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和环保约束机制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和环保约束机制调研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关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和环保约束机制调研报告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一)工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水污染。我县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县城污水处理厂还未建成,城区8万余人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葫芦河,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尤其是小地毯加工企业洗毯废水污染物严重超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葫芦河。向城区供水的3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跨流域污染隐患,主要是上游西吉、隆德两县的淀粉加工、屠宰、草浆等企业生产污水和县城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影响我县3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目前为城区供水的东峡水库、五台山水厂、庙堡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大部分是农田和村民居住区,部
2、分取水井就建在农田中间,周边群众缺乏水源保护意识,化肥、农药、生活垃圾和污水对水源地的污染比较突出。同时,东峡水库上游隆德县沙塘、神林、联财等乡镇的洋芋淀粉加工、洗毯和屠宰等企业的工业污水以及隆德县城的生产、生活污水对水源造成很大污染。甘泉调水工程水源地上游的隆德县温堡乡草浆厂、淀粉加工企业无任何污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排,污染隐患时时存在。春夏季引污水灌溉,造成土壤质量下降。2、大气污染。县水泥公司烟气除尘脱硫设施运行不稳定,部分工业企业如乡镇机砖厂及城区供暖燃煤锅炉无任何环保除尘脱硫设施,产生的大量废气直接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影响,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
3、质量。(二)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协调。地下水开发严重超采,水源地水位下降严重,现有县城饮用水工程供水能力大幅降低。经调查了解,近几年古城庙堡、东峡库区和城川红旗三处水源地水位直线下降,导致供水能力严重不足,目前三处水源地日供水量不足3800立方米(仅为设计能力的40),无法保证城区用水,已严重威胁到供水安全。据水务部门测量,东峡水源地水井水位由20_3年的9米下降为目前的2米,城川红旗水源地水位由20_2年的8米下降为2米,庙堡水源地水位由20_年的9米下降为2.8米。由于水位下降,一些取水井已无法正常工作,东峡库区1、2号大口井每抽4小时必须得停4小时左右,待水位恢复后
4、才能继续工作,供水能力仅为设计的一半左右。受气候干旱和流域上游大量开采地下水等因素影响,该水源地的水量明显减少,加之开采强度过大,几个供水工程争水的问题比较突出,已不能满足供水需要。2、生态系统恶化。静宁县地表水资源贫乏,淡水资源年补给量比较少,随着葫芦河开始出现季节性断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功能大大降低,这不但影响到了葫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水质降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县城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用水量会不断增加,水资源供求矛盾愈加突出,城区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生产和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的现状日益严重。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疏干地下含水层,使得原本依靠地下水生长的植物严
5、重枯萎和死亡,造成生态系统恶化。3、水资源浪费严重。水利工程老化,田间设施差,配套不完善,灌溉方式陈旧;工业设施陈旧、节水水平低,我县许多中小企业多为造纸、地毯加工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和管理落后,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再加上政策管理措施薄弱,节水机制不完善,节水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三)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1、县城土地生态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静宁县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关城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园林绿化、住宅和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投入较多,因而也更为持续。静宁县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关注发展速度,更关注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高。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6、理、区域环境噪声值等指标亟需加强,以增加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入,创造更好的城市生态环境。2、土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十一五”期间我县部分土地开发项目缺乏统一长远科学的规划,建设项目在造型和平面布局上比较自由,缺乏统一性。部分土地开发规模大,实际开发能力小,只顾数量,不求质量,存在土地浪费现象。近年来,随着全县小城镇建设越来越火红,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城市需要土地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在城镇中,寸土寸金的现象已经不足为奇,但是在农村普遍的用地现象中,浪费土地却是很严重的,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一是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太微薄,放弃耕地去寻找其他收入高的行业。二是小城镇建设的不规范,
7、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低。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很多农户外出务工,承包地未能转包,无人料理,出现抛荒现象。四是农村土地利用中缺乏有效监管,存在着违法用地的现象。三、对我县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和建立环保约束机制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如何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和建立环保约束机制提出如下意见。一、健全资源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机制。积极运用资源手段参与我县经济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实施,各类空间发展及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对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等各类空间
8、利用相关规划进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要求,重点保障交通、能源、环保、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引领全县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以及重点民生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二、健全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责任机制。从责任主体、职责、目标、考核、奖惩等方面,建立起党政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企业和群众人人有责的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共同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府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健全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有偿使用、总量与布局调控、矿山地质环境补偿等制度,维护
9、和规范勘查开发秩序。加大对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问责制。三、健全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开源节流机制。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通过加强有序开发和节约利用,有效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保障能力。在开源方面,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力度。认真开展宜耕后备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工作,努力拓展新的补充耕地渠道。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企业投资的思路,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加强石灰岩、铅锌、铁、锰等重要矿产勘查,突出重要成矿区带勘查,加强危机矿山外围及矿山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努力扩大找矿空间,争取实现地质找矿的更大突破
10、。在节流方面,建立完善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前提、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导向、以监管考核为保障、以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严把用地预审和审批关口,坚决核减超标准用地。继续深化重要矿产资源整合,调整开发利用结构,推动矿产资源向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矿业企业集中,促进大中型矿山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对矿山企业资源利用情况的监督考核,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四、健全严格保护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的综合考评办
