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合肥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类别(领域)学院名称填表日期资源与环境0857生物食品与环境2021年5月24日研究生处制一、培养目标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与资源环境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学校借 鉴德国等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理念,依托“校企联合培养”平台,侧重于环境工程技术应用, 主要为资源、环境保护及环境工程生产和管理单位、企业或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培养掌握资源 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具有独立从事资源与环境领域工程技术创新、 污染防治与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具体 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 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 康。(二)掌握资源与环境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资源与环境的相关 标准规范,在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 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掌握一门外国语。二、专业类别/领域简介及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拥有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水污染监测与控制、大 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生态与修复工程4个特色方向,校内导师30人,其中教授13人,省 级教学名师2人,大部分导师有国外访学或进
3、修经历。近年承担横、纵向项目100余项,其 中省部级以上基金51项,5年科研经费达2100余万元近五年发表文章190余篇,安徽省科学 技术奖5项。实验室面积约2800m2、设备资产总值约2000万元,拥有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1个研究院-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中德合作 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共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 国家工程实验室、污水净化与生态修复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本硕士 点利用德国合作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质 研究院、德国欧绿保集团、德国罗斯托克大学、
4、哥廷根应用科技大学、韩国仁川大学等单位 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和联合培养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资源与环境领域技术 创新、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环境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具有2年及以 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 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特别优秀,且已提前 完成培养计划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不超过0.5年。研究生因情况特殊或在规 定的学
5、制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业。延长学业一般以学期为单位办理相关手续。 硕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学修;必修环节(实践环节)。理 论学习、实践环节采用学分制,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 少于33学分。课程教学原则上在前2个学期完成(具体要求见附件1)。(学位课分:22) o五 必修环节必修环节包括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专业实践,总共为7学分(具体要求见附件2)。六、学位论文(-)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来源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环境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 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
6、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 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 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创新性、计划 进度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等。开题报告需要有至少一位 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开题报告会论证,没有通过开题报告的,三个月后重新进行开题。(三)论文写作论文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论文应具备 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能够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
7、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 多种形式。七 论文评审与答辩(-)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 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 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 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 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达到学校规定的其它毕业要求,方可申
8、请论文答辩。(三)论文须有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须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八、学位授予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学分,学术成果满足合肥学院硕 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完成专业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可以提 出学位申请,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附件一:研究生教学设置计划类别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学位课考核 方式备注1234公共 必修 课程1yz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与实践3622马院是考试必修(15学分,其中学位课11分)
9、2yz自然辩证法概论1811马院是考试3yz研究生英语4833外国语学院是考试4yz工程伦理1611研究生处是考查5yz人文素养-重新认识 生活垃圾1611生物学院否考查6yz创新创业1611研究生处否考查7yz体育俱乐部211公体部否考查8yz数理统计3222大数据学院是考试9yz最优化方法3222大数据学院是考试专业1yz高等环境化学4833生物学院是考试必修(11学分)2yz环境生物工程4833生物学院是考试必修 课程3yz环境反应工程4833生物学院是考试4yz现代环境仪器分析3222生物学院是考试专业 选修 课程1yz现代环境仪器分析 (实验)3222生物学院否考查必修(2学分)2y
10、z环境标准与工程设计 技术规范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选修(5学分)3yz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4yz清洁生产技术案例分 析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5yz环境评价的理论和方 法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6yzGIS在环境工程领域 中的应用241.51.5旅游学院否考查7yzCAD在环境工程设计 中的应用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8yz大气污染控制技术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9yz水污染处理技术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10yz固体废物处理技术241.51.5生物学院不考查11yz可再生能源应用与能 源技术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12
11、yz土壤生态修复工程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13yz现代环境工程经济学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14yz环境材料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15yz环境仿真1611生物学院否考查16yz项目管理与评价241.51.5经管学院否考查17yz实验室安全与环境80.50.5生物学院否考查18yz科技文献检索80. 50.5图书馆杏考查19yz知识产权80.50.5图书馆否考查20yz环境科学发展史80.50.5生物学院否考查21yz专业英语(生物)241.51.5生物学院否考查22yz环境政策解读1611生物学院否考查23yz环境案例分析1611生物学院否考查1yb环境科学概论3222生
12、物学院否考查2yb水污染控制工程3222生物学院否考查至少2 口,同 等学历、跨学 科必修,不计 学分补修3yb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22生物学院否考查课程4yb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 程3222生物学院否考查5yb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3222生物学院否考查6yb生态修复工程3222生物学院否考查实践1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1生物学院否考查第4学期末环节2专业实践66生物学院否考查登记成绩附件二:专业实践安排实践教学是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需到实践基地或相关企 业(行业)实习,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 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
13、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 取得的成效。1 .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学分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须修满6学分,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 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2 .实践教学地点和内容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或相关企业工程或生产现场进行,导师帮助所指导 的研究生确定实践教学地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实践教学单 位主要业务(主要生产产品);设计流程或生产工艺;设计、工艺原理
14、;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 工程和生产管理、本领域应用前沿研究等。3 .实践教学报告及其要求实践结束后,学生根据实践内容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内容包括: 实践教学单位的主要业务(主要生产产品);设计流程或生产工艺;设计、工艺原理;产品质 量分析与检测;实践教学单位技术或管理特色;技术或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践期间 取得的成果以及你对实践教学单位技术或管理创新方面的建议等。4 .实践教学学分的认定实践结束后,由实践活动所在企业(单位)就研究生实践学习情况给出鉴定,并填写合 肥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将实践报告交导师审核,签字通过后, 交所在学院考核小组考核,考核合格,实践环节记6学分。5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学生听一场学术报告或参与一次学术会议计0.25学分,第1-4学期,每学期至少一次。参与此类活动总计不得少于1学分,于第4学期末提交学术活动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