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6.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6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3课题:期末复习第1015题。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0l0l页期末复习第1015题。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驾驭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视察物体和确定位置等基础学问,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复习。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打算: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空间与图形的复习1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1)出示图。提问:这幅图中有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按什么来分类的?(2)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它是几边形的?(3)视察: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4)按肯定的依次、颜色
2、可以将这几种图形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小挚友们下课也可以试一试。2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1)出示一只玩具熊,请处在4个方位(前、后、左、右)的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的玩具熊的样子。提问:为什么同是一个玩具熊,但看到的却不一样呢?(2)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三、量长度的复习1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请分别比划一下:1米、1厘米也许有多长。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2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3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1)出示图,请学生估计每条边的长各有几厘米。(2)再请学生用直尺量一量。留意:用尺量要留意方法四、时分秒的复习1时间单位有哪些?(板书)提问:l
3、时等于多少分?说说川、时、1分钟、1秒大约有多长?2在钟面上有几大格、几小格?长针、短针、又细又长的针分别叫什么?3完成期末复习第14题。(1)学生填写。(2)集体订正,特殊留意第3幅、第4幅钟面。五、统计的复习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图。1提问:左面是什么?右面呢?蓝色的球在红球的什么方位?(即在东面、西面、北面还是南面)橘色的球又在红球的什么方位?2提问:中间这幅图是由哪些物体架构而成的?3依据所学的学问把它们的个数数出来,完成统计图。4提问:你看到这幅统计图,能想到什么,2补充合适的单位。一棵大树大约高12()一枝钢笔长17()一张床长约2(),宽约150()小明身高140()小军一天在校时
4、间大约是6()小强早上8()到学校,上体育课跑60米大约须要13()3画一画(1)画一根比1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2)画一根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3)2厘米的3倍的线段有多长,请你画一画。拓展训练:在()里写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小学生每天睡觉9()。2、小明跑100米用了18()。3、学生中午吃饭用了约20()。4、看一场电影大约用了2().5、1节动画片大约30()。6、一节数学课40(),课间休息10(),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5课题:期末练习(一)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5课时一、填空。1.的个数比的个数多()个。2.量一量,左边这条线长()厘米。3.
5、把1米长的电线剪去40厘米,还剩()厘米。4.325995.青青每天吃两个水果,一星期要吃()个水果。6.按规律接着填,并统计出每种字母的个数。(一条线上写一个字母)(1)abbabba(2)bccdbcca()个b()个c()个d()个合计()个7.右图第()层第()个是五边形,第3层第3个是()边形,线段在第()层第()个。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果果每分钟大约走60()。米厘米2.方方家请的钟点工每天工作2()。秒分小时3.钟面上的时刻是()。9:59时05分9:054.得数是四十几的算式是()32+1862-15488三、推断题。1.每张邮票8角钱,3元最多能买3张这样的邮
6、票。()2.被减数是八十几,减数是二十几,差肯定是六十几。()3.在装有红、黄两种球的袋子里,随意摸一次,摸到的球肯定是红球。()4.手工艺品展。瓷器展竹编展绣花展剪纸展石雕展景泰蓝展(1)石雕展的北面是绣花展。()(2)竹编展在瓷器展的西面。()(3)从景泰蓝展到绣花展肯定经过石雕展。()(4)从石雕展到竹编展不肯定要经过绣花展。()四、解决实际问题。买1棵小圣诞树的钱可以买4件相同的圣诞礼物。(1)买5棵小圣诞树的钱可以买多少件圣诞礼物。(2)假如每棵小圣诞树36元,每件圣诞礼物多少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
7、4105页期末复习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驾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娴熟地进行估算、笔算。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娴熟驾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能进行估算。教具打算: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笔算方法的复习1完成期束复习第1题。(1)完成第一组:43+25、43+28学生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师小结。(2)完成其次组:8654、8658学生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师小结。(3)完成第三组:75+675-
8、6学生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比较:进位加、遇位减在笔算时要留意些什么,2通过刚才的计算、比较,你认为笔算加法、减法时要留意些什么?师小结。三、综合练习1完成期末复习第2题。(1)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2)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方法。(3)分组笔算验证,指名板演。(4)师小结。2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1)3分钟内完成,了解按时完成的状况。(2)针对错误刚好订正。3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1)学生读题,估计鸭、鹅的只数。(2)学生列式解答。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笔算加、减法应留意的问题。课堂练习1口算。87-30=14-885-40=64-6092-887+880-32
9、3+70=62-4=65+9046+40=39+242+856-739+853-8=8+567+2681-553+82用竖式计算;7+287735=48十3758+32=6927=738=拓展训练:假如明明给军军3张邮票,那么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原来军军比明明少几张邮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安排 复习安排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究并理解乘法口诀,能娴熟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学生在通过视察操作和沟通等活动中娴熟相识几边形,会测量详细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3、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
