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期末复习资料:压强和浮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期末复习资料:压强和浮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期末复习资料:压强和浮力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期末复习资料:运动和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期末复习资料: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1、定义:为探讨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探讨问题的便利而定。如探讨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状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视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探讨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探讨对象总是静止的。二、运动的快慢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
2、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纳: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纳: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纳: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纳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4、分类:(依据运动路途)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人教版物理九年级:运动和力wbr学问点总结人教版物理九年级:运动和力wbr学问点总结人教
3、版物理九年级:运动和力wbr学问点总结计算公式:变形,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人教版物理九年级:运动和力wbr学问点总结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需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人教版物理九年级:运动和力wbr学问点总结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
4、为v1、v2、v则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试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实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试验中干脆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须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依据须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5、毫米(mm),微米(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m1m=106m1m=109nm1m=103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5、特别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6、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登记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假如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精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登记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
7、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途,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途的长度。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登记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协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干脆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直尺三角板协助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
8、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6、刻度尺的运用规则:A、“选”:依据实际须要选择刻度尺。B、“观”:运用刻度尺前要视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起先)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假如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缘
9、由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假如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缘由是:没有估读值。7、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缘由: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开,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运用规则和主观马虎造成的,是能够避开的。8、时间的测量:1、单位:秒(S)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四、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需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
10、: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状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变更物体的形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变更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变更(速度大小的变更)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变更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运用方法:“看”:量程、分度
11、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C、留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试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干脆视察的,但它改变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改变却简单视察,用简单视察的量显示不宜视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假如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五、牛顿第肯定律1、伽利略斜面试验:三次试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
12、证小车起先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试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志向状况下,假如表面肯定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恒久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试验的卓越之处不是试验本身,而是试验所运用的独特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志向化推理。(也称作志向化试验)它标记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肯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探讨成果,得出了牛顿第肯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肯定律是在大量阅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
13、之一。但是我们四周不受力是不行能的,因此不行能用试验来干脆证明牛顿第肯定律。B、牛顿第肯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肯定律告知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须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缘由。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分: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
14、、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改变;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六、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假如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或受力为
15、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缘由受力不为零运动状态改变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留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期末复习资料:力和机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期末复习资料: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复原到原来的形态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复原原来形态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二、重力:重力的概念:地面旁边的物体,由于
16、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匀称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匀称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
17、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力和机械wbr学问点总结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探讨采纳了限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
18、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试验还可探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四、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围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态随意。有些状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力和机械wbr学问点总结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支点:杠杆围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
19、的力。用字母F2表示。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肯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找支点O;画力的作用线(虚线);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力臂(大括号)。3、探讨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试验前:应调整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便利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
20、F2l2也可写成:F1/F2=l2/l1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需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依据详细的状况详细分析,确定如何运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改变,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肯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需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须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当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4、应用: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劲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劲
21、、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劲天平,定滑轮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力和机械wbr学问点总结说明:应依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须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运用便利,省距离时,应选费劲杠杆。五、滑轮1、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运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变更动力的方向。对志向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力和机械wbr学问点总结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2、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特点:运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变更动力的方向。志向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力和机械wbr学问点总结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力和机械wbr学问点总结F=12G只忽视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3、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特点:运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变更动力的方向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力和机械wbr学问点总结志向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只忽视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力和机械w
23、br学问点总结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依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依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详细要求组装滑轮。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浮力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浮力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起先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下沉;(2)F浮G,上浮(3)F浮=G,悬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物,下沉;(2)物,上
24、浮(静止时漂移)(3)液=物,悬浮。 3.浮力产生的缘由: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移、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
25、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变更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起先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下沉;(2)F浮G,上浮(3)F浮=G,悬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物,下沉;(2)物,上浮(静止时漂移)(3)液=物,悬浮。 3.浮力产生的缘由: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
26、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移、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变更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