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杜甫与唐诗_.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08048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杜甫与唐诗_.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杜甫与唐诗_.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杜甫与唐诗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杜甫与唐诗_.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杜甫与唐诗_ 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尽管李、杜的年龄只相差十一岁,他们也都经验过唐王朝的全盛时代和由盛入衰的安史之乱,但他们的创作,却存在某些根本的不同。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头,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的渴望与追求,成为其显著特征。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却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起先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头中的充溢自信、富于浪漫色调的诗歌情调,到了杜甫这里便戛然而止。在飘舞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注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

2、,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伤。这种深化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改变,不仅标记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但是,盛唐诗歌的一些重要特征,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仍旧有所体现。激情虽然在他的诗中受到抑制,却仍旧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宏伟壮大之美,也仍旧是诗人的爱好。他的那些关于时事政治的诗篇,大抵是真诚情感的流露和结晶,而并非以预定的社会功利目的为首要的动身点。从这些方面来说,杜甫与盛唐文化终究有很深的关联。一、杜甫的生平和特性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属河南)。他出身于一

3、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骄傲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其母系为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只是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家庭赐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终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另外,唐代是重视诗歌的时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正是武后朝中最闻名的诗人,这更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爱好。他曾很傲慢地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杜甫早慧,据称七岁便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壮

4、游),与文士们交游酬唱。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声名,为日后的仕进作打算。他先到了吴越一带,江南景物和文化,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二十四岁时,杜甫赴洛阳考试,未能及第,又浪游齐、赵,度过一段狂放的生活,他后来回忆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三十三岁时,杜甫与李白相识于洛阳,又在梁、宋一带为豪侠之游。李白当时已是名震天下的诗人,他的特别风采和出众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起先,他满怀信念,“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5、”,并信任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够有力,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对引进人才实行阻碍的看法。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跑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此外,他还多次向玄宗皇帝献赋,如雕赋、三大礼赋等,希望玄宗对他的文才投以青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到处埋伏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玄宗和他的边将们一意开拓疆

6、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国力空虚、民生艰难,很多人无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于享乐,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擅权专政,堵塞言路,政治变得昏暗;三是为玄宗所宠信的安禄山身兼三节度使,手握雄兵,威逼到国家的统一。处在逆境中的人简单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载(752),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肃穆的看法,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凄惨图景。这首诗标记了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接着对灾难性的开边斗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

7、的情状与民间啼饥号寒的逆境加以尖锐的比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心任职的经验。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悲观,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猛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溢危急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

8、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春望、月夜、悲陈陶、悲青坂、北征、羌村以及“三吏”、“三别”等大量传世名篇,从诗人浸满忧患的笔下不绝涌出。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挚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与杜甫过从甚密,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看。当严武其次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当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的确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四周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爽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

9、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峻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简单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峻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悲观,他后期的诗歌,心情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或谓在严武去世前不久,杜甫因所任工部员外郎之职由虚

10、衔转为实授,而离蜀赴长安)。最初的目的也许是要沿长江东下出川,路途中却因疾病和战乱等原因,滞留了很久。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最终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终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旁边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的十一年,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留下的作品有一千余首,占其杜工部集存诗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秋兴、诸将、咏怀古迹、旅夜书怀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作。尤其以旅居夔州的二年为中心,杜甫的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

11、以说是杜诗的其次次高峰。在杜甫年轻时代,他的性格中就包涵着两种不同的因素。一方面,他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基本的人生准则;而同时,他也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傲慢。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后来经过重重苦难的磨砺,杜甫特性中放狂的一面收敛了很多,传统的儒家人生观对于他的特性和行为习惯起了更重要的作用,但他也并不是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

12、人,变成了纯粹的恂恂君子。旧唐书本传闻他“性褊躁”、“无拘检”、“傲诞”,不会是毫无依据的。其实,假如没有几分“傲诞”、“褊躁”,唯恐很难成为一个诗人。这方面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杜甫始终对屈辱的生活境况非常敏感。滞留长安及漂泊西南时期,杜甫经常不得不寄人篱下,仰仗权势者的济助。他在诗中写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咍。”(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一个身负“太平宰相”之志的人,却成为一名失业者、乞食者,怎么能不深感苦痛呢?这些诗句同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的表明,看起来绝不相同,实质上