10、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6、感受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会用肯定、可能、不行能等词语描述事务发生的可能性。二、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究并理解乘法口诀,能娴熟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相识简洁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洁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三、复习措施1、将学生的零散学问集中起来,使学问纵成行、横成片,形成相互练习的学问网络。2、采纳变换练习的方法,开展嬉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习
11、。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四、复习内容(一)说一说与乘除法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二)乘除法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2、学会依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视察物体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视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视察。四、方向与位置1、知道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五、时分秒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学问。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
12、好是1时,即1时=60分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六、统计与揣测1、复习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2、揣测可能性:肯定、可能、不行能。3、应用“肯定、可能、不行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相识乘法第一课时:相识乘法(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几个几相加”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及抽象概括实力。2、让学生通过视察、比较等方法探究新知。3、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合作
13、学习的看法。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表述为“几个几相加”。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第1页放大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视察。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觉图上画的是鸡和免。师:依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回答,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只要学生能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老师都应赐予确定,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免一共有多少只?鸡一共有多少只?二、探究新知1、列出算式,说明依据。师:怎样列式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免的只数:2
14、+2+2=6(只)鸡的只数:3+3+3+3=12(只)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的依据:图中免子都是2只一组,有3组,鸡都是3只一组,有4组。2、视察算式,发觉特点。让学生视察上面的两个算式。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觉: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3、学习用“几个几相加”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师:“2+2+2”这个算式可以用3个2相加来表述。谁能说一说“3+3+3+3”可以怎样表述?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3+3+3+3”可以用4个3相加来表述。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2+2+2表示3个2相加是多少;3+3+3+3表示4个3相加是多少。让全班同学把上面的两句话
15、齐读一遍。4、质疑。师:“3+3+3+3+3+4”这个算式能用“几个几相加”来表述吗?为什么?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在小组内沟通想法。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通过全班沟通,引导学生发觉,只有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才能用“几个几相加”来表述。三、巩固应用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1、“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拿出课前打算小棒按题意要求摆一摆,再填一填。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2、“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按题意要求摆一摆,并填一填,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全班沟通时,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四、拓展练习五、全课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
16、什么? 其次课时:相识乘法 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的情境,逐步发展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2、结合解决问题,经验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的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洁的乘法算式的结果。4、让学生通过视察、比较等探究新知,感受加法和乘法间的联防联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探究引新1、出示课本第2页例题教学情境图。隐去图中的问题。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激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有意识地追问: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呢?2、列出算式,说明算法。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
