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习报告_植物学实习报告格式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实习报告_植物学实习报告格式优秀10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植物学实习报告_植物学实习报告格式优秀10篇实习是高校生毕业必需经验的过程,它也是你实力的一个证明。这次帅气的我为您整理了植物学实习报告_植物学实习报告格式优秀10篇,您的确定与共享是对我最大的激励。篇一: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一一、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实习的目的:(1)驾驭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习的意义:相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创建条件。二、 实习的时间和地点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爱护区时间:20xx年6月21日至25日三、 实习的内容(1)对野外植
2、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2)压制标本的方法、留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3)写实习报告(4)老师考察学习的状况四、 实习的体会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内内、校内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在山上我们起先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相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像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好玩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欢乐着。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找寻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
3、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视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珍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相互说着话、相互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终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胜利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乏累,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快乐。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
4、献呢?在老师的支配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惊慌但非常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相识到阅历继承的重要性,假如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始终手忙脚乱!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特别美丽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宏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篇二:222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 篇二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前言: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驾驭了基本的理论学问,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学问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学问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而实践恒久是最
5、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我们既能够很快的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学问,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进一步培育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实力。又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视察和探讨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实力。还能驾驭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此野外实习不仅是我们接近植物,了解植物的一次机会,而且也是我们磨练自己,增加团队精神的机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而这次实习中我们每个组的同学不仅一起学习,一起吃饭,还一起爬山涉水,让我们的友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深。2012年7月2日下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起先向目的地动身。一、实习的
6、目的及意义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学问。培育实践和动手的实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视察和探讨植物。3、初步驾驭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4、通过实习可以培育学习科学的看法,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育独立工作实力。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学问。6、通过野外视察,精确、娴熟驾驭植物形态学术语。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驾驭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学问范围。8、
7、学会了视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育我们的动手实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9、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相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识,培育学生酷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10、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探讨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育独立工作的实力、团队合作意识。二、实习时间2012年7月3日2012年7月5日三、实习地点贵州省兴义七舍 白龙山 岩峰洞四、关于实习地点的介绍: 七舍镇七舍镇位于兴义市西南部,距市区32公里,国土面积116.6平方公里,辖2
8、个办事处6个行政村113个村民组5199户21400人。“七舍”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民国21年,当年划分区乡镇,县政府将七舍划为第四区;民国30年,调整区乡,成立七舍区,辖捧乍镇和发玉、佳克、龙场、田湾乡;民国34年,裁撤区署,七舍乡辖10堡82甲;1953年,七舍属于捧乍区;1956年,复原七舍区,辖七舍、松毛坪等7乡;1958年,七舍区改为七舍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区乡镇,七舍区含七舍、革上等5个乡;1992年撤并建,组建七舍镇,始终持续到现在。对于七舍的地名来源,民间众说纷纭:一说是明朝洪武年间,这里最早搬来刘、朱、邓、严(郭)、刘、王7大汉族姓氏。因为建有7栋房子,所以当
9、地土著居民便把汉族定居的地方称为“七舍”(认为七舍即7大姓氏或7栋房子)。一说是调北征南期间,南路(黄草坝通往广西的捧乍段茶马古道)土地资源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争夺对象。双方为了抢占地盘,少数民族用草打结为界,汉族立石为界。少数民族的地界相对不牢靠,他们的土地渐渐被汉族占据。后来,刘、朱、邓、严(郭)、刘、王等七姓成为地主,村寨渐渐向外扩张,少数民族被挤兑到新寨塘(现青菜塘),汉族和少数民族积怨很深,两寨人常常在外出交易途中发生冲突。南路人为了化解冲突,自行在南路交易,并根据“阴阳刑德有七舍”的古训取名为“七舍”。据笔者所知,“舍”可以是姓氏;可以用作谦词(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或
10、量词。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叫“一舍”。此外,“舍”还有“取舍,居住、休息”等注解。我们将七舍理解为“放弃多次”、“二百一十里”,或是说七舍和革上是彝语谐音,均有理由。七舍镇夏凉冬冷,多雨多雾,气候温润,黔西南州海拔最高的白龙山在七舍境内,是兴义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七舍高原花草盈野,云山雾海,水碧川媚,全镇集中着16个杜鹃花品种,共10000余亩,沿白龙山脉一线盛开约10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唯一集中规模,极具欣赏性的杜鹃花海;有规模茶园2000亩,零星茶园3000亩。革上村有古茶树近200株,成林成片生长约160株,其中树高5米以上、冠幅12平方米以上的30余株,树高4米以上、冠幅7平方米以上
