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共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共25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学年)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学年)根据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浦东新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浦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浦东教育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现制定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学年)。第一部分、“十一五”回顾随着浦东教育事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浦东教育信息化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深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完善,浦东教育软件体系初步形成,区域研修平台建设应用初显成效,教育信息化培训体系初
2、步形成,同时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育信息化从“形成阶段”进入到“应用阶段”。一、取得的成效1教育信息网络基本覆盖,校园基础设施全面配置浦东教育信息网自2001年建设以来,经过多次扩容和升级,目前浦东教育网由南北两个教育网组成,共接入了450多家教育单位,绝大多数单位接入带宽为10兆,出口总带宽达到900兆,是目前上海市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教育信息网。初步建成了网络运行状态监控体系、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网络防病毒体系,为浦东教育信息网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在保障全区高中、初中和小学的生机比达到8:1、10:1、15:1的要求外,实现了全区师机比1
3、:1、多媒体教室1:1的配备,部分学校完成了具有交互电子白板功能的等离子屏幕改造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创设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2教育门户网站相继建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区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开发了多个网站和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浦东教育门户网站、教发院网站、教育督导网站、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网站、青少年法制网站、语言文字网站、学前教育网站、特殊教育网站、教育妇工网站、团委五月花海网站等多个网站,以及教育局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师生电子邮件系统等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浦东教育门户网站作为浦东教育综合门户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多个相关网站的信息整合,各级各类教
4、育机构的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浦东教育信息公开透明度不断加强。学校门户网站作为学校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及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载体,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95%以上中小学建立了学校门户网站,用于学校日常行政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等多项学校管理。3软件平台体系初步形成,教育教学应用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根据浦东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按照“应用引领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了教育基础平台、师干训管理系统、教育教学资源库,名师点拨系统、视频课例分析系统以及中小学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系统等六大重点系统,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软件系统支持。建设了教育信息化基础平台,初步
5、完成了教师数据库、学校数据库的建设,初步实现了区域多个教育业务应用系统的统一登录、数据共享。建设了师干训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师培训的网上报名、自动开班、线上线下培训的统一管理、培训绩效考核等;通过采购和自建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了70多门在线培训课程,有效地丰富了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形式。建设了学科教学资源库,通过整合原有资源库、新购资源库、资源征集等方式,学科教学资源库现有资源数量3.8万多条,资源容量达42G以上,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建设了视频课例分析系统,根据“二期课改”的资源编目要求,上传了约104节课堂教学实录,供教学切片分析之用。建设了名师点拨系统,分课程、分年级定期将特级教师、
6、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的视频教学课例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目前已建设视频课程约35节,并通过在线问答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建设了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实现对年级、班级、学生个人及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教学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帮助学生监测学习质量,帮助教师诊断教学,调控教学过程。4区域网络研修初显成效,校本研修应用丰富多样结合浦东教研、培训、科研的实际情况,引进中国教师研修网理念,完成了“浦东教师研修网”一期的开发,采用虚拟研修场景模式,实现网上互动教研、网上互动学习,初步形成教研、培训、科研有机整合的教师研修体系。基层学校广泛采用校本研修平台、社会性工具软件、开源软件平台等多种
7、信息化手段开展校本研修。60%以上的学校利用BBS开展教研主题讨论,25%的学校利用博客进行教学反思,部分学校在校本研修平台上利用视频切片技术进行观课、听课和磨课,部分学校利用Moodle平台进行教研组建设,校际教研联合体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联合教研,形成了多元化的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局面。5信息技术培训成效明显,教师应用能力普遍提升针对学校不同层面的人员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通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和学校信息主管(CIO)培训,提高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规划、管理及评估等综合能力;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中级能力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中观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通过网管员
8、培训,提升信息技术人员的技术保障和服务能力。通过信息化的系列培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得到提升,50%以上的教师已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自觉应用信息技术,课堂多媒体设备的应用率维持在较合理的水平。教师对PPT课件应用娴熟,部分学校教师积极开展电子白板、思维导图、Moodle等新型技术工具的课堂教学应用。6区域整体推进学校应用,组团模式促进均衡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系统视角,通过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实验试点项目、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推进、信息化督导与评估、信息化展示与交流、信息化竞赛与评选、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和制定等多种工作,区域整体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由环境建设转向内涵发展。创新
