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0260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教学目的 1学问要点: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凡尔登条约;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的产生、传播、分裂;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 2实力培育:(1)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2)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是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形成的。它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3思想品德教化:(1)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相识到封建社

2、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 的必定规律。(2)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因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奴比奴隶的境况有所改善,在生产中表现出肯定的主动性。(3)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作用的探讨、评价,培育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实力和创新思维的实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和西欧封建社会。重点:基督教。 难点:基督教性质的改变。难点:西欧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记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崩溃,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

3、雏形。今日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怎样建立和发展的,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踪迹去找寻英、法、德、意等国家的根基。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了几个国家,其中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时期的君主是查理。为什么说查理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2查理曼帝国 从8世纪后期到9世纪前期查理在位四十多年,发动了五十多次斗争,几乎和西欧 尽管查理是一国之主,他还渴望得到帝王的尊号。800年,机会最终来了。从今法兰克王国成了查理曼帝国,查理则成了“查理大帝”。这样,查理具

4、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欧洲,教权与王权结成了联盟。查理为了加强对全国的限制,下令全国人民信仰基督教,违者一律杀死,从而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查理不仅武功显赫,而且也留意复原和发展西欧的文化教化。他为培育传播基督教和管理国家的人才,主动提倡文化教化,并且带头学文化。查理的文化教化政策对提高日耳曼人文化和复原古典文化是有主动作用的。 3西欧封建社会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封建制度渐渐形成,9世纪起先确立。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历经数百年,而在9世纪,我国却处在封建社会的高峰旺盛的隋唐时期。 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宝,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封主与封臣这种

5、主从关系只存在于干脆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干脆隶属他的小封建主。正如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则规则所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同的庄园、农奴武装,形成“封建金字塔”,压在广阔农奴身上。从国王到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是统治阶级,他们靠共同压迫剥削处在最底层的农奴为生。 二、西欧城市的兴起 几百年过去了,农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改进生产技术、扩大耕地面积,使农作物的产量不断增长,农作物的增长使商业活跃起来;还有不堪忍受封建主奴役的庄园手工业者,被迫逃出庄园,定居在有集市的地方,成为商

6、品的生产者,后来又成了特地从事交换的商人。这些地方渐渐成了日趋活跃的商业城市。城市的兴起,标记着西欧封建社会起先摆脱原始的孤立状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当时的城市遍布欧洲各地。正如恩格斯所说城市犹如“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其中最闻名的是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它们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辐辏的都市。 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绽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后来又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打算了条件。 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7、君士坦丁堡原称作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拜占廷帝国接着独立发展,6世纪,东罗马帝国复原过去的罗马帝国。但后来穷兵黩武,国力走向衰微,四分五裂,处于风雨飘摇中。 13世纪末,西亚又出现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这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占据了完全的小亚西亚,又渐渐渗入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威逼到已经衰弱的拜占廷帝国,1453年,攻占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此后,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改圣索非亚教堂为清真寺,至此,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存在了近千年的东罗马帝国也最终灭亡了。 第5课绚丽的青铜文明案例走近青

8、铜时代 活动目的: 通过本课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绚丽时期,其代表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培育学生的初步审美、鉴赏实力、想像力、动手实力、阅读理解实力。树立“科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观念。 活动打算: 学生:1带学生参观陶瓷厂,回家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常见的现代生活用具2预习课文3查找有关青铜器资料 老师:1打算青铜器相关资料,扩充学生视野2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厂活动步骤: 第一步:小嬉戏:猜猜看,引导学生分析青铜器皿的好用性 其次步:以四羊方尊为例,引导学生观赏青铜器的精致工艺 第三步:以司母戊鼎为例,讲解青铜器制作 第四步:总结活动过程: 老师检查学生在课前

9、打算的小制作品,问:“你们通过参观活动有哪些印象?” 学生甲:“精致好用。” 学生乙:“省时省工。” 学生丙:“质量好,产量大,科技含量高。” 老师问:“那你们谁知道,在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用什么材料制造这些生活用具呢?” 学生答:“青铜。” 老师:“不错。可你们知道青铜是一种什么材料吗?”让学生阅读所发资料。学生阅读完毕后,老师说:“你们知道当时青铜可以制造出哪些器具吗?” 学生答出鼎、角、尊等。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分4个小组做一个嬉戏:猜猜看。猜一猜老师所给图片中的青铜器,它的好用性是什么?” 分组完毕后。老师在屏幕上分别打出:鼎、尊、鬲(l)、簋(gu)、爵、

