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docx(9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酒店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根据施工图纸及合同文件要求,明确各智能化系统线槽 线管综合布局,熟悉水、电、通风、空调等其他系统的管道 布置,结合现场实际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出最正确的各智能 化系统机房布置、配线间布置、设备安装位置、信息点、控 制点位置等。本着先易后难、周密计划、精心组织、高效施 工的原那么,根据总体工期安排及装饰装修进度安排,按照计 划工期规定要求将分阶段、分系统同时进行施工,保质保量 按期完成合同要求的全部智能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整个 系统安装必须符合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条例规范。针对本工程的弱电智能化系统,每个系统总体的施工基 本分为五个阶段:1)管/线槽施工安装阶
2、段2)穿线布线施工阶段3)设备安装阶段4)线缆端接施工阶段5)系统测试、调试、联调阶段。(一)施工顺序及技术要求1、施工顺序管线安装一穿线校线一系统现场元器件安装一软件编 制一局部调试一系统全面调试一运行2、总体技术要求方。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要安装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 后。(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水管温度传感器要在工艺管道预制与安装同时进行。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 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要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 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附近和水流流 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
3、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二分之 一时,要安装在管道的侧里或底部。水管型湿度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和焊接。(4)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及其安装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的安装传感器要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传感器要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要在风管保温层完成 之后O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要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交底,说明敷设电缆的根数,始末端的编号,工艺要 求及平安考前须知;2)敷设电缆前要准备标志牌,标明电缆的编号、型号、 规格、图位号、起始地点;3)在敷设电缆之前,先检查所有槽、管是否已经完成并 符合要求,路由与拟
4、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 符,确定有无遗漏;4)检查预埋管是否畅通,管内带丝是否到位,假设没有应 先处理好;5)放线前对管路进行检查,穿线前应进行管路清扫、打 磨管口。清除管内杂物及积水,有条件时应使用 0. 25Mpa压缩空气吹入滑石粉,以保证穿线质量。所 有金属线槽盖板、护边均应打磨,不留毛刺,以免划 伤电缆;6)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7)在管内穿线时,要防止电缆受到过度拉引;8)布放线缆时,线缆不能放成死角或打结,以保证线缆 的性能良好,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 尽量防止交叉;9)做好放线保护,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10)对于有安装天花的区域,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必须在
5、天花施工前完成;所有线缆不应外露;11)线缆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 留有适当余量;楼层配线间、设备间端留线长度(从 线槽到地面再返上)铜缆35m,光缆7-9m,信息 出口端预留长度0. 4m;12)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记,线缆标记要表示清 楚,在一根线缆的两端必须有一致的标识,线标应清 晰可读。标线号时要求以左手拿线头,线尾向右,以 便于以后线号确实认;13)垂直线缆的布放:穿线宜自上而下进行,在放线时 线缆要求平行摆放,不能相互绞缠、交叉,不得使线 缆放成死弯或打结。14)光缆应尽量防止重物挤压;15)绑扎:施工穿线时作好临时绑扎,防止垂直拉紧后 再绑扎,以减少重力下垂
6、对线缆性能的影响。主干线 穿完后进行整体绑扎,要求绑扎间距仁L5M。光缆 应进行单独绑扎。绑扎时如有弯曲应满足不小于10CM 的弯曲半径;16)安装在地下的同轴电缆须有屏蔽铝箔片以阻隔潮 气。17)同轴电缆在安装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不可有损伤 屏蔽层。18)安装电缆时要注意确保各电缆的温度要高于5。19)填写好放线记录表;记录中主干铜缆或光纤给定的编号应明确楼层号、序号;20)线槽内线布放完毕后应盖好槽盖,满足防火、防潮、 防鼠害之要求。机柜(箱)内接线1)按设计安装图进行机架、机柜安装,安装螺丝必须拧 紧;2)机架、机柜安装应与进线位置对准;安装时,应调整 好水平、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7、;3)按供货商提供的安装图、设计布置图进行配线架安 装,4)机架、机柜、配线架的金属基座都应做好接地连接。5)核对电缆编号无误;6)端接前,机柜内线缆应作好绑扎,绑扎要整齐美观。 应留有1米左右的移动余量;7)剥除电缆护套时应采用专用开线器,不得刮伤绝缘 层,电缆中间不得产生断接现象;8)端接前须准备好线缆端接表,电缆端接依照端接表进 行;9)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首先要进行校验编 号。10)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要进行固定。11)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应留有一定的 余量。12)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不容许有人为接 头。13)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尽量
