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80531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新旧对比表 (2022 年 2 月 9 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644 次会议通过,根据 2022 年 12 月23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823 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二十七件民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修正) 施行日期:2022 年 06 月 03 日 施行日期:2022 年 01 月 01 日 为正确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

2、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为正确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污染者以排污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由主张不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污染者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单行法的规定;相关环境保护单行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第一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不论侵权人有无

3、过错,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人以排污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由主张不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侵权人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单行法的规定;相关环境保护单行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变化:污染者改为侵权人更加符合法律语言,配合民法典 1229、1231、1232 条等的修改,污染者这一用词更多适用于故意污染行为,与环境污染所适用的无过错责任承担方式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修改后更加能够明确环境污染的无过错责任承担方式。 第二条 两个以上污染者共同实施污染行为造成损害,被侵权人根据 侵权责任法第八条规定请求

4、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共同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损害,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规定请求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变化:民法典 1168 条是侵权责任编一般规定中关于共同实施侵权行为时造成他人损害时的连带责任。 第三条 两个以上污染者分别实施污染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一个污染者的污染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被侵权人根据 侵权责任法第十一条规定请求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两个以上污染者分别实施污染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一个污染者的污染行为都不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被侵权人根据 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规定请求污染者承

5、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两个以上污染者分别实施污染行为造成同一损害,部分污染者的污染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部分污染者的污染行为只造成部分损害,第三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一个侵权人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请求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一个侵权人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都不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规定请求侵权人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

6、成同一损害,部分侵权人的污染环境、被侵权人根据 侵权责任法第十一条规定请求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污染者与其他污染者就共同造成的损害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并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破坏生态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部分侵权人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只造成部分损害,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请求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侵权人与其他侵权人就共同造成的损害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并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变化:民法典 1171 条沿用侵权责任法第 11 条内容,民法典 1172 条沿用侵权责任法 12 条的规定。 第四条 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对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人民法

7、院应当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危害性以及有无排污许可证、是否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否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等因素确定。 第四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对侵权人承担责任的大小,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危害性,有无排污许可证、是否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否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变化:增加了两个侵权人应当考虑的因素和范围,特别是对于浓度和范围的考虑因素。对于损害后果的加入也符合现有环境诉讼中对产生后果的考察,往往后果与污染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存在一定的偶然,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做好相应的调

8、查和台账工作会显得比较有必要,特别是对于危废的台账,可以避免很多风险。 第五条 被侵权人根据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分别或者同时起诉污染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被侵权人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第三人的过错程度确定其相应赔偿责任。 污染者以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为由主张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条 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分别或者同时起诉侵权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被侵权人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第三人的过错程度确定其相应赔偿责任。 侵权人以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损害为由主张不承担

9、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变化:民法典 1233 条完全沿用侵权责任法 68 条的内容。 第六条 被侵权人根据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请求赔偿的,应当提供证明以下事实的证据材料: (一)污染者排放了污染物; (二)被侵权人的损害; (三)污染者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次生污染物与损害之间具有关联性。 第六条 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七编第七章的规定请求赔偿的,应当提供证明以下事实的证据材料: (一)侵权人排放了污染物或者破坏了生态; (二)被侵权人的损害; (三)侵权人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次生污染物、破坏生态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关联性。 变化:配合民法典第七编第七章内容的修改,对于生态破坏行

10、为也可以依据本法的规定要求侵权损害的赔偿等。 第七条 污染者举证证明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一)排放的污染物没有造成该损害可能的; 第七条 侵权人举证证明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一)排放污染物、破坏生态的行为没有造成该损害可能的; (二)排放的可造成该损害的污染物未到达该损害发生地的; (三)该损害于排放污染物之前已发生的; (四)其他可以认定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形。 (二)排放的可造成该损害的污染物未到达该损害发生地的; (三)该损害于排放污染物、破坏生态行为实施之前

11、已发生的; (四)其他可以认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形。 变化:增加破坏生态行为。 第八条 对查明环境污染案件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可以委托具备相关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推荐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检测报告、评估报告或者监测数据。 第八条 对查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案件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可以委托具备相关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负有环境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推荐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检测报告、评估报告或者监测数据。 变化:增加破坏生态行为,对于有资质的损害鉴定机构现还是由生态环境部颁发的名录,检测机构则大多由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12、做的 CMA 认证,因此可以看得出这一修改还是给予地方部门更多的宽度,更多的专业机构可以参与进来。 第九条 当事人申请通知一至两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意见或者污染物认定、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等专业问题提出意见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当事人未申请,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进行释明。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提出的意见,经当事人质证,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九条 当事人申请通知一至两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意见或者污染物认定、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修复措施等专业问题提出意见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当事人未申请,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进行释明。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提出的意见