9、提出了教育信息化“领衔+参与”联动发展模式,领衔学校发挥学校信息化某一方面研究与应用实践的示范作用,引领参与学校共同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有效缩小了校际间差距,推动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二、存在的问题1网络设施设备渐显落伍,数据传输带宽明显不足现有网络环境条件制约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南北两个教育网的互联网出口带宽严重不足,平均每所学校互联网出口带宽不足2兆,绝大多数学校的接入带宽为10兆,只能应对带宽要求较低的一般应用,远不能满足区域内开展的教学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涉及大量多媒体的应用要求。学校网络接入设备、服务器与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幼儿园未接入教育信息网。
10、2管理系统缺少统筹规划,信息孤岛现象制约发展管理信息化建设缺少区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使得多个管理信息系统间基础数据不同步;浦东教育门户网站作为浦东新区的教育综合门户网站,与其它网站系统之间的信息整合力度尚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大部分学校建立了多个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间互通性差,信息孤岛现象较严重,制约了学校管理信息化发展。3教学应用系统未完全互通,有效教学资源结构性缺乏区域教学信息化各个应用系统虽然实现了基于基础平台的初步整合,但整合的深度不够;各学校内部的多个教学信息化支持系统缺乏整合,无法实现数据互通;学校间同一类教学信息化支持系统不能互通,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已建成的区级学科教学资源
11、库与各个教学支持系统缺乏有效整合,教学支持系统积累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无法直接存入资源库,同时区级学科教学资源库中有效的“净菜”型教学资源缺乏;各学校教学资源库低效重复建设,无法实现校际共享;区级资源和校级资源尚未形成有效互通的平台与机制,无法实现有效教学资源的区校双向推送。4信息化课堂应用手段单一,数字化学习方式优势未显目前大部分教师仅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教学内容,对于电子白板、思维导图、网络学习平台等新型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教学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深层次作用,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开放、互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第二部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南汇整体并入后,新
12、浦东占地1210平方公里,基础教育体量更趋庞大。2010学年全区共有各类教育事业单位550所,630多个校区,在校学生40多万,均占上海基础教育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教育信息化面临既要追赶发达国家的步子,又要追赶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节奏,同时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信息化的巨大期待。一、区域覆盖面积扩大,需要教育网络与软件系统重新布局随着大浦东的形成,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需要以更加长远的目标进行整体布局,以适应大浦东教育发展的整体需要。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重新布局,需要针对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带宽品质和安全防范的等级,保障全区所有学校和教育单位的上
13、网质量;需要按统一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开展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造工作,确保全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均衡配备;同时随着区域扩大,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需要整合升级。二、课程领导力的推进,催生以课程实施为核心的应用体系根据浦东新区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实施方案的要求,提升学校课程规划能力、课程方案落实能力、课程更新和评估能力是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校内涵、促进教师及管理者专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浦东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因此,浦东教育信息化应用将转变为对“课程”的全面支持,通过研究和分析各业务系统对“课程”的支持方式,进行业务层面的应用系统整合,形成具有浦东特色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
1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整体提升浦东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正引发数字化教与学方式巨大变化面对大量新兴技术的出现,如何甄选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浦东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人性化”发展所带来的知识呈现方式变化,“信息技术小型化”发展所引发的学习方式变化,“信息技术智能化”发展所引发的教学评估方式的变化,“信息技术社会化”发展所引发的教育视野与教育资源国际化的变化,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引起的变革需要浦东教育信息化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入的研究实践去探索新兴技术对教育的变革作用,不断创新应用数字化学习模式。四、信息
15、化应用的普及,要求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智能服务随着浦东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针对浦东教育信息化服务对象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浦东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居民等各类教育群体的不同需求。浦东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整体观念要从“管理”转变为“服务”,按照业务整合、智能便捷的建设思路,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管理效率,各类信息化服务的方式逐步实现从查询获取向按需主动推送变革,实现管理的智能化。着力发挥管理信息化在信息互通、信息公开、辅助决策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并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家校互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五、市级规划定位引领,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品牌创建上海市教
16、育“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加强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资源库建设和共享应用,开展电子互动教育试点,推广电子学籍卡应用。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基本实现“万兆进校、千兆进楼、百兆进室”的教育网络基础设施提升目标和上海学习网和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基于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等重点实施项目。作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的浦东,应该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性能提升、软件平台的功能完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应用能力的普遍提高等方面走在前列,创建浦东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区域品牌,在浦东二次创
