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挖空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代史伶官传序》挖空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代史伶官传序挖空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五莲一中2018级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导学案(13)审核人:高三语文组使用时间:第八周第13课五代史伶官传序一、课前复习检测1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 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举先王之政,以兴利 除弊,不为生事。2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 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为天下理财,不为征 利。3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 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辟邪说,难壬人,不 为拒谏。4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和司马
2、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 政见和方法不同的原因,因此简略地写了回信,不再辩白,但是又因为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希望司马 光原谅他。5 .答司马谏议书中,“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可 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那么,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 括。6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 赏罚不公的句子是:恩所加那么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那么思无因怒而 滥刑。7 .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 的意见的两句是: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8 .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 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
3、坚持到最后。9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 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10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 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 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二、重点实词释义呜呼!盛衰之理,虽(虽然)日天命,岂(难道)非人事哉(吗)!原 (推其根本,推究)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世(世人)言晋王之将终(临死)也,以(介词,把)三矢(箭)赐庄宗 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扶持推立);契丹与吾约为 兄弟;而皆背(背叛)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
4、遗憾、悔恨)也。与 (赐给)尔三矢,尔其(祈使语气,一定)无忘乃(你的)父之志! ”庄宗 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泛指一般属官)以一少牢(羊、 猪各一头)告庙,请(敬辞,表示恭敬、慎重)其矢,盛以锦囊,负而 前驱,及(等到)凯旋而纳(收藏)之。方(当)其系(缚,捆绑)燕父子以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函(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祖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傩(仇人)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在 夜里)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向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 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 失之易欤?抑(或者)
5、本(考察,探究)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乐)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故方(当时)其盛也,举(全,整个)天下之豪杰,莫(没有人) 能与之争;及(等到)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被)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极小的事),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爱 的人或物),岂独伶人也哉?三、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翻译:推究后唐庄宗取得天下和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 道了。2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翻译:这三件事,是我遗留的还感到悔恨的事情。给你三支箭,
6、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愿!3 .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 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翻译:此后庄宗出兵,就派属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恭敬 地取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在军前开路,等到凯旋时 再把箭收藏(在祖庙里)。4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翻译: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 进入太庙,把箭给交还到先王的灵位前,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 气骄盛,可以说豪壮极了!5 .及仇(傩)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
7、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翻译: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 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手下的士卒就 溃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道到哪里去。6 .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身,自然之理也。翻译:尚书上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能得到好处J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 的道理啊。7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 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翻译: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跟他抗争; 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可以使
8、他丧命,使国家灭亡, 被天下人耻笑。8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翻译: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上积累而成,而智勇之人往往被自己 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道只有伶人才如此吗?四、理解式名句默写1 . (2020山东模考)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李存勖的兴 亡总结出的道理,这也就是尚书所说的“满招损,谦得益”。2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在陈述庄宗得、失天下的具体过 程,并引用这句名言后,得出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的历史教训。3 忧政勤民可以富国强兵,安逸享乐自会招灾亡身,对此欧阳修在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统治者4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生于忧患,死于
9、安乐”所表达 的意思异曲同工。5 .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岂独伶人也哉?6 .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防止“积羽沉舟,群轻折 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这两句话。7 .玩物丧志会丧失理智,而防微杜渐才能避祸趋吉,对此欧阳修 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沉痛警示我们“”8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 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的 教训I,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I,意味深长。1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满招损谦得益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夫祸患常积于忽
10、微而 智勇多困于所溺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夫祸患常 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强化训练】伶官传序默写.2 .伶官传序中,作者否认“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 定的句子是: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 .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 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J.4 .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 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 .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祸 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11、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6 .伶官传序中,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7 .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梁,吾 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8 .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 心论点的句子是: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叹一 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9 .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其后用兵, 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 之”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9.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
12、不成功 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10 .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 是:满招损,谦得益。.11 .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 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 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 大。.12 .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 .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 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14 .伶官传序中,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 反响是: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15 .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那么遣从 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16 .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六、本课需要积累的文化常识七、本课易错字词积累(每个写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