8、防止相互交 叉。14)按图施工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配线整齐、 美观、标牌清晰。15)选用同一型号的电缆颜色要尽可能统一,便于安装 调试和日常维护。16)接线时电源线、信号线的颜色加以区分。17)在交、直流电源线中:红线为相线(L)或正线( + ); 黑线或兰线为零线(N)或负线(一)。18)在直流信号中:黄色为正线( + );绿色为负线(一)。19)蓝色线为数据线。20)黄绿相间的双色线为地线。(注意,但不是直流电的 零线和直流电的负线)21)接线完毕,由第二人进行复检确认后,方可送电, 以免接线错误造成系统设备损坏。接地要求1) 桥架接地方法,应用不小于2. 5mm2的铜塑线与主体
9、钢筋接地。2) 各机柜、机箱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3) 机房设备采取联合接地方式,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安装在直管段,那么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 置。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要在工艺管 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 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能安装在管道焊 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 安装压差开关时,要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风压压差开关安装离地高度不应小于0.5m。* 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要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风压压差开关要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风压压差开关不应影响空调器本
10、体的密封性。* 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要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 风压压差开关要避开蒸汽放空口。(5)水流开关的安装 水流开关的安装,要在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 行。水流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 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水流开关不能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处。水流开关要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能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水流开关要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6)电动风阀执行器风阀执行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要固定牢。 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要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风阀执行器安装后,风阀执行器的开闭指示位要与 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执行器要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风阀控制器要与风
11、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 于 85 o1) 风阀执行器安装前要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 线圈、阀体间的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并要符合设 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风阀执行器在安装前要进行模拟动作。风阀执行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要的相配, 符合设计要求。风阀执行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那么可 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但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 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B、系统调试所有设备结构完整、外观无损坏,以及产品出厂检验合 格证和相应部门确认的检测报告。(1)调试必须具备的条件BA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 传感器等全部安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设计图
12、纸 的要求。2) BA系统的受控设备及其自身的系统不仅安装完毕,而 且单体或自身系统的调试结束;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 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工艺要求。3)检查BAS与各系统的联动、信息传输和线路敷设等必 须满足设计要求。(2)调试程序1) BA系统的调试通常按以下程序进行:2)数字量输入测试:信号电平的检查:干接点输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逻辑值。脉冲或累加信号: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发 生脉冲数与接收脉冲数一致,并符合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最小 频率、最小峰值电压、最小脉冲宽度、最大频率、最大峰值 电压、最大脉冲宽度。电压或电流信号(有源与无源)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 的要求进行确认。
