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调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调研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的调研前言:随着近年来基层工会的数量日益增加,会员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改变,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市县帮扶中心建设和帮扶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是一种必定趋势,是工会主动参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职工服务体系和增加工会组织吸引力凝合力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为调查了解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基本状况,摸清企业和职工的实际需求,了解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探讨推动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实现路径,我们于 20xx 年通过实地调研、座谈、问卷、统计等多种形式,对全省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2、现形成如下报告:一、工作现状 1.工会帮扶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动 我省工会自20xx年起起先建设帮扶服务平台,至20XX年底,13 个省辖市、52 个县(市)总工会建成率达 100%,市县两级工会帮扶服务平台架构基本形成。20xx 年起,工会帮扶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帮扶工作社会化、制度化向纵深发展。20xx 年起,全省工会着力推动帮扶网络建设向各类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规模以上企业延长,逐步实现地区工会帮扶服务中心与区域性工会、行业性工会及基层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有机连接,帮扶服务网络向更广泛的基层工会覆盖,帮扶服务工作向更广泛的职工群众靠拢。截至 20xx 年底,已建成县级
3、以下工会帮扶工作站(点)13683 个,以市级帮扶中心为骨干,县级帮扶中心为支撑,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企业帮扶工作站(点)为基础的工会帮扶工作网络已基本形成。表 1: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帮扶中心(站、点)建设状况 2.工会帮扶服务工作不断形成常态 一是推动健全民生政策体系。各级工会主动参加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群众的权益。二是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将工会认定的特困职工全面纳入政府救助体系,发挥政策效应,加强扶贫帮困。三是建立内外协调机制。一方面,工会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对帮扶中心场地、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全省有 xx 个市 35
4、 个县工会帮扶中心争取到事业编制;另一方面与劳动保障、民政、人事、教化、卫生、司法等政府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联建工会爱心超市、药店、学校等,为困难职工供应实惠便捷的服务。四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目前,市、县工会基本形成了以财政拨款、工会经费投入、社会捐助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资金数额逐年增多,帮扶实力不断增加。五是主动探究日常帮扶措施,逐步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将送暖和、金秋助学活动打造成工会围绕大局、履行职责、服务职工的知名品牌。表 2:各级工会已实际开展的帮扶项目比例 3.工会帮扶服务跨出转型发展步伐各地工会起先主动探究创新,逐步寻求将服务对象向会员职工转变,把服务网络向基层企业延长,使服务内
5、容向满意职工群众多元化需求拓展,让更多职工能享受普惠服务。一是拓展帮扶中心服务功能。市县工会对外争取资源,对内提档升级,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帮扶格局不断强化。7 个市 68 个县(市、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已更名为职工服务中心,在可供应的服务项目设置上,除了就业帮助、生活救助、法律救济三大传统类别外,还有心理询问、劳模服务、互助互济、维权服务、购物旅游、婚介家政、体检疗养等,实现逐年增加。二是下移帮扶服务工作重心。推动工会帮扶服务重心向基层工会靠近,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延长服务内涵,致力于为更多的职工供应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三是创新帮扶服务工作载体。各地工会立足实际,谋划打造深受职工欢迎、
6、能够普惠职工的服务项目。省总工会探究建立一线职工疗养息制度,连云港、南通等地也纷纷开展此项活动。泰州市总工会深化创新实施职工鹊之桥联谊服务,苏州市总工会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安排,江阴市总工会实施3n身边的关爱工程,等等,各地逐步将服务职工向普惠延长。表 3:20xx 年以来地方工会增加的帮扶服务对象状况 4.企业和职工对工会帮扶服务充溢期盼 从企业负责人问卷看,企业负责人对市、县、开发区或乡镇(街道)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服务中心)了解的占比 93.8%,认为本企业工会发挥作用很大的有 66.8%,上述两项占比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负责人中也分别占到 83.1%和 52.5%。企业负责人希望当地
