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p5053页。)【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青岛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这节
2、课是本单元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对平均分很陌生,对分一分却很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分一分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从直观和真实感受中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师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合作中探索,在深化中发展,达到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以上原因,特制定以下目标:1、知识技能初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义。2、情感与态度经历平均分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能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教
3、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棋子【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信息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大家想不想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啊?生:想。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开丰收庆祝会呢。(课件出示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预设: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个桃子)师:能不能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其他学生又补充:师:说的真完整,那你知道这些东西是给谁准备的吗
4、?(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二、整理信息,体验“平均分”1.分竹笋,体验不同的分法。师:大家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盯着竹笋呢,大家来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呢?(预设学生会问:怎样分竹笋?)师:小熊猫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课件出示:怎样分竹笋?)这6个竹笋,它们该怎么分呢?同学们能帮帮它们吗?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数字作记录。熊猫哥哥 1 2 3 4 5 熊猫弟弟 5 4 3 2 1 3推荐阅读: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下)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 3 页 /总页数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