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00990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其次课时学案 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其次课时学案 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惊诧。3、以某区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本章施必修3的概述部分,从总的大的角度阐述了“区域”这一概念,也通过案例阐述了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探讨中的应用,为后面分区域探讨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在两节中,第一节作为区域探讨的主题贯穿了后面各章节的内容,因此应是重点内容,为后面各章节打好基础。学问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含义2、通过

2、读图分析,初步驾驭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惊诧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区域”的含义,先引导学生回忆熟识的区域,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区域的基本特点,进而将所举的区域归类。2、以长江三角洲和送嫩平原两个区域为例,比较他们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等条件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3、引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改变,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运用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培

3、育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实力和思维实力,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惊诧。3、以某区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惊诧。2、以某区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比分析法、探讨法、活动探究法多媒体课件2课时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承转)下面我们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思索)请同学们阅读P4-5“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相关内容及P4图1.3“战国时期长江

4、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完成下表: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缘由分析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阻隔;黏重的土壤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力低下中后期稠密的水系为交通供应了自然水道;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力增加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改变:总体地位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及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

5、国“粮仓”的地位让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棉花的生产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城市密集,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课堂练习答案:BA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区地理环境: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问点人教版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问点人教版 区域发展指一般在肯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1、区域 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

6、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有的地方提出排他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 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暖和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

7、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相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

8、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便利;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四周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 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时期: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运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供应了自然水道。 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我国历史

9、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 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耕地被分割得很破裂,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今日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目标定位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核心点一区域的概念

10、和内涵的特点1区域的内涵区域是地理学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有:(1)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肯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肯定的面积、形态、边界。(3)区域具有肯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肯定位置,并与四周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4)区域的排他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2区域的特点(1)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如: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困难,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洁,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

11、。(3)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缘由。(4)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探讨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思维拓展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1)与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图2)核心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地理环境差异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30N旁边,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

12、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水热足够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暖和季节短,生长期较短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水热条件良好较差耕地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水源条件河湖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宜发展畜牧业 (3)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交通条件位于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有便利的

13、马路、铁路运输条件原料燃料缺乏,从国内外运入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类型轻、重工业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思维拓展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技巧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核心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14、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更而变更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实力增加,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3)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的农业地位有所下降。用框架图揭示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方法技巧运用歌诀法记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的改变:人城密集人均低,水网分割小面积;?粮棉让位东华疆,工商发展农其次。 类型1区域的概念和特征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A肯定

15、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肯定的面积和形态明确的边界明确的区域特征肯定的政治地位ABCD(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性。()A相对一样差异B肯定一样相对一样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性答案(1)A(2)C(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概念和特征,驾驭好课本基础学问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B、C、D各项所列区域仅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第(2)题,有些区域的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的政治意义并不明显。第(3)题,区域内部的整体性(或相像性)是相对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肯定的。 运用

16、歌诀记忆区域的内涵主观客观划类型,内部一样排他性;?面、边、形态都具备,还有区位是特征。 变式练习1下图中1、2、3线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1)(2)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答案(1)D(2)C解析第(1)题,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第(2)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角色。类型2地理区域差异及其成因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

17、,回答下列问题。 (1)e、f两区域大致以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界。(2)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不利之处是。(3)制约f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4)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为主,c地以为主,f地以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5)不同区域粮食作物也有所不同:b地以为主,c地以为主;d地以为主,g地以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答案(1)贺兰山3000米等高线(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旱涝灾难(3)水源绿洲地区(4)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浇灌农业水分(5)水稻冬小麦春小麦(玉米)青稞热量解析由各区

18、域所处地理位置、地形态况着手,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变式练习2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B地区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农业地域类型优势自然条件限制性自然条件 答案 B地区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江淮地区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优势自然条件热量丰富,降水足够,浇灌水源足够平原面积广袤,土壤肥沃限制性自然条件水旱灾难频繁热量不足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为江淮地区,C为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江淮地区为亚热带

19、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降水丰富,宜发展水稻种植业,但本地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再加上地势低同等缘由,水旱灾难频繁。C地区由河流冲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类型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依据下面两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粮食总产量(亿吨)改变图 材料二19781996年各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 (1)1995年至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亿吨,其中最少年份产粮少的自然缘由和社会缘由分别是什么?(2)在19781996年中,对我国粮食增产贡献份额最大的因素是和。(3)土壤改良对我国粮食增产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其中江南丘陵红壤的改良

20、方法有哪些?答案(1)0.81自然灾难频繁;粮食收购价格降低,影响农夫种粮主动性,粮食播种面积削减。(2)栽培技术革新推广良种(3)增施有机肥;增施熟石灰以中和酸性;增加沙子以减轻黏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实力。该题从结构图、曲线图多角度地分析了区域发展对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另外,自然灾难和粮价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变式练习3下面图1是“我国甲、乙两省2022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2是“两省耕地面积改变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途年降水量的改变规律及其缘由。(2)20002022年期间,两省耕地改变的共同趋势是_。两省耕地改变肯定量较大的

