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贵阳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版】贵阳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贵阳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A)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神话作为重要文化遗产,在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一代代传承者在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着这种古老 文化,促成了神话在民间生存的高
2、度自适性,形成了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多渠道与多维度。其中,在表达中华民族 文化认同方面尤为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多民族神话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记忆与表达。追忆与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每一个 人、每一个民族解决“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做什么”的文化溯源。许多民族神话都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 共同拥有一个文化祖先的精神理念恰如其分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神话叙事中,诸如众所周知的盘古、伏羲、女婿、黄帝、 唐尧、虞舜、夏禹等,不仅在各地汉族神话中非常多见,在许多少数民族神话中同样妇孺皆知。不同民族对共同始祖 的认同与信仰,使各民族之间产生了一种基于共同血缘关系的亲和力,
3、有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家国情怀的有机统一。其二,多民族神话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建构与积淀。神话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塑造出了一系列具有 象征性和共识性的文化符号。这些传统文化符号不仅成为后世各类文化创造的核心母题,而且塑造着各民族共同的文 化意志与高度的中华文化认同。如各民族神话中非常普遍的龙、凤、熊、麒麟等形象以及图腾崇拜、吉祥物等意象, 往往都体现出异曲同工的文化共识与相似审美。以“龙”为例,不仅汉族神话中把远古祖先、“三皇五帝”、文化英 雄等的出生、特征和事迹与“龙”联系起来,彝族神话中的“支格阿龙”,白族、傣族神话中的“九隆”以及许多少 数民族神话叙述的行云布雨、保佑苍生的龙王等
4、,无不表达出中华民族与“龙的传人” “龙文化”的密切关系。与之 相关的神话的传承与再生产则不断丰富着这些文化符号的内涵,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三,多民族神话对中华优秀人物、经典文化事件的塑造与共享。许多英雄人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甚至历代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时也会融入民间神话传承中。如老子、孔子、屈原、关羽等在许多民族和地区不仅衍生出许许多 多的神话故事,而且还在多种民俗活动中被祭拜颂唱,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各民族不断融合与共同发展 的进程中,神话也以其强大的解释功能与传播功能推动了具有共性的文化事件,像共同的传统节日、共性的民族习俗 等,其背后往往都有神话因素的支撑。正是在中
5、华民族这块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包括神话在内的多民族文化跨时空多 维度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才培育出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精神、贴的方式打破了其原本渐进式的发展规律”。再加上有些玩家属于跟风入局,并没有做好规划和准备,而这个行业本 身需要供应链、物流的高度把控与整合,一味求快、拿钱砸出来的单量掩盖不了基础薄弱的现实。对于这些弊端,巨头们也明白,可是有些骑虎难工只能继续砸钱,赌自己能够在被老虎区建一之前甩掉竞争 者。这在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的当下已经行不通了。1H社区圜购的直意里二直A以为他优还该岐记小前巴的要上峋册 现在看来,低价补贴最大的弊端其实是“内卷”太甚,即便是巨头也扛不住。从这
