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镇化的推进战略.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36627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智慧城镇化的推进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智慧城镇化的推进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智慧城镇化的推进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智慧城镇化的推进战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智慧城镇化的推进战略新型城镇化是一种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智能化或 智慧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在当今信息革命席卷全球 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通过智慧化连接城 乡,全面推进智慧城乡建设,走智慧城镇化之路。本章结合智慧城市 与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着重分析当前中国智慧城镇化建设现状,探 讨推进智慧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推进智慧城镇化的背景与意义早在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就提出了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八字方针”,把“智能” 作为新型城镇化中“新型”的核心要素。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开展研究 中心联合课题

2、组在研究报告中国2030中强调“促进经济持续、 高效增长,城镇化不仅要快,而且要智慧并明确提出了 “智 慧城镇化(Smart Urbanization)概念(World Bank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2)o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把至IJ 2020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超过50Mbps作为新型 城镇化的主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那么对“建设智慧城

3、市和数字乡村” 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很明显,新型城镇化应该更多地表达智慧 化,而智慧城乡建设是推进智慧城镇化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信息化 保障服务方面,社保卡覆盖全国所有省份99.7%的地区,全面支持跨 省异地就医持卡直接结算,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协同共享机制初步 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人 工智能已在或正在电子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得到应用,这些领域包括身 份认证、在线客服、信息检索、行政审批、主动服务、辅助决策、应 急处置、态势感知、智能自助终端、服务机器人等。在交通领域, 通过卫星分析和开放云平台等实时进行流量监测,感知交通路况,帮 助市民优化出行方案。

4、在城市平安领域,通过行为轨迹、社会关系、 社会舆情等集中监控和分析,为公安部门指挥决策、情报研判提供有 力支持。在政务服务领域,浙江、江苏、福建、上海等地依托“互联 网+政务服务”,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创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 审批”等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在医疗健康领域,通过 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互通,既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也能及时 监测疫情,降低市民医疗风险。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仅能为产业 开展创造机会,更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创造社会福利的抓手, 未来基于智能技术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将不断提高。三 推进智慧城镇化的战略思路智慧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加快推进

5、智慧城镇化,必须以 信息化引领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信息化全面深度融合,走高质量的 城乡建设智慧化之路。按照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总要求,本局部重点从 强化技术支撑、加快城乡融合角度,探讨新形势下推进智慧城镇化建 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推进智慧城镇化的总体思路以统筹开展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为主线,以缩小城乡“数字鸿 沟”为目标,按照“共享、统筹、分类、创新”的推进原那么,通过智 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通过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建设激活农村 开展动能。重点围绕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开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 领域,推进城乡新型基础设施普及、信息要素跨界配置、公共服务信 息共享和治理手段数字化,提升城乡生产

6、、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通过智慧城镇化建设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优势 互补、各具特色的智慧城乡开展格局,全面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为 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一要坚持共享推进。智慧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城乡居民福祉, 缩小城乡居民的福祉差距。要充分考虑农民需求,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和积极性,促进乡村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应用体系建设。着力改 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开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全面增强 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要坚持统筹推进。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在全面推进,智慧乡 村建设还处于自主探索阶段。针对城乡“数字鸿沟”问题,要在现有 农业农村信

7、息化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智慧城乡 整体规划设计,以设计试点和自主探索相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各级政府、企业、村组织、公众积极参与,统筹 推进智慧城镇化建设。三要坚持分类推进。各地差异化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开展基础以 及城镇化趋势决定了实践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推进模式。要在整体设计的 基础上,尊重各地差异,根据各地基础和需求分类推进,因地制宜地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城乡应用功能的设计和创新。四要坚持创新推进。要加强引导多方合作、参与,积极创新建立 有利于促进智慧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在智慧城市应用体系拓展的基 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开发符合农民需求和乡村开

8、展需求的智慧应 用功能;顺应新技术开展趋势,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城镇化开展中的应 用,实现城镇化的智慧、融合开展。(-)智慧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到2030年,在一系列政策体系支撑与技术创新应用下,智慧城 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新型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基于前沿信 息技术的产业形态与模式不断丰富,城乡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 平大幅提升,信息化普惠效应有效释放,城乡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和共 享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共建共享、 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智慧城乡融合开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为城镇全面开展提供更多支撑。5G、互联网/移 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程度不断提

