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咏鹅》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咏鹅》的教学设计.doc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咏鹅的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咏鹅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接着复习巩固学过的6个单韵母。 2能读准生字表中的生字。 3能熟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单韵母,能认读识字表中的生字。 教具打算: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母歌 嘴张大,就念a,我要做个独创家。 嘴一缩,就念o,学习拼音好处多。 嘴一咧,就念e,我爱跳舞爱唱歌。 iii,小棍头上有一点, u和,像兄弟, u的头上没有点, 的头上有两点。 二、导入 1播放录像,老师伴着美丽的音乐解读:鹅,鹅,鹅,弯着颈项对天唱着歌。一身白毛浮在绿水上,一对红掌拨起清水波。 2板书课题:咏鹅
2、三、新授 1读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指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学过的单韵母。 (3)指名带读单韵母。 (4)学生自读课文,把不相识的字画上圈。 (5)请小老师领读课文,其他同学指读课文,重点看自己不会读的字。 (6)同桌同学相互听读课文。 2读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咏鹅、白毛、向天歌、红掌、绿水。 (2)指名读词语。 (3)小组合作听读词语。 3读字 (1)出示生字:鹅、毛、向、红、绿、歌。 (2)学生自读生字。 (3)同桌同学相互听读。 4读文 课中休息 四、复习巩固 1小老师考大家(戴鹅头饰)。 要求:你认为哪个字难记,就拿出来考同学。 2组读字开火车竞赛。 3
3、识字嬉戏:和鹅宝宝交挚友。 嬉戏规则:黑板上出示很多“鹅宝宝”(卡片),请同学认读卡片后面的字,认对了,就把“鹅宝宝”卡片送给同学。 五、发散 1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同喜爱的方式读古诗。 2小组合作:表现诗歌,方式自定。可以朗诵;可以绘画;也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跳舞表现诗歌的意境。 一年级教案:咏鹅的教学设计 中国古诗贵在意境,意就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指诗人所描摹的客观事物。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完备和谐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艺术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鉴于此,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
4、由画入境,感知全诗大意。导入新课后,老师首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白鹅戏水的画面,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绽开想象,在视觉活动和想象中进入古诗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的美。从而培育学生有感情吟诵,理解了诗的大意。 二、品诗画图结合,体会诗情画意。这一环节主要是依据学生喜爱画画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受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育了学生手脑并用实力,绘画实力、想象实力和口语交际实力。 三、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诗情画意。 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差异问题,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如
5、朗诵、跳舞、描述大白鹅的美等)表达对白鹅的宠爱之情,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时,就更生动、更形象,更能产生一种直观的效果,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课改思路。 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不仅可以驾驭这首古诗该驾驭的内容,而且还走进了诗的意境。通过语文课和艺术课的融合,使学生享受到了古诗的美,陶冶了情操,熬炼了动脑、动口、动手实力,还培育了学生的想象实力和创新实力,熬炼了口头表达实力,学会了有感情吟诵,从而实现了古诗的教学目的。 一年级上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与拼音结合,利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6
6、个生字。 2、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知道鹅的漂亮和可爱,激发学生酷爱动物,亲近自然,酷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打算: 1、打算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字词卡片。 2、学生打算手工材料或彩色画笔。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猜谜语,激趣导入。(“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颈项。) 2、创设情景,图画展示,老师描述:骆宾王真聪慧,7岁就能做诗,你们今年也七岁了,聪慧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鹅这首诗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留意读准字音。 2、圈一圈。圈出不相识的字,想方法学会。 3、找一找。把最喜爱的一行诗多读几遍。 三、识字 1、同桌互
7、查字音。 2、“找挚友”嬉戏。问:谁是我的好挚友?学生用生字回答。 3、请一名学生当老师领大家读。 4、你还有哪些字不相识?请别人帮忙。 四、熟读课文 1、朗读。把你喜爱的诗句或全诗读给大家听,并请小伙伴们评一评。 2、师范读。借助图画,引导学生视察从什么地方看出白鹅漂亮,抓住表示动作和颜色的词,体会用词的精确性。 3、生练读、指名读、同桌读、挑战同学读。 4、读全诗,配上美丽的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 五、表演 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六、练习 1、读字练习。男女生轮读、接读。 2、画一幅漂亮的白鹅图。 一年级上册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体会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8、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育对古诗的爱好。(情感目标) 教具 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 写字本、彩笔及填空图。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小挚友,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挚友。看看这位新挚友的装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 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二、初读古诗 (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突然他望见了-?(出示鹅,练习说话:他望见了漂亮的大白鹅在愉快地游来游去)是啊!他望见这些漂亮的大白鹅,
