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庆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甘肃省庆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1. 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孝公时秉承父志进行社会改革,公布求贤令,商鞅正是在这个时候进 入秦国,且其改革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C正确;AB在位时商鞅还没在秦朝为官;秦始 皇继位时,商鞅已经去世,D不正确。2. 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是新兴地主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B正确;动力主要来 源于新兴地主而非诸侯国的国君和士人,AD排除;奴隶主贵族是变法的阻力,C排除;应选 Bo3. C【解析】【详解】通过阅读材料“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并根据所学知识
2、可知,反对商鞅、诋毁商鞅的应该是商鞅变法中利益的损害者一一没落贵族, 因为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c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商 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成认土地私有,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新兴地主不会反对商鞅, 排除A项;立功将士、富裕农民都是商鞅变法的受益者,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排除B项、D项。应选C项。4. A【解析】【详解】商鞅变法中最具革命性的举措就是“废井田,开阡陌”,成认土地私有,从根本上改革原有 的社会经济制度一井田制,封建的生产关系逐步建立确立,社会转型由此实现,故A项正确; BCD三项也是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但不是最根本实现社会制度改变的
3、措施,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社会制度根本变革”,联系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分析解答。5. 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经济方面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 项正确,A项错误;自由放任政策是西方工业革命后的经济政策,故C项排除;闭关锁国政 策是明清时期执行的,故D项排除。6. 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这时期规定家里有两个男人以上而不分 家要惩罚,其主要目的在于适应小农经济的开展,确立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农民经济,鼓励各 自谋生,努力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力,促进秦国的经济开展,因此材料内容表达了当时 统治阶级
4、鼓励小家庭政策,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表达了当时为适应小农经济的开展而统 治阶级推行小家庭政策,没有涉及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 当时民众赋税负担问题,无法得出当时民众赋税沉重的结论,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内容表达了当时商鞅变法时期鼓励的小家庭政策,没有表达集体劳作,并且这时期应是 个体劳作,排除D项。应选C项。7. 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商鞅意在通过“国富民穷”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属于治国之术,应选A;商鞅 没有主张平均主义,没有提出经济的垄断,排除BC;商鞅提出的是国富民穷,不是富国强 兵,排除Do8. 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
5、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使得鲜卑人与汉人之间建立血缘 关系,使汉族与鲜卑族联系更“紧密”,故c项正确。;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但无法 表达“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排除A。改汉姓,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但无 法表达“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排除B。改籍贯也无法表达“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 起,排除D。9. 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处分是法的表达,而“让他们暂留在家养老送终后再执行死刑”那么是强调“礼。 因此表达的是礼法结合,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 儒学本身就是正统合法的地位,排除D项。应选C项。10. C【解析】【详解】图片描述的是都城从平城迁
6、移到了洛阳,c项正确;图片内容与均田制、整顿吏治以及移风 易俗无关,排除A、B、D项。应选C项。11. 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 百姓巧取豪夺,从而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故正确;都城偏远和南朝政权的威胁 都和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无关,故错误。所以此题答案为A项,BCD错误。12. B【解析】【详解】根据文字材料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汉胡文化交流,为隋唐大 一统和文化包容性的开展奠定基础,所以B正确;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反映了汉胡文化的双 向交融,而非单向,所以A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严重
7、,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时期中华文明有所开展,所以C错误;“消失”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所以D错误。13. 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得出,不断是十六国,还是北魏政权,都试图建立统一的王朝,广阔的疆域,因此 表达了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A正确;材料没有表达民族矛盾,排除B;材料只涉及到有统 一的思想,并不能说明趋势加强,排除C;材料不能比拟得出南朝局势稳定,排除D。14. 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制定俸禄制和实行三长制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就已经实行的措 施,故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学习汉族文化的表达,发生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排除。 废除鲜卑族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礼仪制度的
8、内容是发生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排除C。废 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刑律都是迁都洛阳后的改革措施,排除Do点睛:抓住材料的限定信息“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结合孝文 帝改革的相关史实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5. 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实质上是重新调节君权与族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的长远之 计”可以看出以三长制“治民”的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D项;材料没 有表达“宗族脉络”、“民族交融”、“财税征收”,排除ABC三项。应选D项。16. C【解析】【详解】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翻开国门的事件,C正确;英国、法国、德
9、国不是 黑船事件的制造者,排队A、B、Do17. 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江户时代的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A项 正确;孝德天皇是七世纪前后主持大化改新的日本统治者,当时日本尚未建立幕府统治,排 除B项;大化改新时期,日本实行开放而非锁国政策,排除C项;中国秦汉之际日本尚未进 入封建社会,更无幕府统治,排除D项。应选A项。18. B【解析】【详解】明治维新政治改革是废番置县,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需要而建立统一的市场,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属于出发点,属于结果,A不符合题意,排除;废除旧的封 建体制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属于文
10、化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 题选B。19. 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而唯真正在于教育”,说明“文明开化”的重点是教育改革,A项正确;军 事改革无法表达,排除B项;材料没有表达培养出国人才,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社会生 活习俗改革,排除D项。应选A项。20. B【解析】【详解】j结合所学可知,在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规定,议会的权力有参与制定法律和批准 财政预算,符合题意,B项正确;批准法律和对外宣战、媾和,属于天皇的权利,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应选B项。21. D【解析】【详解】“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内涵是扩展疆域,实行对外扩张,D正确;A属于经济、B属于军事;C是民族危
