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组教研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组教研课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美术组教研课题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学内容摘要 “以学生发展为本”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本文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关键在于要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为此首先要设计好一个包括操作、认知、创造和情感四个领域的美术教学目标群,以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然后通过对美术教学中学生、教师、课程、教学物质资源与技术四大要素的系统分析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后,谋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同时,教学目标应落实于作业要求之中,并通过学习质量的评价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相统一。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观的实质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两个驱动力: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将中
2、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建设成为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急需造就一大批有知识、有效率的高中级专门科技人才,这在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使人变得工具化和奴隶化;二是“人”的发展的需要,它要求“以儿童为中心”、“以人为本”来展开教育,强调每一个体的潜能、创造性和自我价值的开发,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却也可能会使人变得过分自私而造成与他人或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往,我国的教育偏重于强调社会发展需要而较少考虑“人”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实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存在物,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利用、改造自然并与之抗衡,必须组成社会,形成整体
3、力量。这社会整体力量正是每一个“人”各不相同的个性优势力量之和。所以,高度个性化的社会其整体力量就较强。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二者互为手段和目的。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世界高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教育在其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世界各国反思了人类教育史上的种种经验和教训,看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之后,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纷纷看好“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中国政府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4、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般认为,“素质教育”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两全”:(1)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指的是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2)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根据每一个体特点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
5、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方向。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力。这些年来,国内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大为改善,在教育观念方面,至少在理论上都已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但什么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学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呢?本文认为,贯彻“素质教育”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不仅要求转变教育观,更应当落实于课堂教学,真正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二、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讨论“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观,首先要讨论什么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简单说来,“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
6、诸方面(简称“五育”)都得到和谐的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但是,国内教育界对“五育”的认识却不无片面性。德、智、体、美、劳指的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各种人格素质,然而人们却往往把这五种必要素质分解为五类学科,比如将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等归入德育,将各文化课归入智育,将体育课、体育活动归入体育,将美术、音乐课归入美育,将劳动技术课、公益劳动归入劳动教育等,这样看上去似乎各司其职,其实却导致了“五育”的分裂,并造成各学科仅仅追求本学科“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的目标,使教育变得单薄而狭隘。譬如,语文教学只重字、词、句、篇的分析,忽视文章的文学性、审美
7、性的内涵;历史教学注重各朝代的年代、人物、历史事件的记忆,却忽视了正确的历史观点、民族精神的培养;美术教学只看重美术技能、绘画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学内容越来越“多、专、深”,学生不堪重负,却忽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严重忽视学生的思想观念、态度、情感、审美等人文素养的培养。其实“五育”包含着人所必须的综合素质,如图1所示,“智、德、美”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教育中都应不同程度地包含着认知、道德和审美的因素;“体”是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每一个体得以发展的生理物质基础;“劳”是创造性实践的能力,是“
8、五育”功能的有机整合和输出,也是个体与社会相联系的桥梁。所以,“五育”是相互关联着的教育的整体价值,应当不同程度地渗透于每一门学科教学之中。三、对美术教育目的的认识历史上美术教育界也提出过不同的教育目的,比如“社会本位论”、“儿童本位论”和“学科本位论”等,但是绝对偏执一端而排斥其余的观点都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目前的趋势是综合与平衡,比如,美国“以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DBAE)”在1998年北京“面向21世纪的学校美术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就已改译为“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将美术教育等同于绘画技法教育,只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不够全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
9、教育则要求通过美术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不仅仅追求美术的双基目标,还要追求五育中的其它价值,最终为实现学生人格的完善做出贡献。笔者曾于1990年提出“超绘画性目的美术教育构想”包括了五个层次的美术教育目的,其中以美术技能、美术知识和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形式,同时又追求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这是一个层次分明、内容全面并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育目的论框架,其中包括了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系统、智力价值系统、技术价值系统和创造价值系统,也具有综合、全面的特点。四、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育观只能解决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美术教学活动作出笼统、原则性的规定。但不
10、能改变美术教学实践,二者之间还需要一个中介,即现代美术教学理论以及具体而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技术。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其中有更多的创造性成分,虽然布卢姆在认知领域的“综合”亚领域中包含了设计和创造的成分,但主要是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重组,尚不能包容美术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非逻辑荒诞现象、灵感突发、有意识地反常规处理和个性化表现等创造特点,而创造正是艺术的本质和灵魂。所以,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必须加入“创造领域”。情感领域是一个极其广阔的领域,既包括学生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又包括人类的各种高级情感(情操),即指向“真、善、美”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以及兴趣、意志、态度、个性品