13、却有相通之处。杜诗中那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当然是出于真情,但也未始没有在自觉得碌碌而生、于世无益的状况下,在精神上自我提升、自我挽救的意味。对人生信仰、政治志向的执着,也是杜甫特性的一大特征。后代有人说杜甫是“村夫子”,杜甫诗中也自称“乾坤一腐儒”(江汉),都是就这一种执着看法而言。所谓“致君尧舜”,所谓“忧民爱物”,这些儒家的政治观念,在许多人只是一种空谈、一种标榜,杜甫却是真心地信任和实行它。而且,儒者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之路,杜甫却不愿如此,他是不管穷达,都要以天下为念。甚至,愈是社会崩溃昏乱,他愈是要宣扬自己的政治志向,信任尽管“万国尽穷途”(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

14、少尹审),但靠了一点一滴的人力,终究能够变更现实。他的这种执着看法,在当年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未必有什么用处,对于诗人来说却是重要的。因为唯其如此,杜甫才能始终保持正视现实的热忱和志气。杜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和李白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但当李白遭受危急时,他却魂牵梦绕,一再写下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感人至深的诗篇。他在夔州离开自己住过的一所房屋时,也不能遗忘以前常来自己院中打枣为食的邻家老妇人,特意写了又呈吴郎诗,嘱托新主子对她应多加体谅。当然,更多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战乱中的国家和贫苦大众的剧烈的忧念。只是,杜甫的情感,不像李白那样奔泄而出,而是受到理智的节制。这一性格特点,干脆影响杜甫的诗歌创作,就

15、是:杜甫更喜爱、更擅长在严格的形式中,以细心选择、反复锤炼的语言来抒发情感。二、乱离时世的悲歌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样,充溢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分。如房兵曹胡马以“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写马,画鹰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写鹰,都有目空一切之概。望岳诗起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气概宏大;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于展望,令人感觉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随着杜甫慢慢深化到苦难的现实,他的诗也变得沉重起来。但早期诗歌那种气概壮阔的特点,仍旧保留着。兵车行的创作标记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

16、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有四点:肃穆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赐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怜悯;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厚忧念。兵车行的开头是一幅凄惨的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中接着写到斗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最终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7、”在唐诗中,如此肃穆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而在稍后写成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杜诗的批判精神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诗中既写到自己忠于王朝和君主的不行改移的天性“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同时又对正在骊山行宫中肆意挥霍享乐的玄宗君臣提出责难:“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在这里,杜甫的笔已经触及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根本性对立。在杜甫的思想中,合理的政治应当表现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君主应当爱惜人民,使之安家立业,而人民则天经地义地应当忠诚和拥护君主。然而事实上这仅是一种空想。他作为一个诚恳的诗人肃穆地面对现实时,不能不为此感到困

18、苦。杜诗的名篇“三吏”、“三别”、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诗作于乾元二年杜甫从华州去洛阳时。此前不久,唐军在邺城围攻安史叛军遭到大败,形势紧急,唐军为了守住洛阳、潼关一线,在民间舍命抓丁,连未成年人和老人都不能幸免。杜甫以叙事诗的形式描述了他亲眼所见的凄惨情形。从这些典型的忧国忧民之作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杜甫。首先须要指出:“忧国”和“忧民”并不是很简单统一起来的事情。因为杜甫所忧念的“国”同李氏王朝的“皇纲”之存亡密不行分,这“国”首先是包括杜甫在内的统治阶级的国,统治阶级的成员依其地位高下从这个“国”中得到不等的利益;至于“民”尤其是贫困的劳动人民,即使他们的利益同这个王朝的存亡有肯定关联

19、,他们也主要是牺牲者而不是得利者。而安史之乱就其根本的性质来说,是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军事叛乱。虽然安史集团的头领以汉化的胡族人为主,但民族冲突的一面也不是主要的。可以说,一般民众是被争夺最高权力的两大集团推动了血火之中。那么杜甫又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先看他的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读到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当他说出“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样悲愤的话时,他指出了一个