9、喜爱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 夸的意思,咏鹅就是- (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 (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家-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 (6)记忆认词。(老师要考考小挚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 (7)请同桌相互念念这一首诗,留意
10、把音读准。 (8 )小挚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留意诗的停顿很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留意哪些地方须要停顿。 为什么鹅、鹅、鹅要说三个?出示停顿的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三、课间操(小挚友们读得真有味道,老师带着大家去看鹅吧!) 四、理解诗意 1、小挚友学会了有味道地读古诗,现在请你有味道地背一背这首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2、谁情愿回家背给妈妈听。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进行师生对话式背诵(随机理解前两句诗意)。 (1)看图片理解曲项的意思。(曲项向天歌就是鹅弯曲着颈项朝天歌颂。) (2)向天歌它可能会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学得真不错。请你找
11、出后两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白毛、绿水、红掌),这些颜色是写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鹅,请你给这两只大白鹅正确地涂上颜色。 (1)给大白鹅涂色(红掌、白毛、绿水)。 (2)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练习,理解后两行诗意。) 4、小结:白白的毛浮在绿绿的水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画面啊!难怪骆宾王要咏鹅- 五、写字指导 这首古诗中还有三个生字要请我们小挚友自己学习。请大家拼拼音节,看看笔顺,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个生字(向、白、毛)。你学会哪个字?指名拼读音节。 (2)指导书写向、毛。 (3)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字。写完的同学给字找个挚友。 六、课后延长 像这样美丽的古诗,唐代
12、还有很多,李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唐诗三百首,请课后去读读这本书。 一年级上册咏鹅教案 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游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下面是我共享的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识字与拼音结合,利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6个生字。 2、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知道鹅的漂亮和可爱,激发学生酷爱动物,亲近自然,酷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打算: 1、打算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字词卡片。 2、学生打算手工材料或彩色画笔。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猜谜语,激趣导入。(“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颈项。) 2、创设情景,图画展
13、示,老师描述:骆宾王真聪慧,7岁就能做诗,你们今年也七岁了,聪慧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鹅这首诗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留意读准字音。 2、圈一圈。圈出不相识的字,想方法学会。 3、找一找。把最喜爱的一行诗多读几遍。 三、识字 1、同桌互查字音。 2、“找挚友”嬉戏。问:谁是我的好挚友?学生用生字回答。 3、请一名学生当老师领大家读。 4、你还有哪些字不相识?请别人帮忙。 四、熟读课文 1、朗读。把你喜爱的诗句或全诗读给大家听,并请小伙伴们评一评。 2、师范读。借助图画,引导学生视察从什么地方看出白鹅漂亮,抓住表示动作和颜色的词,体会用词的精确性。 3、生练读、指名读、同桌
14、读、挑战同学读。 4、读全诗,配上美丽的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 五、表演 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六、练习 1、读字练习。男女生轮读、接读。 2、画一幅漂亮的白鹅图。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咏华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相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比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美宏伟。 教学重点难点:其次段。 教学具打算和协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2咏华山 爬山艰难 感叹 红日近 白云低高 作业支配和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
15、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22。咏华山(齐读) 2学习生字华 3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洁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究竟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老师巡察指导。要求: (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照样子,按笔
16、顺描红。 四课堂小结。 其次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认读。 2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指名读。 (3)小结。齐读。 2讲读其次、三段。 (1)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指名读其次段的第一句话。 b.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指导朗读。 (2)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异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华山究竟怎么个高法? a.齐读四、五句