11、的70余株。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被当地人称为“茶王”的一株,树龄在1000年以上,其树身高10.5米,冠幅28平方米以上。镇内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植被保存完好且多为原始生态灌木林,林中动、植物物种众多;镇区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美丽,旅游景点连成一线,“龙山生态旅游区”、“岩峰洞休闲景区”、“沙子母古城垣遗址”、“白龙山原始森林野游区”等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全镇以烤烟为支柱,油菜、马铃薯、萝卜、核桃、松籽、畜牧、茶叶等为补充,构成了农村多元经济的农业产业。近年来,七舍镇大力发展烤烟和茶叶支柱产业,年种植烤烟10000余亩,收购烟叶300余万斤,实现烟叶税300余万元;已有规模茶园2000亩
12、,零星茶园3000亩,加上老茶园改造后,将形成100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今后,七舍镇将围绕“夯基础,强产业,建生态,促旅游”的既定思路,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大胆突破,强势推动,坚持不懈地抓以水、电、路、气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抓以“烟、茶、畜、果”为重点的产业培育,抓以白龙山脉原始生态爱护为重点的水源地生态建设,抓以杜鹃花为主的高原观光旅游开发。五、实习内容1、留意事项动身之前老师告知大家野外实习的留意事项。实习地点是贵州兴义七舍镇的白龙山、岩峰洞等,老师还和我们说明白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详细要求和时间内容支配。2、详细行程(1)2012年7月2日是植物学
13、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下午5点半动身,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七舍中学。第一天没有支配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打算。(2)2012年7月3日是我们起先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地带是岩峰洞。我们7点准时动身,边登山边采标本边听老师讲解。天气晴朗,但在老师的激励下同学的相互帮助下,大家都显得很有精神。每个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5点回到七舍中学。晚饭后7点我们起先压标本,10点基本完成。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激励之下我们最终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3)7月4日我们到了白龙山。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动身,到梵净山东大门买票。大家进去先坐观光车过了一段,到了观光车站,我们徒步去
14、面对那九千步台阶。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相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还参观了梵净山景区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景点,景色很美。最终我们拖着极度乏累的身体,从勤俭节约动身,放弃坐缆车下山,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最终在最终一批观光车回去之时,赶到了观光车停靠点。回来后翻了标本,吃了晚饭回房休息了。(4)5月24日又是我们采标本的日子,由于昨天太累了,早上就没有活动了,我们10点起来吃了中午饭,大家翻了一会儿标本,再休息了会儿,于12点坐上车,从我们住处黑湾河动身,经梵净山环道走了10公里后,下车后我们沿着小河和道路往回采标本。大家相互沟通着所见到的植物,有说有笑
15、的采着标本回来,因为我们体会到学习的开心。于下午2点回到了旅馆,洗漱完毕,吃了饭,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后,晚上7点时,又起先了压标本。老师边给我们讲解,我们边制作标本和相识植物科属名,让我们在疲惫之中又找到了欢乐。(5)5月25日我们结束梵净山之旅,于是奔往施秉云台山,大家早上起来,整理好行李,吃了早餐,于9点时坐车离开了达四日之久的黑湾河。又是一路奔波,于下午3点左右到了施秉县城,在馨悦宾馆住下了。因为大家都累了,就没有支配行程了,大家翻了一会儿标本,就都回到房间休息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此与尊敬的骆强老师汇合了。(6)5月26日是我们去云台山的日子,同样早上起来,大家吃了早餐,买了干粮。于9点时
16、坐车去云台山景区,9点半我们到了景区门口,买了票,大家就上山了。我们一边走一边听老师讲解,并采集植物标本,中午在凉风洞休息吃东西。接着我们接着走,于下午3点回到景区门口,坐车回到宾馆近4点了,把标本压完已是晚上了,大家各自吃了饭就休息。(7)5月27日是我们回来的日子,早上6点就起来翻了标本,吃了早餐就坐车往回走了。我们于7点回到了毕节学院,圆满完成了我们今年的野外实习之旅。其余时间试验室整理标本。六、其他实习所需工具:枝剪,号牌,采集袋,标本纸(吸水草纸)、标本夹,绳子,采集记录本,铲子,笔记本,铅笔,放大镜,雨具等物品。实习的组织与纪律:实习时必需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或脱离小组单独行动
17、,根据老师的要求统一行动,采集制作标本。七、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采集是我们植物实习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既考我们的专业学问,又考我们的动手实力,更考我们的视察实力,下面是植物标本的几种采集方法:(1)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时要选择生长正常无病无害的植株为采集对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枝作为标本。所才标本一般要带有叶、花或果实。采集时用枝剪不能用手折,以保持标本的美观与完整。所采标本大小要适中。(2)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的采集方法一般与木本植物相同,但较小的植株除了采集它的叶、花、果各部分之外,必要时采集它的地下部分,如根
18、茎、匍匐茎和根系等,尽量挖取。因为有时候地下部分是我们辨别分类的重要依据。(3)雌雄异株的植株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4)采集标本份数一般要2-3份。标本的记录应包含:采集号、采集地点、生态环境、株高,形态记录,实名记录和用途记录等内容。八、标本的压制我们一般是制作蜡叶标本,主要有下面的操作步骤:(1)整理标本把标本上多余无用的密迭枝叶疏剪去一部分,免得遮盖 花果。(2)编号把采集的同种植物编同一号数,所编的号数要与野外采集记录号数一样。(3)压制我们用木质的夹板来压,在底板铺上一层厚的草纸,将整理的标本平放于草纸上并展平,正反叶弄好,然后盖上草纸。大的花果要用厚一点的草纸。压制时要将标本的首尾
19、相互调换,使木夹内的标本和草纸整齐平坦,重叠到肯定高度时,即用绳子将木夹捆住。(4)换纸新压的标本每天换纸一次,以后隔三四天换一次。初换纸时必需将覆压的纸条、折叠的叶子和花当心张开。这是压制的关键。在换纸的过程中,如发觉花果脱落须将其放入纸袋中与标本压在一起,并在纸袋外面写上与标本相同的号数,以免混乱。九。实习心得体会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领悟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育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
20、们的综合与分析实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颖与漂亮的惊羡与酷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索、团结互助、不停的探究学习方法。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学问,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主动运用课堂学问去视察、识别各种植物、细致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学问的印象,而且培育了我们对课本学问的运用实力。比如两色瓦韦和瓦韦大体看上去就很像,许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看看叶背面主脉上是否有鳞片或鳞片的多少就很简单分辨的了:两色瓦韦叶下面沿主脉有鳞片,而瓦韦很少有或下面间或有一、二鳞片。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
21、属的代表性植物,如百合、毛茛、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生长条件极为苛刻的大叶藓。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武陵山主峰梵净山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闻名风景名胜点,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许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殊明丽、有些果长得很奇妙、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殊兴奋、问题也特殊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爱好,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施秉云台山景区,我们看到了几个才能环绕的黄山松,在此棵黄山松对面是五指山景点,五指山在云雾的环绕之下,露出五个指头,给人一种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的感觉。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颖与壮丽,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
