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263041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陈慧君 陈 飞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内涵与特征本都是逻辑学上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内涵,什么是特征,逻辑学有着明确的界定。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体现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品质与特征;特征是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中使用内涵与特征这两个概念,更多地是在隐喻的意义上来讲的,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我们课题组通过研究认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从广义角度辨析应有四方面的含义: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表达的一个最基本的内涵即教师是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承载着教育

2、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教师定位于专业人员,才能真正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自觉、自主地为自身发展开创广阔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变化,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我们认为:教育学科应该被看作是教师共同的专业。因为教育人、全面的培养人的素质、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每个教师都要承担的共同任务。2.教师是发展中人。教育学的理想是:在师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新课程改革极为强调师生要结成“学习共同体”。然而,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无论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还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3、,都只强调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发展,造成教师发展的旁落与教师自我的迷失。正视与解决教师发展的旁落,在探索与思考中建构新的理论,推动教育实践向前发展。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谓专业成长,就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不断成熟,教育经验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3.教师是学习者。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教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这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

4、作建构;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上课也不是单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性实践。4.教师是研究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一

5、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教师的发展,是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研究、是把教学变成教育、是教育意义的实现。这个观念强调: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局内”的一个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参与观察者,特别是在某些不可重复的特定的教育情境下,教师是最适宜的观察者与研究者。综上所述,就个体而言,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表现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形象。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专业形象必须包括:一是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论,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

6、二是具备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三是特别要具备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由此,依据对专业化发展内涵的理解,我们总结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教学教研的专业知识、实施教学教研的专业能力和终身教学教研的专业精神。而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则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水平。教师的文化素养是难以“培训”和“灌输”的,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浸润”和“孕育”。它是指语文教师经过较长时间培育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从事教育工作所专门需要的涵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气质品位、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的总和。它的核心表现是:(1)思维的深刻和独

7、到;(2)知识的丰富和广博;(3)人性的丰满和善良。一个人文素养高的语文老师的形象标志就是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智慧的老师,拥有善的心灵、美的情怀,是智慧的化身、人格的楷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同事,都以灵性启迪悟性 思维引导思维,人格塑造人格,生命润泽生命。就一个群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1.有群体发展愿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愿景是对未来的愿望,是对发展前景的美好描述,体现的是希望、愿意看到的景象,在这个意义上与“愿望”是近义词。在某些语言环境下两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愿景与愿望的不同之处就是愿景在某些语言环境中意思侧重点是前景、未来景象。愿景与

8、目标有何不同呢?一般而言,目标是针对未来特定的时间内,可以具体明确评估的努力方向。目标是愿景的一部分,但一个愿景所要包括的内涵应该远远超过目标。愿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核心理念,另一部分则为未来的蓝图。后者体现目标性内容,前者体现价值体系。从我们这所学校的角度来说,着眼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进行愿景管理,也就是通过本校语文教师参与讨论对学校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结合个人价值观与学校发展方向,通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来组织教师队伍,使教师的力量极大化发挥。愿景形成后,学校着力将愿景转化为学校具体的发展规划,将办学的基本理念和学校发展目标用规划和行动方案的形式

9、表现出来,以此来引领和规范全校教师的行为。愿景清晰了,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灵魂也就有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就明了了。2.有校本教育科研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发展。学校发展要获得小学语文教师群体发展的动力支持,保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健康、协调、稳定,这就需要高度关注学校的教育科研,通过校本研修找准发展的定位,明确发展的路径,理顺发展的关系,探索发展的举措。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给我校科研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这要求校本研修必须与学校语文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分析语文教师群体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探寻语文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在破解学

10、校语文教育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科研的“升级换代”,实现学校的变革与进步。3.有良性运行机制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机制” 这一通用术语的基本含义包括以下要素:(1)事物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2)表现为一定的运动方式;(3)随时间发生变化;(4)运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构成部分的数量及其联系或影响方式。也就是说,学校运行机制既包括工作方式,也包括工作方式运行过程,以及运行所依赖的组织机体。从学校运行的理念来看,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作为立足点,学校需将以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的理念放在突出位置;从学校运行的制度来看,以学校的内涵发展作为着眼点,学校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一系列

11、规章制度,用制度保障发展,靠制度促进发展;从学校运行的方式来看,以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目标,学校需要考虑开展哪些活动,借助于何种渠道或途径将教师的发展推向深入。4.有和谐的学校文化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人际生态环境。和谐的学校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人际生态环境。人际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是被当今企业管理所证实了的一个命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情感关系,没有和谐的学校文化,没有学校内各组成要素的协同配合,就难以实现持久、健康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营造温馨和谐的学校文化,形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发展需要有发展的环境,教师群体发展需要