13、,经当事人质证,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变化:修复已经成为环境侵权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及其重要的一个步骤,也是环境案件终结的一个方式。而对于修复措施的定论往往需要专家评审会,因此将修复措施的专门知识列入对于案件审理,极有针对性。 第十条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出具的环境污染事件调查报告、检验报告、检测报告、评估报告或者监测数据等,经当事人质证,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十条 负有环境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出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调查报告、检验报告、检测报告、评估报告或者监测数据等,经当事人质证,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变化:增加

14、生态破坏案件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 对于突发性或者持续时间较短的环境污染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根据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第十一条 对于突发性或者持续时间较短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变化:增加生态破坏案件的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 被申请人具有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情形之一,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或者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申请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责令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侵害行为

15、或者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第十二条 被申请人具有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情形之一,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或者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申请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责令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侵害行为或者采取防治措施。 变化:删去污染两字,给生态破坏行为的防治措施留下余地。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被侵权人的诉讼请求以及具体案情,合理判定污染者承担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被侵权人的诉讼请求以及具体案情,合理判定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修复生态环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变化:配合民法典第七编第七

16、章的修改,将污染者修改为侵权人,更加符合民法的用语。对于恢复原状修改为修复生态环境则更具有实施性,原地修复和异地修复都将具有实施性,恢复原状的限制仅仅包括被污染的当地,修复生态环境也将污染扩大为污染和生态破坏两者。 第十四条 被侵权人请求恢复原状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裁判污染者承担环境修复责任,并同时确定被告不履行环境修复义务时应当承担的环境修复费用。 污染者在生效裁判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环境修复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其他人进行环境修复,所需费用由污染者承担。 第十四条 被侵权人请求修复生态环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裁判侵权人承担环境修复责任,并同时确定其不履行环境修复义务时应当承担的环境修复费用

17、。 侵权人在生效裁判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环境修复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其他人进行环境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承担。 变化:将恢复原状改为修复生态环境,更加符合本条的规定,环境修复责任更加明确的成为环境诉讼中的主要责任承担方式。 第十五条 被侵权人起诉请求污染者赔偿因污染造成的财产损失、人身损害以及为防止污染扩大、消除污染而采取必要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五条 被侵权人起诉请求侵权人赔偿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的财产损失、人身损害以及为防止损害发生和扩大、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而采取必要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变化:破坏生态列入,扩大了本司法解释的适用。

18、 第 十 六 条 下 列 情 形 之 一 , 应 当 认 定为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弄虚作假: (一)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明知委托人提供的材料虚假而出具严重失实的评价文件的; (二)环境监测机构或者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故意隐瞒委托人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事实的; (三)从事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故意不运行或者不正常运行环境监测设备或者防治污染设施的; (四)有关机构在环境服务活动中其他弄虚作假的情形。 第十六条 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弄虚作假: (一)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明知委托人提供的材料虚假而出具严重失实的评价文件

19、的; (二)环境监测机构或者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故意隐瞒委托人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事实的; (三)从事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故意不运行或者不正常运行环境监测设备或者防治污染设施的; (四)有关机构在环境服务活动中其他弄虚作假的情形。 第十七条 被侵权人提起诉讼,请求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不受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时效期间的限制。 删除 变化:民法典 188 条明确了诉讼时效为三年,并不需要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特殊诉讼时效,因此删除。 第十八条 本解释适用于审理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民事案件,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环境民

20、事公益诉讼案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邻污染侵害纠纷、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受污染损害发生的纠纷,不适用本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解释适用于审理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民事案件,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邻污染侵害纠纷、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受污染损害发生的纠纷,不适用本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解释施行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一审、二审案件适用本解释规定。本解释施行前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本解释施行后依法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 本解释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前颁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第十八条 本解释施行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一审、二审案件适用本解释规定。

21、本解释施行前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本解释施行后依法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 本解释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前颁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解释新旧对比表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