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74504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一)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医务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 那么,对所有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 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务必采取下 列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与护理 操作时务必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 行手消毒。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 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 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者有可 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 或者者围裙。3、进行

2、内窥镜检查、拔牙、镶牙等与病人血液接触工作时, 须穿防护衣、戴口罩、手套、防护镜。4、医务人员收不皮肤发生破旧,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 液、体液的诊疗与护理操作时务必戴双手套。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 或者者划伤。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 健康造成直接威胁。1、常见的锐器在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含。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 用缝合针、安甑碎片、玻璃及剪刀等一些锋利的医疗器械。2、防范措施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手持针头与锐器时,不要 让锐利面对着他人,以防不

3、慎刺伤。操作完毕,处理针头时不要 太匆忙,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防止刺伤自己的手;禁止用手去折 弯或者弄直针头;在为不合作患者做治疗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将用过的针头、刀片、缝针等及时 处理,丢入合适的锐器盒内,不要将针头、刀片、缝针等丢在通 常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严格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务必熟悉掌握各项操作规程,手 术科室医护人员与锐器接触机会多,操作者要严格操作规程,准 确、无误,做到忙而不乱,从而防止锐器刺伤自己或者他人。当 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或者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特别 是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务必戴手套操作,尽管戴手套不能防止 锐器伤,但能够减少血液进入

4、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操作 中,手套破旧应立即更换,处理血液污染的器械时均应戴手套进 行,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完全洗手。完善防护措施,接种乙肝疫苗,定期体检,并进行有效的 预防接种。3、锐器伤后处理医务人员工作中不慎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伤时,应立即 挤出伤口的血液,流水冲洗伤口,再用碘酒、酒精消毒,遇特殊 感染手术中医务人员不慎刺伤,应立即进行临床处理与消毒。并 在手伤后48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填写报表,在伤后 72h内作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 体液时,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最迟不超过7天),1个月后再注 射1次;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

5、于暴露后作 hcv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即刻抽血检 测 hiv,3、6个月后复查,72小时(越早越好)内使用二联或者三 联药物治疗28天,并随访6个月。x光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一)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加强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通过职业教育,增强专科理 论知识,深入熟悉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掌握防护原那么与具体防护措施。(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工作时尽量缩短接触X线的时间以减少危害,定期脱离 放射环境以减少射线的照射及积蓄。2、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与x射线管焦点或者散射体的距离 来减少其受照剂量。3、对病人进行x光透视、照片操作时,应穿戴铅橡胶防护

6、衣,佩戴防护用品铅围裙、专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在不影 响正常操作的条件下,使身体尽量远离x射线管与患者,躲开有 用线束的直射线。对患者要严格掌握其习惯证,在保证诊断质量 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照射时间,并用铅胶板屏蔽非检查部位。4、加强通风换气,消除x射线机房内有害物质:除安装迷宫式百叶窗保持良好通风外,设机械通风,保持每 天换气46次。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临床 标本,而标本中含有不一致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 次体、寄生虫、衣原体与支原体等,因此实验室医务人员每天都 暴露于各类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为保护实验室医务人员的健康, 防止

7、污染向实验室外扩散。特制定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实验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1)实验室检测的标本大多是病人的血液、分泌物与排泄 物(如粪、尿等)。其内可能含有多种病原体,为了提高标本阳 性检出率,选送的标本往往都是含菌数量与活菌数最多的局部。 另外,带菌者、亚临床感染者、潜伏期病人,这些没有明显临床 病症的人有的时候送检标本做例行检查时,标本中也可能含有病 原体。(2)实验室锐利器械实验室人员在采血工作中被针头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可导致医务人员血液暴露,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与艾滋病病毒等的危险。另外,针刺伤还可传播一些其他疾病, 如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