11、机,不符合题意。22. A【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此时为明治维新期间,其次根据工厂数量和蒸汽机数量的迅猛增加, 说明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充分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正是明治维新的重要举措一一殖 产 兴业”政策的内容,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这些工厂和蒸汽机主要为军事工业服务, 也无法表达军国主义色彩,排除B项;1889年宪法确立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与工厂 和蒸汽机数量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大化改新发生在7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 除D项。应选A项。23. 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身为地主阶级的李鸿章寄意逃亡日本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精研西学, 历练才干,以
12、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实境遇,遽灰初心”,是因为两人在主张上是一致 的,即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A项正确;材料未说明君主立宪是中国开展的方向,排除 B项;李鸿章是地主阶级官僚,不会支持维新派制度变革,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抵抗革命 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排除D项。应选A项。24. 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后,日本的亚洲政策发生彻底转变,从坚持“亚洲主义”到彻 底否认“亚洲主义”,甚至积极参与瓜分中国,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影响 了日木对外战略的调整,应选D;明治维新后,日木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该政 策的制定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无关,故排除A; 一战前美国在
13、中国不断扩张,推动了日俄同 盟关系的形成,与中国戊戌变法无关,故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马 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排除C。25. 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不欲为亡国之民”,出现了“振兴之自上”的“自 强之举”即戊戌变法,爆发了 “奋起自下”反对“外族之凭陵”的义和团运动等,说明中国 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D项正确;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只是一局部信息,不是材 料主旨,A项错误;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拟动乱与材料主题思想不符,B项错误;义和团运 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只是材料局部内容,不是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C项错误。26. C【解析】
14、【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闭塞的乡村,戊戌政变不为人知,但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却是“地保” 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c正确;“地保”打着小锣挨家 挨户地通知百姓皇帝和皇太后驾崩不等于百姓忠君思想浓厚,排除A; B是现象不是本质, 排除B; D不符合史实,排除D。27. 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 迁谬之弊”可以看出光绪帝主张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学习西方科技,说明他坚守中体西用思 想,A正确;戊戌变法并未挽救民族危亡,B排除;戊戌变法之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就已经开 始向西方学习,C排除;材料与思想启蒙无
15、关,D排除。应选A。28. 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思想开展成为政治运动的标志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从此维新变 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故A项正确;1895年11月,公车上书失败后成立了强学会,故B 项错误;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创办了万国公报,故C项错误;定国是诏 公布于1898年,故D项错误。29. 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联系康有为等人的主要活动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方式主要有:兴办学堂, 招徒讲学;著书立说,阐发理论;创办报刊,宣传主张;成立维新团体,推动思想传播;给 朝廷上书;所以兴办学堂成立学会办报纸著书立说都正确,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维新派宣传变法理
16、论的方式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 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 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 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认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认的一个组合选 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 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 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进行判断。30. C【解析】【详解】康有为采用“托古改制”借孔子的
17、权威来宣传资产阶级进化论和改革思想,提出改革封建制 度的政治要求,形成和奠定了他变革社会的政治理论基础。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 这样做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接受。这反映了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挑战精 神,主张变法,开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也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思想 彻底决裂,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故排除ABD,选C。31. (1)措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普遍推行郡县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2)内容:学习汉族的礼仪;仿照汉人建立的官制;继承并推广儒学。【解析】【详解】
18、(1)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普遍推行郡县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2)根据材料二“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可知,孝文帝改革 学习汉族的礼仪;根据材料二“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可知,孝文帝改 革仿照汉人建立的官制;根据材料二“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可知, 孝文帝改革继承并推广儒学。32. (1)吸取中国失败的教训I;进行明治维新;有利的开展环境;巨额赔款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依据: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政治权力斗争激烈;贫困、资金匮乏;人才缺失。根源: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析
19、】【详解】(1)根据“中国失败的消息传到日本使它不吃大亏就能学乖”得出吸取中国失败的教训; 根据“日本的变法,是在没有多少战争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得出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和有利 的开展环境;根据“地与金钱(相当于清朝两年多的岁入)恰是廉价了日本,本该近代起步 (原始积累)的资本变成了负值”得出清朝的巨额赔款给日本提供资本原始积累。(2)依据:根据“遭受西方的侵略要比日本早”得出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根据“经过 太平天国之后几十年汉族官僚的势力上升,能力虽差但心气颇高的旗人开始出现反弹,至少 在中央政府,他们加强了自己的声音”得出政治权力斗争激烈;根据“贫困和资金严重匮乏 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瓶颈”
20、得出贫困、资金匮乏;根据“因为长期养尊处优的旗人确实拿不 出太多的人才”得出人才缺失。根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根源在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3. 原发型英国。总观点:英国的现代化完全是由自身因素引发。分观点:经济的工业化源于工场手工业的积累、商品经济的开展,导致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 爆发。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源于君主专制统治与商品经济的矛盾与冲突(即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冲突的结果是君主立宪制度确实立,开始从专制走向民主,权利法案的公布标志法 制化的启动。文化的科学化源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传导型日本。总观点:日本的现代化是因外力的影响,促进日本借鉴和学习他国的现代化。分观点: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在外在侵略的影响下开始的。日木明治维新的措施促进了日本的近代化,但具体经济措施如殖产兴业等,就借鉴了西方已 经成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本的文化开化就是学习西方的文化与技术。日本的政治民主化那么是在二战后由于美国的占 领与改造才完成的,更是由外力而引发。【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是原发型现代化,现代化完全是由自身因素引发。政治层面:君主 立宪制确立,经济层面:工业革命,文化层面:科学技术的开展等。而日本那么是传导型现代 化,现代化是内外力的影响,促进日本借鉴和学习他国的现代化。明治维新大力学习西方, 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