17、式计算的?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2+2+2+2=8(台)接着,让学生表述上面的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3、引入课题。师:求4个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洁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乘法。板书课题:相识乘法(二)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引出乘法,介绍读法和写法。师:4个2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42=8或24=8师:比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么不同?通过沟通,引导学生发觉:用乘法算比较简便。老师: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让学生齐读2遍。2、相识乘法各部分名称。师:在一年级学习加、减法时,同学们都知道了它们各部分的名称,你们想知道乘法算
18、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师:“”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都叫乘数,乘得结果叫积。请同桌的小挚友相互说一说24=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说完后,师板书。再让学生相互说一说,42=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三、巩固应用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相识小鸡被分成5组,每组4只,要求一共有多少只,既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接着,让学生在书中填写。最终,让学生探讨: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通过全班沟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乘法算比较简便。四、全课小结师:今日大家学到了什么学问,是怎样学习这些学问的?引导学生说出:知道了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算比较简
19、便,知道了怎样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等。 二、乘法口诀(一) 1。1、2、3、4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1、2、3、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经验编制2、3、4乘法口诀的过程,感受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2、结合详细背景,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以及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优越性。3、结合详细的情境让学生经验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视察、比较、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4、使学生经验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实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胜利喜悦。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2、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相识,求
20、23和43的积各是多少?我们是通过加法求出和得到的,那么怎样进行乘法计算,才能又对又快呢?那就要学会乘法口诀就能很快地算出来。今日我们起先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1、2、3、4的乘法口诀。二、探究新知1、教学2的乘法口诀。(1)出示玩跷跷板的情境图。(2)提出问题,编制口诀。1个跷跷板坐()人,列成乘法算式是()。2个跷跷板坐()人,列出乘法算式是()。指名回答,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乘法算式乘法口诀12=2一二得二22=4二二得四老师说明以上两句口诀的意思,“一二得二”指的是1乘2得2;“二二得四”指的是2乘2得4。(3)想一想。让学生想一想“21=()”,用哪句口诀算?学生独立思索
21、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通过全班沟通,引导学生相识“21=()”可用“一二得二”这句口诀来算。(4)练一练。让学生把12,22,21三题再练几遍。2、教学3的乘法口诀。(1)出示如下教学情境图。(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只秋千坐()人,列成乘法算式是()。2只秋千坐()人,列成乘法算式是()。3只秋千坐()人,列成乘法算式是()。指名回答,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13=323=633=9(3)自编口诀。师:你能依据上面的三个算式自编3的乘法口诀吗?编写后,在小组内沟通一下。(4)指名汇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编的,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乘法算式乘法口诀13=3一三得三2
22、3=6二三得六33=9三三得九让学生把上面的三句口诀齐读2遍,然后指名说一说这三句口诀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让学生说得数,说口诀,进行全班沟通。(5)练一练。口算练习。12=22=21=13=23=33=31=32=出示口算卡,让学生口算得数,并说一说用到哪句口诀。3、教学4的乘法口诀。(1)出示如下教学情境图。(2)算一算。填书中的表格。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1个414=42个424=83个434=124个444=16(3)自编口诀。师:依据上面的算式,你能自编4的乘法口诀吗?假如学生感到有困难,前三句口诀师生同编,第四句口诀激励学生仿照着编。学生编完后,老师组织学生进
23、行全班沟通。并把“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这4句口诀。(4)想一想。让学生完成41=(),42=(),43=()这三道题。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全班沟通时,老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各用哪句口诀算。4、试一试。出示题目:11=()老师告知学生11的意思是“1个1”,然后让学生依据阅历算出积,并编出口诀。学生独立思索后,老师让学生口答,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11=1一一得一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第1至4题。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看算式用小棒摆一摆,再填一填。学生填空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2、“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
24、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全班沟通。3、“想想做做”第3题。让同桌的两个同学进行口算练习,一个同学出示口算卡,一个同学说口诀,两个同学轮番进行,还可以换形式进行口算练习。4、“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通过全班沟通,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句口诀能算两道相应的乘法算式。 2、乘加、乘减教学目标1、能敏捷运用14的乘法口诀口算乘加、乘减题。2、让学生在实际问题和情境中初步相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3、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计算实力及求异思维实力。4、让学生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理解乘加、乘减计算的原理。5、
25、使学生初步体会乘加、乘减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一、复习引入1、复习。(1)看卡片口算。32=41=24=31=14=34=11=22=(2)填空。3个2相加得(),再加1个2是()。4个3相加得(),再减去1个3是()。指名回答,老师要求学生说出思索过程,只要学生说得合理,老师都应赐予确定。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重点强调:第1题目,3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23,依据口诀:二三得六。3个2再加上1个2共4个2。用乘法算式表示24,依据三四得八,得出结果。第2小题,思索过程略。2、引入。老师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出示课本第11页例题