8、3)检验操作时形成的微生物气 溶胶检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害性的微生物 气溶胶。直接涂片或者制作湿片时;5吸取与稀释体液标本或者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时;倾 倒微生物悬液时;使用组织搅拌器后立即翻开搅拌器盖或者当培养管振摇 后翻开管塞时。2、防范措施(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操纵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实验室 微生物学监操纵度、保洁工作制度、消毒工作程序与感染性垃圾 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制度。(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不正 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时都能使用符合规 定的安全技术与预防措施,要增

9、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 染的危险性认识,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内容, 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3)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操作中戴一次性 手套、口罩,高危操作环境要求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正确配 制消毒液,定期对工作环境消毒,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4)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与处理医务人员被锐器意外刺伤后,应先脱去手套,再自近心端向 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淌净水冲洗伤口,使局部血液排 出,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5)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在配制、使用与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如发生接触,务必做到: 迅速脱去手套与隔离衣;

10、肥皂与流淌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眼睛接触后迅速用 水或者等渗洁眼液冲洗;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那么,强调 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 务人员传至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含接触隔离、空气隔 离与微粒隔离。对病人与医务人员均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为 有效隔绝皮肤与病人6唾液、血液及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接触,医务人员手的防护 极为重要,工作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戴手套,并在下一位病 人治疗前更换手套,操作后脱掉手套、肥皂洗手。必要时可用手 消毒剂,常用的有5000mg/l碘伏溶液或者75%

11、乙醇溶液。二、发生锐器刺伤立即清洗、消毒,必要时包扎。诊疗时工 作人员应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眼罩,预防感染性气溶胶吸入 与污染。三、口腔诊室内要保持清洁,每个工作日结束后用紫外线照 1小时,并保持通风良好。治疗台在治疗每位病人后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综合治疗椅外表及在诊治过程中被病人血 液、唾液或者其他分泌物污染的工作台,在治疗结束后用500 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第四篇: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措施(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者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

12、务必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 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 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要紧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含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与微粒隔离。(二)标准预防措施1、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 物品时,不管其是否戴手套,都务必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务必立 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者 传染其他人时。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 人粘膜与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 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3、

1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 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粘膜与衣服的污染。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与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 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与适当消毒。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6、锐利器具与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7、医护人员进行各类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外表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8、污染环境或者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第五篇: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措施(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 具有传染性,不管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

14、者是否接触非完整的 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务必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 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 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要紧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含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与微粒隔离。(二)标准预防措施1、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 物品时,不管其是否戴手套,都务必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务必立 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者 传染其他人时。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 人粘膜与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

15、接触清洁部位, 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 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粘膜与衣服的污染。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与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 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与适当消毒。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以 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6、锐利器具与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7、医护人员进行各类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外表消毒时, 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8、污染环境或者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要树立无菌观念,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 菌操作原那么,进入人体组织与无菌器官

16、的医疗用品务必灭菌,接 触完整皮肤黏膜的器械与用品务必消毒。L消毒灭菌原那么;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使用后皆应先清洁,再进行 消毒或者灭菌。手术器械及其它诊疗器械灭菌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 热、不耐湿的物品,宜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环境与物体外表,通常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 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使用的消毒产品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者符合相应标准 技术规范,遵循使用的范围、方法与考前须知。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两前三后”(接触患 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后、接触 患者周围环境后)需洗手。3、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

17、、氧气湿化瓶、呼吸 机面罩、管路与婴儿暖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 干燥储存于消毒柜内。湿化瓶及婴儿暖箱用水为无菌水,每日更 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瓶、接头等可拆卸局部定期消毒。4、保持室内清洁,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床 头柜、新生儿暖箱等物体外表使用清洁或者消毒布巾擦拭。擦拭 不一致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5、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新 生儿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 等的病房及其它部位的地面、物体外表,应保持清洁、干燥,每 天进行消毒液擦拭,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6、病区治疗室应每天12次用紫外线灯进行

18、消毒,消毒时 间每次很多于30分钟;应保持紫外线灯外表清洁,每周用75%6、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7、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 者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能够使用具有安全性能 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二)锐器伤的预防措施1、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 少创口出血;2、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 实施手术时操作者在手术过程中传递刀剪等锐器时应使用弯盘。3、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套不可双手覆帽。如要回针帽, 可用单手技术;4、操作完毕后将使用过的一