22、候,但是在不断的努力后,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也得到了许多的实习阅历,大二的其次学期还有动物学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阅历,我信任,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篇三:2019最新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三1、实习目的与任务1、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相识部分北回来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1、2透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学问,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学问的理解和记忆。1、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忱,透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提高对植物学的爱好。2、实习步骤与资料2、1黑石顶简介黑石顶自然爱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rsq
23、uo;,北纬23°31’,北回来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困难,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构成高大乔木。2、2实习资料7月5日上午从珠海动身,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资料和留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7月6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7月7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途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途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
24、复习。7月9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资料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视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7月11日与其次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回到珠海。3、实习心得与体会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干脆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相识。像相识挚友一样相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到此刻,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美丽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仔细地去视
25、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全部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全部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视察中,我发觉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别,有些叶脉奇妙,有些形态怪异,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视察这个世界,发觉生命的奇异。我每每惊异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致构造而遗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忱。我想,两年过后我会遗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恒久不会遗忘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阅历教训。1、视察植物的依次与要点:在认种
26、初期,我对于视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明白,在视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留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微环节特征去视察鉴别。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缘由,我试图依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精确更权威,最终却发觉那些描述不仅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洁又好用,只要驾驭了,认种就会变得简洁许多。之后老师告知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试验室里更为精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许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
27、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好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学问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觉总结更为敏捷有效的方法。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依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透过与身边同学的比较,我发觉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就应是先依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驾驭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透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视察我们
28、能够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之后老师的讲解也证明白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学问驾驭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之后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假如我一起先就是采纳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必需会更多。4、比较学习、群众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简单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细致视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透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能够精确地区分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群众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竞赛着、相互帮忙着、相互
29、提示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簇新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齐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果,还让我们感到了群众的暖和。我觉得,群众学习气氛比较简洁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索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群众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应对面沟通的高校有着重要好处。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浩大的种类烂熟于心。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许多与老师们
30、沟通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识的老师,一向喜爱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向很佩服他的专业和仔细。信任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羡: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快速精确地告知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寻引擎,以致之后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以前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探讨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知我们,当年他还是探讨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相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视察植物;他此刻还经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此刻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