26、教学情境图。(1)提出问题。师:看着这幅情境图,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2)自主探究算法。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在小组内沟通算法。老师巡察,刚好了解学生中典型的做法,并赐予指导。(3)全班沟通。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学生可能会供应以下不同的做法。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连加起来。4+4+4+2=14先算3个4条是多少,再加上2条。34+2=14假如学生还有其他算法,只要合理,老师都应赐予确定。如:2+43=142+4+4+4=14-2、试一试。让学生试着做;342=()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在小组内沟通想法。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全班沟通时,老师引导
27、学生重点探讨计算:“342=()这个算式时,应先算什么,通过沟通,引导学生相识应怎样算“34”多少,再把所得的积与“2”相加。3、小结。老师先说明像34+2,342,2+43-等这些的算式就是乘加|乘减算式。接着,让学生口述34+2和342的计算过程,同桌的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探讨:进行乘加、乘减计算时,应留意些什么?学生小探讨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通过全班沟通,引导学生相识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2页“想想做做”第14题。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再说算式以及为什么这样列式。2、“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
28、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沟通。全班沟通时,老师让学生说一说练习后的体会。通过沟通,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3、“想想做做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全班沟通时,老师让学生结合本题所供应的情境图,比一比这两个算式,说一说两个算式为什么不同。4、“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沟通算法。本题算法不唯一,有以下两种算法。(1)23+1=7(2)241=7。对于一般学生,只要求列出乘加算式就可以了。四、全课小结师:谁来说说今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事?三相识图形1.相识图形教学目标1初步相识四边形五边形式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积累相识图
29、形的阅历,提高视察实力比较实力及动手操作实力。3教学时,要尽量给学生创建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实践出真知沟通工作阅历通过视察员动滔滔不绝动手工劳动动脑,在愉悦的心情中获得学问,发展实力。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爱好,培育合作项目沟通意识。重难点1重点:相识四边形上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难点: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老师手里拿着一个长方形纸和一个正方形纸片。师:这两张纸片分别是什么图形?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张纸片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来相识一些其他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相识图形。二探究新知1相识到四边形。出示
30、课本第26页地砖图。师:这两块地砖分别是什么东西图形?(指名回答)老师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块长方形地砖和一块正方形地砖。(1)摸一摸,数一数。(2)探讨沟通。师:通过视察和操作,你发觉了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觉:这两块地砖各有四条边。老师指出:这两块地砖都是四边形。(3)深化拓展。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6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通过合理沟通引导学生体会四边形不仅仅有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其他形态的平面图形。3相识到五边形六边形。(1)看一看。数一数。让学生对着图形先数一数,再依据图中的问题相互说一说。(2)探讨沟通。针对全班沟通,引导学生相识在上面的图
31、形中:左上方的两个图形各有五条边,都是五边形,右下方的两个图形各有6条边,都是六边形。(3)深化拓展。师:想一想,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怎样做?先让学生独立思索片刻,再组织全班沟通。通过全班沟通,引导学生相识: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出示一个七边形和八边形,让学生数一数,并进一步体会上面的相识。三巩固应用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7页“想一想”第26题。1“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用课前打算的小棒按题意要求搭一搭,然后引导学生回答题目中所提的问题。通过沟通,使学生进一体会五边形有五条边,六边形有六条边。2“想想做做”第3题。本题是在相识图形特征的同时,填下面的表时,可提示
32、学生仔细点数,有能重复和遗漏。3“想想做做”第4题。本题体现了图形的变换,有利于学生相识多边形,练习时,可以先由师折,学生看,说出折出的是几边形。再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着样子自己动手折一折,填一填。4“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通过沟通,引导学生相识本题中每个图形可以从不同的点起先分割,但结果都一样。5“想想做做”第6题民。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再组织全班沟通。本题是开放性的问题,全班沟通时,老师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剪的,且让学生演示剪的过程。四全课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实践活动:好玩的七巧板活动目标1使学生在好玩的活动中感悟出平面图形的特
33、点,发展空间观念。2进一步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操作实力及创新实力,提高语言表达实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3通过“玩乐”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好玩。4感受图形的美,发展审美意识。活动打算每个学生打算好学具七巧板。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七巧板”进行一次好玩的活动。二组织活动1深化相识七巧板。让学生拿出课前打算的七巧板,仔细视察。师:在七巧板里,有几种不同的图形?每一种图形有几个?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相识七巧板的结构。2拼组图形。(1)用两块拼。A让学生拿出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B展示,沟通拼法。(2)用三块拼。A让学生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已相识