13、动作试验:按上述不同信号的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对全部 测点进行测试,并将测点之值记录下来。特殊功能检查: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高保 真数字量信号输入以及正常、报警、线路、开路、线路短路 的检测等。3)数字量输出测试:信号电平的检查:继电器开关量的输出ON/OFF: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 求确认其输出的规定的电压电流范围和允许工作容量。输出电压或电流开关特性检查:其电压或电流输出, 必须符合设备使用书和设计要求。动作试验:用程序方式和手动方式测试全部数字量输出,并记录其 测试数值和观察受控设备的电气控制开关工作状态是否正 常;如果受控单体受电试运行正常,那么可以在受控设备正常 受电情
14、况下观察其受控设备运行是否正确。特殊功能检查: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按设计要求进行三态 (快、慢、停)和间歇控制(Is、5s、10s)等的检查。4)模拟量输入测试:输入信号的检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模拟量输入的类型、量程 (容量)、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规定,通常的传感器 可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和测试:温、湿度、压力、压差传感器的检查与测试。A、按产品说明的要求确认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 湿度是否与实际相符。B、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传感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否 正确。C、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输入量程范 围,接入模拟输入信号后在传感器端或DDC侧检查其输出信 号
15、,并经计算确认是否与实际值相符。电量、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传感器的检查与测试。A、按上述中A项进行检查。B、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传感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否 正确,严防电压型传感器的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型传感器 的输入端开路。C、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输入量程范 围分别在传感器的输出端或DDC侧检查其输出信号,并经计 算确认是否与实际值相符。电磁流量传感器的检查与测试。A、按上述中A项进行检查。B、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其内外部连接线正确。C、静态调整:将流量传感器安装于现场后(探头局部必 须完全浸没于静止的水中),在DDC侧测试其输出信号,如 果此信号值与零偏差较大,那么
16、其将按产品和系统要求进行自 动校零。动态检查:模拟管道中的介质流量,然后在DDC侧测 试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计算确认其是否与实际相符。动作试验:用程序方式或手控方式对全部的AI测试点逐点进行扫 描测试并记录各测点的数值,确认其值是否与实际情况一 致,将该值记录。模拟量输入精度测试:使用程序和手动方式测试其每一 测试点,在其量程范围内读取三个测点(全量程的10%、50%. 90%),其测试精度要到达该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特殊功能检查: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5)模拟量输出测试: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定其模拟量输出的类 型、量程(容量)与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常用的各 种风门、电动阀
17、门驱动器可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与测试: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该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 温、湿度是否与实际相符。确认各种驱动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否正确。手动检查:首先将驱动器切换至手动档,然后转动手 动摇柄,检查驱动器的行程是否在0100%范围内。在确认手动检查正确后,在现场按产品说明书要求, 模拟其输入信号或者从DDC输出A0信号,确认其驱动器动 作是否正常。动作试验:用程序或手控方式对全部的A0测试点逐点进 行扫描测试,记录各测点的数值,同时观察受控设备的工作 状态和运行是否正常。模拟量输出精度的测试:同模拟量输入测试。特殊功能检查: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保持输出功能、事故平安功能等。
18、本工程全部DO、DI、AO、AI点应根据监控点表或调试方案规定的监控点数量和要求,按本规定的上述要求进行。6) DDC功能测试按产品设备说明书和本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测试。进行如 下功能测试:运行可靠性测试:抽检某一受控设备设定的监控程序,测试其受控设备的 运行记录和状态。关闭中央监控主机、数据网关(包括主机至DDC之间 的通讯设备),确认系统全部DDC及受控设备运行正常后, 重新开机后抽检局部DDC设备中受控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状 态,同时确认系统框图及其他图形均能自动恢复。关闭DDC电源后,确认DDC及受控设备运行正常,重 新受电后确认DDC能自动检测受控设备的运行,记录状态并 予以恢复。DDC抗