9、升,在交通、教育、医 疗、文化、公共平安等领域信息化普惠效应与溢出效应更加明显,城市 居民大数据基础资源库基本建立,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全面、优质、高效 的多样化生活服务。二是城乡新型基础设施普及率趋于协同,乡村网络基础设施与服务 终端建设持续深化,全国行政村5G覆盖率接近城市,城乡数字鸿沟 明显缩小,“智慧水利” “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物流等基 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基本在兴旺乡村得到探索应用,建成一批“各级政府 +村集体“涉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乡村治理大数据平台。三是综合便民服务全面向乡村延伸,乡村数字教育快速开展,农 村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大力开展。乡 村智慧健康

10、医疗稳步推进,智慧医疗、养老服务等平台建设取得积极 进展。村域文化数据资源库普遍建成,文化传播共享平台建成,信息 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四 推进智慧城镇化的战略举措智慧城乡建设表达了前沿信息技术与先进城乡经营服务理念的有效 融合。根据前述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下面着重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 、技术应用, 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推进智慧城镇化和城乡建设的主 要措施。(-)推进智慧城乡规划一体化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中央网络平安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集中统 一领导作用,加强对城乡信息化融合和智慧城乡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组织 领导,强化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一股合力。建立 城

11、乡信息化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跨 城乡的协同,重视发挥军地合作、军民融合的作用,建立完善城乡信 息化融合可持续推进机制。二是强化数字城乡一体化设计。将城乡信息化融合纳入国家信息 化开展战略,加快出台“十四五”时期乃至中长期推进城乡信息化融 合的专项规划,强化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的一体化设计,以“一体化 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为主线,发挥信息化在城乡规划设计中 的作用,推动各地智慧城市规划、数字乡村规划与其他规划“多规合 一”“同步实施”,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在城乡空间规划、产业布 局、社会治理、陆海生态、民生保障中的应用,促进城乡生产、生 活、生态空间的信息化协同,

12、加快形成数字城乡融合开展新格局。三是加强监督评估。构建城乡信息化融合监测评估体系,在有条 件的地区先行开展试点探索,并选定一批城乡信息化融合重点工程进行 绩效评估与跟踪,切实提升城乡信息化融合的水平和质量。(二)建设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一是加快智能基础设施城乡覆盖。加快实现县级城市和小城镇主干 道路交通智能监控体系全覆盖,建立城乡一体化智能交通综合管控体系, 构建城乡交通信息采集发布、交通视频监视、缉查布控、交通管理执 法、出行信息服务、互联网+交通管理、综合运行集成指挥平台等智能 交通系统,实现全域交通引导、指挥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 慧化。二是依托省级政务云建立省级城乡统一的大数据资源

13、中心。加强城 乡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部署,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城乡、跨区域的省级数据中心,打造省级数字治理智慧大脑。三是补齐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短板。以推进城乡开展一体化为目标 ,对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加快 推进4G网络在农村遥远地区、贫困地区深度覆盖,将农村无线网络 建设纳入无线城市建设工程当中,实现城乡重点区域WIFI全覆盖, 在有条件的地方部署5G网络,打造一批5G应用智慧生活小区。四是重视信息平安体系建设。加快出台针对城乡政务服务领域的信 息平安相关法律法规,以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应用系统、网络与平台 平安以及数据平安管理建设为重点,探索引入社会

14、第三方平安机构为政 务服务提供平安保障服务,形成可持续的城乡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平安保 障机制。(三)加快实用性技术创新和应用一是加强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技术创新。大力推动感知技术的开展, 尤其要推动传感器和无线传感网技术不断向高性能、低能耗、微型化 、低本钱方向开展,为实现各种智慧城市应用提供可行性,扩大智慧 城市应用范围。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适应和满足智慧城 市通信特征的网络能力改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络运维体系。二是强化农业生产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开工业互联网与农 业互联网协同开展。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田间、圈 舍、鱼塘、农机库,加快推进“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

15、络,重视乡村 尤其是产粮大县、蔬菜大县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产业数字化 转型奠定基础,推动城乡产业互联互通。三是拓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物联网技术为重点, 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和水产养殖等生产过程中的各要素实行 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 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实 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平安。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 立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 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集约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电子化交易、规 范化服务,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四是加强