34、的图形。B展示,沟通拼法。C看图:看看课本第28页是怎样拼的。(3)用四块,五块或六块拼。A让学生拿出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拼出自己相识的图形。B展示,沟通拼法。C看书:课本第29页,看一看书上是怎样拼的。(4)用七巧板。A让学生用七巧板的七块拼成自己喜爱的图形。B展示,沟通拼法。三回顾,沟通让学生对自己他人在课堂中的表现作出评价。老师建议:用七巧板拼出你喜爱的图形,全班同学一起开个展览会。 四相识除法1分一分 第一课时:分一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2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
35、综合。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实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二新授1教学例1。(1)老师出示6只桃子。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假如要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2)请同学们把6个分成3堆,指名演示。(3)请学生们视察:通过刚才的分圆片,几种不同的分法的状况下,左边每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吗?右边呢?(4)指示:像右边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2试一试。(1)请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如何把8个桃平均分,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2)每四人一小组,学生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探讨,沟通。(3)指名汇报一下自己分的状况,并演示。(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
36、把8个桃平均分了呢?(5)练习:课本第32页例题。A幻灯出示。学生分别说说图意B学生推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C小结:什么样的状况下,才称作“平均分”?3教学例2。(1)出示幻灯。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老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我们怎样分?几个几个地分?(2)老师演示:A把2只桃子分给一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再拿几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B再把2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怎么分?C拿最终2只桃子分给第3只小猴。提问:结果分给了几只小猴?(3)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想一想,老师刚才是怎样分的?请学生自己
37、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4)提问:请说说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分的?为什么?4。试一试。(1)老师示范操作分小棒: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说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这说明12里面有几个2?(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3)学生填书。(4)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的分的,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1)第一幅图是什么?说明:把5块饼干作为一份,就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学生照样子把剩下的饼干每5块一份,圈一圈,再填一填。提问
38、:这些饼干我们是怎样去分的?(2)生独立完成第2幅图。(3)提问“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的?属不属于“平均分”?2。操作练习。(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2。(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6。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1)请学生看图,了解意。(2)请学生用小棒,或干脆在图上圈圈,画画的方法来分一分。(3)依据分的结果完成填空。四。全课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 其次课时:分一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行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知
39、道每份是多少。2。培育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等思维实力。学具打算12根小棒,10个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平均分的含义。二。新授1。教学课本第32页例题。提问:树上结了几只桃子?要分给几只小猴子?要怎样去分?要求什么?“平均分给2只小猴”是什么意思?(2)老师示范分法,每只小猴1个。提问“现在2只小猴手中桃子的个数是不是一样?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3)请学生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按老师分桃子的方法,先试着分一分。(4)引导学生们看书例3的桃子图。提问:我们刚才是几个几个去分桃子的?请学生说说分桃的过程。(5)小结:当我们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去分,直到分完,最终分完,最终
40、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的个数同样多。2。教学课本第32页“试一试”。(1)出示第(1)题。A学生读题。B提问:要怎样分?平均分成几堆?C。学生动手分一分。D。指名说说分的过程,填写括号。(2)出示第(2)题。A学生读题。B。指名板演,学生分小棒,边分边说分的过程。C。分完后看图,说一说:把几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每堆几根;也就是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3)出示第(3)题。A。学生读题。B。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内沟通,并说说图意。(4)小结: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要按堆数一根一根地分,分的结果是每堆几根,表示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33页“想想做做”第2题。
41、(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要怎样分这堆胡萝卜?要分给几只小白免也就是要把它们分成几份?(2)请学生用学具代替分一分,或用连线的方法连一连,圈一圈。(3)填写括号。(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2。小结。当我们要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去分,直到分得每份个数同样多。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动手分一分,探讨,沟通分的方法。(2)指名说一说。四。总结今日学习了另一种分法,也就是要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最终分得发结果还是每份同样多。分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分,结果才与每份的个数相同。 第三课时:分一分(三)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把