6、个意义上说,相关部门此前出台社区 团购九不得等规定,是提醒行业不要偏离正轨,而不是要遏制行业发展。毕竟,社区团购只是企业探索多元化业务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分)21 .第二自然段善用修辞,请结合画线句进行赏析。(5分)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三位同学周末相约去观赏樱花,出门前一位准备了食物、雨伞;另一位也准备了不少吃食,还带了一支手杖;第 三位同学只备了些食物。到约定时间三人就一同出发了。那天景区游客熙熙攘攘,午后,更是人山人海。他们在拍照、 赏玩中走散了,此后还下起
7、了大雨。三人只好电话相约到出口会合。等到下午再次见到时,带雨伞的浑身湿透,拿手 杖的手脚摔伤,而除了食物之外什么也没带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同学问最后这个同学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同学 说:“雨大时我躲到了路边的店铺里,路不好走时我绕着小心过。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摔伤。你们弄成这样,应该 是过于依仗自己的优势了吧。”以上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将你的想法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内容,自拟标题,自选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口口 口贵阳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参考答案1 (3分)B【解析】“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神话中都融入了”
8、过度推断,文中第二段“许 多民族神话都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共同拥有一个文化祖先的精神理念恰如其分地融入丰 富多彩的神话叙事中.(3分)D【解析】“对比论证”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使用对此论证。2 . (3分)A【解析】B项,“在多地多民族衍生出的神话故事及人民对其的祭拜颂唱的优秀 人物”偷换概念,原文是“如老子、孔子、屈原、关羽等在许多民族和地区不仅衍生出许 许多多的神话故事,而且还在多种民俗活动中被祭拜颂唱,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 体”。C项,“为了就要”因果倒置,原文为“正是在中华民族这块丰厚的文化土 壤中,包括神话在内的多民族文化跨时空多维度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才培育出中华民 族同心同
9、德、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精神”。D项,“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掘、研究、 阐释和应用好民族神话资源,也是时代的文化认同”阐释错误。原文是“在新时代深化民 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掘 好、研究好、阐释好和应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各民族神话资源,不仅恰逢其时,也是一种 义不容辞的文化担当:3 .(3分C【解析】A项,“直接从植物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中提取人类机器运转所需要的 能量”错误。根据原文“当我们食用植物的时候从中提取人类机器运转所需要的能 量”可知,“提取能量”需要将“碳水化合物跟氧结合起来”。B项,“居于细胞核外部的 核酸构造”错误,根据原文
10、“核酸是分子的老板,它们位于细胞核这样的紫禁城里, 深居简出”可知,核酸结构应位于细胞内部。D项,“与附近的酶结合”错误,根据原文 可知,是与“另一条线的复制物相结合”。5. (3分)C【解析】“重点说明了DNA的重要性”错误,文章5、6段重点要说明的是“DNA 聚合酶”和“信使RNA”的重要作用。6. (6分)人类和植物都由相同的物质构成,人类和植物中控制细胞化学性质的蛋白质和 携带遗传指令的核酸分子基本相同,人类和植物都利用核酸储存信息。(每点2分,其 他答案若有文本依据,言之成理也可得分,)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7. (3分)A【解析】潘先生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小家庭,之所以选择回学
11、校,更多的是为 了保住自己的工作。8. (6分)情节安排上,推动故事的发展。从之前的不知所措,到接旗子和徽章时“像捧着 救命的神符,心头起一种神秘的快慰”,把潘先生如愿加入红十字会之后的窃喜之感表现 得合理而生动,同时说明局势越来越紧张。形象塑造上,刻画了潘先生虚伪利己、苟且 偷安的特点。为了维护财产,他在自家的门前挂了红十字的旗帜;为了妻儿与自己的身家 性命,他多要了几个徽章。这些细节写出他自私自利,精明算计的形象。环境描写上, 展现了当时混乱动荡的社会环境。人们在军阀战争中无处避难,只能依靠红十字会的幌子 来寻求保护。情感主旨上,小说只是客观写实地描写潘先生向红十字会寻求保护等平常 小事,
