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巧妙利用比较思想的策略》读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巧妙利用比较思想的策略》读书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巧妙利用比拟思想的策略读后感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拟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拟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拟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找 准知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联系与区别,分清具体与抽象,可以促进 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分清概念,获得规律性的认识。近期我学习了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之巧妙利用比拟思想 的策略,吴老师以案例的形式为我们阐述了利用体验进行比拟、利 用新旧知识进行比拟、利用负迁移进行比拟、利用易混淆知识进行比 较、利用逻辑关系进行比拟这5个策略。吴老师的每个教学案例都让 我感触颇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比拟是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数学概 念、形成逻辑推理能力不可缺少的策略和方法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 用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辨析概念、形成技能。那么, 如何运用“比拟”这一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又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 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一、运用比拟思想,促进知识迁移新旧知识之间在某一片面可能会一致或好像,不可能绝对相同, 要区别新旧知识的不同,抓住新知识的本质,正确掌握新知识,就存 在一个比拟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知识之前,首先要分析 清楚这个知识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知识基础知识之上,然后从复 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 联系与区别,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
3、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我先带着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紧接着出示长方形、正方 形,让学生指出他们的内角,并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 少度?学生很快地回答道:360。我继续追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有学生回答: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还有同学回答: 我把长方形沿着一条对角线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教师趁机提问:那平 行四边形、梯形和普通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这时有学生说是 360 ,还有学生说:不对,它们的四个角不是直角?学生之间起了 争执。这时我适时加以提示:我们能不能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呢?这 时有同学说到:可以用量角器量出他们各个角的
4、度数,也有同学说到 把它们的角减下来拼在一起,还有同学说把它们分成两个三角形。学 生经过一番动手操作后得到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o我再次 提问:大家通过刚才的操作之后有什么感想?有同学说到:把四边形 分成两个三角形求内角和比拟简单,测量和拼角太麻烦了。我乘胜追 击:那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学生在 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很快得到了解决的方法,那就是将多边形分成三 角形或四边形,经过一番操作后得出了结论。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对 比发现:多边形都可以分成假设干个三角形,进而总结出了多边形的内 角和公式为:(n-2) X180 o教师提供新旧知识比照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主动经历了
5、 “比拟一 发现一认识”的过程,想象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 不断比拟、辨析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它们的联系,还找到了区别。二、运用比拟思想,揭示内在规律好多数学知识,虽然条件或者问题生动多变,但始终围绕同 一个规律在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运用比拟思想,能够让学生掌管 不同的比照方法,进而透露学识间的内在规律。从某种角度来说,通 过这种途径获取的知识更有价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平 均数的概念,我给学生出了一组题目,让学生通过比照找到其中的规 律:1.三(1)班组织跳绳比赛。第一组15人,共跳绳225个;第二 组14人,共跳绳
6、224个;第三组16人,共跳绳208个。请问全班平 均每人跳绳多少个? 2.三(1)班组织跳绳比赛。第一组15人,每人 跳15个;第二组14人,每人跳16个;第三组16人,每人跳13个。 请问全班平均每人跳绳多少个? 3.三(1)班组织跳绳比赛。第一组 15人,每人跳15个;第二组14人,每人跳16个;第三组16人,每 人跳13个。请问每组平均跳绳多少个?这三道题目看似一致,但细 心分析却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比拟找到 其中的内在规律。这三道题都是求平均数,都会用到“总数量十总人 数(或份数)”这个公式,学生只要找到其中的关键条件求出总数量 和总人数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学
7、生正确运用了比拟数学思想,才能发觉知识间的内在规律,掌 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管数学知 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三、运用比拟思想,防止知识混淆教师要运用比拟思想,组织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辨异比照,找到 知识间的不同点。不管是求同还是辨异,都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才 能。例如,在教学线段、直线和射线一课时,我利用手电筒让学 生感受这片面学识。开启手电筒,将光照射到黑板上,让学生查看黑 板上有什么,学生发觉是一个光点,我接着让学生查看这个光点从哪 里发出,学生发觉是从老师手中的手电筒发出,也就是说有两个端点, 我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图形。接着,我让学生来到教室外,将手 电
8、筒射向天空,这时学生发觉没有另一个端点,让学生在黑板画出只 有一个端点的图形。然后,我让学生回到座位想一想,假设光的两边 都没有端点,将是什么外形?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图形,通过对 比这三个图形学生发觉,三种图形都是直条形的,但是线段有两个端 点,长度有限,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方无限延迟,而直线可 以向两边无限延迟。通过比照的方法,学生更加明显地了解了这三个 概念。教师利用学具,让学生通过实物、图形等方式举行比照,将轻易 混淆的三个数学概念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轻易理解并 记忆这片面学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不断地不断地观察、 思考、比拟中豁然开朗随着条件的变化,不同
9、方法互相联系又互 相区别,研究过程中充盈着学生积极的情感。四、运用比拟思想,突出知识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某一类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我 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比拟,来确认一些相近或相似 的知识各自的特有属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按照教材的思路是引导学 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虽然这样教学过程很顺利,教学效果也不错,但学生只困在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圈子”里,他们能发现其真面目吗?不是有这样一句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跳 出这个“圈子”,让他们从不同的图形的比拟中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
10、形的特征。我在实际教学时改变了一下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说一说 关于长方形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在我拿出一个 三角形和五边形与之比拟时,长方形有4条边和4个角的特征明显被 突出了。那么,是不是具备了 4条边和4个角的图形就是长方形呢? 在出示了不规那么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与之进行比拟时,4个 角都是直角和对边相等的特征也很明显地被突出了。经过这样的两次 比拟,学生对长方形的特征的认识不再抽象,而是更加具体、明确。总之,我们在利用比拟的策略开展教学时,要给学生留有空间, 让学生通过探索、体验、交流不断感悟。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 学习,夯实学生的根基学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 好的思维方式,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让教学课堂绽放异彩。做一名教师容易,做一名优秀教师难,做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更 难,我庆幸我可以踩着名师铺成的路向前走。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才是铿锵有力的。愿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教师之路,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感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