21、省是_(省名),改变率较大的省是_(省名)。(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改变的主要缘由。指出甲省在耕地爱护中应实行的最主要措施。答案(1)改变规律:由少到多。缘由: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2)耕地总量下降江苏青海(3)缘由: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动,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削减。措施:严格限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江苏省与青海省的区域特征,结合两种统计图,分析两省区域差异及形成缘由。(1)联系西宁到江苏徐州的最短铁路途是陇海线兰青线,这条铁路大致平行于纬线,从东到西距海洋越来越远,夏

22、季降水越来越少;(2)干脆读图可知;(3)明确两省生态问题的差异。 1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各级区域间呈镶嵌关系B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等级越低,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就越小C整体性:指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行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相加之和D可变性:仅指区域边界可随时间而产生移动,不包括区域边界的模糊性答案A解析区域的差异性是相对于区域内部的同一性提出来的,等级越高,内部越困难,同一性越小,差异性越大;区域整体性功能要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可变性包括边界的模糊性。2导致长江三角洲

23、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缘由是()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地势凹凸D距海的远近答案A解析影响气温凹凸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辐射,即不同纬度获得太阳辐射的差异。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而松嫩平原仅一年一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水分C地形D土壤答案A解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其中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的熟制、种类分布和产量的主要因素。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只对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不对其工业生产产生影响B长

24、江三角洲的耕地以水田为主,完全取决于其河网密布的地理特征C长江三角洲由于矿产资源缺乏,所以不能发展此方面的工业体系D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不仅对其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也对其他生产活动如商贸、工业等产生很大影响答案D解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影响,只不过是影响有大有小而已,但其影响也并非是肯定的;长江三角洲虽然没有矿产资源,但可以从外地输入矿产资源来发展此类工业;长江三角洲的水田农业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并非只是取决于密布的河网。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沃,而松嫩平原的黑土贫瘠B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要优于松嫩平原C

25、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差无几D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松嫩平原矿产资源贫乏答案B解析水稻土和黑土均为肥沃的土壤;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虽然同属季风气候,但长江三角洲的水热条件较松嫩平原优越得多;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涵盖的地区中,分属我国哪些经济地带?(按经济地带省、区、市列出)(2)下列四种作物中,图示区域内有分布的是(多选)()A冬小麦B春小麦C茶D甜菜(3)在图中画出大秦、神黄两条以运煤为主的铁路途。(4)图中圆内工业区的名称是_工业区,属_经济地带。自然区属_区中的_地区。(5)圆内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答案(

26、1)东部经济地带: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中部经济地带:山西、内蒙古等;西部经济地带:陕西。(2)ABD(3)略(4)京津唐东部东部季风华北暖温带潮湿、半潮湿(5)靠近棉花产区,原料足够;能源(石油、煤)丰富、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大;老纺织工业基地解析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考查读图分析实力,又考查逻辑推理实力;既考查自然,又考查人文,其中重点是经济。这类题目的解答,首先应驾驭正确的读图方法,擅长分析图中的数据资料信息,联系学过的基础学问和基本原理,发觉隐含条件,作出综合的逻辑推理和推断。解题时,先从图示海岸线轮廓可推断该地是我国华北地区,图中有我国三大地形区分布(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

27、蒙古高原),由气候推出该地的农作物种类;图中铁路途较多,可知该地交通便利,大秦、神黄线是为解决西煤东运而修建的,前者由大同至秦皇岛港,后者由神木至黄骅港;关于京津地区纺织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必需从发展纺织工业所需的原料、动力资源、交通、消费市场等方面去综合分析。基础过关读图,完成12题。1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爱护区三江源自然爱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ABCD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谷农业B高寒农业C阳光农业D绿洲农业答案1.C2.A解析三江源中“三江”指的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在图中分别是。青藏高原地区因地势高峻,气温低,积温不足,故农

28、业多分布于河谷地带,这里光热条件较好。3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主要是因为()A区域地理环境不断发展改变B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不断改变C各历史阶段统治者的政令不同D区域大小不同答案B解析区域自然环境是稳定的、少变的,区域地理环境之所以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类产生不同的影响,是因为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更所致。4下列关于我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答案B解析A项应是秦岭淮河一线;C项两者是并列关系;D项应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读下表,回答56题。我国北

29、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地点年降水量(mm)15.6466.6777.4205.4一月平均气温()8.56.61.29.0七月平均气温()27.423.523.923.65.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答案B解析考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由于这四个城市都位于北纬3540之间,说明它们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这四市的冬、夏气温以及降水量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主要是由它们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6下列有关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两地位于季风区D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答案C解析地降水少,地位于华北地区,春汛并

30、不明显;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大于400毫米,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从干湿区上看属于半潮湿区,以种植业为主。地位于东西部的过渡地带,农作物以谷子、高梁为主。7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依据能源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行再生能源,它们各有优缺点。细致视察甲乙两图,甲图中表示出来的能源属于能源,其主要优点是,甲图表示出来的能源在乙图中A河流域分布较(多、少),其主要缘由是_。(2)甲图中B山脉以东平原地区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利用不当导致的问题是,乙图中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是和。(3)试分析两图中河流内河航运的特点及缘由。(4)两图中沿海地区海盐资源丰富的是图,其缘由是。答案

