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知识点整理:动物的运动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生物知识点整理:动物的运动方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二生物知识点整理:动物的运动方式初二生物学问点整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初二生物学问点整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1、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圈中的生产者2、消费者(1)概念: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需干脆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1植食动物:干脆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如兔、牛等(2)类型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如狼、狮等3杂食动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植物的消费者,如棕熊等。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1)概念:在肯定的自然
2、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困难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种养分联系形成食物链。(2)组成: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3)动物的作用:在食物链中,动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同时也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是食物链结构不行缺少的组成部分。2、食物网:在肯定自然区域内,多条食物链错综困难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3、生物种群的数量改变:由于生物间的相互依靠、相互制约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三、动物对环境的影响1、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变更环境。2、动物对植物生活影响:(1)主动影响: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2)
3、不良影响:如: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引起水体透光程度降低,影响浮游植物的分布和光合作用;蝗虫和害鼠危害农作物。 初二生物上册学问点:动物运动和行为 初二生物上册学问点:动物运动和行为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经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靠于肯定的身体结构。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和关节构成骨骼。 3、人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约占供应的20%。骨连接包括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即关节) 4、关节组成: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囊。 5、关节囊及其外面的韧带有增加关节坚固性
4、的作用;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软骨具有增加关节敏捷性的作用。(关节软骨可起到缓冲作用,并削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6、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7、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供应动力作用。 8、骨骼肌的组成: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着生在至少两块骨上。 9、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缘由。 10、骨的运动靠骨骼肌的牵拉,骨本身不能运动。 11、动物运动的意义(了解) 12、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确
5、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阅历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13、动物越高等,学习实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多,越能适应困难环境。同样,环境越困难,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16、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学习行为能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困难环境的改变。 17、视察动物行为的方法:视察法和试验法。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因素等的影响,即使条件一样,学习速度也会有差异。 18、“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19、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肯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0
6、、蚁王:与蚁后交配。蚁后:产卵。工蚁: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保卫蚁巢。 21、群体中的信息沟通是群体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 动物的声音、气味和动作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 蝶蛾类雌雄虫之间利用性外激素沟通信息,是一种具有特别气味的易挥发的物质。 可以用来诱杀农业害虫的原理: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沟通,使雄虫无法推断雌虫的位置,无法交配。 22、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沟通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困难,“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初二生物上册学问点:动物的行为 初二生物上册
7、学问点: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卫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确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行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还有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阅历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实力越强,适应环境实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留意:并非全部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
8、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肯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沟通信息,沟通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沟通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试验,完
9、成试验 在设计试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许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留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相宜温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