12、有协调的内部环境。有了和谐的学校文化,教师之间相互情感支撑,无论是课程的开发,还是课堂教学的变革,都有了可靠的保障和空间,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会切实落到实处。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来看都是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因此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内在缄默性: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对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现象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这样的实践智慧是语文教师长期内省反思所得隐性知识转化而成的高级思维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对语文教学问题瞬时的直觉反应,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学活动。2.动态生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研究过程中对复杂教学关

13、系的顿悟,是语文教师在具体语文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能力的体现。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得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建构智慧的过程。3.个体独特性:一个学校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多个教师个性的独特表现,教育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风格的异彩纷呈,具体表现为与众不同的教学行为和处理教学及研究问题的独特方式。4.行动实效性:群体的语文教师智慧是个体教师的隐性智慧被激活并显性化的过程,它关注群体专业化发展对个体身心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从而反思自己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理念,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直接导致行动研究的创新。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实施途径与策

14、略我们课题组经过实践探索,研究得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最便捷有效的途径是实施有效培训策略,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师的迫切需求为培训内容,以教师自觉参与,主动发展为原动力,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最终目标。为了提高对语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认为在开展校本培训中,采取有效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1.模块培训策略按着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把校本培训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以模块的方式向教师进行培训,按着这种形式,我们把培训内容划分为师德培训、学科知识培训、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教育教学技能培训。2.全员培训策略在实验最初,为了尽快转变教师观念,我们(1)是积

15、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2)是通过观看录象讲座,请上级教研员进行课改理念,学习方式,评价策略方面的讲座。(3)是学校主管业务的领导组织教师研究、学习、讨论、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精髓,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3.行动研究策略行动研究是校本培训主要策略之一,简单地说行动研究就是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场景中对自身实践的系统反思。它不是一种独立研究方法,而且对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教师反思的一种有效形式,行动研究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倡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对教师来说,参与行动研究的收获之一就是实践智慧的提升。

16、(1)层次目标策略:即按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的不同确定不同层次的培训目标,使教师即能达成,又能经过一定的努力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2)领导与教师互动策略,即培训者,学校领导,教师相互之间的互动,首先培训者与教师一起座谈交流,进行教情情况分析,把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结合点,撑握校本培训资源,确立互动培训核心,其次选准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局内人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3)任务驱动策略,即教师带着任务参加校本培训,通过“任务驱动”,提高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如学期内做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搞次问题研究交流会,搞一节课堂教学设计,每月写一篇案

17、例分析,每学年读一本著作,写一篇教学体会等等,这样教师在任务驱动下,便会进行自主教育、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理论水平。(4)科研管理策略,我们结合本课题实验,开展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培训”,这对于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针对学校的实验课题,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心,以系列化研究为主要形式,把科研贯穿于课改的全过程,每学年要求教师立一项专题,每学期开展一项样本研究交流会,以科研推动教研,在教科研的互动中,对教师进行了培训。(5)开展研培互动策略面对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的诸多问题,以校为本的理念逐步深

18、入人心,校教研也成为当前把学校建成为学习化组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使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计划有实效,有质量的平移进行,我们实行研培互动:是实行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为加大课改实验培训的力度,加强课标、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我们采用学-研-培-评互动的行动研究方式,开展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活动。学校现应每周四下午为集中研究日,针对教学中存的问题,困惑进行集中研究交流,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进行互动研究,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找准课改研究方向,探索学科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确保课改,培训的有效运行。(6)课堂培训策略新课

19、程理念的巩固,需要一个鲜活的教学来实践课程理念转化成行为又需要一定的示范,有些理念的落实,需要在尝试上实现。为此,对教师的培训也要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使培训走进课堂,为了促进教师在教学岗位上更好地践行新课堂理念,更好地运用新课程呈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我们从校本实践出发,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作用,进行课堂“校本培训”这既能锻炼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也迫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大胆科学实践,促进他们持续发展,又能使广大教师受到培训,每次课堂教学之后,授课教师与看课教师都进行广泛交流与充分的讨论,使参加训教师在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与评课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新课程理念。在如

20、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成为教学行为的问题上获得一定的启示,在此基础上,专家面向全体教师进行课堂培训,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重点指出教学行为与理念没有结合好的一面,并提出如何改进建议,类似这样的培训我们主要动用专题研讨课,示范课,尝试课等。这样的培训形式,执教者直接受益,旁听者也得到启发,效果非常明显,这种培训形式是我们“校本培训”的一条持续可行之路。在实践、探索总结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各种有效的培训模式,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1.问题循环模式,即先择教师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问题。其次反思解决问题。其基本结构是,问题发现-实践-研究-问题解决发展-实践研究-发现问题解决。使教师在这样的偱