42、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异,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育有条理思索的习惯。教具打算课本第34页教学情境图。学具打算每个学生打算12枝铅笔,1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指名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2。操作练习。(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2)把10根小棒,每2根分成1份,分成了几份?二。探究新知1。教学课本第34页例题。(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课本第34页教学情境挂图。师:依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4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所提的问题。(2)自主探究。让学生先独立思索,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想法,老师巡察,刚好了解学生典型的思索方法。(3)全班沟通。让学生展示自己分法和想法。2。小结。让学生视察分法,议一议:通过视察和比较,你发觉了什么?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26题。1。“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共同核对。3。“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沟通。4。“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联系详细情境先想一想合起来是多少本,再想一想平均分的两种状况,完
44、成填空。5。“想想做做”第6题。先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是怎样分的,再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在此基础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沟通。四。总结。2.除法 第一课时:除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融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用除法计算,对除法的实际含义有所体会。2、使学生驾驭除法算式及除号的讲法、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平均分”2、揭示课题。当我们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最终每份还是同样多,因此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将在“平均分”的基础,接着学习新的学问。二、新授1、教学课本第36页例题。(1)出示挂图。提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小挚友?每辆车只
45、有坐几个小挚友?(2)出示题目,请学生们读题。(3)赐予时间,请学生们思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手边的学具来分一分。(4)提问:每辆车坐2人,你是怎样理解的?依据这个题意,这题应怎样来解答?2、介绍除法。说明:像刚才这样,把6个小挚友,每2人坐一辆车,看看要坐几辆车,事实上就是把6个小挚友每2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这时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3、介绍算式的写法和讲法。说明:这种分法的结果是每辆车的人数一样,也就是平均分,因此可以列成一道除法算式。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除法算式。算式中“”叫除号。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提问:依据这幅图意,想一想:除法算式中的6
4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说明:有3个2人是6人,就说明要坐3辆车,因此这里的算式也就表示6里面有3个2。请学生们说说算式的含义。提问:算式62表示什么?5、小结。通过这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可以用除法计算。6、教学课本第36页“试一试”。(1)出示小熊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提问:这里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在算式中12表示什么意思?3呢?123表示什么意思?三、巩固练习1、读一读下面的算式:28479198242、数一数,分一分。(猫头鹰图)四、总结1、通过今日的学习,在什么状况下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你还学习到了哪些学问?2、请学生们利用
47、手中的学具和今日学到的学问,摆出一幅图,请学生们相互看图,并列出一道除法算式。其次课时:除法(二) 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小组探讨等形式,并结合情境,从中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计算。2、知道除法版式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育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实力。教学过程一、学习铺垫请学生们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一分。1、学生们分完后提问:你是怎样分的?每份几根?2、出示题目,学生口答。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根。求每份几根,就是把8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3、学生们齐读。二、新授1、教学课本第37页例题。(1)情境引入。有3个小挚友数学学得特别好,而且还在最
48、近的一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果,老师打算了6枝铅笔,假如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小挚友,每个小挚友能分得多少枝?提出要求: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2)请学生装们用小棒分一分。(3)提问:“平均分给3个小挚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4)通过刚才分小棒,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在这种状况下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32提问:在算式中,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说明:这道算式结合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就是: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指名学生说说算式含义。2、教学除法算式里各部分名称。边讲边把“被除数”“除数”“商”写在算式相应的数下。练习: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3、小结。通过例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也可以用除法计算。4、教学“试一试”。(1)出示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5、小结。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1、2题。可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填空。2、要求:用圆片摆一摆,并出示题目。(1)学生们动手操作,指名板演。提问:分好了之后说说几个几是10?(2)学生填写算式,每填一个算式都说说算式的含义。(3)比较:这两题分别要求我们怎么分的?得出的两道算式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分?在式中每个数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