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压强》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物理压强教案压强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具体介绍: 其次节压力和压强(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眼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驾驭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洁计算。 (二)教具 演示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破码2个,细砂、玻璃杯。 学生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破码2个(以上器材两人一组,由试验室打算人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
2、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视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常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学问,就会得到满足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 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老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察,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状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订正,并用
3、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索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老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试验,并讲解并描述压强的概念。 (l)介绍试验器材、试验步骤和要视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视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视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终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
4、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破码和放上两个破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视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试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3)讲解并描述压强的概念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人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 讲解并描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肯定义)。 (4)压强的计算 例: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
5、强是多大? 请同学们说一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老师板书:压强=) 告知学生,物理上用户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 P= (5)讲解并描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又叫帕斯卡人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特地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探讨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写出“5帕”,指导
6、学生说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列举课文中一张报纸子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压强公式、单位,计算下面所述例题。 5.例题: 例题:依据课本图104和图105所给条件,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老师一边念题,一边请同学们看图,并思索,念完题后,请学生说出已知条件,老师写在黑板上,利用公式P=进行解答。 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完后进行评讲,强调单位必需运用规定的单位:力用牛顿,受力面积用米?,所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 三、归纳本课的内容和课堂巩固练习 1利用黑板上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把本课所学学问叙述一遍
7、。 2请学生对课本的图101问题作出回答;再请一位学生说一说书包带子宽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探讨章后习题第5题。探讨后老师补充、完善。 4老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视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对第一节教材后的练习第1、2、3、4题进行思索。把你的思索简要地写在题目的旁边,下节物理课时打算课内回答。 2.把节后练习的第5、6题做在作业本上。 提示:在做练习第6题之前,思索一下: 1米2=_厘米2,1厘米2=_米2,那么150厘米2_米2。计算时,要用科学记数法。 (四)说明 1课本中图10一3的试验,假如没有恰当的塑料泡沫,可用
8、砂子代替,效果一样。这一试验,支配为学生分组试验,其课堂效果好于演示试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比看老师的演示试验印象更深刻。 2关于压力和重力,在本课只就课本中所述的“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也不肯定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同”进行讲解并描述。不宜在本课内进行拓宽或加深。假如有学生说“压力就是重力”,老师必需加以订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错误。至于压力与重力的区分,可放在章未复习时进行,以免充谈本课“压强”这一重点学问。 3关于压强的单位“帕斯卡”,肯定要让学生懂得它的意义,在运用时才知道为什么要把受力面积“厘米”或“毫米”换算成“米”的道理;同时面积单位的换算,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肯定的难度,须要在课
9、前赐予辅导,特殊是采纳科学记数法和涉及负指数的问题时,可能就更加困难,老师备课时应考虑到这一问题。 4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的比较这一例题,支配给学生自己在课内做,可巩固本课所学学问。学生做后老师进行讲评,在书写格式、解题思路、公式运用和单位换算上,赐予指导,这样对学生理解和驾驭学问,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分别放在细砂上的演示试验,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回家自己做一做,并说明理由,以达到复习本课所学学问的目的。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巩固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并能对一些简洁现象进行说明。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
10、得物理学问不仅好玩。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钝刀口和锐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各1个,硬纸片或布条,肥皂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以上器材两人一组) 学生用:肥皂一小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三)出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学问 1什么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叫压强?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和压强的单位。 3回答第1课时布置的思索练习题。 4.说出你测物理课本1张纸对桌面的压强的方法。 以上问题,均由学生回答,由另外的学生补充、订正。然后由老师进行评讲。 二、进行新课 1依据学生对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状况放
11、在细砂陷入细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力不变,玻璃杯对细砂的受力面积发生了改变,使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强发生了改变。(板书: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2.讲解并描述 (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肯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2)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假如墙基的受力面积不足够大,楼房对地的压强就很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所以修建高楼大厦,必需加宽地基,以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一6,读后说一说履带拖拉机和雪上飞机是采纳什么方法来减小压强的?老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
12、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减小压强。” 3试验: (1)学生随堂试验: 同学们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样才能较简单地把肥皂块切断?做完后举手发言,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 (2)老师演示试验: 分别用钝刀口和锐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纸片或布条。 用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向硬纸片穿孔。 做时请同学们视察,什么剪刀简单剪断布条?什么锥子对硬纸片穿孔较简单? 由以上学年随堂试验和老师演示试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老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增大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7,读后说一说图中所