17、业的历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第三部分、“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浦东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立足大浦东教育发展目标,以“加强基础保障、整合系统资源、探索创新应用” 为指导思想,以满足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社会公众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教育改革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为着力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素质提高为检验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的应用。加强基础保障:前瞻部署高效的浦东教育宽带网络,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浦东教育数据中心,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教育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为浦东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提供基础
18、支撑保障。整合系统资源:整合现有区域各类信息化系统和数字化资源,建设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社会公众的三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具备国际视野的浦东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探索创新应用:基于具有浦东特色的三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的应用,建设基于新型学习空间的数字化未来校园,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打造浦东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品牌。二、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创新为目标,建成先进、高效、实用的浦东教育宽带网络,建成基于云计算的教育数据中心,建立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构基于新型学
19、习空间的数字化未来校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的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创新教师教学与研修方式、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提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能力,营造“课程无处不在、教师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打造浦东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品牌。 (二)具体目标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浦东教育宽带网络,建立浦东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提升各类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建构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硬件环境、软件技术、人力资源支撑,确保所有学生和教师能在校内随时随地使用各种资源。整合原有各类系统,建设三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 完善、整合与应用驱动教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系统,构建课堂教学与教师
20、研修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教师教学与研修方式,提升教学与研修效益; 建立满足各类学习者需求的区域开放课程服务系统,建设中小学开放课程、职业教育理实一体数字化实训课程、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课程等网络课程,构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各类学习者学习中的应用; 基于浦东教育门户网站整合各类区域教育网站,建设学校门户网站和家校互动网站,构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管理的效能,提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基于新型学习空间的数字化未来校园硬件环境,探索基于多样化移动终端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探索学科工具软件、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第四
21、部分、“十二五”的主要任务一、教育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设施,共享数据,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支撑环境。对浦东教育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进行重新布局,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浦东教育万兆宽带网络,平均桌面接入带宽达到百兆及以上,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提供网络环境支撑。升级改造现有基础数据平台,建立浦东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全区各类教育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为区域和学校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云服务,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二、三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建设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习者和服务于社会公众的三大教育公共平台,以此构建“数字化教师工作坊”、“数字化终身学习港”、“数字化管理服务站”,
22、创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研修与课堂教学、各类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教育管理与家校互动中的有效应用,提高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一)课堂教学与教师研修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教师工作坊”的建设与应用整合系统,丰富资源,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整合“十一五”期间区域建设的与教师教学、研修有关的系统,形成集教学诊断与指导、教师网络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与教学资源管理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区域课堂教学与教师研修公共服务平台,以此构建区域“数字化教师工作坊”;实现多个系统间教学资源与数据的互通,构建区域学科教师教学与研修的实践共同体,为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教学全过程提供支持;自动形
23、成每位教师全面的专业成长档案,自动形成区域各类教学资源库,实现校际教学资源共享。 (二)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终身学习港”的建设与应用运用技术,开放课程,推进信息化环境下各类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基于浦东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需求的区域统一开放课程服务系统,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及统一认证与学习管理。基于区域统一开放课程服务系统,建设中小学开放课程、职业教育理实一体数字化实训课程、社区教育网络课程、科普教育课程等总计达1000课时以上的课程资源,为全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各类学习者开展个性化学习提供网络平台支撑与网络课程资源。基于开放课
24、程服务系统和各类网络课程形成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此构建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港”。(三)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管理服务站”的建设与应用整合网站,互通数据,提升管理信息化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以浦东教育门户网站为基础整合其他各类区域教育相关网站,实现区层面各类教育管理与服务系统和网站的数据互通和信息整合,实现区域教育网站的一站式服务和信息主动推送;基于区域提供的云服务,加强基层学校门户网站和家校互动网站建设。建设以浦东教育门户网站为龙头,以各学校网站为依托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此构建区域“数字化管理服务站”,实现各级管理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的有效互动,提升教育管理的效能与