16、技术方法对数据共享的支持。对于政务信息资源,”要 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加强对公共数据织的公开、共享与 使用。通过技术方法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加强私有数据共享。对于 公安数据等敏感数据不宜对外开放,但在智慧城市中数据分析不具体针 对个体信息,所以可通过数据脱敏有效防止个人数据、商业数据、安 全数据等敏感数据的外泄,降低数据风险。可利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 实现数据拥有权与使用权的别离,盘活各数据仓库中的数字资产,使数 据有效流通使用,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以新技术促进城乡服务融合一是提高涉农政府决策与公共服务智慧应用水平。构建智慧农业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农业资源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中心,融

17、合各级各类 涉农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部门信息交 换、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以大数据支撑科学决策,提高农业开展中 的预测预警和风险应对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服务运维制度和保障措 施,通过农业多元系统集成,减少建设投入,逐步形成“公益+市 场”的信息服务模式,实现按需服务,持续推动农业公共服务领域的 智慧应用,开展“知农、为农、应农”的智慧农业。二是尽快补齐城乡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信息共享、服务协同、资源共建、知识溢出” 的优势,推进数字技术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培训等民生保障方面 的应用,积极利用互联网推动城市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向

18、乡村居民提 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数字文化、便民服务、金 融服务等数字化公共服务,加速形成城乡要素均衡配置格局,让信息 化开展成果更好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普惠可及。三是建立乡村服务智慧化体系,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 养老、智慧交通、智慧就业等智慧城市民生领域的主要应用向乡村延 伸和覆盖。改善乡村智慧学习环境,培育和推广新型教学模式,推进 乡村教育智慧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城乡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促 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用药监管等智慧医疗体系向农村 延伸;将城市智慧养老向乡村延伸,提高村镇养老服务中心的信息化 水平;积极构建城乡一体的智慧交通体系,实现全

19、域交通引导、指挥 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慧化。四是遴选一批乡村治理示范县开展乡村治理数字化试点。在全国 乡村治理示范县遴选一批信息化基础能力较好的乡村,试点建设一批集 “乡村规划、村务管理、环境监测、民生保障、综合执法、应急指挥 、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的乡村治理数字化示范村镇。积极推 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以省级政府门户网站为基础 ,整合本地各层级政务服务资源,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一站式“互联 网+政务服务”平台,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与政务 服务,推动城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城镇化深度融合的最正确契合点。加快智慧城乡建设可以释放巨大的 “智慧红利”。据世界银

20、行测算,一座百万人口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 入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将使城市的开展红利增加 3倍(孙荫环,2015)。下面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乡开展中的应用前景和趋势,归纳梳 理与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有关的政策演变和现实背景,进而探讨推进 智慧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智慧城市建设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历史时期,公众对社会服务的及时性、便捷 性要求,特别是对城乡一体化开展的要求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 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且正在从根本上变 革城市的运行、管理、服务方式,使得城市生活更加智能化(辜胜阻 等,201

21、3b),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根据智慧城市术语(GB/T 370432018),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 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 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实现可持续开展的一种创新型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开展的前沿趋 势。城市大脑的概念是伴随大数据在国家管理与社会治理应用的不断深 化中所形成的理论内涵,是智慧城市建设理论的延伸。近年来,针对 城市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资源消耗高、生态环境压力大、城市经济持续 动力缺乏、城乡规划布局特色缺失等城市治理问题,杭州、上海、北 京

22、、广州等地相继提出了城市大脑建设方案,阿里、华为、腾讯、科 大讯飞等互联网企业聚焦产业领域,也提出了相应的城市大脑顶层设 计。按照杭州城市数据大脑规划,城市大脑是指“按照城市学 城市生命体理论和互联网+现代治理思维,创新运用大数 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采 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整个城市信息数据进行动态实时分析,利用算力和 数据资源去优化和高效调配城市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的使用的城市数字 基础设施(王坚,2020 ),是智能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 张建芹、陈兴淋,2018),能为“互联网+”政务服务、交通出行、 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数字普惠金融、效能提升、信用建

23、设、新型治 理等提供支持,已成为各地开展数字城乡规划的重要举措。中国智慧城市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08年11月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旧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8月发布的智慧地球赢 在中国计划书。之后,恰逢“十二五”规划期,中国智慧城市研究 和实践在全国各地全面推进,这段时期中国处于智慧城市1. 0阶段。 2012 2017年中国处于智慧城市2.0阶段,2012年11月,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暂行管理方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 行),陆续确定3批智慧城市试点(含专项试点),包括277个城市 (区、县、镇)、13个扩大范围