19、干扰测试。将一台干扰源设备(例如冲击电钻)接于DDC同一电源, 干扰设备开机后,观察DDC设备及其它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 运行是否正常。DDC软件主要功能及其实时性测试:DDC点对点控制在DDC上用笔记本电脑或现场检测器,或者在中央控制 机上手控一台被控设备,测定其被控设备运行状态返回信号 的时间应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在现场模拟一个报警信号,测定在CRT工作站上发出 报警信号的时间必须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在中央控制机上开启一台空调机,测定电动阀门的开 度从0%-50%的时间。C、空调系统单体设备的调试(1)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1)检查新风机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部 与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
20、,严防强电电源串入DDC。2)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装在新风机上的温、湿度传感 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正确 和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量程是否和设置相一致。3)在手动位置确认风机在非BAS受控状态下已运行正 常。4)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是否正确。5)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后,观察DDC控制器 和各元件状态是否正常。6)用笔记本电脑检测所有模拟量输入点送风温度和风压 的量值,并核对其数值是否正确。记录所有开关量输入点(风 压开关和防冻开关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强制所有的开关 量输出点开与关,确认相关的风机、风门、阀门等工作是否1)严格按图纸施工,
21、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 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2)预埋(留)位置准确、无遗漏。3)管路两端设备处导线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冗 余。导线两端应按照图纸提供的线号用标签进行标 识,根据线色来进行端子接线,并应在图纸上进行标 识,作为施工资料进行存档。4)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顶装设备横、竖成列,墙装设 备端正一致,资料整理正规、完整无遗漏,各种现场 变更手续齐全有效。3、线槽桥架安装A、支架与吊架安装要求:1)支架与吊架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 短偏差应在5nlm范围内、切口处无卷边、毛刺。2)支架与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在有坡度处 支架、吊架应与坡度相同。3)
22、钢支架与吊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焊缝均匀平 直,焊缝长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裂纹、咬边、气 孔、凹陷、漏焊、焊漏等现象。4)固定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 5m-2 口,在转角、转弯和 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cm处各增加一个固 定点,吊杆横梁用角钢(40x40x4),连接吊杆与楼板 正常。强制所有模拟量输出点、输出信号,确认相关的电动 阀(冷热水调节阀)的工作是否正常及其位置调节是否跟随 变化。7)启动新风机、新风阀门要联锁翻开,送风温度调节控 制应投入运行。8)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左右), 这时热水调节阀要逐渐减少,开度直至全部关闭(冬天工 况);或者冷水阀逐渐加
23、大,开度直至全部翻开(夏天工况)。 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左右)时, 确认其冷热水阀运行工况与上述完全相反。9)进行湿度调节,使模拟送风湿度小于送风湿度设定值, 这时加湿器要按预定要求投入工作,并且到使送风湿度趋于 设定值。10)如新风机是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时,应 模拟变化风压测量值或其他工艺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应 改变或切换到测量值或稳定在设计值,风机转速这时应稳定 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 90%风机速度时高、中、低三速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11)新风机停止运转,那么新风门以及冷、热水调节阀门、 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12)
24、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功能和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的要求。13)单体调试完成时,应按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 定其送风温度、湿度和风压的初始状态。(2)空气处理机单体设备调试1)检查空气处理机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 内部与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严防强电电源串入DDC。2)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装在空气处理机上的温、湿度 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 正确和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量程是否和设置相一致。3)在手动位置确认空气处理机在非BAS受控状态下已运 行正常。4)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是否正确。5)确认DDC送电
25、并接通主电源开关后,观察DDC控制器 和各元件状态是否正常。6)用笔记本电脑检测所有模拟量输入点送风温度和风压 的量值,并核对其数值是否正确。记录所有开关量输入点(风 压开关和防冻开关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强制所有的开关 量输出点开与关,确认相关的风机、风门、阀门等工作是否 正常。强制所有模拟量输出点、输出信号,确认相关的电动 阀(冷热水调节阀)的工作是否正常及其位置调节是否跟随 变化。7)启动空调机时,新风门、回风风门、排风风门等应联锁翻开,各种调节控制应投入工作。8)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左右), 这时热水调节阀应逐渐减少,开度直至全部关闭(冬天工 况);或者冷水阀逐渐加
