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摘要】:p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更为明显。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不但基数大,而且增长速度快。给养老保险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我国仍然缺乏完善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本文主要从对我国 21 、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分析p 入手,重点分析p 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带来冲击,试图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改革之路。【关键词】:p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对策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2、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1.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现状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人口政策所致。1973 年以来, 我国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1990 年总和生育率为2.31, 这 20 年的降低量占到 1950 年以来的40 年的降低量的 9
3、9。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转变为老年型是人口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 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迅速延长。生育率下降和死亡率下降都促使人口的年龄结构趋向于老龄化, 前者使年轻人口比重下降,相对增加老年人口比重, 而后者使人口的整体寿命延长, 绝对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从20_年到20_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在 21世纪,我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
4、会。2021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与上年度相比,净增725万,增长了0.5个百分点,是历史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大的一年。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3岁。到2021年中国老年人已占全世界22,60岁以上的老年人1.74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2.76,其中80岁以上高龄达到1300万。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较快与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进展相对比较缓慢。但是,随着80年代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的大幅度进步、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生育率水平的稳定下降、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阶段呈现出迅速加快的态势,其老龄化增长速度和老年人口增长规模出现了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鲜明特点。20_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 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 7.7,按照国际老龄化评判标准之一,我国已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由表一20_-2050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的发展趋势速度之快。就我国而言, 人口老龄化进程始于 20世纪 60年代中后期,然而,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未曾出现过的严峻且正在快速进行中的老龄化现状。在 21世纪,我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