24、试点、41个专项试点。2014年3月, 中国首次将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同年8月,经国务院同 意,国家开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 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底,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提出了 “新型智慧城市”概念。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标在于集中数据资源,通 过高效统一的城市运行调度,实现精准细致的城市治理。截至2017 年4月,中国有超过500个城市,在其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 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如今,智慧城市顶层 设计不断强化,实现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和分级分类推进,城市治理 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智慧城市3.0阶段已经开启。(-)数字乡村

25、建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强调要做 好整体规划设计,弥合城乡“数字鸿沟”。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实 施数字乡村战略作为开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 进一步突出数字化在农村产业开展中的支撑作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 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 村试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开展工程”, 强调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 同步规划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数字乡村开展战略纲要,农业

26、农村部、中央网络平安和信息化委员 会办公室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开展规划(20192025年),有关部 门还相继出台一些专项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 任务、技术体系与重大工程等,围绕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框 架已初步形成(见表8 - 1)0表1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相关文件与措施发布时间发布部门文件名称局部措施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 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 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 盖步伐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 持农业农村优先开展做好“ 二农”工作的假设干意见实施数字

27、乡村战略。加强国家 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依托” 互联网+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 村延伸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数字乡村开展战略纲要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 农村科技创新供给,建设智慧 绿色乡村,统筹推动城乡信息 化融合开展等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 络平安和信息化委员 会办公室数字农业农村开展规划(20192025 年)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 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 务便捷化水平202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 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 意见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 、人工智能、第五

28、代移动通信 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 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 家数字乡村试点续表发布时间发布部门文件名称局部措施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0年农业农村部网络 平安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大力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扎 实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 全面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2020年5月中央网络平安和信息 化委员会办公室、农 业农村部、国家开展 改革委、工业和信息 化部2020年数字乡村开展工 作要点推进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 动乡村数字经济开展、加强数 字乡村开展的统筹协调等2020年7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 村部、国家开展改革 委、工业和信息化 部、科技部、市

29、场监 管总局、国务院扶贫 办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 点工作的通知开展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完 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探 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完善 “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完善 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探索 数字乡村可持续开展机制在多项政策指导下,2020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开展 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的通 知,公布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这些试点地区是数字化在 乡村振兴方面的初步探索,将逐步为开展乡村数字经济、乡村数字治 理、乡村数字生活等更多层面的推广奠定基础(崔凯、冯献, 2020),成为未来乡村开展的重要表达。结合

30、国际科技前沿,从中国近期的政策导向看,智慧城乡建设将 迎来难得的大开展机遇。因此,要把握历史机遇,通过数字化革命改 造城市和传统乡村,推动城乡开展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未来加快 智慧城乡建设,不仅是顺应全球城市科技开展新趋势、弥合城乡“数 字鸿沟”、推动数字普惠开展的需要,更是转换增长动力、引领高质 量开展以及同步提升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 重要手段,对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等也都具有积极意义。二 中国智慧城镇化建设现状新技术在城乡开展中的应用将与体制机制改革一起,促进智慧城 乡融合开展。下面着重从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和进展出

31、发, 结合当前新技术的特点以及在城乡开展中的重点应用领域,从基础建 设、产业开展、公共服务等方面,阐述智慧城镇化建设现状和开展潜 力。(-)新技术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由工具到渠道到基础设施的逐步深入过程,推 动了信息网络、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破解城乡信息鸿沟、促 进城乡互联互通的重要前提。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7%,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 85亿人,农村 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2.3%,低于城市24.1个百分点,城乡信息化 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城市拥堵问题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开展的重要 因素,在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的360个城市

32、中,有5.54%的城市通 勤高峰受拥堵威胁,有56. 23%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缓行。加快信息技 术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统筹网络基础设施与核心平台,能够为 居民提供集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于一体的跨层级、跨地域、 跨系统的协同服务。从信息基础设施来看,当前中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 展,随着卫星导航技术和地基网的物联网、通信网技术结合,信息化基 础设施正从传统以地基网为主,向立体“空天地海一体化的通信网络 布局转变,为城乡提供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基础通信设施保障。 在移动通信网络方面,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固定光纤网络、4G网络, 移动通信正加快实现5G引领。上海、浙江、广