12、但寄予了作者对潘先生遇事惊慌、自私、苟安的否定、嘲讽和批判。(每点2分, 任答三点即可)(6分)结尾写潘先生为了保全自己、讨好上司而丧失了原则、是非,饶有余味,引人深 思。结尾让人物形象更丰满。脑海中涌现人民受难的镜头,这表明潘先生还没有泯灭人 性,但他却昧着良心歌颂军阀,这突出了潘先生可笑可鄙又无奈的形象。小说对潘先生 的描写是逐步深入的,通篇写潘先生在战乱中如何保全自己,结尾与前文情节照应,是前 文情节的深化和全篇的点睛之笔。深化主旨,加深情感。小说结尾集中批判了小市民知 识分子自私庸俗、只顾自身的劣根性,同时潘先生保全自己的处事态度也反映了军阀混战、 战乱频发、扭曲人性的残酷现实。(每点
13、2分,任答三点即可)9. (3分)A【解析】“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是指“见到旌旗招展 披甲执坚的阵势,都 面露忧色”,排除B、D; “何得对上即为此语”指为何今日面对皇上就说这样的话。 这是一个完整的疑问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o(3分)B【解析】十天干应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 应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0. (3分)B【解析】因刺史高闾认为北魏定都洛阳不久,且曹虎终究没有派来人质错, 刺史高闾提出反对意见后,“魏主不从”,后“久之,虎使竟不再来”,孝文帝才召集公卿 商议行留之计。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口 口 口(10分)翻
14、译:(1)(5分)(朝廷)却要迫使他们身穿铠甲,手执兵器,哭泣着去抵御白刃,这恐怕是不 能得胜的军队吧。U得分点:掇;穿,“摞甲”即穿铠甲。当:抵挡。殆:恐怕。译对一 处1分,语意完整2分。)(2) (5分)任城王把听从我的人当作谄媚之臣,不听从我的人难道一定都是忠臣?(得 分点:以:认为。佞:谄媚之臣。岂:难道。译对一处1分,语意完整2分。)(3分)C【解析】“二十三年未曾重逢”于诗无据。11. (6分)“一味真朴,不假妆点”指白居易的诗歌情感真挚朴实,读来直白易懂。这两 首诗歌都蕴含了诗人对好友才情、品行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未受重用的愤懑与不满,这种 直率与坦诚都体现了二人之间深厚动人的情谊。
15、酬刘和州戏赠一诗的三、四两句 中,诗人明确表态:他自己亲手种植的梅花要为友人盛开,而不要担心桃李嫉妒,明确 表示出诗人的爱憎态度,也表明了自己同刘禹锡都有高洁才情和崇高追求。醉赠刘 二十八使君一诗中,诗人一方面赞扬了刘禹锡的才情,另一方面用“长寂寞”“独蹉跣”“才名折”等对刘禹锡的曲折遭遇表示了同情,坦率直言,为刘禹锡打抱不平。(每点2 分)(6 分)(D我决起而飞抢榆防而止(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12. (3分)C【解析】“恣肆无忌”意为无所顾忌,肆意放纵,通常用来形容人,这里对象 使用错误;“肆意蔓延”
16、意为不受限制地滋生、扩展。“象征”指用具体事物表现出某些 抽象意义;“表征”指信息呈现的具体方式,也可理解为指代某种事物的符号或信号。文 中指代表“消费主义的符号,故选“表征循环往复”与“恶性循环”都带有不断 重复的含义,但“恶性循环”指结果越来越坏,根据上文内容,此处应指向不好的结果。“语境”指语言环境,即说话时人们所处的状况和状态;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寄托了作 者的思想感情后描绘的场景。文中指所处的状况。故选“语境”。13. (3分)A【解析】括号前的逗号暗示前半句的内容并未表达完整,根据前半句“物质主 义消费和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己经很明确了”可知,以“即”引出下文对“关系”的详语文参考答案
17、第3页(共5页) 细阐释比“如果”引出的假设内容与前文连接更加紧密,所以排除B、Do以上文“物质 至上的人可能会被看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社会适应性弱”为印证,这里要强调 的是消费主义对个人的影响,而并非强调夕以社会联结来自我定义”对人的影响,故排 除C.14. (3分)D【解析】A项,主客颠倒,“消费品”是客观事物,不能“对于社会联系”有 所需求,且根据前后文,此处关联词应使用转折逻辑而非因果逻辑;B项.主谓搭配不当,“消费品”无法主动“渴望”,只能“被渴望”;C项,、成分残缺且关联词错误,“渴望” “购买”缺少宾语,且关联词不应为标示因果逻辑的“因此”。15. (6 分)还违反了价格法
18、远低于成本社区团购的模式本身(每空2分)(5分)善用比喻,将市场发展规律比喻为“老虎”,突出商业发展要遵循发展正轨,不 得违反法律法规,不然可能会付出惨痛代价。借代手法生动形象。把“小商户”经营 的生活用品领域用“萝卜白菜”这种常见的蔬菜来代替,形象地体现了小商户经营以百 姓常吃的蔬菜等生活用品为主的特点。化用谚语(俗语),企业对于市场的探索是值得 肯定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谚语的使用通俗易懂,富有趣味。(答出一点2分, 答出两点5分)16. (60 分)【参考立意】(1)过度依赖优势可能适得其反(2)人往往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3)优势与劣势的转换(4)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恰当把握优势