26、大,开度直至全部翻开(夏天工况)。 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左右)时, 确认其冷热水阀运行工况与上述完全相反。9)进行湿度调节,使模拟送风湿度小于送风湿度设定值, 这时加湿器应按预定要求投入工作,并且到使送风湿度趋于 设定值。10)如空气处理机是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时, 应模拟变化风压测量值或其他工艺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 应改变或切换到测量值或稳定在设计值,风机转速这时应稳 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 90%风机速度时高、中、低三速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11)空调机启动后,回风温度应随着回风温度设定的改 变而变化,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应能稳
27、定在回风温度设定值的 附近。如果回风温度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当提高 PID调节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统稳定后,回风温度和设 定值的偏差较大,可以适当提高PID调节的积分作用;如果 回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其偏差超过范 围,那么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 到系统稳定为止。PID参数设置的原那么是:首先保证系统稳 定,其次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分, 应防止系统振荡,并有一定余量。当系统经调试不能稳定时, 应考虑有关的机械和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阻碍系统稳定的 因系,作仔细检查并排除这样的干扰。12)空调机停止动转时,新风机风门、排风门、回风
28、门、 冷热水调节阀、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13)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和 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程序控制的要求。14)单体调试完成时,应按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 定其送风温度、湿度和风压的初始状态。15)如果需要,应使模拟控制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回 风风门的开度限位设置满足空调工艺所提出的百分比要求。(3)送排风机单体设备调试1)检查送排风机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 部与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严防强电电源串入DDC。2)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装在送排风机上的温、湿度传 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正 确和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
29、量程是否和设置相一致。3)在手动位置确认风机在非BAS受控状态下已运行正 常。4)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是否正确。5)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后,观察DDC控制器和各元件状态是否正常。6)用笔记本电脑检测所有模拟量输入点送风温度和风压 的量值,并核对其数值是否正确。记录所有开关量输入点(风 压开关和防冻开关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强制所有的开关 量输出点开与关,确认相关的风机、风门、阀门等工作是否 正常。强制所有模拟量输出点、输出信号,确认相关的电动 阀(冷热水调节阀)的工作是否正常及其位置调节是否跟随 变化。7)检查所有送排风机和相关空调设备,按系统设计要求 确认其联锁
30、、启/停控制是否正常。8)按通风工艺要求,用软件对各送排风机风量进行组态, 确认其设置参数是否正常,以确保风机能正常运行。9)为了维持室内相对于室外有+20Pa的通风要求(按设 计要求),先进行变风量新风机的风压控制调试;然后使其 室内有一定的正压,进行变速排风机的调试。模拟变化大厦 室内测量值,风机转速应能相应改变,当测量值大于设定值 时,风机转速应减小;当测量值小于设定值时,风机转速应 增大;当测量稳定在+20Pa时,风机转速应稳定在某一点上。 D、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的调试(1)检查各类水泵的电气控制柜,按设计监控要求与 DDC之间的接线正确,严防强电串入DDC。(2)监控点表的要求检查装
31、于各类水箱、水池的水位传 感器或水位开关,以及温度传感器、水量传感器等设备的位 置,接线正确,其安装要符合本规范的要求。(3)确认各类水泵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其 设备运行正常。E、应用软件设定与确认(1)确认BAS系统图与实际运行设备一致。1)按系统设计要求确认BAS中主机、DDC、网络控制器、 网关等设备运行及故障状态等。2)按监控点表的要求确认BAS各子系统设备的传感器、 阀门、执行器等运行状态、报警、控制方式等。(2)确认BAS受控设备的平面图1)确认BAS受控设备的平面位置与实际位置一致。2)激活BAS受控设备的平面位置后,确认其监控点的状 态、功能与监控点表的功能一致。3)
32、确认在CRT主机侧对现场设备进行手动控制操作。F、系统调试(1)系统的接线检查按系统设计图纸要求,检查主机与网络器、网关设备、 DDC、系统外部设备(包括电源UPS、打印设备)、通讯接口 (包括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连接、传输线型号规格是否正 确。通讯接口的通讯协议、数据传输格式、速率等是否符合 设计要求。(2)系统通讯检查主机及其相应设备通电后,启动程序检查主机与本系统其他设备通讯是否正常,确认设备无故障。(3)系统监控性能的测试1)在主机侧按监控点表和调试大纲的要求,对本系统的 DO、DI、AO、AI进行抽样测试。2)系统有热备份系统,那么应确认其中一机处于人为故障 状态下,确认其备份系统运