31、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能够明白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一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或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xx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齐打篮球一齐吃饭闲聊,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但是到此刻都没搞懂就是了期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试验室,期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挚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静静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比较较生
32、疏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情愿和我们一齐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仔细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识,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具体又耐性的解答。最缺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沟通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应对面沟通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就应有的品质。黑石顶的日子是简洁而欢乐的,每一天的生活劳碌而充溢,与老师同学们应对面的沟通代替了每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安逸。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惦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
33、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性是在最终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最终成功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群众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但是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珍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宝贵的副产品。到最终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务必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善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视察提出以下问题与举荐: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
34、程中所得学问不够精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假如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刚好视察到标本,不仅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忱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思索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惜意识不强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旁边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
35、毫不留情。当老师说能够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趣盎然地去残害植物。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爱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途。我想,我们在惊羡大自然的造化奇异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明白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就应抱着疼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试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须要用同样的看法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举荐老师们在正式起先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疼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
36、注度不足虽然试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相识部分北回来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唯一重要的资料。在三次的进山经验中,前两次老师间或还会提示大家留意四周的植被改变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视察四周植被的改变!我走在前面,所以间或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
37、爬山喘气的份儿了。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非常重要的资料,因为学习生物学就就应始终留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就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分资料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激励学生自己去发觉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就应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赐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期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实行群众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旧会忽视“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
38、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想法和举荐可能还很不成熟,但是期望能够对黑石顶实习的不断改善起到一点帮忙。篇四: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四前言20xx年8月1号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打算前往拉萨周边三个地方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也是我们生物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实习。此次实习共三天,地点分别是拉萨地区的甲玛沟、羊八井和扎耶巴沟。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视察和标本采集制作。1实习的简要概况:11实习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日。1、 2地点:拉萨周边的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1、 3参与人:全班29人,共分三个小组,每组10人,由两名老师带领。1、 4
39、任务:常见动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2标本的采集:2、 1动植物标本的分辨: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内容以及平常积累的专业学问,为这次野外实习特殊打算的学问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分辨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老师每天都带我们外出相识动植物,老师出了介绍它们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分辨各科的特征。2、 2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在这次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留意许多的问题,并不是全部的动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肯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或具有代表意义