19、,过于依赖优势反而可能导致失败(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学会扬长避短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南朝齐明帝(萧鸾)建武元年(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因南朝齐明帝废海陵王语文参考答案第4页(共5页) 口口 口(萧昭文)自立为帝,计划趁机率兵大举入侵南朝。正值边将上报说,南朝齐之雍州刺史下 邳人曹虎派使臣至魏,请求投降,尚书卢渊说:“只怕曹虎就是下一个周鲂。”北超孝文帝(拓跋宏)打算亲自率兵入侵南齐。南齐建武元年(494年)十二月癸卯(初 三日),内外戒严。及申(初八日),北魏孝文帝下诏,自代都平城迁到洛阳的百姓.免征三 年出租赋税。北魏相州刺史高闾上表说:“我朝才建都洛阳,曹虎既然不派送
20、人质,一定不是 诚心归降,不宜轻举妄动。”北魏孝文帝不听取他的建议。很长时间过去了,曹虎的使节最终 没有再来。孝文帝召集公卿大臣商议走还是留的计策,大臣们有的认为应当停止行动,有的 认为应当继续前行。孝文帝说:“众说纷纭,不知该听谁的意见。一定要把走或留的形势讲清 楚,应当有客、主两方,共同辩论,相互启发。任城王(拓跋澄)、镇南将军(李冲)作为主 留的一方发表议论,我作为主进的一方阐述观点,各位大臣坐听双方看法之得失,哪方有理 听从哪方J众人都说:“好。”镇南将军李冲说:“我们认为此时正值迁都草创之际,大家都 希望稍事安定,而且,对于作为内应的南朔人,还没有审查清荒,不宜轻率行动。”孝文帝说:
21、 “南朝人归降之真假,确实不清荒。假设其假降,我带兵巡行安抚淮河流域,探访民众疾苦, 可以使他们知晓北魏君王的仁饨胸怀,产生北归之心。假设其其降,现在不及时接应,就会 失去良好的机会,既辜负了胆义者的诚心,又破坏了我的宏图大略J任城王拓跋澄说:“曹 虎不派人质,也不再派使者来,他的欺诈态度已经明了 如今,自代都平城新迂到洛阳的百 姓,都有留恋故土之心。他们扶老携幼,刚到洛汨,就住所而言,没有一根椽子支撑的居室, 就饮食而言,没有一瓮或一石粮食的储备。冬天将尽,正是百室兴建的时候,朝廷却要迫使 他们身穿铠甲,手执兵器,哭泣着去抵御白刃,这恐怕是不能得胜的军队吧。而且,各路军 队已开进,并非没有接
22、应。如果他们是真心降魏,等我们平定了樊、沔等地,依后库驾顺势 南行,也有什么晚的?如今轻率而行,上下疲劳,如果空去空回,恐怕会挫伤我掰的威望, 反而助长敌人的气势,非可行之案司空修亮认为宜打,大臣们都同意他的看法。拓跋澄对 穆亮说:“你们在外面的时候,见到旌旗招展、披甲执坚的阵势,都面露忧色,平素居家议论, 不愿南征,为何今日面对里上就说这样的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做之事牵涉欺骗和谄 媚.这岂是大臣应有之义,国土应有之体!万一失败,都是你们这些人所造成的。“李冲说: “任城王可以称得上是忠于国家的大臣孝文帝说:“任城王把听从我的人当作谄媚之臣, 不听从我的人难道一定都是忠臣?所谓小忠诚是大
23、忠诚的敌人,岂不是与诸位的情况相似 吗? ”拓跋澄说:“臣愚昧不明,虽然属于小忠,但重要的是竭尽诚心为国家谋划,不知道所 谓大忠究竟以什么为依据丁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后来曹虎果然不降北魏。语文参考答案第5页(共5页)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发掘好、研究好、阐释好和应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各民族神话资源,不仅恰逢其时,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文化担当。(摘编自王宪昭神话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神话在文化传承中得以继承与发展,促成了其在民间生存的
24、高度自适性。B.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神话中都融入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共同拥有一个文化祖先的精神理念,被认同与信仰。C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产生于多民族神话,一系列具有象征性和共识性的文化符号成为后世各类文化创造的核 心母题。D.在各民族融合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许多共性的民族习俗,得益于神话以其强大功能的推动和神话因素的支撑。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体部分的论证从三个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论述结构清晰。B.文章主要论证了多民族神话通过多渠道、多维度的表达,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表现。C.文章以“龙”为例,证明多民族神话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建构与积淀可