19、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 与其他尖锐物品立即装入锐器盒内,严禁处理前折弯或者打断针 头,必要时用钳子夹住针头拔出;5、在加药液折安额时戴手套,使用专制折安甑器折断安甑, 不用手直接折断安甑,科有效防止折安甑时玻璃划伤双手,6、诊疗与护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尽可能使用具有安 全保护性装置的产品,如真空抽血设备、安全留置针、无针密闭 输液接头、带有安全滑套的针筒,可阻止与减少锐器伤害的发生7、给躁动患者进行操作时应有助手协助与必要的约束措施。的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有灰尘、油渍应随时擦拭。体温表每 次用后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传染病患者使用500mg/184消 毒液消毒);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

20、。7、随时操纵交叉感染。发现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感染者, 应隔离治疗(酌情单间隔离或者床旁隔离),相同疾病或者感染 者可同居一室。8、患者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每周更换,如遇污染随时 更换。9、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感 染的患者,应严格隔离,患者所用的器械、被服等要按照“消毒 一清洗一灭菌”的程序处理,辅料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统一回 收。10、患者转科、出院、死亡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11、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用品,用后称取重量,针 头、刀片等锐器用后放入利器盒内,其它污物、废物分类放入垃 圾袋内,污物到达容器3/4体积时,及时封口,并黏贴标签, 注明废物种类、

21、来源科室、日期,登记本标明重量与交接人姓名, 由专职人员回收到指定存放处,集中上交市焚化站。上述物品交 接务必备记录本记录重量,交接人签字,交接登记数据储存三年。12、病区内使用的空调保持干净,每月对过滤网进行清洁一次。13、医务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仪表整洁; 工作服每周更换一次;污染严重时随时更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一、洗手指征: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下需要洗手: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2、当医务人员的手明显污染或者被血液、体液与蛋白性物 质污染后;3、处理污染物品后;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5、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旧皮 肤或者伤口敷料后;6、进

22、入与离开病房前、板前与休息后。二、洗手方法:1、湿手2、取液3、揉搓4、冲洗5、干燥6、护肤标准洗手法:六步洗手法:(洗手时间不得少于二分钟)1、掌心相对,手指合拢,洗净掌心与指腹。2、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洗净指缝与指蹊。3、指尖并拢,掌心处揉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4、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5、握住大拇指旋转揉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6、双手指相扣,洗净指背。三、考前须知:1、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与指关节等部位。2、注意完全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3、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开关。4、注意干手方式,防止再次污染。5、注意护手,护手用品统一提供。6、注意取液器的清洁,最好使用

23、一次性包装。假如使用肥皂合应具有滤水的功能,以保持肥皂的干燥。七、职业暴露预防用药的审批流程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所需进行的检验与预防所用药物, 由感染操纵科开检验单或者处方,由医疗科审批后检查或者取药。(一)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着即刻 报告感染操纵科, 并及时向感染操纵科进行登记;(二)感染操纵科根据职业暴露的程度进行风险评估,确定 暴露级别及是否需要预防用药;(三)职业暴露人员持感染操纵科开出的检查化验单与预防 用药处方到医疗科审签凭审签的检查单到军人门诊抽血检查, 凭审签的处方到药房取药,局部药物尚需医务部领导审批;(四)医疗科设立职业暴露专项经费,并指定专人审签,检 查单与处方审签后,

24、及时 通知有关部门(医务部领导、军人 门诊、药剂科等)协调实施,以确保职业暴露后的检查与治疗规 范有序进行。第二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编码5514b3安全防护与伤 害的措施一、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与被污染的物 品时应戴手套。当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旧(伤口、皮肤炎症) 时,假如要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与护理操作时 务必戴双层手套,结束后立即洗手。二、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手被病人 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应立即用肥皂与流淌水清 洗,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三、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 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