10、角、觚(g)、觯(zh)、卣(yu)、盉(h)、壶、匜(y)、盂、盨(x)、甗(yn)、斝(ji)、罍(li)、盤(pn)等图片让学生抢答。在抢答过程中,帮助学生完善答案:鼎烹饪器,尊盛酒器,鬲烹饪器,簋盛饭器,爵饮酒器,角饮酒器,觚盛酒器,觯盛酒器,卣盛酒器,盉斟酒器,壶盛酒器,匜注水器,盂盛水器,盨盛饭器,甗蒸饭器,斝温酒器,罍盛酒器,盤盛水器。然后指出青铜不仅仅用于制造生活用具,还广泛用于礼器、乐器、兵器、农具和工具,分布于社会各方面。 活动结束。 老师:“大家刚才在嬉戏中观赏了很多精致的青铜器。你们知道最精致的是什么吗?” 学生答:“四羊方尊。” 老师:“对。下面我们一起观赏四羊方尊,

11、请同学们分四人一组探讨:它原委美在何处?” 学生甲:“四头羊分挂四方,比较匀整。” 学生乙:“整个铜器有许多雕刻、绘画放在一起,井然而不杂乱,并且起到了装饰作用,显得更加好看。” 学生丙:“纹饰与雕刻结合自然,协调完备。” 老师依据学生回答状况进行小结,弥补不足。如:蟠缠的龙与静坐的羊在一起,寓动于静;整个器皿,各种图案交织一起,协调完备,造型雄奇等。 老师:“我们在前面已了解了有关青铜器的类型、用途、审美等学问,那你们想知道,青铜器是如何制造的吗?”让学生阅读所发材料,并做计算题。 学生阅读后,老师:“通过阅读,你们第一感受是什么?” 学生甲:“太困难了。” 学生乙:“不行思议。” 学生丙:

12、“古人太了不得了。” 学生丁:“制作太繁琐了。” 老师:“你们刚才仅仅只是在感观上有了肯定的相识,老师再请同学们看导入框中的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从司母戊鼎制作场景中,你还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甲:“分工细、规模大。” 学生乙:“有组织。” 学生丙:“有安排。” 学生丁:“每个工人各司其职。” 学生戊:“亲密协作、协调一样。” 老师:“你们说的都很不错,请你们结合参观的状况,对比一下,有哪些感受?” 学生甲:“现代工艺品更加精致好用。” 学生乙:“现在的省时省工,产量大。” 学生丙:“现在的产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 老师:“不错,那么这些答案说明白什么?” 学生:“生产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13、” 老师:“人类生产发展、进步与什么有关?” 学生:“劳动工具。”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特别不错。正是由于我们祖先的勤劳才智和亲密协作的精神才创建出这些工艺超群,品种繁多,应用普遍的青铜制品,推动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创建出辉煌绚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老师结合学生参观印象,对本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充分说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学生天地: 1.资料 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红铜又称纯铜。由于铜矿石与其他有色金属矿经常是伴生的,所以红铜中常含有铅、锡等金属。一般称锡含量低于2,铅含量低于3的铜为

14、红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铸成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的流淌性也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大。但加人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0的铅,熔点可降低43;加入10的锡,熔点可降低73;若加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同时,硬度也可以提高。红铜的布氏硬度为35,加入57的锡,硬度就增高到5065;加入910的锡以后,硬度可达到70100。另外,加入铅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淌性能得以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楚的效果。商代除了铅青铜(铜铅合金)和锡青铜(铜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驾驭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 有以

15、下几个优点:1.硬度高。古人可以依据器类对硬度的不同要求适当地调整铜锡比例,造出各种适用的器物。2.熔点低。是古人简单限制的。3.便于铸造。青铜溶液流淌性好,浇铸时无微不入,凝时满范,而且气孔少,简单得出锐利的刃口。4.具有化学的稳定性,不易锈蚀,外观也很漂亮。这些优点,兼有石器青铜器的特长而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所以青铜独创以后能够广泛地用来制造生产工具、武器和各种生活用具,促使社会经济面貌发生重大的改变,最终导致社会制度发生重大的转变。 青铜器生产工序: 1.采矿: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年头最长的古铜矿遗址。据测定:最古老的矿井距今已有3100多年。这个大型富矿在西周时