25、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论据充分,说服力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承和再生产与传统文化符号有关的神话,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B.在多地多民族衍生出的神话故事及人民对其的祭拜颂唱的优秀人物,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C为了实现多民族文化跨时空多维度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就要培养同心同德的民族精神。D.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掘、研究、阐释和应用好民族神话资源,也是时代的文化认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人类是在森林里成长起来的,我们与森林有
26、着天然的联系。树木是壮美的机器,它们以阳光为动力,以大地的水 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粮食,同时也向我们提供粮食。植物用自身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来从事各种活动,而 我们动物从根本上说是植物的“寄生虫”则靠“盗取”碳水化合物来从事各种活动。因为我们在大量地呼吸 空气,我们的血液里含有氧,当我们食用植物的时候,就可以将碳水化合物跟氧结合起来,从中提取人类机器运转所 需要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呼出二氧化碳,然后这些二氧化碳又被植物回收,用来创造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而 这整个微妙的循环是以约L5亿公里外的一颗恒星为动力的。已知的有机分子有好几百亿种,但是只有大约50种被用来进行生命的基本活动。同样
27、的分子模式被稳健而又巧 妙地反复用来行使各种不同的职能。控制细胞化学性质的蛋白质和携带遗传指令的核酸是地球生命的核心,我们发现 所有动植物里的这些分子基本上是相同的。我们和橡树都是由相同的物质组成的,如果你再往前追溯的话,会发现我 们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跟星系和恒星王国一样,活细胞是一个复杂而又完美的国家。这些巧妙的细胞机器是经过几十亿年的时间精心制 成的。细胞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呢?原来,细胞内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它有独特的结构,能够转化分子,储存能量, 还能为自我复制作准备工作。假如我们能够进入一个细胞的话,我们所能见到最多的细胞微粒就是蛋白质分子,它们 有些积极地活动着,有些则消极等待。其
28、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是酶,即控制细胞化学反应的分子。酶就像流水线上的工 人一样,各有各的工作,例如第十一道工序是分解糖分子并从中提取能量这是用来支付其他分子工作的货币。但 是酶并不是老板,它们接受它者的指令事实上,它们本身也是由它者构造的,它们只是按负责者的命令办事。核 酸是分子的老板,它们位于细胞核这样的“紫禁城”里,深居简出。假如我们通过一个小孔闯入细胞核的话,就会发现类似意大利面条厂爆炸的景象令人眼花缭乱的面团和面条,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核酸:DNA和RNA(它们将DNA发出的指令传递给其他的细胞)。这些核酸是几十亿年进化的最佳 产品,它们储存着如何指使细胞、树木和人类进行工作的全部信息。如果
29、用一般的语言写出来的话,人类DNA的信 息量可以写成足足100卷的巨著。此外,除了极少数例外,DNA分子还懂得如何复制自己。它们的学识不可谓不渊博。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由两条线绞合在一起,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这两条线上的核甘酸的排列次序就是生 命的语言。在繁殖的时候,这两条线借助一种特殊的松解蛋白质分离,然后分别跟附近的另一条线的复制物(在细胞核 粘滞流体里漂浮着的核甘酸预制构件所制造出来的复制物)相结合。在松解程序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一种被称为 DNA聚合酶的特异功能酶出来协助确保复制工作不出差错。如果出了差错,酶就会迅速加以纠正,用正确的核甘酸 取代错误的核甘酸:这些酶是一部功能奇异的分
30、子机器。除了精确地复制自己(即遗传)之外,DNA还通过被称作“信使RNA”的另一种核酸指挥细胞的新陈代谢。RNA 则会跑到核外,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控制着酶的构造。酶细胞形成之后就开始发号施令。每个酶掌管着细胞生 化过程的某一特定环节。至于进化则是通过突变和选择来实现的。在复制过程中,如果DNA聚合酶出差错的话,就可能发生突变。但是 DNA聚合酶极少发生差错。另外,辐射、太阳紫外线照射、宇宙射线或环境中的化学品等也会引起突变,所有这些 东西都能够使核甘酸发生变化,或者使核酸打结。如果突变率过高,就不可能有在极其缓慢的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 生物。如果突变率过低,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新品种也不可
