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教案示例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教案示例之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功教案示例之一密度教案示例之一具体介绍:密度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驾驭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教具 演示试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试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cm3cm1cm)各1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松木块(4cm3cm2cm)各1个,托盘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码1套,刻度尺1只。 学生试验用具:每2人1个1cm3的木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学学过的体积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体积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答:米3、分米3、厘米3。 老师出示1分米
2、3的实物并让每位学生视察课桌上1厘米3的实物。指出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 提问:谁能记得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板书:体积的单位:米3、分米3(升)、厘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3厘米3) 老师出示上节课所用的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告知学生它们的体积都是12厘米3。提问:这三个物体哪个质量最大?哪个质量最小?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由此可见,不同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不相等。这是什么缘由? 老师接着出示体积分别为12cm3和24cm3的铁。提问:由生活阅历知道哪个质量大? 学生答:体积较大的铁块质量大。 讲解并描述并引入课题: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增大
3、,它的质量也增大;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学了“密度”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些问题。 (板书:三、密度) 二、密度的概念 1演示试验:探讨同一种物质的物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用天平称小铁块的质量,将右盘所用每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告知学生,请学生算出小铁块的质量,填入小黑板的表格内。 (2)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尺量出该铁块的长、宽、厚分别为4.0Qcm、3.00cm和1.00Cm,请学生算出它的体积,填入表格中。 (3)用天平称大铁块的质量。重复步骤(1)。 (4)测大铁块的体积,与步骤(2)相同。 (5)用两个体积不同的长方松木块重做上面的试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里。 (试验表格
4、见下) (6)全班学生计算表格内“质量体积”,将结果填入表中。 2师生分析试验表格,引出密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看表格,得到下面的结论。 (1)铁块的体积增大2倍,它的质量也增大2倍,可见铁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铁块1与铁块2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肯定的。 (2)同理可得:松木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也成正比;松木块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也是肯定的。 (3)松木块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铁块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讲解: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板书:1定义:某
5、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老师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时,要留意:(1)单位体积就是有肯定大小的体积,如国际单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肯定的密度,如将铁块锉成铁屑,铁的密度都不变。 提问:课本练习2。 三、密度的公式 提问:知道物体的总质量和总体积,如何求出这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答:由密度定义知道,算出这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就是它的密度。即密度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讲解: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老师指出:要留意:(1)的写法、读法。(2)密度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提问:课本练习3。
6、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与格式。 四、密度的单位 (1)单位的组成 提问:由例题看出:密度的单位由哪些单位组成? 答: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 讲解:如质量单位用千克,体积单位必需用米3,密度单位就是千克米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如质量单位用克,体积单位必需用厘米3,密度单位就是克厘米3。 提问:(1)克厘米3读作什么?(2)克厘米3与千克米3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3单位:千克米3,克厘米3。1千克米3= 提问:课本例题中铁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提出:同一种物质的密度用不同的单位,数字不一样,可见,写物质密度时肯定要写出详细的单位。 请二位学生上黑板完成课本练习1,其余人在笔记
7、本上完成。 四、复习小结,巩固新课 五、布置作业:章后习题2、3。 注:文中涉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密度教案示例之一 电功教案示例2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的形式。 2.通过演示试验,得出计算电功的公式并使学生驾驭公式。 3.对电功的单位焦耳的大小有详细的相识,知道生活中电功的单位是度。 4.知道用电能表测电功的大小并会读数。 5.通过用电能表测电功和1度电的作用,使学生能自觉地节约用电。 (二)教具 课本图9梍1试验装置一套,米尺一根,电能表一只及电能表挂图一张。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1)提问 在第一册物理书中我们学习了功,大家
8、还记得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吗?功的单位是什么吗?(答略) 流淌的水能够做功吗?(学生答并举例) 这册书中我们又学习了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水流可以做功,那么电流可以做功吗? 2.用演示试验引入新课 介绍试验装置和电路:用电源、电动机、开关、滑动变阻器组成一串联电路。用电动机提升砝码。 由试验证明电流可以做功。 闭合开关后问:视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答:砝码上升) 问:是谁把砝码提起来?(学生答:电动机) 问:电动机为什么能提起砝码?(学生答:因为给电动机通电,电动机转动起来,所以把砝码提起来) 问:此试验表明什么?(学生答:表明电流是可以做功的) 老师
9、指出:此试验中电流对电动机做功,电动机又对砝码做功,所以电动机把砝码提起来。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不仅通过电动机时做功,电流通过其他用电器时都要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许多。 请同学举例电流还有哪些做功的形式。(学生举例略) 能量转化状况。 问:砝码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如何改变?(学生答:增加) 问:砝码增加的机械能是从哪来的?(指出:因为电动要消耗了电能,所以砝码的机械能增加) 师生再共同分析刚才学生举出的例子中的能量转化状况。 3.进行新课 问:电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1)由课本图9-1的演示试验得出电功的计算公式 介绍试验装置和电路,在前面演示试验的电路中再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两表
10、均用大型示教电表),在砝码后直立一根米尺。在黑板上画出如图1所示的试验电路图。 指出:电流对电动机做功,电动机又对重物做功。我们可以近似地看做电流对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电动机对重物做的功,即等地Gh。因此,从h改变的多少可定性地知道电流做功的多少。 演示:a.在相同时间内,电压低、电流小,砝码上升得低;b.在相同时间内,电压高、电流大,砝码上升得高;c.通电时间越长,砝码上升得越高。师生边视察试验、边分析探讨,最终指出:探讨表明,计算电功的公式:W=UIt。请同学说出U、I、t、W各代表物理量。U就是某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I是这段电路中的电流,W就是电流在这段电路中通过t秒内所做的功。 用文字表述