21、环上,不断提升素质。2.教学反思模式,所谓反思,是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对自己所有知识、行为、观念等进行评价,针对反思中的成功与不足,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稳定知识的显性化。因此,在反思中,要求教师自己制定发展目标,自我实践,自我评价总结,这种培训模式,能把教师校本培训活动渗透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过程中,实现校本培训基础化,全程化和全员化。每到周四研究日,培训者深入到教师中去,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对教师进行动态跟踪批示,解决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所谓到的问题和困难。3.案例分析模式。课程理念,从其本质来说,属于教育理论范畴,因此总单纯的新课程理念学习,不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理念中的各种教学问题,

22、而案例分析则为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架设了桥梁,使参训者对理念的学习“接受-理解”转向“理解-运用”上来,我们展开的形式有案例讨论、分析、归纳、撰写、整理等,这样的培训模式,提高了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教师群体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在学校中构建语文教师的“学习共同体”, 是学校在促进语文教师向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条有效之路。(1)构建教师共同体的共同愿景。例如: 三年内学校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某一次教研活动要达成哪些目标等。共同的愿景应建立在共同体成员追求个人愿景的基础上, 因为只有追求个人愿景的人才会真正关心共同体的

23、共同愿景。共同愿景还应该建立在全员参与并沟通探讨的基础上。有了共同愿景, 共同体成员才有可能精神振奋并不断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超越。(2)创建积极和谐的共同学习氛围。要构建这样的共同体, 首先学校领导要转变领导方式和观念, 要亲自加入学校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如亲自举办学术讲座, 亲自举行示范课, 亲自参与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等。其次共同体成员之间关系要融洽、气氛要民主, 要避免学术霸权, 如老教师经验较丰富, 青年教师思想较活跃, 他们在学习中可以相互促进。第三, 要合理分工, 让每个人均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如集体备课中可以轮流做中心发言人。(3)建立健全共同学习机制。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建立在其成员主动

24、自觉的学习的基础上的, 但其自觉性并不是自发的, 其成长也要经历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配以制度保障是完全必要的。首先,要根据语文教师发展的需要构建共同体组织, 如组建教研组、备课组、专家组等。其次,学校要对共同体成员提出明确要求, 如学校组织可以给共同体提出公开课、读书报告会、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的次数、内容等建议;共同体可以要求其成员每周进行一次教学学术交流, 每学期写一份评课材料, 每学年撰写一篇专题研究论文, 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每学期分别上一节汇报课和示范课等。第三, 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学校组织可以组成有专家引领的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考核, 可以制定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25、的评比方案。5.示范引领模式。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积极打造精品课堂,推动名师队伍的建设。以陈飞老师为例,他认真钻研课改理论、教材教法,力求课堂上童心童真的和谐境地,学校推荐他先后参加盐城市、全国阅读教学大赛均获得一等奖。学校以此为契机,推动名师梯队培养工程,打造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另外,我们还跟踪调查了一批起步早,成长快的教师。他们大多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就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并迅速成长起来。其中,姚卫祥、束佩芳、陈少华、郁娟老师都曾经荣获盐城市教学竞赛一等奖。他们的成长经历为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6.教师专业阅读模式。教师的阅读素养决定了自身在个性化阅读中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能力的

26、提高。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在阅读中形成的审美个性和积淀的人文修养,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行为。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沉重的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下,能静下心来“挑灯夜读”或潜心读好整本书的教师在全校教师中比例占20%,喜欢网络杂志等“快餐式”阅读的教师比例占全校教师的80%,能在阅读过程中与书本潜心会话的不到10%。“快餐式”的阅读方式严重地影响了教师在各种文化领域中汲取营养,这根本不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在研究中深刻地感受到学校行政力量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是激励教师拓宽文化视野的最好办法。我们课题组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成长经历,学习朱永新教授的“生命史就是阅读史”的理论,另一方面借助读书倡议、读书心得交流、学习汇报等教研活动形式,每学期利用周一例会时间来进行“让生命因阅读而精彩”读书汇报来促进教师多读好书、多读整本的书,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学校还特地制定了教师教科研考核奖励办法来督促教师主动阅读。总之,课题实验以来,我校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的校本研究中,有许多教师在学校“创境-学习-探索-自主-合作-创新”的总体发展性培训框架指导下,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创造了适合学生以及自身发展的有效实践。(陈慧君 陈 飞 大丰市第三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