33、东、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o 高德地图:(2020 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20。苏、北京、福建、重庆、辽宁、湖北、宁夏等地方都在优化信息基础 设施,推进IPv6 (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模部署,提升网络服务质 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基础数据资源建设也取得重要成果。国家人口、企业法人、自然资 源等基础数据库建成,自然资源实现“一张图”监管,覆盖5个大类、 23个子类、6992个图层、58. 3亿个空间要素。政务信息共享取 得重要进展,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71个部门、32 个地方全面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

34、台,数据共享 交换总量累计超过394亿条次。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出行工具的感知监控设备可保证感知数据 实现可靠准确的上传,结合边缘计算和深度学习技术让城市基础设施实 现“智能化”,确保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良好运行。在深圳,智慧点 (智慧路灯)被列入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原有公共 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视频监控、公共广播、智能照明、信息 发布等多功能模块,组建智能交互模块、搭建智能感知网络。同时 ,华为与深圳共同打造业界领先的智慧交通实验室,双方共同探索更 高效、更智能的交通管理技术体系,形成全城交通流量感知、出行规 律实时分析等技术创新成果。在杭州和苏州等城市,阿里云协助打造 E

35、T城市大脑,通过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局分析,智能干预城市交通 系统,实现城市交通运转效率的大幅提升。(-)新技术在城乡产业开展中的应用通过产业融合打破区域边界的效应,加快城乡间生产要素和资源 的流动和重组,有助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融合开展具有重要意 义。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提升经济效率 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动力,国际产业分工和生产格局出现新的调整与 变革,催生出智能化、数字化的产业形态,数字行业规模显著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建设开展报告(2018年),2019o 大。全球10%的消费品零售已经转向互联网,全球40%的广告支出 转向数字渠道,中国软件和信息技

36、术服务业2017年完成收入5. 5 万亿元,信息技术创造专利授权数达16. 7万件。新技术引发的产业变 革将改造传统生产模式和服务业态,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 开展,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融入 传统产业,助力农业、加工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升级,大幅拓展传统产 业开展空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已经借助数字技术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 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创造新产品与 新服务。中国传统产业开始借助互联网转型,2017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到达46. 4%。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制造业总体行业集中度较低,存在 更多中小企业。通过

37、平台赋能小型企业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数字化转 型模式。如百度的通用AI开放平台涵盖了作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基础 的百度大脑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三大领域,应用于各行业提升运营效 率,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对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利用图像识别技 术判断钢材缺陷等。在农业方面,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 算、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智慧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开展的 新方向,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精准控制,对农产品进行溯源管理,保证 农产品质量平安。目前,阿里云“农业大脑”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 用到农业生产中,通过数字档案管理全生命周期,使得农事分析智能 化,做到及时预报病虫害、发布疫情、预测产量,提出科学有效的

38、田 间管理和养殖方案。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开展及应用推动 了特色小镇、共享农庄、智慧旅游等新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融合开展加快推进,为乡村开展注入新动能。二是打破产业边界,重构产业模式。技术进步使传统封闭式的生 产制造流程和业态被打破,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并趋向融合。当前,中 国各地都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中的深度应用,阿里研究院:2018全球数字经济开展指数,2018。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活力和核心 竞争力明显提升。如北京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广东大 力开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 融合开展,拓

39、展制造业开展新空间,推进产业集群开展;江苏积极打 造物联网技术创新先导区、产业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先行区,大力推进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开展;天津全面推进智能 制造,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加快构建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体系。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全面嵌入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 领域,城乡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将不断涌现。(三)新技术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应用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个城市运 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围绕民生、环保、公共平安、城市 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以数据共享为基 础,而城市大数据平台就是实现数据共

40、享与治理的核心引擎。目前北 京、上海、浙江、青岛、武汉等十余个省市都建立了专门的政府数据开 放的网站。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基础上,企业或个人开发者的数据贡 献能够共同为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使数据价值释放为全 社会共享资源。信息技术的开展为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条件,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手段。针对现有公共服务存 在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通过技术与社会属性的结合,充分利用大 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由其带来的治理方式的改变,应对 社会公众越来越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可达性、 有效性,扩大覆盖范围。截至2017年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 90%,多媒体教室比例达87%,实现了翻番。截至2017年6月, 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人,在线教育使用率达19.2%。在社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建设开展报告(2017年),2018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