16、已被发觉和利用,说明中国在矿物勘探开采上很早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初炼:把选择好的铜矿石加以破裂,然后与溶剂木炭一起放进坩埚或炼炉内,点火熔炼,等铜矿石熔化后,把汁液倒出,弃去炼渣,便得到粗铜。 3.制范:须经过三个程序:造型、翻范、合范。 造型就是作模子。翻范,就是把澄滤过的细泥调和匀称,拍成平片按捺在模型外部,用力压紧,使模上的花纹反印在泥片上。等到泥片半干时,按器物的中线或耳、足、边、角用刀划成若干块,各片之间划出三角形的卯以便亲密结合,然后渐渐阴干或用微火烘干。一件器物的外范划成多少块,要依据它的大小来确定。合范,就是把分片作成的外范合拢在一起,作为器物的外腔,再在外范中心加一泥

17、芯,作为内范。内范比外范略小,二者中间的空隙就是浇注铜液的地方。 4.熔铸:又称为精炼。包括调剂、精炼、浇注三个环节。 调剂,就是调配铜锡的比例。试验证明,青铜中锡的成分占1720的最为坚韧。 精炼,这一步的技术要点在于视察和驾驭火候。坩埚加温到肯定程度时,金锡配料中的杂质首先气化,发出黑色的浑浊气体。黑气挥发的过程完结了,锡首先熔化,发出黄白色的气体。黄白色的气体冒完了,铜起先熔化,铜的青铜色混进白色,所以出现青白的焰色。温度接着上升,铜全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青白色随着变为青色。到青色纯净时,表示火候已熟(所谓“炉火纯青”),可以浇铸了。铜液浇灌后,器物已经成形,到铜液基本凝固、热度还没有

18、完全消散的时候,就可以打破内外范(“脱范”),取出器物,进行打磨加工;消退毛刺,把表面整光滑,把花纹剔清晰,全部作业就最终告成。 计算题: 铸造青铜器需用坩埚熔铜,每个坩埚可溶铜127公斤左右,司母戊鼎重83284公斤,请计算要多少坩埚同时并用才能实现同时浇灌?假如一个坩埚的操作场地为2平方米,运料、烧炭、视察火色、运液浇灌等操作人员平均每个坩埚2人,需多大场地,多少工作人员? 背景资料: 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尊”是一种盛酒器。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

19、一例。它造型雄奇,寓动于静。喇叭状劲张的方形口部,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几乎接近器身的高度583厘米。尽管尊口很大,由于尊的四角有4只脚踏实地的山羊,所以没有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在尊的颈部饰有蕉叶、夔纹和兽面纹,肩部有4条龙相互蟠缠。最突出的、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安静中有威历感。羊背和胸部饰有鳞纹,前腿为长冠鸟,圈足上饰有夔纹。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心线的合范处都是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同时也增加了造型的气概。肩部的龙及羊的卷角都用分铸法做成。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假如没有超群的合范技术,很难达到整器浑然一体的效果

20、。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态结合起来,以异样超群的铸造工艺制成,真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 青铜器生活用具主要类型及用途 鼎烹饪器,主要用来煮鱼、肉。典型的形态是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两耳的。足间是烧火的地方,两耳供举鼎时挂鼎钩用。是重要的礼器,常与其他礼器配套运用,用于筵宴、祭祖和祭天,是“宗庙重器”,在古人心目中自然成为统治权力的象征。“问鼎”便成为觊觎最高统治权的代用词。 鬲烹饪器。形态为浅腹、三足,足部肥大,足心是空的。足心留空是为了使水能够下注,增加受热面积。 甗蒸饭器,由上下两体合成。上体呈圆形,有两耳,象鼎身,下体三

21、空足,象鬲,上下体有穿孔的排。上体盛饭,下体盛水,水烧开后蒸汽透过排孔将饭蒸熟,似乎今日的蒸锅。 簋盛饭器。也是礼器,常与鼎协作运用,以每套所含器数的等差表示贵族身份的凹凸。 盨盛饭器。盖子倒过来也可以盛饭。 爵饮酒器。形制为圆腹或方腹,前有流,后有尾,腹旁有鋬(把手),流、尾之间有二柱。 角饮酒器。形制与爵相像,但没有柱,而且两端都是尾。 斝温酒器。形制与爵、角相像,但无流无尾,仅在口缘上有两柱。 觚盛酒器。整器像一只喇叭。 觯盛酒器。 尊盛酒器。形制多为圆形、侈口、圈足,很像今日的痰盂。铜器铭文常把尊、彝二字联成一个词,作为礼器的通称。 卣盛酒器。 盉斟酒器,用途与今日的酒壶相仿。 壶盛酒