31、(1)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少地势平坦,落差小(2)土壤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湿地破坏(3)甲图:黄河流域航运价值小。中上游多高山峡谷,水流湍急;下游河流水浅。乙图:航运价值大,通航时间短。松花江流域水量丰富,地势平坦,但冬季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4)甲气候暖和,晴天多,风力强,地势平坦实力提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果,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完成810题

32、。8有关B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B能源、水源不足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9A地区与90W同纬度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的有利条件是()A同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B都有大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同处在本国最大的工业区D都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10如下图所示,2000年与1985年相比,C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这种改变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某些因素在减弱,详细地说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 A廉价劳动力B科技水平C交通条件D信息答案8.C9.B10.A解析依据经纬度可推断B地区是环渤海地区,该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困

33、难较多;由于重工业较多、人口密集导致水源、能源不足;由于沿海地势低平、临着内海渤海,而利于修筑港口和船舶停岸;又由于经济较发达、有广袤的经济腹地而使该区港口区位较好。A是长江三角洲地区,90W同纬度地区是美国南部农业带,在密西西比河口地带;美国没有温带季风气候,美国南部也不是其最大工业区,其最大工业区应在五大湖沿岸的东北工业区;长江三角洲的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业,由于人多、经济较落后而机械化程度低。但二者都是大河三角洲地区。两个时间段对比可知,2000年该地高科技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廉价劳动力型的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这说明廉价劳动力这一因素在减弱。11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及多年年均降水量

34、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答案C解析从地形上看为高原,为山地,为平原,为丘陵,依据年降水量可推断、对应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依次为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12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实行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实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35、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材料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闻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爱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3)妈祖文化由湄州流传到甲、乙、丙沿海地区的现象称为_。妈祖庙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答案(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3)文化扩散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河流入海口;海上多风浪。解析第(1)(3)问,针对本区域实际,结合平日所学学问可顺当解答,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学问储备与良好的思索习惯。 高二地理教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题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

36、类活动的影响 班级 授课(完成)时间 老师(学生) 教 学 目 标 学问与技能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会动态的相识人地关系 情感看法 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生系统的建立起对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正确相识。 重点 难点 重点:不同阶段陆地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驾驭相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分析,总结 学生 自学 反馈 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 备注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 (1)影响因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2)人类活

37、动分布区:少数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 (1)基础条件:和驯化的禽畜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浇灌、相宜的气温、足够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 (2)人类活动分布区: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盆地。 3工业社会阶段 (1)基础条件:能源资源、金属资源、,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丰富的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a资源型工业基地 的重要条件 (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在矿产地旁边(一些工业基地往往分布) b.临海型工业基地 矿产资源的地域依靠(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在港口旁边(工业基地往往分布) 4后工业化阶

38、段 (1)影响因素:由于的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 适中,空气清爽,无污染或污染很小(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 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 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阶段 项目 航海早期 近年以来 空间利用 大洋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是文化传播 的界限 大洋成为交往频 繁的通道 资源利用 有限 越来越多,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拓宽和加深 人类活动 大陆内部 向沿海地带集中 海洋地位 不被人们重视 领海成为各国政府 关切的焦点

39、之一 2.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工业化以前:海洋中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大陆低,文化、技术大多由大陆传入。 注明学问要求: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实力提升类” 合作探究 备注 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家立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当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关中地区、成都平原、华北北部(燕京一带)、江淮以南地区、太原旁边、闽中(福州及其西南一带)及盛京(沈阳一带)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2022年,中国评比出新的十大“新天府”。 (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

40、件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比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缘由是什么? (3)三江平原从解放初的“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改变的缘由。 当堂检测 备注 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地理环境 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 C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 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 2农业社会阶段,不属于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的是()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B印度河流域 C尼罗河下游D刚果河流域 3资源型城市

41、兴起于() A采集和狩猎阶段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 4下列关于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在各历史阶段是一样的 B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社会发展渐渐增加 C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农业文明产生的重要自然物质基础 D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生产的分布对矿产资源的依靠使工业生产只分布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5有关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A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阶段性 B在航海技术落后的阶段,人们重视海洋环境的利用 C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沟通的通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 D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发的

42、领域大为扩展,但深海锰矿还没有起先采掘 6在下列海洋矿产资源中,目前发觉只分布于深海海底的是() A锰结核B自然气C煤炭D石油 拓展提升 备注 1有关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凡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都有城市出现工业革命后,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匹兹堡都是以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 随着自然资源数量的削减,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已无影响 ABCD. 读下图,回答23题。 2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浇灌水源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峻两地皆全年少雨 ABCD 3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右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出现右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缘由是土质 ABCD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读下图,完成4题。 4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中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长拥有的() 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领海范围为a12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 ABCD 作业布置 备注 资料其次节 教(学)后反思 第29页 共29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