17、。 b.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在山下看,白云高不行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假如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不由自主。 (5)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指名读古诗。 b.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白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指导朗读。 (6)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学习其次段最终一句话。读句子,理解赞扬的意思。 b.指导朗读。 (7)这小孩子真不简洁,他是谁?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告知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
18、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朗读训练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同桌互读。 三指导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指名背诵。 四练习 1口头扩词。 顶()()()齐()()() 2写笔顺。 与华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中国古诗贵在“意境”,“意”就是指诗人主观的
19、思想感情,“境”就是指诗人所描摹的客观事物。“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完备和谐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艺术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鉴于此,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由画入境,感知全诗大意。导入新课后,老师首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白鹅戏水”的画面,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绽开想象,在视觉活动和想象中进入古诗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的美。从而培育学生有感情吟诵,理解了诗的大意。?二、品诗画图结合,体会诗情画意。这一环节主要是依据学生喜爱画画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
20、配乐作画,并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受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育了学生手脑并用实力,绘画实力、想象实力和口语交际实力。? 三、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诗情画意。? 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差异问题,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如朗诵、跳舞、描述大白鹅的美等)表达对白鹅的宠爱之情,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时,就更生动、更形象,更能产生一种直观的效果,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课改思路。? 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不仅可以驾驭这首古诗该驾驭的内容,而且还走进了诗的意境。通
21、过语文课和艺术课的融合,使学生享受到了古诗的美,陶冶了情操,熬炼了动脑、动口、动手实力,还培育了学生的想象实力和创新实力,熬炼了口头表达实力,学会了有感情吟诵,从而实现了古诗的教学目的。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咏华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识不写的有4个。相识1个偏旁(门字框)。理解本课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宏伟壮美,激发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其次自然段。 2、背诵古诗。 3、识字,写字。 课前打算: 生字卡片,录音磁带,投影片,大黑板上画上背景
22、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今日我们学习(齐读)24、yong咏华hua山指读两个生字、正音。 2、你读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提出疑问:咏是什么意思?华山在哪里,有多高呢? 咏华山是什么意思? 谁在用诗赞美华山?这是一首怎样的诗? 为什么这个孩子能写出咏华山的好诗? 这个孩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几岁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正音。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地读一读田字格里面、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抽读生字,订正字音。 2、出示:(除生字外都注上音节) 登华山艰难爬上山顶没着山路吟诵不由自主 远远近近寇准古时候朵朵白云连连赞扬山腰间 a自己练读,看谁读得准、记得快。 b擦掉音节,同桌练读,指读
23、。 3、把词语放到课文中,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4、标自然段序号。 5、分段指名读,评读:他是否达到老师的要求了?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刚才,小挚友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来探讨探讨这些问题。 1、华山在哪里? 师介绍:华山在我国陕西省,自古就是以高和险出名的,登上华上要花六小时左右,华山真(高啊)! 2、咏华山是什么意思? (生沟通)师述:咏华山就是吟诗赞美华山。 3、谁在吟诗赞美华山?(寇准) 寇准是什么时候的人?当时几岁?(生沟通) 师述:寇准是北宋时候的人,家乡在陕西省渭南。从小聪慧好学,长大后当了大官,始终做到宰相,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齐读最终一段课文。
24、4、课文讲的是寇准七岁时的什么事?(生沟通) 齐读第一自然段。 5、寇准写了一首什么诗?(生沟通) 师引导学生看投影片:寇准和先生艰难地爬上山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了什么?(生沟通) 师:我们一起跟着他们爬上山顶,那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太阳离我们那么远,爬上山顶却觉得-(近了),在山下看白云觉得那么高,现在却只在-(山腰间)。华山真-(高啊)!华山如此高大,小孩心情特别激烈,他想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都说出来,就做了一首诗随口念了出来。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6、寇准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 (是华山的宏伟壮美感染了他。)(是他平常仔细学习语文的结果) 7、听配乐录音课文。齐读