25、公共服务水平。三、数字化未来校园的推进融合技术,创新模式,打造基于新型学习空间的数字化未来校园。以高中和职校为主,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视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多交互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校园的新型数字化学习环境。推进增强现实技术、教学游戏、优质视频资源的应用,推进多种学科性软件工具、各类新技术和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多样化的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推进虚拟现实技术、游戏技术等新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有效应用,开展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和学习资源支持下的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学生提供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建立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建
26、设与应用推进的管理机制,形成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决策”、“议事”、“执行”三级架构,有序、顺利、高效地推进浦东教育信息化工作。明晰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职能定位,建立浦东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浦东教育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制定浦东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浦东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化推进的组织协调工作和统筹规划;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对立项、研发、评估等过程实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为浦东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业务职能部门的执行力,落实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二、制度保障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建立和完善浦
27、东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浦东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任务分解表、自我评估指标,促进规划顺利、有序地推进。建立浦东教育信息化项目监审制度,由浦东教育信息化办公室组织评审本区各类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本区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效能。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纳入学校的年度考核;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估体系,对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区域各类信息化系统和平台的使用作为对学校考核依据,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考核。建立数字化示范校和特色校的评审制度,建设一批在多方面实现高水平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的示范校,在某个方面有深入应用的教育信息化特色校;形成以数字化示范校、数字化特色校为特色的浦东创新型学校信息
28、化辐射和推广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性突破。完善师生的各类信息化竞赛制度,合理规划各类竞赛活动,做到竞赛活动的持续性、互补性、引领性,以赛促用,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普遍应用。设立区域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鼓励与引导学校教师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深入研究解决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要问题。三、人员保障开展百名教育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开展学校领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建设,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管理条例,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建设百名硕士及以上热爱基础教育的教育信息化高层次人才,形成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
29、、杰出人才、青年精英的人才梯队。将推荐培养对象前往国内知名高校攻读教育信息化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培训课程由新区教育部门和高校联合设定,新区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高级教师作为联合导师共同进行培养。推荐培养对象前往港澳台地区或欧美等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先的国家学习。每个培养对象结合自己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信息化项目与课题研究。四、运维与安全保障加强教育信息化运维服务保障,从人员队伍、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完善区域和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建立有效的运维服务机制,宣传和倡导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完整的教育信息化运维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区域和各类学校的网络有害行为防范能力和不良信息监管力度
30、。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要求,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规范,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立体化、全方位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管理、教学和服务信息安全,防止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对校园文化的侵害。五、经费保障建立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教育经费中按需划拨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支撑;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等各环节的资金使用比例;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资金有效性评估机制,确保浦东教育信息化发展效能的最大化。附件一:浦东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的项目设计附件二:浦东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与项目实施时间表附件
31、三:浦东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与项目责任主体一览表附件一:浦东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的项目设计一、教育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1浦东教育宽带网络建设大浦东万兆教育宽带网络,实现所有幼儿园、各街道社区学校和镇成人学校的“千兆”接入教育信息网,其他类型学校接入教育信息网的带宽提升至“万兆”,平均桌面接入带宽达到百兆及以上,。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的前提下,采用光纤直驱方式(裸光纤)进行光纤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拥有多个核心骨干节点、数十个汇聚节点和700多个千兆或万兆接入节点的万兆环网。通过先进的网络运维管理设备,实现对教育网网络设备和教学应用系统服务的应用、安全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和监测