13、述的是采纳什么方法来增大压强的。 三、巩固练习(课堂探讨) 1第1课时完后,布置同学们做课文后的练习第2、3、4题。请同学们利用小组探讨的机会,说一说你是怎样答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回答:为什么啄木鸟关嘴变钩了,就不能成为“森林医生”了?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 2接着探讨章后的习题第6题,比较梯子和木板,哪个对冰的压强小? 四、归纳本课内容 1老师复述本课的学习过程 老师复习提问讲解并描述同学们随堂试验和老师的演示试验同学们的分组探讨。 2.学生自己归纳本课内容:说一说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并各举12例。 3老师小结: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减小压强;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
14、力面积的方法,可以增大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要依据不怜悯况和须要实行恰当的方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并联系实际举出l2个例子。 2.把章后习题第1、2、3题做在作业本上。要求留意书写格式规范、公式、单位正确。 3思索第一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可以相互探讨,看谁说的方法多。 (四)说明 1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当由学生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老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主动主动地学习,以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学问。 2本课支配的演示试验,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实感,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演示后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然后老师再进行小结。
15、 3本课重点、难点都不多,课内时间也较充分,布置的书面作业,也可以放在课内完成一部分。 压强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分析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四节,从重力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面相识重力。对万有引力只需让学生明白天上的物体跟地面上的物体一样都受到万有引力作用,对万有引力定律不必补充和深化探讨。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是通过探究得出的。要引导学生做好这个探究,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肯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思索,自己通过试验总结规律。教学中可以根据重力的由来、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这样的依次支配教学。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寻重力的相
16、关教学材料,找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剧烈的新奇心,较强的视察实力。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肯定的试验探究实力以及多种物理探讨方法。初步了解冲突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实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肯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学问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肯定的生活体验,驾驭正确运用弹簧测力计的有关学问,具备肯定的试验探究实力、逻辑思维实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
17、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肯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试验探究视察现象逻辑推断,最终上升为理论相识,有效的熬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实力。 三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察和试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育视察思索、分析问题的实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育肯定的试验实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实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育应用物理学问说明简洁生活现象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视察分
18、析活动,养成擅长视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学问的应用,增加学习物理、学习科学学问的爱好。 3.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爱好,养成与同学合作沟通的意识,体验利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喜悦,培育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学习难点: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秋天到了,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上。跳高运动员也要落到地面上、飞机投下救援 物资从空中落到地面上,在地球上,一切物体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这是为什么 呢?物体在没有支持的状况下都要向下着陆。-缘由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二)重力的产生 地球对地
19、面旁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旁边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旁边都受到重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旁边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 (三)重力的大小 1、试验:五个钩码的大小、形态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100克。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视察不同质量的砝码对应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PPT演示) 2、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从试验数据和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g的值试验
20、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牛千克。为了计算便利,平常计算用10牛千克。 4、G=mg假如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 四、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 五板书设计 一、重力的由来-万有引力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上的一切物体 二、重
21、力的概念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符号:G 3、单位:牛顿,简称牛(N) 4、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5、区分:质量(物质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三、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重力大小与质量有关 (2)G=mgg=9.8N/kg 2、方向 -竖直向下 3、作用点 六总结 1、地面旁边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体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个关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七教学打算 弹簧测力计、质量已知的钩码若干、铁架台、细线、金属组、多媒体课件 初中物理教学设
22、计滑轮-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习提问 什么叫做功的原理? 新课教学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看书(从课文开头看到第152页倒数第3行,并边看边比照课本图(修订本)进行试验(同桌的二人一组。此期间老师巡回指导)。 提问 1什么叫做滑轮? 2什么叫做定滑轮? 运用定滑轮能否省力?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运用它有何好处?同时老师根据图1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上升度h相等,运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并能从功的原理方面相识运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3什么叫做动滑轮? 老师按图2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晰地看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上升度h的2倍。”能依据功的原理说明:
23、“运用动滑轮虽不能变更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 4什么叫做滑轮组?运用它有什么好处?老师出示绕好的滑轮组和自制的滑轮组挂图如图。 5接着让学生探讨各滑轮组分别由几股绳担当总重力(G)。然后,老师演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上升度h间的关系(图4)。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此图为4股绳承重,s=4h。再把绳子从滑轮组上解脱2股,使之成为2股绳承重(如图5),进行演示s与h的关系。演示表明:2股绳承重时,s=2h。告知学生:同一根绳上各处受力都相等,所以滑轮组中各股绳受力都相等。然后问学生:拉力F与承重绳子股数n有何关系?绳子股数越多,拉力越小(当然这里要说明不能无限制的增多动滑轮的个数),而且
24、是:几股绳承重,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至此,用圆盘测力计照图6进行演示,测力计示数表明:拉力F 轮与绳之间都是有摩擦的! 例:一根绳子,最多只能承受300牛顿的力,想用它提起1000牛顿的重物,绕成的滑轮组至少要几股绳子承重?并画出滑轮组的示意图。 师生共同解答:设承重绳子股数为n,则 草图:(主要教学生学会画图方法#0;#0;从外向里绕绳) 三、小结:略。 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滑轮周边有槽的小轮。 1定滑轮:。作用:不省力,但可变更力的方向(便利)。 2动滑轮:。作用:运用它可省一半力,但不变更力的方向。 3滑轮组:。好处:省力;既省力又变更力的方向。 小结:(滑轮,定滑轮,动滑轮。) 六、作业: 书面:练习六的1、2、3。家庭:自制小滑轮、 练习画图 (提高题右图物体匀速运动则拉力F为:30牛顿;100牛顿;45牛顿;150牛顿。 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