7、市、县(区)总工会供应帮扶或服务项目位列前五位的是: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医疗救助、就业培训和法律救济,占比分别为 64.9%、61.6%、57.1%、56.2 和 52.6%。从职工问卷看,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曾经寻求过单位工会帮助的占 69.2%;在寻求单位工会帮助后,工会赐予解决困难的占89.4%,对工会帮助解决困难方面评价赐予很好的占 81.3%;职工对本地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服务中心)了解的占79.5%。从被帮扶对象问卷看,在寻求工会帮助前,对救助标准、申请程序有所了解的占 60.9%;对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评价非常满足的占比 50.4%,比较满足的占 35.4%;对工会帮扶
8、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看法的评价非常满足的占 64.8%,比较满足的占比24.3%。表 4:不同人群对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了解和评价状况 二、存在问题 1.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作用发挥不明显 从本次及以往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数量比两年前增长了 22.7%,在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数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尚不能与平台建设步伐匹配,帮扶网络向下推动速度与帮扶工作重心下沉速度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发展不平衡。各地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企业等各层次工会的帮扶服务站点建设在推动时序和力度方面差别明显,地区之间、各层次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实体化建设不够。54
9、.2%的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场所设在工会办公室(会议室)内;许多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工会,并无独立的场地和门面,硬件设施、软件资料、服务项目等均达不到规范化的要求,人员力气普遍不足;村(社区)和企业工会有些虽然挂了牌,并无增加接待窗口或办公场地及人员,也并无充溢帮扶服务职能。三是辐射范围较小。县以下工会帮扶对象局限于特定的困难群体,有的地区服务的职工数量较少,可支配的帮扶资金数额也比较有限,影响力和辐射度较小,许多职工对此还不了解。企业服务站点功能薄弱,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还不多。2.现有服务项目与企业、职工需求之间不对称 全省工会帮扶中心的服务内容涵括了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生活、生产、学习
10、等多个方面,已经开展的帮扶项目共计有十多个。但进一步探究,各帮扶项目之间却强弱不均,有的项目运作不正常,每年帮助的人数很少或基本没有,帮扶质量不高,还不能更好满意困难职工的须要。日常帮扶的重点仍旧在生活救助上,以应急性救助为主。绝大多数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帮扶站点并无刚好、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实力,也无法体现工会组织帮助解决职工困难的功能定位。一些企业工会对帮扶服务的理解,大都局限于扶贫帮困项目,以应急性救助为主。依据本次问卷统计数据,不同人员对工会帮扶服务项目的期盼是不一样的,被救助对象基本是属于工会建档的困难职工,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资助;企业职工则对提高自身福利待遇、参加文体活动
11、、外出旅游疗养等比较期盼;企业负责人则希望工会组织能在多方面发挥主动作用。表 5:不同人群对工会帮扶服务项目的期盼排序 3.工会帮扶服务方式相对简洁,帮扶机制尚有待完善 一是帮扶对象局限于特定的困难群体。帮扶中心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市、县(市)工会认定的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有的县(市、区)认定的特困职工数量较少,每年送暖和、金秋助学的对象也仅限于特困职工及其子女。20xx 年以来,51.8%的地方工会对设定的帮扶服务对象未有任何调整。许多地区实行的帮扶服务方式限于一次性或分次赐予肯定数额的救助金,这一方面是沿袭传统,另一方面,项目的简洁化在客观上造成了帮扶方式的简洁化,传统项目占比较大,创
12、新发展的内容较少,帮扶服务缺乏自身特色,吸引力不大。二是帮扶服务机制长效性不够。一些地方工会帮扶服务工作没有长远的帮扶规划,帮扶服务机制不够系统规范,县工会帮扶中心在帮扶机制建设、工作制度建立和帮扶服务项目设置、活动开展、帮扶范围及成效方面仍有不完善、不到位的现象,应在质的提高上再下功夫。乡镇(街道)、园区、企业工会帮扶服务还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的帮扶标准、工作流程、申请程序等仍不健全,工作中随意性大、不确定性大,工作台账、档案管理等也显得很松散。4.协调利用社会帮扶资源不够到位 工会帮扶体系与社会救助体系连接尚需进一步亲密,工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其他组织联系的还
13、不够紧密。与人社、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妇联等缺乏帮扶工作的互动联动机制。社会各种救助资源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充分利用。从工会内部机制来讲,各业务部门对帮扶中心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须要更好地整合。从社会帮扶体系来看,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缺乏统筹协调。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化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济等,分别由政府不同部门开展,相应救助政策和救助资金也由相应部门驾驭和实施,这些部门在工作中也有着各自规定的救助对象和标准。这种部门分割的救助模式,简单出现重复救助和救助盲区共存的局面。因此,工会帮扶工作一方面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在融入政府部门救助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三、思索建议