33、行正常并检查运行参数不变,确 认现场运行参数不丧失。3)系统联动功能的测试。本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采取硬连接方式联动,那么按设计 要求全部或分类对各监控点进行测试,并确认功能满足设计 要求。本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采取通讯方式连接,那么按系统集 成的要求进行测试。2、综合布线系统A、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的流程绘制竣工图纸妇后珈丁后期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流程B、穿线布线一般要求: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4倍;2)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3)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4)垂直线缆在线槽中排列整齐并用扎带固定好,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 m,间距均匀松紧
34、适度。5)在线缆进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6)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5m处应进行固定;7)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 m处进行固定。8)室内光缆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C、设备安装阶段综合布线设备安装包括配线间(管理间)机柜、机架安 装;语音、数据、光纤配线架安装、面板、模块安装等。 机柜、机架安装要求如下:1)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o 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各种标志 应完整、清晰。3)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4)机柜、机架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 应保持良
35、好的电气连接。 各类配线架布线安装要求如下:1)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面板安装要求如下:1)面板安装应上下左右对齐,并固定牢固。2)面板上应有明显的信息点标记,以颜色、图形、文字 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3)面板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安装要求如下:1)信息模块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具 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地面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 齐平。2)插座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 预置扩张螺钉固定等方式。4)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D、线缆端接要求:1)
36、缆线在端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2)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3)缆线端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4)缆线端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5)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 颠倒和错接。6)端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不大于13 mm0 的螺栓为内胀式膨胀螺母。5)支架与吊架距离上层楼板不应小于150-200 mmoB、线槽安装要求:1)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现象,内壁无毛刺,各种附 件齐全。2)线槽的接口应平整,接缝处应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 应平整,无翘角,各种配件配套齐全。3)在吊顶内敷设如果无法上人时,应留有检修孔。4)线槽穿墙时应用防火材料将线槽与
37、墙面接口局部封 死,但应防止堵死线槽。5)线槽进行交叉转弯,丁字连接时应采用单通、三通、 二通、四通或平面二通、平面三通、弯通等连接。6)线槽组装时,先做干线,后做分支线,为保证工程进 度,各班组根据现场情况,分两端同时向中间做干线 后分头做支线。7)地线应根据设计图要求敷设在线槽一侧,接地处螺丝 直径不应小于6毫米;并且需要加平垫和弹簧垫圈, 用螺母压接牢固。8)吊架、支架应紧贴建筑物外表,固定牢固可靠,横平 竖直,布置合理,间距均匀。9)线槽接口严密整齐,盖板无变形翘角现象,拐角转角、丁字连接正确严实,线槽内外无污染。E、光缆芯线终接要求:1)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盒中
38、 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2)光纤连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 纤的跳接。3)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F、系统测试目前,在很多领域网络的应用已经成为政府、企业至关 重要的组成局部,网络的不正常运行,对于政府、企业来说, 损失是相当大的。网络的建立,从电缆敷设到网络设备的连 接,都需要几个过程,这些过程有必要进行测试,从而保证 所建立的网络能健康运行。可以说现在的布线是为了未来的 投资,而投资的保证就是测试技术。从工程的角度可将综合布线工程的测试分为两类:验证 测试和认证测试。验证测试一般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施工人 员边施工边测试,以保证所完成的每一个连接的正确性;认 证测