22、器,有时也用来盛水。 罍盛酒器,有方、圆形两种 匜注水器。形态像瓢。 盂盛水器。 盤盛水器。常与匜联用,盥洗时用匜注水,而以盘承接,免得水撒到地下。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 1、采邑改革丕平献土琅城起义西欧城市的复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2、以采邑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 3、讲解并描述琅城起义故事了解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探究拜占廷帝国灭亡的缘由。培育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

23、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探究 导学问题: 西欧的封建等级制: (一)学生阅读课本“西欧的封建等级制”,自主完成下列各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些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 2、实行采邑改革的时间-,宫相-。 3、出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二)合作沟通:为什么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流行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一条常规? 罗马天主教廷: (一)阅读课本“罗马天主教廷”,学生自主完成下列各题: 1、什么是丕平献土? 2、罗马教会奠定教皇国基础的事务是-,中古时代,居西欧封建制度中心地位的是-。 (二)互助探究:为什么

24、说全盛时代的天主教会在西欧成为封建统治的中心(温馨提示: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三个方面分析) 西欧城市的复兴: (一)学生阅读课本“西欧城市的复兴”,自主完成下列个各题,有疑问的可标出 1、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2、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是,推动西欧城市复兴的根本因素是,在西欧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中最为典型的是。 3、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影? (二)合作沟通:你认为城市的复兴给中古西欧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一)学生阅读课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自主完成下列各题: 1、拜占庭帝国建立于年,首都是。 2、从起,拜占庭帝国国力渐渐衰落,到中期,帝国名存实亡。年,奥斯曼土耳

25、其大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3、了解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对东欧的影响。 (二)分组探讨:拜占廷帝国灭亡的缘由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缘由: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旧沉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特长。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最终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旺盛,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

26、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8世纪时,促进法兰克王国封建化的制度是() A.元首制B.庄园制C.采邑制D.等级制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 A.国王B.农奴C.平民D.骑士? 3.变更以往无偿安排土地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的是() A.查理大帝B.矮子丕平C.亚历山大D.查理马特 4.历史上把西欧封建社会称为“黑暗时代”,主要是因为() A.基督教会的统治严峻影响了西欧的社会进步B.西欧封建庄园封闭保守 C.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阻碍了东西方贸易往来D.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西欧城市兴起后不断掀起反封建

27、主的斗争,其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市规模B.发展资本主义C.取消什一税D.争取自治权 6.下列关于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意义的叙述,不精确的是() A.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孕育现代西方文明 C.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败落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二、阅读下列材料,思索并回答问题: 拜占廷的作用是肯定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努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复原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建力。-斯塔夫阿里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材料中的“拜占廷”详细指哪个国家? 拜占廷曾旺盛一时,但又快速败落。从上述材料看,导致帝国快速

28、衰落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哪些启示? (组织学生探讨,培育发散思维) 人类从历史中走来,历史为我们记录了过去,也给我们启迪了将来。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增加了哪些相识?获得了哪些启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对比。 提示: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剧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阔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很多国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一度有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它就

29、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障碍。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旺盛和近代科学的大飞跃。在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今起先落后于西方 注释:骑士制度:欧洲骑士制度源于中世纪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国,后渐渐推行到欧洲各国。732年查理马特成为法兰克王国宫相,依靠斯克拉西亚中小地主出身的侍从兵支持,折服国内与周边民族后,又加强骑兵力气战胜了强大的阿拉伯人军队。由于8世纪时,一匹带装备的马相当于45头母牛或者15匹牝马的价值,9世纪仅一匹马就等于6头牛的价值,故为了巩固骑兵,锤子查理进行改革:一方面摒小农于军役之外,让贵族和

30、富有农夫成为职业骑兵;一方面将土地分封成为供应骑士的军事采邑,奠定骑士制度的坚实基础,并成为中世纪军事封建主义的滥觞。因此,采邑作为骑士制度的经济基础,其不仅使土地从国王向公、侯、伯、子、男、爵直至骑士的一种层层分封,而且使凡能以马匹装备为封主参战并接受册封者都可称骑士,这包括参战的全部等级的贵族,甚至国王都以自己的骑士名号而感到荣耀。如先后参与十字军东征的英王理查一世(狮心王)、爱德华一世、法王路易七世、九世、腓力二世、德皇腓特烈一世、二世等皆是以骑士国王著称于史。1449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建立袜带骑士团,其作为成员与骑士们围绕圆桌议事,共同进餐,主持比武等等,俨然是一名高级骑士。这从而使中世纪成为一个骑士的“英雄时代”。 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