11、质等。加上技能领域和认知领域的双基,就形成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学“目标群”,这也是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美术教学目标体系,请见简表(表1) 表1 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简表 行为水平1行为水平2行为水平3技能领域模仿 协调 熟创 新认知领域记忆 理解 掌应 用创造领域发现 想象 思创 造情感领域接受 兴趣 审个 性 化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所以,清晰、准确而具体地设计美术教学目标是保证美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就是说,在设计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应从技能、认知、创造和情感四个领域进行全面思考,力求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群”这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
12、教学的首要条件。五、美术教学过程的意义不同的美术教育观追求着不同的教育目的。以往国内的美术教师把美术教育当作培养绘画技能的途径,特别看重学生作业(结果)的优劣,这是美术技能本位论、美术学科本位论的观点;但“儿童中心主义”、“人本主义”教育观则认为美术技能的学习及其美术作业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通过美术活动开发学生的心智和创造力,所以他们特别重视教与学的过程。美术技能训练而压制学生个性,其作业也偏重于美术技能的习得;儿童中心主义者的教学目标是开发学生心智和创造力,其教学过程动活泼使学生处于轻松而兴奋的状态,那么其作业也必然是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但由于他们的教学目标存在着某种片面性,都不可能使学
13、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设计一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群”,就有可能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两方面都避免这种片面性,从而达到新的统一。现代教学论认为,美术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要全面考察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物质资源和技术以及教师自身特点等四大教学要素来确定教学目标,并依教学目标思考所需的教学策略、组织形式、情感氛围、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程序等,创造性地设计出教学方案。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并提出适当的学习任务,民主平等地开展与学生的人际交往,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和学习方法,能个性化、创造性地进
14、行学习,并根据教学进程和教学情境因势利导地处理教学事件,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还需要组织教学评价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过程和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开展自评和互评,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三者之间有着清晰而严密的逻辑关系,它要求教师遵循教学论的原理,做到“教学有法”。六、美术课的“作业要求”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是一对辩证统一关系,当我们在重视美术教学过程的同时,也要关注美术教学的结果。在成功的美术作业中,学生除了能熟悉多种美术材料、工具及操作技能之外,也表达了学生的个性、愿望和创造才能,并产生成就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创造美术作业的同时,也创造了一
15、个与新作业相适应的新的自我,作业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成功的美术作业来自于成功的美术作业要求。美术作业要求是联结教学双方的纽带,它将决定学生做什么作业、做到什么程度,以及是否能实现某些高层次目标;同时,作业要求又是联结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纽带,是学生作业评价的主要依据;最主要的,作业要求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不但要体现出课题的双基,还要顾及创造性目标和情感目标,要留给学生个性选择、审美、探索和创造的余地,从而保证美术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笔者认为,完整的美术作业要求可由表2所示的三部分组成,在此谨以最不具有创造性的线描静物写生为例作一介绍。 表2 美术作业要求的设计 作业要求说 明示 例基
16、本要求用什么方法做什么练习。用线描方式画一件自己关注的静物,如:一双鞋子、书包、盆花等。注意线的穿插、疏密关系。具体化具体要求、需要补充的说明。画出静物的结构和细节;可加颜色等。可选部分允许学生创造、个性发挥的空间。可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含非绘画工具)和线;学生欢迎这样的作业要求,技能和认知要求都很明确,能力争达标;学生又获得了主体地位和很大的自由度,能自主地寻找表现对象、选择绘画工具,探索独特的绘画技法和创造性表达的方式,使自己的作业更有个性特点、更有创造性并且更美,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常会因情绪的高涨,注意力的转移而忘记作业要求七、美术教学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是一大难题
17、,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观。(1)理解“评价”。传统教学评价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鉴定或考核,即“选拔适合于教学的儿童”,而现代教学评价的目的则在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即“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学”。(2)理解“美术”。要改变“单一化”评价标准,体现出美术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本质规律。(3)理解“教学”。教学活动不完全是教案的执行,而是灵活机智的创造性活动,应当有教师自己的个性风格,是教师生命价值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具有原创性和不可重复性。(4)理解评价主体与客体。教学需要有教师评价学生,但更需要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以及学生评价教师;既要评价美术作业,也要评价教学
18、过程;既需要评价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也需要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情感、态度等。教育界或各学校都设计了各种有量化指针的教学评价表,但未必能体现新的评价观。本文认为,美术教学过程的评价除了要关心常规的美术教学要求之外,更应关注教师是否创造性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能巧妙地运用教学媒体便于学生的接受;能否有效地指导学法并提供了多少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促使学生学会学习;能否将作业要求设计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既适合大多数学生又兼顾特殊学生的需要;是否能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和便于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能否民主平等地展开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引导美术创作活动等。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情
19、绪饱满、心情愉快、思维活跃;还应当看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灵活应变的能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与艺术等。其中有的内容可以设计到各量化指针当中,但也有许多内容无法量化,只能采用定性描述的评价。评价美术作业质量的难点是如何为图形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美术作业制定评价指针体系。由于作业要求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所以可以按作业要求来评价,有弹性、灵活性,采用定性分析。在具体实施时,教师还要根据作业要求和学生实际制订出评分指针及成绩分配的权重,尤其在美术创作和设计作业中就应该强加创造性的权重值,使之成为主要的评价指针。这样的评价虽然不会象评价文化课题目那样泾渭分明,但毕竟会使美术教学评价减少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八、结论具体说来,只要我们每一节美术课都按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要求来设计、实施和评价,三者之间就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逻辑结构,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又能根据各人的特点在创造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的体验和发展,并努力从中学会探索、学会学习。而这些教学目标又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育目的一一对应,从理论上保证了每一节成功的美术课都在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和人格完善作出贡献,这样的美术教学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