11、法,科学制定能真实反映全县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对于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的乡镇及企业,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专项资金分配,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矿业权出让及价款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完不成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任务,违法违规圈占和开发资源、破坏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责令限期整改并暂停该乡镇及企业的建设用地审批和相关项目安排,直至整改到位。五、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将矿山环境纳入依法保护、依法监管、依法治理的轨道。编制和实施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对矿山环
12、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建立县乡两级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健全监测网络。严格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责任,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按照“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制定实施相应的矿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方案。建立多渠道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投入机制,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采矿权人灭失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应以政府投资为主;新建和正在生产的矿山企业,企业应单独承担日常监测和恢复治理的责任;对于通过治理可以成为建设用地、生态园区等能产生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应制定鼓励投资治理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六、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交易机制。加快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交易办法,大力
13、推动污染减排工作,支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一是由环保部门每年从完成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指标多余量中拿出一部分指标,以保证重大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二是总量余量指标的使用前提是我县必须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三是申请使用总量余量指标的新上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且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家清洁生产一级标准。四是坚持有偿使用原则,申请使用总量余量指标的建设单位应缴纳使用余量指标的相应费用。七、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于环境违法问题比较集中、环境违法行为严重或者没有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任务的企业,实行“企业限批”,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的
14、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直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八、建立健全环评约束机制。一是严格准入门槛,严把环评“关口”,做到新、改、扩建项目不欠新帐,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增加。以实现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为目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到控制“增量”、不欠新帐;严格环境准入,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予准入;以项目环评审批为抓手,对不能达标排放和超总量排污的企业,新建项目不予准入。二是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规范行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污染减排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综合决策中的地位,确保环评规定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三是推进
15、规划环评(战略性环评),促进环保参与宏观决策。通过推进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区域功能准确定位和产业合理布局;通过推进重点行业规划环评,促进重点行业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适度开发;通过推进战略环评,从决策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九、完善挂牌督办和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建设、违法排污情节较为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环境违法行为,实行挂牌督办或列入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挂牌督办的范围包括:国控、省控、市控断面连续四次超标的;群众反映强烈、反复投诉仍未解决的;威胁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重点流域、区域污染严重和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建设项目违反国家产业、环境政策的;因环境违法行为对生态环
16、境造成重大破坏的;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应予以关闭的;环保部批办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等重点督办的。挂牌督办的措施包括:在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挂牌督办名单、整改要求和时限,并定期公布整治工作进展和最终的整治结果;对在挂牌督办工作中督办不力、监管不到位的,或者逾期未完成挂牌督办要求的,由纪检监察、环保部门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向金融、证监等部门通报列入挂牌督办或未完成督办要求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建议按照国家“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政策,对其实施信贷、上市等限制性措施。十、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激励机制。抓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做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小流
17、域治理等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定期公布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完善目标责任激励机制,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研究制定“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实施办法。增强环保科技支撑作用,环保、科技、建设等部门建立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为主体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主动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积极开通涉农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强农村环保机构建设,推广乡(镇)设环保专干、村级设环保监督员的做法,逐步建立覆盖全县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和环保约束机制,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要形成一个
18、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负责、环保牵头、部门配合、舆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格局;要围绕资源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利用的目标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资源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利用责任,建立健全定期会商、政策协调、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日常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督促、检查与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渠道,广泛宣传促进科学发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环保约束机制的重大意义,通报有关重点工作部署,适时跟踪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形成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利用的浓厚舆论氛围。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