20、惨痛的事实:民众在这个世界上走到了绝路。沿着这个方向追问下去,会出现严峻的问题:牺牲到最终的人民有无义务接着为大唐王朝作出牺牲?而诗人就在这危急关头收刹了他的笔,转到另外的方向: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照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所谓官军中劳役轻、官长疼惜士兵,并且好像没有什么危急,这唯恐是杜甫自己都不能信任的。但他只能这样幻想,并以此劝慰从军少年和他们的家人。而归根结蒂,他还是要求人民接着为唐王朝作出牺牲。还有新婚别,写一位结婚才一天的新娘送丈夫从军,诗中既写出她的悲伤:“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又

21、以较多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女子“深明大义”的形象。她要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又说自己不能跟随而去,因为“妇女在军中,兵气恐不扬。”我们不能说杜甫笔下的新娘不是真实的,但可以想象肯定也有不愿自己的亲人走向“死地”的妇女。而之所以选择这一位新娘作为主子公,乃是从国家利益考虑。包括垂老别中那位“子孙征亡尽”而自己又被征去当兵的老人,他的遭受可以说凄惨至极,诗人对他也的确充溢怜悯,但在篇末,他还是让老人说出“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这样偏向豪壮的调子。总之,杜甫“忧国”,却不能因此而泯灭良知,回避眼见的事实;他“忧民”,却又不能因此背弃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只能在尖锐的冲突中找寻折衷的途径。而这

22、种折衷又是很牵强的,这使诗中表现出的心情显得特别苦痛。我们没有理由苛责杜甫,作为封建时代的诗人,能够如此肃穆地正对现实,关怀人民,已是难能珍贵。但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他获得“诗圣”这样一个带有深厚道德意味的尊称,也是有其深刻的缘由的。如张巡、许远在安史之乱中为坚守睢阳,以人为食,死者数万,封建史家和正统文人对他们吃人这一点仍赐予赞扬,这和杜诗的看法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杜甫晚年,由于形势更加不行整理,自身的境况也日见窘迫,他对军阀、官僚的横暴、腐败,看法变得更为尖锐严峻。虽然像兵车行和“三吏”、“三别”那样细致描述的作品已经很少再有了,但以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所揭示的事实,却

23、别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气。如草堂写蜀中军阀的叛乱和相互杀戮:“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鬼妾与鬼马,色悲克尔娱。”被杀者好像仍在号哭,而他们的妻妾和马,都面带愁容供杀戮者取乐,这是一幅何等惨酷的图景!又如三绝句中写道官军的残暴: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时代的苦难被杜甫以焦虑和生气的心情一一记录在诗中。但是,他对现实有什么方法呢?他只能苦苦地告诫那些做官的挚友:“众寮宜雪白,万役但平均。”(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他只能期盼皇帝的贤明:“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石戍)他只能浩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这些无奈的、固执的哀告,说出了受尽苦

24、难的广阔民众的心愿。杜甫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视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受是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的。人们从他的诗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位诚恳的、富于正义感和怜悯心的诗人,如何辗转挣扎于漂泊的旅途,历经饥寒困危,备尝忧患。对于生活在动乱时代的人们,这一类诗特别具有感染力。如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困居长安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被战火阻隔的妻子的怀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他逃至凤翔后,有了机会去鄜州探家时,又写出他的名篇羌村三首,录第一首: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漂浮,

25、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诗中呈现一幅戏剧性的异样感人的场面。在那一场突发的大战乱中,家破人亡是寻常事情,骨肉重聚反而好像是不行思议的了。杜甫以精确生动的语言,把他们一家人重新相见时,彼此如在梦中、亦惊亦悲亦喜的困难心情清楚地呈现出来,可谓感人至深。千百年来,它不知引发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正是因为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富于怜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杜甫,经常从自身的遭受联想到更多的人、更普遍的社会问题。如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他由幼子的因饥饿而夭折,想到自己的家庭终归还享有某些特权,那些地位低下的“失业徒”、“远戍卒”,又将如何挣扎下去呢?在茅屋为秋

