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教案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43 课题3制取氧气1自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气2工业制法(分别液态空气法)(1)详细过程 (2)留意:该过程是物理改变3试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试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加热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b.留意事项: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裂开。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
2、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e).试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c.试验步骤:a).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依次。b).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c).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d).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匀称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e).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匀称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f).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觉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3、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g).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依次。(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试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水(H2O)+氧气(O2)b.留意事项:a).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当深化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c).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d).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e).该装置的优点:可以限制反应的起先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若固体+液体常温
4、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变更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补充练习测试题(1)从液态空气分别氮气和氧气,为什么得到的是气态氮和液态氧?(2)用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时,发生三种改变: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焊接处金属与金属焊条熔化、冷却后凝固在一起;切割处的金属在高温下被氧气氧化除去。这三种改变哪些是物理改变?哪些是化学改变?(3)从液态空气、高锰酸钾、双氧水三种物质制氧气时,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改变?为什么?(4)空气中有氧气,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学案分析
5、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学案分析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其次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得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试验课。 在教材的学问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氧气的性质等学问相链接,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需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1.了解试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试验装置、试验操作。2.相识分解反应.3.相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相识科学探究的意
6、义和基本过程。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探讨,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1.增加对化学的学习爱好,陶冶化学审美情趣。2.逐步相识用试验验证化学理论,进一步相识到试验探究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将来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实力,是新课程的培育目标之一。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试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试验装置和操作方法。难点是:催化剂的概念,并能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所学学问进行说明。 (四)教学用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试验室加热KClO3制取O2,分解H2O2制取O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其次课时:学生加热KMnO
7、4制取O2,分解反应,工业制氧 其次部分学情分析 (一)学生状况 美国闻名教化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老师必需重视对学生状况的驾驭与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忱很高。氧气是学生很熟识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视察试验和进行简洁试验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简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二)教法与学法 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教要耦合于学。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中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这节课我将采纳引导探究法和沟通探讨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实力和与人合
8、作的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前我会先向同学们展示二幅漂亮的水下世界的图片,给同学们美的享受。这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都是潜水员拍摄的。大家知道潜水员在水中是怎么呼吸的吗?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O2,那么,在试验室我们又是怎样制取O2的呢? 这样导课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还创设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进而使教学进入其次还节。 (二)活动探究,探究新知: 我向同学们展示MnO2,KClO3,H2O2,KMnO4这四种药品,同时给出它们的化学
9、式。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化,步步追问,引发学生进行探讨。学生探讨后在老师引导下制定方案进行试验探究。 试验探究一 分别加热MnO2,KClO3,KClO3和MnO2的混合物,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视察试验现象。在这个试验中,我将运用自制教具“多孔试管夹”。一般试管夹只能一次加热一个试管,而“多孔试管夹”的优点就是能一次加热多个试管,同时能对这些试管中的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试验结束后,学生进行探讨,得出结论KClO3可以用来制取O2,MnO2不能用来制取O2,MnO2在反应中起到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 试验探究二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和3M
10、L5%的H2O2溶液与少量MnO2的混合物中,视察试验现象,待后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H2O2溶液,视察现象。通过试验,学生探讨后得出结论:H2O2可以用来制取O2,MnO2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这时,学生对于MnO2在这两个试验中的作用有较深刻的相识,顺势提出催化剂的概念,并强调催化剂虽能变更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至此,已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接着引领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们知道反应物状态不同,温度不同,反应原理,试验装置也都会发生相应变更。 活动探究三 加热KMnO4制取O2。这是一个分组试验,让学生依据一下六点提示来进行
11、试验操作,同时,通过动画演示协助学生试验。通过探究,学生总结出试验室加热KMnO4制取O2的操作步骤。用七个字简述出来便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同时通过其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接下来,我启发学生,我们能否依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利用废弃物品来做这个试验的试验装置呢?这就是我利用废弃物制作的试验装最。这样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节约意识了。 通过让学生视察KClO3,H2O2,KMnO4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总结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并通过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分解反应。 (三)联系生活,扩展新知 向学生简洁介绍工业制氧的方法,同时以
12、及揭开潜水员在水中呼吸的奇妙。同时提出“世界上最大的既经济又环保的制氧工厂是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这两个问题,对学生们进行环保教化。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我特殊设计了几道练习题,这几道练习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学问,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实力和视察实力。 (五)沟通收获,优化新知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诊断性、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将尽可能的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状况和活动状况。提示学生把自己的自我评价写进学习记录卡中,装入学生成长袋中。我会刚好作出回应,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四部分教学反思 老师的成长=阅历+反思,这