31、能出现。生物的进化要求在突变与选择之间保持某种程度 的平衡,随着平衡的实现,非凡的适应性也就产生了。(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食用植物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从植物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中提取人类机器运转所需要的能量。B.很多细胞微粒是蛋白质分子,酶就是其中一种,它由居于细胞核外部的核酸构造而成并听从其命令工作。 C.DNA能保持生物遗传特征不变,大部分DNA都能精确地复制自己,如果复制出现差错就需要酶来纠正。D.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在生物繁殖时,会通过松解程序把自己的两条线分开,然后与附近的酶结合。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32、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人类与森林的天然关系切入,从人与森林、森林与人两个角度讨论二者之间相互协作的关系,并点明这 种关系与太阳有关。B.文章把活细胞比喻为复杂而完美的国家,把细胞内部比喻为迷宫,把酶比喻为流水线上的工人等,形象地说明 了细胞的特征、酶的重要功能等。C文章5、6段通过介绍DNA不仅可以在DNA聚合酶的协助下实现精确复制,还能通过“信使RNA”来指挥细胞 的新陈代谢活动,重点说明了 DNA的重要性。D.文章尾段着眼于突变和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先介绍突变率过高、过低对生物进化产生的影 响,然后强调保持突变和选择相对平衡的重要性。6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人类和植
33、物“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的具体表现。(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潘先生在难中四(节选)叶圣陶第二天早上,几许房间里的电灯还是昏黄地亮着,但潘先生夫妇两个已经在那里谈话了。两个孩子希望今天的上 海或许比昨晚的好一点,也醒了一会了,只因父母叫他们再睡一会,所以还躺在床上,彼此呵痒为戏。“我说你一定不要回去,”潘师母焦心地说,“这报纸上的话,知道它靠得住靠不住的。既然千难万难地逃了出 来,哪有立刻又回去的道理!”“料是我早先也料到的。顾局长的脾气就是一点不肯马虎。地方上又没有战事,学自然照常要开的。这句话确 然是他的声口。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你
34、要晓得,回去危险呢!”潘师母凄然地说。“你懂得什么!”潘先生颇怀着鄙薄的意思,“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我自有保全自己的法子。”潘先生心里也着实有点烦乱,报上局长的意思照常开学,作为校长,自己万无主张暂缓开学之理,回去当然是天 经地义,但是又怎么放得下这里!看他夫人这样的依依之情,断然一走,未免太没有恩义。又何况一个女人两个孩子都 是很懦弱的,一无依傍,寄住在外边,怎能断言决没有意外?他这样想时,不禁深深地发恨:恨这大帅那大帅调兵遣将, 预备作战;恨教育局长主张照常开课。火车开到让里,已是下午三点过了。潘先生下了车,急忙赶到家,看见大门紧紧关着。扣了十几下,王妈方才把 门开了。一见潘先生,出惊地说
35、,“怎么,先生回来了!不用逃难了么?”潘先生含糊回答了她,奔进里面四周一看, 便开了房门的锁,直闯进去上下左右打量着。没有变更,一点没有变更,什么都同昨天一样。便又锁上房门,回身出 门,吩咐王妈道,“你照旧好好把门关上。”潘先生出门,就去访那为报纸当通信员的教育局职员,问他局长究竟有没有照常开学的意思。那人回答道,“怎 么没有?他还说有一些教员只顾逃难,不顾职务,这就是表示教育的事业不配他们干的,乘此淘汰一下也是好处。”潘 先生听了,仿佛觉得一凛;但又赞赏自己有主意,决定从上海回来到底是不错的。一口气奔到自己的学校里,提起笔 就起草送给学生家属的通告。下一天,他从茶馆里得到确实的信息,铁路真个
36、不通了。他心头突然一沉,似乎觉得最亲热的一妻两儿忽地乘风 飘去,飘得很远,几乎至于渺茫。更深的忧虑正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抽完了一支烟卷以后,应走的路途决定了,便赶到红十字会分会的办事处。他缴纳会费愿做会员,又宣称自己 的学校房屋还宽敞。愿意作为妇女收容所,到万一的时候收容妇女这是慈善的举措,当然受热诚的欢迎。更兼潘先生 本来是体面的大家知道的人物。办事处就给他红十字的旗子,好在学校门前张起来;又给他红十字的徽章,标明他是红十字会的一员。潘先生接旗子和徽章在手,像捧着救命的神符,心头起一种神秘的快慰。“现在什么都安全了!但是”想到这 里,便笑向办事处的职员道,“多给我一面旗,几个徽章罢。”他的理由