40、的生长期的动植物,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学问制作标本的起先,在制作标本时,要留意的问题许多,肯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做法,在压制植物标本是还要常常换纸。因此,要制作一个胜利的标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须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实践。2、 3动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分辨了动植物各十几个科的,所达的种类接近一百种,其中大多是西藏特有的高山动植物类群,这些动植物都须要我们能够加以分辨和牢记,想要记住并分辨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洁的事情。因此,须要我们的努力学习和足够的实践。3实习的行程及内容:本次野外实习共经验3天时间,三个站点,走过了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
41、沟等三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相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3、 1 8月1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拉木区甲玛沟早上九点自西藏高校新校区动身11:00到达甲玛沟,然后徒步沿山路行走,进行动植物的视察和分辨,并采集植物标本。下午2:00在海拔高度为4057m,北纬29度43分37.12秒,东经91度40分24.63秒处休息吃饭,并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八点回到学校试验室学习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该地区所见动植物见附表1、2)。该地区为藏南河谷灌丛草原区。气候特点:1气候比较温柔,年平均温度为7.5摄氏度-17摄氏度。2河谷地干燥,温度高。3是农业中心区,有西藏粮仓之称。3.2 8月2日拉萨市当雄县羊八
42、井早上动身,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该地区为高山草甸景观,特有植物为松草微孔草等低矮植物。常见动物为鼠兔高原蛙红嘴山鸦高原兔等。期间还做了关于该地区植物种类多少状况的样方调查,并做出了一个图标(见附表3),在该地区见到的新的动植物种见附表1、2。3.3 8月3日扎耶巴沟早上动身,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然后沿山路上山,边走边视察分辨动植物,并采集标本,期间见到了肉质雪兔子等西藏特有植物。中午一点半休息吃饭,然后下山。下山后在河边一处草地上进行动植物野外实习考试,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学校。这标记着我们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宣告结束。4小结为期三天的生物专业野外实习,在3号下午考试并回到学校后,然后制作标本,在标
43、本制作完成后,此次野外实习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野外的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如何通过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边人他们的种类,是属于哪个科那属。如分辨植物时,先视察花,在视察叶和根等特点。了解了西藏特有的动植物和高山特有植被分布;以及高原特有动物,如牦牛、鼠兔等。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动植物标本,如何运用一些精密仪器等等。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无论动物学方面还是在植物学方面的学问,对我来说最大的体会就是:西藏的动植物种实在是太丰富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省,还有这么好的机
44、会去亲身经验大自然的奇妙,实在是太幸运了!篇五: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五植物学专业高校生实习报告植物学野外实习论文植物学野外实习收获植物野外实习报告篇六: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六1、实习目的与任务1、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相识部分北回来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1、2透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学问,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学问的理解和记忆。1、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忱,透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提高对植物学的爱好。2、实习步骤与资料2、1黑石顶简介黑石顶自然爱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来线穿越腹地。
45、最高海拔927、0m,地形困难,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构成高大乔木。2、2实习资料7月5日上午从珠海动身,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资料和留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7月6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7月7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途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途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7月9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资料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
46、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视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7月11日与其次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回到珠海。3、实习心得与体会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干脆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相识。像相识挚友一样相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到此刻,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美丽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仔细地去视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全部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全部的树
47、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视察中,我发觉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别,有些叶脉奇妙,有些形态怪异,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视察这个世界,发觉生命的奇异。我每每惊异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致构造而遗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忱。我想,两年过后我会遗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恒久不会遗忘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阅历教训。1、视察植物的依次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视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
48、同学之后我才明白,在视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留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微环节特征去视察鉴别。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缘由,我试图依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精确更权威,最终却发觉那些描述不仅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洁又好用,只要驾驭了,认种就会变得简洁许多。之后老师告知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试验室里更为精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许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好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学问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觉总结更为敏捷有效的方法。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依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透过与身边同学的比较,我发觉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就应是先依据植物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