26、风所破歌中,他由自家茅屋被风雨吹破而致家人受寒冻,发出“安得广厦万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祈愿。这种宽广的胸怀,是值得后人敬佩的。杜甫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有“诗史”的美誉。但应当指出:诗歌并不会仅仅因为记载了某些史实就成为好诗。杜甫其实并非有意于史;他的那些具有历史纪实性的诗篇,以及那些纪述自身经验而折射出历史面目的诗篇,乃是他的生命与历史相随而饱经忧患的结晶,是浸透着他个人的辛酸血泪的。后代有些诗人虽然也关注社会政治问题,但往往有意于史,所以他们的诗作难以像杜诗一样引起我们的感动。当然,杜甫的诗歌不尽是同当日的政治、社会问题相关联的,也下完全是忧愤之作。他的作品题材其实很广泛,尤其描绘山水风

27、光自然景物的诗篇,在他的集子中占了很大比例。杜甫一生到过许多地方,吟咏美妙的山川风光,为他多难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像西南一带的景色,许多是因为有了杜甫的诗才起先为世人所知。有时,杜甫也会忘怀一切地沉醉在自然界种种微小的改变中,写出诸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遣意)那样一类情味悠然的诗句。终归,生活是多彩的,作为诗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失去对美丽事物的爱好。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杜甫是一位富有创建性的诗人。比较而言,李白的诗自然涌发、飘逸而不行摹仿;杜甫的诗则千锤百炼、苦心经营,可以为人典则。就这一点来说,杜诗对后人的影响比李白要大。杜甫的诗歌类型众多、

28、风格也富于改变。其缘由主要有二:一是杜甫的诗歌应用范围极广。他不仅用诗歌来叙事抒情,还用来写人物传记和自传、书信、游记、政论、诗文评,几乎无所不能。不过这也带来部分诗歌偏向于理性化的问题。二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看法比较宽容,主见“转益多师”而不轻易否定。比如对南朝诗,杜甫虽亦有所指责,但却不曾像李白那样大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之一)。他对庾信、何逊、阴铿等众多六朝作家,都能诚意地确定和吸取其特长,从而丰富了自身的创作。这一点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曾强调地指出。杜甫擅长运用各种诗歌体式。他的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诗,在唐代都是第一流的。七言绝句虽不如李白、王昌龄那样杰出,但也有自

29、成一家的特色。只有五绝,数量较少,成就亦稍为逊色。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种类型特殊具有独创性,也最能够代表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我们分别加以介绍。一类是用五言古体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是其中最闻名的代表作。这类诗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叙事、抒情、争论于一体,能够表达相当困难的内容。如北征诗长达七百字,叙述作者自凤翔至鄜州探家的一路经验和所见所思,沿途的景物、战乱的疮痕、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遭受的感慨、与家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内容交织在一起,心情起伏改变,充分表现了杜甫当时困难的心理。这类诗是从辞赋体改变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成份。宋代诗歌有“以文为诗”的倾向,

30、明显受到杜甫这一类作品的影响。但在杜甫诗中由于感情浓郁厚重,仍有足够的力气支撑如此长篇,而不致失去诗的特性。一类是以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这一类诗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杜甫打破惯例,不用乐府古题而“即事名篇”(依据所叙事实命名),这样就更能够反映现实,更富于生活气息。这一创建,干脆导引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从叙事艺术来看,这些诗擅长描绘人物形象,尤其是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特性,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再有一类是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杜甫以前,七律多用于宫廷应制

31、唱和,这类诗内容贫乏,其语言亦平缓无力,而在这以外,佳作也为数不多。到了杜甫,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可能性。七律同五律一样,是固定的诗型。但杜甫利用它比五律稍大的篇幅,使之能包含相当大的容量;在语言节奏方面,虽然七律每句只比五律多二字,但经过杜甫的细心调整,却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改变。于是,七律成为一种既工丽严整,又开合动荡,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的诗型。试看他的名作秋兴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到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诗写巫峡的秋声秋色,漂亮而萧瑟,壮阔而阴郁,以此衬托出孤独的诗人形象。整首诗既有力度,又特别精致,给人以丰富的感受。而有时候,杜甫为了追求特别的效果,又把古体诗的句式、音调锤进律诗,人们称之为“拗律”。如白帝城最高楼:城尖径仄旌旆愁,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