37、是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张一面旗,而徽章 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里。办事员依他的话给了他。两面红十字旗立刻在新秋的轻风中招展,可是学校的侧门上并没有旗,原来移到潘先生家的大门上去了。一个红 十字徽章早已缀上潘先生的衣襟,闪耀着慈善庄严的光,给与潘先生一种新的勇气。其余几个呢,重重包裹,藏在潘 先生贴身小衫的一个口袋里。他想:“一个是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阿二的。”虽然他们远处在那渺茫难接 的上海,但是仿佛给他们加保了一重险,他们也就各各增加一种新的勇气。碧庄地方两军开火了,离让里只一百多里路。红十字会究竟是可以得到真消息的机关,潘先生每天傍晚到姓吴的办事员家里去打听。
38、姓吴的告诉他没有什么, 或者说前方抵住在那里,他才透了口气回家。这一天傍晚,潘先生又到姓吴的家里。等了好久,姓吴的才从外面走进来。姓吴的悄悄地说,似乎防着人家偷听了去的样子,“确实的消息,正安(距碧庄八里的一个镇)今天早上失守了!” “啊厂潘先生发狂似的喊出来。顿了一顿,回身就走,一壁说道,“我回去了!” “车!车!福星街教堂。”下一天清晨,潘先生的眼球上添了几缕红丝。风吹过来,觉得身上很凉。他急欲知道外面的情形,独个儿闪出教 堂的大门。路上同平时的早晨一样,街犬竖起了尾巴高兴地这头那头望,偶尔走过一两个睡眼惺怯的人。他走过去。 转入又一条街,也听不见什么特别的风声。回想昨夜的匆忙情形,不禁心
39、里好笑。但是再一转念,又觉得实在并无可 笑,小心一点总比冒险好。二十余天之后,战事停止了。他知道教育局里一定要提到开学的事情了,便前去打听。跨进招待室,看见局里的几个职员在那里裁纸磨墨,像 是办喜事的样子。一个职员喊道,“巧得很,潘先生来了!你写得一手好颜字,这个差就请你当了吧。”“这么大的字,非得潘先生写不可。”其余几个人附和着。“写什么东西?我完全茫然。”“我们这里正筹备欢迎杜统帅凯旋的事务。车站的两头要搭起四个彩牌坊,让杜统帅的花车在中间通过。现在要 写的就是牌坊上的几个字。”我哪里配写这上边的字?“当仁不让。” “一致推举。”几个人一哄地说,笔杆便送到潘先生手里。潘先生觉得这当儿很有点
40、意味,接了笔便在墨盆里蘸墨汁。凝想一下,提起笔来在蜡笺上一并排写“功高岳牧”四个大字。第二张写的是“威镇东南”。又写第三张,是“德隆恩溥”。他写到“溥”字, 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焚烧房屋,奸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有删改)【注】1924年10月,江苏军阀齐燮元(属直系)与浙江军阀卢永祥(属皖系)之间爆发了战争,吏称“齐卢之战”, 叶圣陶先生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创作了此文。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争来临,潘先生携妻儿逃难,奔往上海,但潘先生始终放心不下学校,执意要回让里复学。B.作品通过潘先
41、生回家时的言行、接旗子徽章时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C小说没有离奇的情节,但通过潘先生在难中的经历,从侧面表现出军阀混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D.潘先生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嘲讽、批判一些知识分子屈服于丑恶现实的人生态度,揭露混战给社会 带来的苦难。8 .文中设计红十字会的旗子和徽章这两个物象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 .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色。(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3题。齐明帝建武元年。魏主【注】以上废海陵王自立,谋大举入寇,会边将言,雍州刺史下邳曹虎遣使请降于魏,尚书
42、 声渊日:“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魏主欲自将入寇 癸卯,中外戒严 戍中,诏代氏迁洛者复租赋三年。相州刺史高阁上表称:“洛阳草创,曹虎 既不遣质任,必非诚心,无宜轻举。”魏主不从,久之,虎使竞不再来。魏主引公卿议行留之计,公卿或以为宜止, 或以为宜行,帝日:“众人纷纭,莫知所从,必欲尽行留之。势,宜有客主,共相起发。任城、镇南为留议,朕为 行论,诸公坐听得失,长者从之”众皆日:“诺、”镇南将军李冲日:“臣等正以迁都草创,人思少安,为内应者未 得审谛,不宜轻劾帝日:“彼降款虚实,诚未可知。若其虚也,朕巡抚淮甸,访民疾苦,硬彼知君德之所在,有北 向之心。若其实也,今不以时应接,则失乘时之机,孤归义之诚
43、,败朕大略矣.”任城王澄日:“虎无质任,又使不再 来,其诈可知也。今代都新迁之民,皆有恶本之心,扶老携幼,始就洛邑,居无一椽之室,食无甑石之储。冬月垂尽, 乃百室兴建之时,而驱之使擢甲执兵,泣当白刃,殆非歌舞之师也。且诸军已进,非无应接。若降款有实,待既平樊、 沔,然后銮舆顺动,亦何晚之有?今率然轻举,上下疲劳,若空行空返,恐挫损天威,更成贼气,非策之得者也。”司 空穆亮以为宜行,公卿皆同之。澄谓亮日:“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乎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 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土之体乎万一倾危,皆公辈所为也。”冲日:“任城王可谓忠于社稷。”帝日:“任 城以从朕者为佞,不从朕者
