 文 物 爱护区 XX注:各级政府所公布的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传统村落;各级文物爱护单位、历史建筑、不行移动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表 4.9 乡镇域生态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表 单位:公顷 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类型 重点任务 实施区域 建设规模 主要技术指标 建 设时序 XX合计注:工程类型为水域湿地修复、森林草原修复、矿山生态修复、乡村生态爱护修复、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表 4.10 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单位:万元、公顷 序号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年限
16、 用地规模(公顷)新增建设用地 所在地区 1 XX 类 XX 项目 新建/改扩建 23录 附录 5 文本框架(参考)第一章总则 包括规划作用、规划依据、指导思想、规划范围、规划期限等。其次章现状分析与问题识别 第一节区域概况 其次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相宜性评价 第三节规划实施评估及风险评估 第四节主要问题 第三章规划定位与目标 第一节乡镇静位 其次节规划目标 第四章总体格局与结构 第一节国土空间开发爱护格局 其次节底线约束 第三节规划分区 第四节用途结构调整 第五章自然资源爱护与利用 第一节土地资源 其次节水资源 第三节森林资源 第四节草原资源 第五节湿地资源第六节矿产资源 第七节建设用
17、地 第六章镇村布局与产业 第一节镇村体系构建 其次节产业发展策略 第三节产业布局 第七章历史文化与景观风貌 第一节历史文化爱护 其次节景观风貌管控 第八章支撑保障体系 第一节综合交通 其次节公共服务设施 第三节公用设施 第四节综合防灾 第九章乡镇政府驻地规划 第一节用地布局 其次节社区生活圈构建 第三节空间形态与风貌管控 第四节历史文化爱护 第五节住房建设 第六节道路交通 第七节公用设施第八节综合防灾 第九节五线管控 第十章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第一节农用地整理 其次节建设用地整理 第三节乡村生态修复 第十一章规划传导与近期建设 第一节规划传导 其次节近期建设 第三节实施保障录 附录 6 强
18、制性内容 乡(镇)级总规中涉及的平安底线、空间结构等方面内容,应作为规划强制性内容,并在图纸上有精确标明或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述,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强制性内容应包括:(1)约束性指标落实及分解状况,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耕地保有量等; (2)生态爱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限制线; (3)历史文化爱护体系、历史文化遗存爱护范围和限制要求; (4)重大交通枢纽、重要线性工程网络、乡镇平安与综合防灾体系、邻避设施等布局; (5)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城镇政策性住房和教化、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和标准; (6)乡镇政府驻地的道路、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安设施、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结构性水域、历史文化资源爱护等限制线及限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