39、试是指对布线系统依照标准进行逐项检测,以确定布线 是否能到达设计要求。一般测试内容包括以下两项:1)铜缆测试2)光缆测试1) 铜缆测试测试标准确定根据国际布线的规定以及布线厂商的建议,一个布线系 统的期望寿命至少为10年或更长,不少布线供应商都提供 至少十年甚至15或20年的质保。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分别以 18个月和24个月翻番的速度开展,企业对网络及带宽便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网络的最基础建设或网络龙骨的布线 设施,为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以及对未来高速网络的支持, 目前至少要选择超5类电缆系统,而对于更高要求,特别是 考虑长远的投资时,建议选择六类电缆系统。2002年6月,在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40、TIA )TR-42委员会 的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六类布线标准,这个分类标准将成为 TIA/EIA-568B标准的附录,它将被正式命名为 ANSI/TIA/EIA-568B. 2-1-2002o该标准也将被国际标准化组 织(ISO)批准,标准号为ISO/IEC 11801:2002c与以前的标 准的区别之一是这两个标准绝大局部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也 就说两个标准越来越趋于一致。新的六类标准在两个方面对以前的草案进行了完善,TIA 指定六类系统组成的成份必须向下兼容(包括三类、五类、 超五类布线产品),同时必须满足混合使用的要求。六类布 线标准对100欧姆平衡双绞线、连接硬件、跳线、通道和永 久链路
41、作了具体要求。测试链路的选择tia/eia和iso/iec关于铜缆水平系统的链路定义有以 下三种:基本链路(TIA),永久链路(ISO)和通道模型 (TIA/ISO) o在新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从而使 两个标准在测试模型上达成了一致。不管采用何种测试模通道链ChannelCCTT March 2002Fluke Networks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型,只要符合相关的指标要求,都可以认为满足六类标准。 通道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的连接模式图分别如下:永久链路-Permanent Link测j试结果不包括测j试结果不包括测试仪器的选择对于六类系统对铜缆的性能要
42、求比传统五类系统 及超五类系统更加严格,严格的测试指标要求更严格 的测试仪器。在普通五类系统测试时,测试仪表的精 度为二级,而在六类系统测试时,测试仪表的精度要 求采用三级。推荐使用以下测试仪器:1) Microtest OMMIScanner/OMNIScanner IIFluke DSP-4X002) Agilent WireScope 350Wavetek LT8600以上几种智能化测试仪全部内置了最新的布线标准规 范,系统软件和内置标准的可升级设计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的 投资和利益。本公司采用Fluke DSP-4X00测试仪器。美国福禄克网络公司是电缆系统现场测试仪的最大生产厂商,其享有
43、各种专 利的测试技术的DSP-4X00系列测试仪已经被用户所广泛使 用。DSP-4X00系列测试仪采用先进的数字测试技术,其测试 的带宽可以到达350MHzo它不仅可以支持新的超五类电缆标 准,还可以支持六类测试标准。DSP-4X00系列测试仪保持了 测试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此外,它的故障诊断能力是非 常独特,而又是用户真正需求的功能。DSP-4X00系列数字式 电缆分析仪可提供给您一套完整的测试、验证电缆和光缆并 进行文档备案的方案。同其它福禄克网络公司的网络测试仪 一样,DSP-4X00系列数字式电缆分析仪坚固耐用,可以在布 线工程的恶劣环境中使用。其特点如下:1)超过超5类及6类线测试
44、所要求的三级精度,延展了 DSP-4X00的测试能力,并同时获得UL和ETL SEMKO 的认证。2)使用新的突破性的永久链路适配器可得到更多更准 确的“通过”结果,DSP-4X00中包含该适配器。3)随机提供6类通道适配器及一个通道/流量适配器, 从而精确测试6类通道。4)自动诊断电缆故障,以米或英尺准确显示故障位置。5)扩展的16MB主板集成存储卡可存储一整天的测试结 果。6)可将符合TIA-606A标准的电缆ID号下载到DSP-4X00 数字式电缆分析仪中,节省时间同时确保了数据的准 确性。7)随机提供外置存储卡以及更高级的电缆测试管理软 件包,光纤测试适配器和电缆管理软件提供了更多的
45、应用领域。8)灵活的电缆标准下载。可升级的结构保护用户的投 资。美国福禄克网络公司一直关注着结构化布线标准的开展, 并且把自己的产品和标准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一起,确保给用 户提供最新、最好、最开放的测试系统。用户可以随时下载 电缆分析仪的最新版本软件,按照最新标准对布线工程进行 验收。测试参数1)接线图测试的连接图示出每条线缆的8条芯线与接线端子的连 接实际状态,正确的线对为:1/2、3/6、4/5、7/8o2)线缆链路长度水平布线连接方式的允许极限长度如下:永久链路方式一90m通道链路方式一100m布线线缆链路的物理长度由测量到的信号在链路上的往 返传播延迟T导出。为保证长度测量的精度,进行此
46、项测试 前需对被测线缆进行NVP值(额定传输速度)校核。NVP二(线 缆中信号传播速度/光速)X100%,该值随不同线缆类型而 异。正常NVP值范围为60%90沆3)特性阻抗链路在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呈现的电阻,综合布线用缆 线为100。,无论3类、4类、5类、5E类或6类线缆,其 每对芯线的特性阻抗在整个工作带宽范围内应保证恒定、均 匀。链路上任何点的阻抗不连续性将导致该链路信号反射和 信号畸变。链路特性阻抗与标称值之差W20Q。4)直流环路电阻无论3类、4类、5类、5E类或6类宽带线缆,在基本链 路方式、永久链路方式还是通道链路方式下,线缆每个线对 的直流环路电阻在20。30环境下最大值:3
47、类电链路不 超过170 Q, 3类以上链路不超过30 Q。5)衰减由于集肤效应,绝缘损耗、阻抗不匹配、连接电阻等因 素,信号沿链路传输损失的能量称为衰减。测试传输信号在 每个线对两端间的传输损耗值及同一条电缆内所有线对中 最差线对的衰减量相对于所允许的最大衰减企的差值。对一 条布线链路来说衰减量由下述各局部构成。每个连接器对信号的衰减量;构成通道链路方式的10m跳线或构成基本链路方式4m设备接线对信号的衰减量;布线线缆对信号的衰减量。6)近端串扰损耗(NEXT)一条链路中,处于线缆一侧的某发送线对对于同侧的其 他相邻(接收)线对通过电磁感应所造成信号耦合,即近端 串扰。定义近端串扰值(dB)和导致该串扰的发送信号(参 考值定为OdB)之差值(dB)为近端串扰损耗。越大的NEXT 值近端串扰损耗越大。近端串扰与线缆类别、连接方式、频 率值有关。7)远方近端串扰损耗(RNEXT)与近端串扰损耗相对应,在一条链路的另外一端,发送 信号的线对向其同侧其他相邻(接收)线对通过电磁感应耦 合而造成的串扰,定义为远方近端串扰损耗。对一条链路来 说,NEXT与RNEXT可能是完全不同值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