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自测模拟题43.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6240727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自测模拟题4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自测模拟题4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自测模拟题4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自测模拟题4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下列对于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答案】 A2. 【问题】 个体实践活动中,最高层次的是()活动。A.认识活动B.社会实践活动C.创造活动D.精神活动【答案】 B3. 【问题】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

2、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答案】 B4. 【问题】 儿童入学后必须以()为主导。A.学习B.游戏C.体育D.文艺【答案】 A5. 【问题】 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答案】 A6. 【问题】 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解放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B.理论联系

3、实际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答案】 D7. 【问题】 安德林的心理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 D8. 【问题】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A.三倍体,21条染色体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D.单倍体,一个染色组【答案】 B9. 【问题】 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解放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

4、根据()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B.理论联系实际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答案】 D10. 【问题】 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答案】 B11. 【问题】 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A.初始阶段B.中间阶段C.结束阶段D.全过程【答案】 B12. 【问题】 教学语言的学科性要求教师要运用本学科的语言来教学,这种语言是()。A.日常术语B.专用语言C.教学术语D.教师术语【答案】 C13. 【问题】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b”字,观察到的结果应该是放大的

5、()。A.bB.PC.qD.d【答案】 C14. 【问题】 听觉形成的过程中,能感受声波信息的是()。A.听小骨B.半规管C.耳蜗D.听觉中枢【答案】 C15. 【问题】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实验结论、该实验探究的过程及使用的方法与实验带给学生的“珍爱生命”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同时又要突出该实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答案】 A16. 【问题】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

6、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 B17. 【问题】 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发生一些变化B.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马和驴能杂交并可产生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 C18. 【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之一是他们的学习是一

7、种()学习。A.直接性B.多样化C.复杂化D.规范化【答案】 D19. 【问题】 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B20. 【问题】 下列生物中,不具有产能系统的是()。A.蓝藻B.放线菌C.支原体D.衣原体【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有()A.遗传B.自然环境C.家庭环境D.社会文化E.学校教育【答案】 ABD2. 【问题】 从内容来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 )。A.思想教育B

8、.心理健康教育C.政治教育D.社会德育【答案】 ABC3. 【问题】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D.提早自立原则E.无歧视原则【答案】 ABC4. 【问题】 学习动机的作用有( )。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强化功能D.同化功能【答案】 ABC5. 【问题】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答案】 AC6. 【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蓉是:“盖房子、造仓库、建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修花坛、打狗、敲钉、压纸”,学生小

9、希的回答是:“作画写字、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水”A.流畅性B.定向性C.独创性D.变通性【答案】 ACD7. 【问题】 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A.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B.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C.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D.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答案】 ABC8. 【问题】 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关注问题E.行动研究【答案】 ABC9. 【问题】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A.具备专门的知识

10、技能B.有硕士学历C.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D.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E.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理【答案】 ACD10. 【问题】 教书育人的正确方法包括( )A.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育人的模式B.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C.严格照搬教材D.把教书育人渗透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E.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答案】 ABD11. 【问题】 教师劳动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因材施教B.对教育、教学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C.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处理上D.教师的教育机智E.学生的成绩【答案】 ABCD12. 【问题】 中学生学习困

11、难产生的原因包括()A.认知因素B.人格因素C.人际关系D.学校因素E.环境因素【答案】 ABC13. 【问题】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E.受教育权【答案】 ABCD14. 【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A.实物直观B.感知直观C.模象直观D.本质直观E.言语直观【答案】 AC15. 【问题】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型学制D.交叉型学制E: 三轨制【答案】 ABC16. 【问题】 “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

12、响D.文化的功能E.人的能动性【答案】 A17. 【问题】 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 )A.顿悟B.替代C.强化D.观察E.试误【答案】 A18. 【问题】 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手段E.教学目标【答案】 ABCD19. 【问题】 产生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生理因素B.家庭环境C.传统观念D.智力因素E.政治因素【答案】 AB20. 【问题】 教师要想真正成为研究者,他应当具备的素养包括 ()A.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B.有终身学习和思考的习惯C.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D.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E 、 具有独立的研

13、究精神【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1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阅读该课文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问题1简答题找出本诗的诗眼,分析其用法及效果。问题2简答题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问题3简答题针对诗歌讲授环节,设计教学过程。【答案】1、本诗的诗眼是“绿”。作者采用了使动用法,将“绿”活用作动词,表现出春风到江南水乡后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2、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并会默写;体会诗人用字的精妙之处: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教学重点:能

14、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讲授环节如下:一、初读全诗,了解诗意1出示诗题,作者简介。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2. 携反省一起上路反省是水,浇灌成功之树;反省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反省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题记漫漫人生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是我一生的呵护。茫茫人海中,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比金钱更珍责。悠悠求学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我驻足在历史的长廊里,回首那曾经的里程。我庆幸,我选择了反省,我微笑,因为我携反省一起上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我发现爱我的人无处不在;因为它,我明白了错误的过去;因

15、为它,我明白了应当怎样去谱写辉煌的人生之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我把朋友的真情永藏;因为它,我把老师的教悔铭记于心;因为它,我把父母给我的真爱好好珍藏。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我把地球母亲的呼唤记下;因为它,我懂得了怎样去呵护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一个新的自我逐渐长大;因为它,我的人生更加绚丽缤纷。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我才有理智之思、和谐之音、练达之举;因为它,我才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聆听到金秋的琼浆玉液,品尝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隧,臻于完善;因为它,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