13、是美国闻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反思是老师必备的意识 和行为。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力图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试验探究获得新知。授课后我还将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以利今后改进。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44 课题3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了解试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试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相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试验进行科学探究,
14、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分析实力、试验操作实力等。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试验,让学生体验试验胜利的喜悦,激发学习爱好;通过试验,增加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支配在其次单元的最终一部分,教材从学生熟识的物质空气起先,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然后引出氧气,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再来学习氧气的制取。内容由浅人深,过渡自然,学生很简单接受。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试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推断。其次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来
15、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驾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需具备的化学基本试验技能。学习氧气的制取(原料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气体收集、操作步骤及其有关留意事项),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供应范例。 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学问的肯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擅长采纳对比、分析、探讨、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现象的分析、归纳、推断,
16、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制法及试验操作。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教学打算1、教材中试验25、试验26以及“活动与探究”的试验仪器;2、教学过程所需的投影片;3、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展示一瓶五色气体,用什么方法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学生上台演示。 创设情境,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导 入 新 课 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氧气吗?你们能用这种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吗?(提示:从反应的速度、 条件、气体收集的难易 等方面考虑。) 思索、探讨、发
17、言。 巩固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实 验 探 究 过渡 看来,利用光合作用的方法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现在,我们来学习两种试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视察现象; 完成教材中试验2 5的表格。 (引导试验) 教材试验25: (1)不加热过氧化氢时,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2)加热过氧化氢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3)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时,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探讨、比较与分析) 分别比较(1)与(2)、(1)与(3)两组试验的现象,可得到什么结论? 小组探讨,比较试验现象的不同,形成初步的结论。 让学生在试验探究中培育视察实力,学习用对比的方法对获得的信
18、息进行加工。 分 析 讨 论 (投影) 探讨: 1、二氧化锰有没有参与反应?如何来证明?你能设计试验来证明吗? 2、二氧化锰在试验里起什么作用?它有什么特点? (试验探究) 1、教材试验26。 2、补充溢验:在试验2-5(3)中再加入二氧化锰,视察现象。 学生探讨,提出各种猜 想,设计试验方案,师 生一起探究,验证揣测 的正确。 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尝试用探究的方法来解 决问题。进一步体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试验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归纳小结) 试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 过氧化氢水+氧气 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特点是:一变更,二
19、不变。即变更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思索、记忆; 阅读“化学技术社会”,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在形成新知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化学与社会关系的相识。 (过渡) 我们不仅可以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还可以加热一种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投影) 探讨: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两个反应是化合反应吗?他们有何特点? 回忆旧知,对比新知,分析、比较。 再次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驾驭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 板书设计课题3氧气制取 (第一课时) 一、氧气的试验室制法 1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试验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 (
20、2)催化剂:变更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试验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分解反应:一变多。 教后小记_授课时间:200年月日 其次课时 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启 发 提 问 引 导 探 索 上面我们只是知道了制取氧气的原理,现在,我们就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引导探究) 制取氧气须要些什么仪器?应如何来组装这些仪器? (提示:应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以及收集气体的原理 等来确定。) 学生探讨、分析并画出 示意图。 通过对反应物状态、反应的条件、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比较以及是否溶于水来确定气体的
21、制取装置与收集 装置,培育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实力。 设 计 装 置 依据你们的探讨结果,把你们所画的示意图与教材中的图217、 218对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为什么? (小结) (投影) 留意事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3、铁夹的位置在试管中上部; 4、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对比、分析、探讨缘由。 学会视察图示是一种基本视察实力,利用“找不 同”的方式更能加深印象。 实 验 探 究 (试验探究) 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氧气的试验。 (思索) 1、试验步骤是怎样的?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刚起先产生气泡时能马上收集吗?为什么? 4、试验最终应怎样操作?最终
22、两步能颠倒吗?为什么? (投影) 试验步骤及留意事项。 (小结) 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以及留意事项。 阅读教材中的“活动与 探究”。 动手试验、思索问题。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独立试验,并在 试验中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并让学生体验亲身实践的乐趣。 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 验 探 究 (试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指导学生试验: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引导回忆) 对比铝在氧气里燃烧的试验,完成铁在氧气里燃烧的试验。小结 操作方法和留意事项。 (小结)氧气的性质。 学生试验; 回忆、巩固试验的基本 操作。 让学
23、生再次体验试验的魅力,享受试验的乐趣。 培育对化学的爱好。 总 结 思 路 巩 固 提 高 (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作业) 1课本习题; 2、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那么,你们能设计一套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完整装置吗?画出示意图。 小结沟通; 完成作业; 设计装置。 使学生在沟通中记忆学问、发展和完善学问。 板书设计课题3氧气制取(其次课时)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药品; (3)固定在铁架台上;(4)加热; (5)收集氧气;(6)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7)停止加热。 5制取氧气的留意事项: 6收集氧气的方法: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 7集气瓶验满的方法: 二、试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试验现象: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留意:集气瓶底要放一层细沙或放一层水,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而炸裂瓶底。 教后小记 _ _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