32、分析,并对整个教育网的带宽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使得网络带宽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确保所有学生和教师在校内都能通过校园网络宽带或无线连接访问互联网。项目2浦东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虚拟技术、存贮联合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建设浦东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开展数据中心基础环境、数据中心管理和安全防护、教育应用支撑和服务系统三个方面的建设。其中数据中心基础环境包括网络交换系统、服务器系统、数据存贮和灾备系统等建设内容;数据中心管理和安全防护包括网络安全与应用加速、核心数据保护、网络入侵防御、信息安全和审计系统、统一网管平台等建设内容;教育应用支撑和服务系统包括虚拟服务系统、视频支撑系统、应用优化与虚拟主机
33、服务等建设内容,具体包括搭建数据交换平台,开发决策分析应用,为各级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多角度、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及前端展现,建立综合信息门户系统,实现数据和应用程序简单、统一的访问,提供各类交互平台。基于浦东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基层教育单位提供云认证、云存储、云应用等服务。 二、三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一)课堂教学与教师研修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教师工作坊”的建设与应用项目3教学诊断与指导系统教学诊断与指导主要是基于“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和“基于教学目标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学生学习质量的测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科学诊断。“十二五”期间要推进“学生学习
34、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的应用,推进“基于教学目标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实现两者相关数据的互通,实现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指导。“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是“十一五”期间的项目,目前已经实现了对全区学生学习质量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学生学习质量测评的常态化,为区、校、教师个人的教学情况诊断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基于教学目标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系统”将建立一套支持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评价的评价分析体系,对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提供诊断、指导与评价的技术支持,为浦东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决策依据与具体指导。项目4教师网络教研与培训系统对“十一五”期间建设的
35、“浦东教师研修网”和“在线培训系统”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完成与教学诊断与指导相关系统的数据对接,能够根据教学诊断的分析结果,自动为教师推送相应的教研、培训和科研相关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深化“在线培训系统”与教师网络培训课程的建设。基于课堂教学与教师研修公共服务平台教师可建立个人网上工作室,于其中撰写教学设计、上传收集或制作的课堂微教学单元资源、撰写教学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课例,在此过程中平台能把与本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资源推送给教师;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参与网上学习与讨论、浏览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例等;课堂中教师能直接打开与知识点相关的课堂微教学单元资源开展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与教师研修公共服务平台
36、可以拓展、丰富区域教师培训形式,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区域教师培训新模式。项目5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与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对“十一五”期间建设的“师干训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教学诊断与指导相关系统、教师研修相关系统的数据互通,实现与上海市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学分银行)的数据互通,记录浦东每个教师的教学改进过程和改进效果,并能对教师教学情况、学校教学情况、区域教学情况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 通过基于课堂教学与教师研修公共服务平台的研修与教学,自动形成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电子档案,从而完善区域层面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业务数据,逐步形成区校两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库,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管理和
37、过程性动态评价,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撑。通过课堂教学与教师研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的聚合,形成区域教学设计库、教学课例库、微教学单元库等资源库,推进区域教师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与研修。(二)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终身学习港”的建设与应用项目6开放课程服务系统构建开放课程服务系统,建设包括互联网学习、移动学习、数字电视学习等多通道学习功能模块,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检索、多种类型课程学习、学习档案管理、学习圈交流等功能。逐步完善各类网络资源管理功能,与市、区、各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等拥有公共教育资源的单位开展深层次合作,形成多样的资源传送模式,满足
38、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建设包括区域课程学习管理、区域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管理等内容的功能模块,为学生搭建以课程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学习者可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运用视频课例、网络论坛、名师点拨、在线答疑、学员互助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并逐步实现各类学习者终身学习情况的统一学分管理。项目7中小学数字化开放课程以课程的建设为核心,建立基于开放课程体系的名校-名师-名课程计划,采用行政推进与自愿参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以二期课改课程、校本课程、科普课程为主要内容,分阶段建立覆盖多个学科的总计达1000课时的开放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课堂录像、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包、学生作业
39、等内容,其中对于课堂教学录像进行视频素材的特征提取、切帧、语音文字初步提取等精细化加工和数字可精确定位索引等自动化处理,通过新媒体发布技术,可以支持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使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将优质开放课程资源系列化地提供给区域内所有学生,让区域内更多中小学生能够公平地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增强优秀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项目8职业教育理实一体数字化实训课程基于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职业教育市区两级重点专业的数字化实训课程,构建理实一体数字化实训课程体系,逐步形成重点专业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基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虚拟场景、建立各种虚拟实验室,弥补实物教学条件的不足,充分