16、成为伟人。【答案】1.错别字:第段中,“教悔”的“悔”应改为“诲”;第段中,“深隧”的“隧”应改“邃”。病句:第段,“因为它,我才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聆听到金秋的琼浆玉液,品尝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一句中,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因为它,我才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2.优点:习作以诗化的语言,抒写对“反省”的感悟;多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使语言淋漓酣畅,音韵和谐,句式整齐,一气呵成。缺点:本篇习作胜在语言,但却反而因此显得空洞无物。例如,其主体部分对于为

17、何要反省并未做出详细的说明:而在简要说明了“反省是什么”和“为什么”后,也未论及如何做到反省。如此安排,使得习作整体内容单薄,缺少说服力。建议:可以在写为何要反省时,举例说明,如廉颇懂得反省,于是成就“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负荆请罪也为后人赞许;唐太宗懂得反省,他曾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照得失。”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等等。也可以再举出反面例子,例如,项羽不反省,沽名钓誉不肯听取大臣的建议,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总之,举出实例能让丰富习作内容,有凭有据,更具说服力。可以在谈论完反省的原因后,给出反省的具体建议。例如,如何做到反省,是一味

18、自责全盘否定自己,还是完全照搬他人经验。学生可从这些角度有选择性地去补充、丰富内容,使习作更加完整、充实。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优秀班主任报告会上,古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个新生小蕾刚刚转来,不喜欢说话,下课后也不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去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一般。于是,在课间活动中,古老师领着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蕾在“鸡妈妈”的保护下玩得很开心。从此以后,小蕾的性格逐渐开朗了许多,成绩也提高了。小明学习成绩不好,同学们不喜欢他,古老师后来发现小明的手工玩具做得很好,就鼓励他带领几名同学参加学校手工制作工艺品大赛,结果小明所在的小组还拿了第一

19、名。这以后,同学们都请小明教如何做手工制品,小明也爱学习了,还担任了科学小组组长。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古老师不喜欢她的行为,但还是做了家访了解情况,分析她这样做的原因。于是,古老师观察她的行为,找她谈心,给她讲道理,直到她改正。教学十余载,古老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心得体会,最近又参加了网上教师职业培养活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知识素养。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古老师的教育行为。【答案】(1)古老师践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古老师注重责任意识,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能够尽职尽责的处理,积极与家长沟通,与学生一起玩游戏,教育实践中履行着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2)古老师

20、践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古老师将全身心的爱投入到工作中,以师爱作为工作的核心动力,和学生一起游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耐心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等,都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3)古老师践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古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小明的手工玩具做得很好”,通过耐心的教导,改正“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古老师践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古老师坚持高尚情操,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5)古老师

21、践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古老师坚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每周写一篇教学心得体会”,“参加网上教师职业培养活动”,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4. 教授拿来两根铁棍,让六个学生分别测量并判断它们长度是否相同,要求当场写出结论,不许商议。前三个学生事先已得到教授的提示,他们简单地测量后,都写下了“长度不相同”的结论。第四个学生反复测量后,看看黑板,又看看教授,最终也写下了“长度不相同”的结论。第五个学生只是拿尺子比画了一下,就写下了同样的结论。第六个学生认真测量几次后,毫不犹豫地写下“长度相同”的结论。教授走过来握住他的手说:“只有你一个

22、人的结论是正确的。”要求: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答案】铁棍识人两根铁棍,六人测量,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两种:长度相同或不相同。而最终的实际结果是五人说不相同,一个说相同,按照常理判断,正确答案应该是不同,但真实情况去恰恰相反,因为教授的一句话,使得原本测量铁棍的六人,反而被铁棍测量了。这六个人其实代表了社会中的四种人,如果把他们六个人放到一起讨论问题,则前三个人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支持领导的看法;第四个人会有自己的想法,但一定会问“领导,您看”;至于第五个人则做事草率,不会有什么深刻的见解;而第六个人一定会举手提问“为什么不?

23、”,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定是第六个人所代表的第四种人。铁棍识人。如果唐太宗拿着这两根铁棍询问众臣孰长孰短,并事先暗示长度不同的情况下,相信只有一人敢于拿过铁棍仔细比对,并真切地回应太宗“它们长度相同”。这个人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猜到,他就是谏臣魏征。魏征是典型的第四种人,他是帮助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的中坚力量。难怪魏征死后,李世民悲泣道:“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也许他也意识到了,没有魏征这种在铁棍测试中的合格者,大唐江山也会盛世不再。铁棍识人。如果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出现了铁棍这个测试,而且主考官拿出四书五经指出上面明确说明两根铁棍长度不等,我想能够得出第六个学生那样的答案的只有李

24、贽一人。在那个人人都张口闭口“子日”的时代,唯独李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理性去判断,敢于反对孔子的权威,喊出“吃饭穿衣乃人伦物理”的口号。虽然他最终悲凉地死去,却不知道唤醒了多少已沉睡千年的头脑去重新思考世界。铁棍识人,识的是有识之士,而不是盲从于权威的愚人,铁棍只有在第四种人面前才会一样长。像魏征、李贽,像梁启超、孙中山,像哥白尼、伽利略,正是他们在自己的时代喊出了“为什么不”,才使得今天的世界变得如此文明绚丽。做第四种人,做魏征,做李贽,让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铁棍测试,成为第六个学生。5.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

25、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尔特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0009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19,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

26、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请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并说明它在中学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2)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发现过程,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下的3个二级主题之一,是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这一视角发展的主要教学载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2)质量守恒定律明确了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问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定性认识进入到定量认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的讨论将微观认识与定量认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的发展。通过了解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会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