11、公式: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举例:我们教室里的灯两端的电压是220伏,通过的电流是0.18安,那么通电10分钟,电流做了多少功?(请同学计算) (2)电功的单位 指出上例中算出的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1焦=1伏安秒。焦就是第一册学过的机械功的单位。 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焦形成详细的观念。如把二个鸡蛋托高1米,做的功大约是1焦,通过手电筒灯泡的电流,每秒做的功大约是1焦,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中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大约是100焦。电力机车行驶1分钟,电流做的功大约是3亿焦等。生活中常用度作电功的单位,1度=3.6106焦。 电能表(俗
12、称电度表) 出示一个电能表和电能表挂图(如没有挂图可自制一个如图所示的挂图),让学生相识电能表: a.作用:测量电功或用户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 b.220V表示接在220伏的电路上运用。 C.5A表示这只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 d.3000转/kwh表示每消耗1千瓦时(即1度)的电,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 e.如何读数,所测的电功的单位是度。 f.例:小伟同学家在上月底装了一只新的电能表,表的示数是零。在本月底查表时,电能表的读数如图9-2所示,问:在一个月内小伟家用了_度电?消耗了_焦的电能。 通过课本图9梍4介绍1度电的作用,并结合这节课后的调查,请一些同学说出自己家每月的用电状
13、况,探讨有哪些节约用电的措施,宣扬节约用电。( 4)例题:(写在小黑板上)电流做功表现在电流通过电灯时,电灯 _,通过电炉时,电炉_,通过电动机时,电动机_。推导电功的另一计算公式 W=UQ。在 1分钟内有18库的电量通过手电筒的小灯泡,电流做了54焦的电功,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安,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伏。 灯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将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_灯做的功多;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_灯做的功多。 3.小结 (l)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流做功有各种形式,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
14、少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功的计算公式是W=UIt或W=UQ。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生活中常用的是度。l度=3.6106焦。 (4)测量电功的仪表叫电能表。 (四)说明 1.通过与水流的类比提出了电流是不是可以做功,然后用演示试验证明,这样引入了新课。再通过演示试验引出电功的计算公式。因对初中学生来说,电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做好这两个演示试验,在探讨分析过程中,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要启发诱导学生分析回答。 浮力教案示例之一具体介绍: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化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缘由。 3
15、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三)教具 演示试验器材: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学生试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快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板书:“第十二章浮力 一、浮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试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现来,最终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现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
16、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现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现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试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始终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老师指出,为探讨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12-2的试验。(两人一组进行试验) 要求:明的确验目的是推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
17、方向。 石块要用细线拴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试验时,老师巡回指导。 试验完毕,组织探讨,老师总结。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多少?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白什么?
18、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浮力。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以上试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 老师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石块受力分析图(见图12-1)。 总结、板书: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托的力
19、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F浮=G-F 2浮力产生的缘由 (1)提问:浸没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块,放手后竖直向上浮,它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运动? 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启发学生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块不向前后、左右运动。以上讲解可结合图12-2进行。 (2)提问: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木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
20、力如何计算?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结合画图讲解。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跟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见图12-2)。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板书:“2浮力产生的缘由 (1)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即F浮=F-F。 (2)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可启发学生举例答出。 3物体的浮沉 提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为
21、什么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还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学视察物体在水中运动状况。 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块下沉。 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 把装有少量水并用胶盖盖严的小瓶(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用注射器细致调整瓶内水量或调整装入的细砂,直至可悬浮在水中为止)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悬浮在水中。 学生探讨: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悬浮的小瓶各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大小关系如何?说明力的方向。 老师结合试验,边讲边画出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和悬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图,总结出浮沉条件。 让学生视察试验:浸没在水中的木块放手后上浮,最终浮出水面,漂在水
22、面不动。老师指出,木块漂在水面上时,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移。漂移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并板书: 板书:“3物体的浮沉 (4)漂移: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老师说明: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终漂移在液面。 (2)漂移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但漂移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3)完成课本图12-3中的填空题。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课文练习15题。 2思索题: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 浮力教案示例之一 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