44、岂必皆忠。夫小忠者大忠之贼,无乃似诸。”澄日:“臣愚暗,虽涉小忠,要是竭诚谋国, 不知大忠者竟何所据。”帝不从。后曹虎果不降。(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注】魏主: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9年一499年),为了加强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将都城从山 西平城迁至河南洛阳。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 士之体乎/B.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 之体乎/C.公辈在外之时
45、/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 之体乎/D.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 之体7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朝代名(479502年),共历二十四年,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传七代,史称南齐或萧 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B.癸卯,属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法,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戌、癸)和十二地支(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壬、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
46、单位,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C.质任,意即人质。古代交战双方为相互约束,互派亲属去给对方做人质,或求和的一方为表示臣服的诚意,派 近亲做人质。D.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如论语.子罕中:“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又可泛指朝廷中的大臣、高级官员, 本文中的公卿即是大臣的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孝文帝因齐明帝废海陵王自立为帝,计划趁机率兵大举入侵齐国。正值齐之曹虎派使臣至魏,请求投降,尚 书卢渊认为曹虎有可能是诈降。B.进攻齐国之初,因刺史高闾认为北魏定都洛阳不久,且曹虎终究没有派来人质,孝文帝召公卿商议前进还是留守的计策,大臣们众说纷纭。C.魏孝文帝
47、认为如果齐人假降,南征可以安抚民心,展示君王仁德,使淮河流域的百姓心生归降之意;如果齐人 真降则不会辜负归义者的诚心,也不会影响宏图大略。D.任城王反对孝文帝轻率出兵,担心万一无功而返,会挫伤朝廷的威严,助长敌方的气势;即使曹虎是真心降魏, 等平定了樊、沔等地,再出兵也不迟。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而驱之使操甲执兵,泣当白刃,殆非歌舞之师也。(5分)(2)任城以从朕者为佞,不从朕者岂必皆忠。(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酬刘和州戏赠白居易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醉赠刘
48、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跖。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注】本诗写于唐敬宗室历二年(826年),诗人任苏州刺史之时,是赠与刘禹锡之作。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年),刘禹锡罢和州尉文任远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酬刘和州戏赠诗首句“池边新种七株梅”,点明栽种梅花的地点和棵数;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写诗人 打算观察梅花生长的情况,“点检”还包含着观赏梅花风姿的意味。B.品读酬刘和州戏赠的诗意,不禁让读者想到了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腕兮,乂树蕙之百亩”的诗句,二 者都以种植香花香草等美好的花草植物来表达自己高洁的追求。C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诗人表明自己与刘禹锡相互赏识,却因命运弄人,两人二十三年未曾重逢,这次重逢 更要把酒言欢,刘禹锡也用诗句“二十三年弃置身”对此做了回应。D.这两首诗都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