40、调动学习者的感官和思维,更好地提升职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校、企业、专家共同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环境的真实模拟,使实务学习游戏化、实务流程情境化、实务操作角色化,发挥信息技术在职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区域统一的开放课程服务平台共享理实一体数字化实训课程,促进职校间优质资源的共享,加快职校人才培养进程,以适应高技能专业工作岗位的要求。项目9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课程整合现有各类网络教育资源,通过自建、共建、合作引进等渠道,集中力量开发满足市民需求的基于视频技术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一批浦东特色的市民终身学习的网络版和移动版的课程资源以及公共专题学习内容,形成浦东社区教育数字化
41、学习课程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全区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知识背景的广大市民提供终身学习的需求,提高社区教育服务人群数量与服务效能。 (三)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管理服务站”的建设与应用项目10各类教育管理与服务系统和网站的完善与整合推进区层面各类教育管理与服务系统和网站的完善与整合,将浦东教育门户网站建设成为浦东教育的综合性门户网站,使浦东教育门户网站成为教育单位发布信息公开、提供便民服务、网上办事、网上咨询、交流互动、网上建议和投诉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并为各级各类管理者、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向广大师
42、生和社会公众的公开信息发布与便民服务提供,增强学校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提升服务水平。项目11学校门户网站和家校互动网站开发通用的中小幼学校门户网站和家校互动网站,通过门户网站增加校务公开的透明度,使各级管理部门、家长、社会各类群体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终端浏览网站,实时查看学校的政策信息、课程信息等,提升学校向社会开放的水平;通过家校互动网站,实现全区90%以上学校每天的学生作业网上公开,进行学生成长过程的有效记录和分析,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快捷、实时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门户网站和家校互动网站将综合采用信息的推拉技术,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终端服务技术,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信息获取途径,为家长方便地
43、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教育动态信息提供便利。学校门户网站和家校互动网站将利用浦东教育数据中心的云服务功能,采用集中部署、分布应用的模块化开发技术,可以快速地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功能。学校门户网站和家校互动网站将与区教育门户网站实现数据对接,学校或家长可以定制区域相关的教育信息,如各类考试信息、招生信息等,为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三、数字化未来校园的推进项目12基于新型学习空间未来校园的架构以高中和职校为主,确定未来校园整体推进方案,进行基于新型学习空间的未来校园整体架构和物理环境建设,探索融合新型数字技术的学习模式。建构集成视频会议、视频教研、视频巡考等多种应用功能的区域网络视频
44、系统和中小学网络视频多功能教室。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创新实验实训中心和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分阶段逐步建设50所新型数字化应用的未来校园,实现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管理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教学空间。基于新型学习空间的未来校园建设,包括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将紧密围绕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引入包括移动终端、电子白板等硬件资源和相应的教学辅助系统,构建一个全新的互动式学习的信息化环境。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包括虚拟和现实两个方面,开展虚拟学习空间的建设力度,形成虚拟实验室、虚拟仿真教学游戏、网络交流学习等多元化的虚拟学习空间;开展学校图书馆、多功能厅
45、、操场等学生非正式学习地点的信息化建设,增加无线信息点位,进行现场视频互动等,使学习无处不在。基于新型学习空间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包括多显示空间的学习资源重构、物理与虚拟混合课堂的教学、新型学习空间的协作、校园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有效利用等,学生在未来校园里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有效学习。项目13基于移动终端个性化学习的探索通过多样化移动终端开展中小学“基于移动终端的学生个性化学习”试点,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主动参与、强化交流协作,探索无线网络环境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便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具体包括构建围绕移动设备的整体学习环境,实现包括电子白板、学生学习终端、教师终端等一
46、系列硬件设备的无缝衔接;建设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平台,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开展基于多样化移动终端的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建设学生个性化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自适应的学习资源。进行移动视频阅览的实践探索,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面向学生的时事百科电视内容的点播、阅览;进行增强现实环境下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计算机游戏与教学结合的实践探索,通过将计算机游戏作为知识载体和认知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数字化体验。项目14学科性软件工具与教学资源的课堂应用推进学科
47、课堂教学资源和学科性软件工具等资源与软件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重点推进交互电子白板、思维导图等通用性软件工具,电脑数位绘画板、物理与化学仿真实验室、数学Z+Z智能教育平台等学科性软件工具,各学科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推进虚拟现实技术、游戏技术等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视频学习资源、增强现实电子书、增强现实课件、增强现实教育游戏、增强现实实验等资源开发与应用。学科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主要通过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来建设与各课程相关的启发性电视时事视频资源、互动式微教学单元资源、动画类资源等。每年自主开发与引进一定数量的学科课堂教学资源和学科性软件工具等资源与软件,选择一定数量的试点学校开展试点实验,成熟后总结经验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附件二:浦东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与项目实施时间表主要具体项目实施时间表(年)20112012201320142015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1. 浦东教育宽带网络项目2. 浦东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三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1教学与教师公共服务平台 “数字化教师工作坊”项目3. 教学诊断与指导系统项目4. 教师网络教研与培训系统项目5. 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