14、 1.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探究转型发展之路 全面深化改革,其动身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允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发展进程涉及各类利益的博弈和调整,势必会影响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会必需要主动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要求,努力推动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发挥好工会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服务职工工作,事关职工各种干脆权益的维护和实现,其本质就是面对全体会员,供应多元化、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工会必需充分利用已有的帮扶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和责随意识,以一线职工、农夫工、困难职工等为重点群体,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为职工供应更多更高水平的精神性、发展性服务,努力打造工会服务职工
15、新品牌,以帮扶服务工作的转型发展,推动工会服务职工体系的创新创优,更好地为职工群众供应一站式帮扶服务,赢得职工信任、凝合职工力气。2.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会、站、家一体化推动 市县工会要注意加强所属区域内帮扶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帮扶站点建设有序有效推动。乡镇(街道)、省级以上开发区和规模以上企业在搭建职工服务平台时,要注意强化服务基础配套,抓好职工服务中心主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借助政府行政服务大厅或街道劳动保障所服务窗口,增设职工服务窗口,促进工会帮扶服务平台的有效拓展。企业工会要充分利用现有阵地,结合职工之家建设要求,拓展服务项目,努力为职工供应各类服务。工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
16、要加强沟通协作协作,整合工会内部资源,把干脆服务职工的各项功能纳入职工服务中心,为职工供应便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实行内部调剂、对外聘用、争取政府编制,以及建立志愿者队伍、开展义工帮扶服务等多种形式配齐配强帮扶站点工作人员,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学问培训,不断提高帮扶工作队伍的整体素养,提升服务质量。3.借助各方力气,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合力推动 要推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企业主抓、社会协同、职工参加的帮扶服务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加强与政府人社、财政、民政、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实现与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有效连接,主动探究引进社会力气参加工会帮扶工作,实现与社会各方资源的
17、有效整合。市、县总工会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园区和企业工会服务站点工作的分类指导,做好上级工会与基层工会服务站点的工作协调和互动,形成联系紧密、协作有序的工作常态。建立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和职工志愿者队伍,发动职工志愿者自我管理,发挥组织策划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用好平台阵地,吸引更多的职工来参与。主动推动会员服务基地建设,发挥工会组织会员资源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力气为会员职工供应实惠服务。主动探究会员服务卡工作,把各种金融便利、工会会员信息、帮扶救助、教化培训、医疗互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消遣,以及各类商家消费打折实惠等有效连接起来,捕获好会员职工的关注点、爱好点,承载起工会服务职工的强
18、大功能。4.深化品牌打造,做出工会帮扶服务新特色 坚持依据基层工会实际和职工群众需求确定帮扶服务项目,敬重基层的实践阅历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工作局面。要制定安排,抓好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单位的试点,加强分类指导,培育一批基层工会开展帮扶服务工作的典型,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坚持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帮扶模式,按需设置,量力而行,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特色,并依据形势发展改变和职工群众需求期盼等状况适时调整完善。接着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方面勤动脑筋、多出点子,通过汇合更多的帮扶资源,实行更为便捷的帮扶方式,使帮扶工作内容更加充溢,让困难职工得到更多实惠。要突出服务内容方法的创新性。依据职工需求多元的现状,打造深受职工欢迎、普惠广阔职工的服务项目。使常常性服务与项目式、订单式服务相结合,本级工会单层服务与各级工会上下联动服务相结合,工会内部运作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传统服务手段与现代网络虚拟平台相结合,实现工会服务与职工需求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