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的制度与措施(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织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的制度与措施(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织等).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主要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的制度与措施(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织等)(一)下呼吸道感染1 .建立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 实;2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 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 隔离措施;3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 统进行清洗并到达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4 .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局部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 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防止使用H2受体阻滞 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5 .保持
2、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 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 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防止使用镇静剂;6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 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尽早拔除气管插 管,每日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7 .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 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 换;8 .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规程。器械、设备消毒灭菌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9 .对从事呼吸机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开展培训教
3、育,使他 们掌握VAP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相关知识。10 .开展VAP的目标性监测,包括发病率、危险因素和常 见病原体等,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反应;11 .定期开展VAP预防与控制措施的依从性监测,对干预 效果进行评价,实现持续质量改进。12 .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二)泌尿道感染.建立控制泌尿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1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须时才使用,并尽 早拔除。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2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有壶腹的硅 胶导尿管(尽可能防止用橡胶导尿管)。插管时应注意无菌 操作,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正确固定
4、导管,防止滑动或牵 拉;3 .维护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4 .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 针抽取尿液;5 .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大便 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 尿量保持1500ml以上;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 换导尿管。假设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 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建议更 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1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精密集 尿袋1次/周。6 .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
5、染;7 .严格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三)手术部位感染1 .建立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 实;2 .手术室环境清洁,符合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 求,传染病人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执 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3 .出入手术室应当严格遵循手术室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 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衣、鞋、帽和口罩,认真执行外科手消 毒程序,戴无菌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4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到达灭菌 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在手 术者背后传递器械
6、和物品,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 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当视为污染;5 .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撤除外包装后存 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外表的清洁处理;6 .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 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7 .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防止术前高 血糖;8 .假设无禁忌症,术前应使用抗菌包或息液洗澡。防止不必 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在手术当日进行,尽量使用不损伤皮肤 的方法。9 .手术部位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 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10 .遵循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标准操作规程。11 .有
7、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 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 手术。12 .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提高手术技巧。必须进行的伤口引流,应首选闭式引流。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门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防止 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13 .注意术中病人的保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除外; 手术野冲洗应使用(37)的无菌生理盐水。14 .严格遵守手术切口护理和引流操作规程,除非必要,尽 早拔除引流管。换药操作时应严格执行临床换药感染预防 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四)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 .建立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8、并落实;2 .严格掌握置管指征,并应每天评估保存导管的必要性, 尽早拔除导管。3 .置管人员和导管维护人员以及相关医务人员应接受导管 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I,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 技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那么。4 .中央导管置管或经导丝更换导管应使用最大无菌屏障, 包括帽子、口罩,无菌手术衣、手套和大无菌巾。5 .触摸置管部位前,以及置管、重置、使用导管、修复导 管或更换敷料前后,均应执行手卫生。可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消毒后不应触摸置管部位,除非遵循无菌技术。6 .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 到达灭菌水平。7 .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置管前确保消毒剂已干燥。选
9、择合适的导管,尽量使用单腔导管和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 管。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防止 使用股静脉。外周静脉插管应尽量选用上肢静脉。8 .尽量使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 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覆盖。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每2天1次,专用贴膜每周12 次,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9 .三通锁闭保持清洁,输液管更换频率不宜过勤,更换频 率应不短于96 h,但至少应7日更换一次,输注血液、血制 品或脂肪乳剂(包括含氨基酸和葡萄糖的三合一溶液或单独 输入)的管路应在24 h内更换。输注丙泊酚的管路应每6 h 或12 h更
10、换,丙泊酚药瓶的更换遵循生产厂家的建议。10 .导管及置管部位不要浸水。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技术的紧 急置管应在48 h内更换导管。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 或者患者出现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11 .选用无针系统时,首选分隔膜接头而非机械阀接头,后 者会增加感染风险。12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或70%乙醇)擦拭 消毒无针导管系统的端口。13 .置管前或留置期间,不要常规使用全身性抗菌药物来预 防导管定植或CLABSL14 .对ICU患者进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反应;对干预效果进行评 价,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五)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
11、控制措施1 .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无汗液;衣 服和被服清洁干燥、无皱褶,被汗液、尿液等浸湿时应及时 更换;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 护剂,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2 .积极治疗或纠正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 素。患有皮肤病者应积极治疗,防止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 现的浅表伤口,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防止继发感染;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机体抵抗力。3 .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预防褥疮发生。4 .对昏迷、瘫痪、老年等患者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避 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协助定时变换体位,23小时一次, 必要时缩短变换体位的时间。
12、尽量防止潮湿、摩擦及排泄物 刺激;因治疗需要不允许过多翻身者,应使用特殊床垫、器 具防止褥疮发生;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天气寒冷时 注意保暖,使用热水袋等要防止烫伤。5 .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 皮肤。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 换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做好产房、母婴同室、婴儿沐 浴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预防脐炎、婴儿脓疱病 的发生。6 .产妇要预防乳腺脓肿或乳腺炎的发生,保持局部清洁卫 生,做好手卫生,如发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及 时做理疗等治疗。7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腰穿、骨髓穿刺、活检、 关节穿刺、静脉输液等必须严格皮肤消毒;给患者换药时应 严格执行临床换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8 .做好烧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环境、物表、医 务人员手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采集标 本送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做好保护性隔离。9 .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0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努力提高 手卫生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