25、课文。 8、今日,我们就探讨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感受华山的宏伟壮美。 四、学写生字 看书,在田字格中找出独体字读一读:与、更 1、看书在田字格里找出上下结构的字读一读:岁、华、齐、首。 2、学习部首:山(山字头)、文(文字头)。 怎样记四个上下结构的字?(指名分析字形) 3、看书上笔顺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4、逐个分析怎么写好?(说说主要写好哪几个笔画,如起笔、走之儿、门字框) 范写,生描红1个,仿写1个,临写1个。 5、学生再描红1个,仿写1个,临写1个。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读题。 2、师生接说:课文主要写了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这个小孩儿名叫-寇准,
26、那年-才七岁。 3、过渡:小挚友们,今日老师带领大家跟着他们一起登华山,细细领会华山的宏伟高大。 二、细读课文其次段 1、师:(指黑板上背景图)我们到了华山脚下,眼前的就是华山,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师:华山自古就是以高和险出名的,登上华上要花六小时左右,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2、自读其次自然段的第一句,想一想哪个词语说明登华山特别不简单。(生找出艰难) 艰难懂吗?(困难,很难) 读第1句时,读出因为华山高峻而非常难爬。(自由读、指读、齐读)。 3、登上山顶后,看到了四周的景物,又有什么感觉?往下读课文,啊!白云。 生答板书:高 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1)自已读,体会一下。 (2)这时连用了
27、两个什么标点符号? 表示爬上山顶后什么心情?(惊异、惊羡、激烈) (3)范读,生留意师的表情。 自己读,指名读,做出表情。 4、华山究竟怎么个高法? (1)看图指名说:你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看到了什么,会有什么感觉? (2)书上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华山很高很高找出来读一读? (3)出示第1句: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A男读 B指名上台指出蓝天、远山、近山 远远近近:写出了山的不同位置,不同距离,有远有近,也写出了山的多。 这些山看上去怎么样(那么低,那么小),哪座山最高?(华山) C除了意思是:只有()在我们的(),()都在我们的(),四周没有哪一座山能和华山()。 指3个说自由说
28、师:华山真高啊! D再读上一句话:指2(评读:读出了华山高),齐读。 (4)出示第2句: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a、指读 b、看图: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太阳),我们平常看太阳感觉那么(远),站在华山顶上看太阳是 那么(近),山腰间飘着一朵又一朵(白云)。指名指出山腰间?我们平常看到白云总是高高地飘在蓝天上,现在只到华山的山腰间。对太阳和白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c、填空;一抬头,太阳()。一回头,看到()。(指3,齐)。 d、读出来 (5)读两句话(书上) a、师生接读 b、指2,齐 (6)看板书练背。 5、我们站在华山顶上,感觉到华山如此宏伟、高大,小孩心情特别激烈,简直就不
29、能限制自己的感情了。他想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都说出来,就做了一首诗随口念了起来。 请小挚友往下读课文。齐读。 (1)出示:不由自主什么样的感情不有限制?(不由自主是指自己的感情自己不能限制。) (2)听老师吟诵这首诗。指名吟诵。 (3)出示图、听诗意、生读诗。(出示有关诗句,有意颠倒排列诗句。) a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上,四周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只有天在上 b没有一座山能和华山一样高。-更无山与齐 找一找哪个字说一样高?(齐) c一抬头,太阳离我们很近很近。-举头红日近 哪个字表示抬起的意思?(举)没有?(无) d回过头来,看到白云很低,只在山腰间。-回首白云低 哪个字是头的意思?
30、 (4)这首诗有问题吗,谁来订正?(学生按依次排列诗句) (5)做动作朗读诗,体会诗的意思。指名读,齐读。 6、你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孩子的先生听了-连连赞扬真是一首好诗!大家竖起大拇指一同来称?quot;好诗!好诗!一个刚七岁的孩子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么好的诗?(全是他平常仔细学习语文的结果,读书时边读边起,专心体会。我们也应当努力学好语文,少壮不努力-(齐说)老大徒伤悲,我今方少年,理当展翅飞。) 7、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自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加动作)。 8、表演、朗读其次段。 师:小挚友们真聪慧。老师现在要请一位小挚友来扮演小孩,做动作吟育古诗,谁有这个本事。老师表演先生。其他的话由全
31、体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爬山的艰难,想象爬上山顶后的感觉。 (二)小结:今日,我们去登了华山,还学会了一首写华山的诗,收获真不小。 请小挚友完整读课文,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三、学写生字 1、在书上田字格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顶、除、沿 2、学页字旁。 3、怎么记?分析结构,偏旁。 4、看笔顺图,指说书空 5、范写讲解关键笔画的写法。 6、学生描1、仿1、临1。 7、老师依据巡察状况评析。 8、学生接着练写、老师巡察。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三 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其次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咏华山,它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纳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依据课文叙述寇准跟老师登华山时咏诗赞华
32、山的事,我为本课制定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借助图画,依托视察、思索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宏伟壮美,从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自主合作学习,培育创建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加,拓宽学生情感沟通的一种渠道。在教学中,我地采纳了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沟通、检查读课文状况;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等,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启发学生主动参加课堂评议,深化理解了课文内涵,在沟通中提出不同的创新见解,有效地熬炼了学生的各种实力,促进了创建精神和创