25、衣或者者围裙等。四、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 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 或者者划伤。五、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针头使用后勿套上针 帽,防止被刺伤,手持针头与锐器时,不要让针头与锐器面对自 己或者他人。使用后的锐器(针、刀、剪等)应当直接放入耐刺、 防渗漏的利器盒(塑料桶、铁桶等),统一处理。第三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 XX县区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根据医院感染工作需要,制定制度。(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者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 触上

26、述物质者.务必采取防护措施。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 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 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要紧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含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与微粒隔离。(二)标准预防的措施1、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 物品时,不管其是否戴手套,都务必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务必立 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者传染其 他人时。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 人黏膜与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 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3、上述物

27、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 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与衣服的污染。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与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 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与适当消毒。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 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6、锐利器具与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外表消毒时, 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8、污染环境或者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者可疑污染

28、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 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1员;转运疑似或者临床诊断传染 病的医护人员与司机。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 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有体液或者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旧或者接触体液或者破旧皮肤黏膜的 操作时;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3 .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对传染病尸体进行解剖的医务人 员。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 灭菌与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

29、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 中点。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与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健 康显得十分重要。一、危害因素1、生物因素医疗用品在供应室进行去污、清洗、消毒与灭菌,再返回临 床使用的循环程序中,频繁地接触病毒与细菌。污染物品的数量 多、种类复杂,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这不仅仅是造成医院感染 的潜在因素,也是危害供应室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2、物理因素消毒灭菌时高压锅、排气扇等的噪声,可损伤人体的听神经, 引起心血管系统等的生理变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能够引起 角膜炎、结膜炎及皮肤红斑,它照射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也有 损害。热力灭菌法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使供应室工作人员 长期处于高温

30、高湿的环境中,对健康造成影响。3、化学因素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在应用时散发 的气体,可污染供应室的工作环境。这些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 性与腐蚀性,直接接触人体时可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的损伤; 挥发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长期作用可 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的损害;另外对人的眼睛也有 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模糊、视物不清等;2还能够引起接触性皮炎。4、锐利器械伤害在物品回收与清点的过程中,污染的针头、刀片或者其他医 疗器械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工作人员的血液暴露, 有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与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

31、v)感染的危险。5、环境因素供应室工作繁琐单调,消毒灭菌工作需付出较大的体力,人 体容易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每日把医院各处回收来的布类、 器械等物品统一在回收间再重新分类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又造 成了回收间环境的污染。二、防范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加强供应室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把职 业安全教育作为培训的要紧内容。强化护理人员消毒、灭菌与隔 离及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预防、操纵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在回 收的过程中,要求戴口罩、帽子、手套,出供应室时换外出衣、 外出鞋;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尿液、脓液与体内各类引流液的器 械时,要求戴手套,同时要及时更换手套,防止交

32、叉感染。2、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供应室人员务必保护自身健康,不能患有急慢性传染病。每 年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两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职业健康教 育,提高工作人员免疫力与抗病毒能力。3、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与处理在操作中应戴手套,注意防止损伤,动作轻巧,防止碰撞, 对金属器械应先分类,使用持物钳持物。锐器务必放在利器容 器内进行运输,防止用手直接接触锐利器械,以免刺伤。一旦被 利器刺伤,应立即反复挤压伤口周围并洗手,用碘酒、乙醇等消 毒,必要时包扎。如被hiv、hbv等污染利器刺伤,应进行相应 的接种及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如严重刺伤,立即到外科处理。4、环境因素的防护安装排气扇,在制作敷料、棉球等,应戴口罩。5、化学消毒剂的防护熟悉消毒剂的理化性质,配置时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配备容器盖,防止消毒剂的挥发,既能够 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又减少了对身体的危害。定期通3风,工作时应开排气扇,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强酸浸泡物 品操作要小心慎重,操作完毕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所接触物品及区 域。放酸位置需固定,切忌与其他溶液混放,容器外表要有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