33、建力的培育,使得双向互动的沟通得以实现。 二、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提高阅读水平。 新课标把“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我这堂课的教学也留意到这一点:新课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华山挂图来创设情境,让生首先对华山有感性的相识,再激发学生去爬山的欲望,引发学生的憧憬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知学生古代有个七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这样,学生便会急于知道详情的剧烈愿望而去自发性进入阅读。同时激励学生在读书时,利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去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 三、循文明像,体情悟道,突破“文包诗”难点。 “文包诗”教学
34、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诗文联系,借文悟诗。因此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品描写华山高、宏伟壮美的句子上,让学生通过视察,贴图的形式,理解华山高耸入云的壮景,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能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在充分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华山巍巍,耸入云霄的特点后,出示诗句,让生读读想想,“看谁能自己读懂这首诗”,充分地信任学生,让他们在读中自悟、诗文对应,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我设计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2、借助图画,依托视察、思索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宏伟壮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
35、过程: 一导入。 1.小挚友,你们爬过山吗?今日,老师就给你们举荐一座特别值得去巡游的名山,叫华山, 请大家看这座山(指图)-这就是华山 2.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是呀,我也觉得华山宏伟壮美,高耸入云。看到这么高的山,老师不由自主的想吟诵一首诗来赞美它(只要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底。) 3喜爱这首诗吗?这首诗是古代一个7岁小孩写的。 4你想不想知道他是谁,为什么写这首诗,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24课咏华山,读了以后,你就懂了(板书) 请大家翻开书p135页,自己读读课文,不会读的先拼拼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 2同桌相互检查 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可真高(像这
36、位、这位同学读得可仔细了,他们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反反复复的读,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认犯难读的地方,读给同桌听。假如还有读不准的词,就请他教你)(生相互练习) 3检查。 我瞧瞧,哪位小老师教了同桌(请生回答)你教了哪些词呀?(学说,师板词。板后齐读) 4生第一次读课文 我们把难读的词语读会了,现在试试读读课文 5生边读,师边板词 老师还发觉,有几个词语也很难读,谁能来教教老师读。(齐读词语) 6再读课文。这回有没有信念,把课文读得比上次好。 三品读。 1导语。 刚才大家看了华山,都觉得华山特别高,假如让你去爬这么高的山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答) 我们课文里的老先生和小孩跟你们一样,也爬得好辛苦好困难。课
37、文里用哪个词形容他们爬山困难呢? 2引句子。“啊!华山真高哇!” 等他们满头大汉,喘着大气爬到山顶,他们会觉得这山怎么样呀?(出示句子)他们的感觉和你们一样 3品读句子。 A自由练习好,大家自己先练一练,看谁能把华山读得最高。指名读 你们读得都很高,我们一起来把华山读得高高的。齐读 4品后两句。 华山究竟有多高呢?让我们一起跟小孩(帖小人)到山顶去看一看(出示句型) A自己读。同学们,先好好的读读这两句,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B生答:a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跑到我们脚下去了呢? b太阳为什么显得这么近呢?说明什么? c白云不在天上,干嘛跑到山腰去了? C结束语。我们看到的这些景色都说明白什么
38、? D分组合作练读。我们分组练一练,练习读这些句子。争取每个人都能把华山的高读出来。 E检查反馈。那一小组先来,比一比哪组读得最高(指黑板读) F师范读。讲朗读的方法。要读得好,有个小窍门,就是一边读一边想。 G生齐读。好,照老师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把华山读得高到太阳那去。 5品古诗 导语:你们把华山读得真高呀,假如你就是那小孩,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红日那么近,白云那么低,多美呀!你的心情怎么样? A、说说自己的心情 B、引诗 对,那小孩的心情快乐了,激烈了,华蜜极了,他限制不住自己的欢乐。不由自主的吟诵起来(板诗)让生看手势跟读 C、练习读诗 a自读。 b诗文对应这些诗与这些句子是有联系的,你
39、们能把他们对应起来吗? 1、探讨沟通 2、提问你认为哪句话,对应哪句诗?(这两句诗应当与哪句话对应呢?) 3、总结、读诗句这首诗和前面的句子一样,都是写华山很高很高。 男女赛读(读出华山的高来) 四品第三、四段 你们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写得好吗? 1课文中老先生怎样夸他(好诗好诗) 2生夸“我们一起也来夸夸他! 3他是谁?(寇准)我们一起把最终一段读一读。他今年几岁?(7岁)用手指表示出来! 他和谁一般大呀?” 4总结。(再读全文) 五、总结结束。 1、华山的宏伟、壮美 2、小寇准的聪慧、能干 3、激励 咏鹅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诗贵在意境,意就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指诗人所描
40、摹的客观事物。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完备和谐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艺术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鉴于此,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由画入境,感知全诗大意。导入新课后,老师首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白鹅戏水的画面,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绽开想象,在视觉活动和想象中进入古诗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的美。从而培育学生有感情吟诵,理解了诗的大意。 二、品诗画图结合,体会诗情画意。这一环节主要是依据学生喜爱画画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