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特点(共5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28555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学设计特点(共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特点(共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特点(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学设计特点(共5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化教学设计特点(共5篇)第1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 篇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与要素分析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与要素分析 陈 洁 廖 伟 新疆军区司令部电教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2 摘要:本文明确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总结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的五个主要特点,将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与资源、互动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作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进行了分析,为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提供了借鉴依据。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 特点 要素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参考祝智庭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一书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其过程可概括为:利用手段情境安排系统优化,其研究对象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系统。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1,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还引入了构建主义、多元智能和系统科学理论2,因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有着明显的差别,体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特点与要求。 (二)基于开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

3、计时,要采用开放的系统思维方式,基于开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以克服传统教学设计相对封闭、线性思维的特征,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化的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改 变以往封闭、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三)以问题、任务为驱动。问题或任务是学习目标的情境化体现2,教师要以教学课程的大概念为背景,围绕一个完整的问题或任务设计、安排教学,让学生成为问题(任务)情境中的角色,促使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考,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反馈调节与学习评价的及时性。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对教学过程实施迅速、及时的评价。教

4、师根据收集到的“实时”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迅速的评价和反馈,学生通过反馈结果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学习策略调整,以达到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同时,通过采用网络化教学评价系统,可促使学生养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评价和反馈调节的效率。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大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与资源、互动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双方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制订教学目标通常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做

5、准备?3.要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实际情况?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的,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模式有:1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投影等设备辅助其课堂教学,该模式适用于理论讲授、专题讲座等,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网络教室模式。这种模式通过网络形成一个教学交互系统,除具备大屏幕投影外,教、学人员都应

6、有一台计算机,该模式适用于有交互操作的教学内容,在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化模拟操作中应用较多。3网上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进行自主学习,是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该模式主要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巩固与提高,前提是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相应的教学环境。4网上协作学习模式。这种模4 式通过网络实现学生与计算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互,该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调动教、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必须有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作支撑。5研究性学习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时教师提出问题,同时提供大量的网络资

7、源或其他信息资源,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能力,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资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展示、助教和助学活动的开展等都需要通过教学媒体与资源来体现。1教学媒体的选择。媒体的选择,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储存和体现教学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用来传递教学信息,可使学习者的感官受到最直接的刺激。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呈现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解析原理等。2助教型教学资源的设计。目前在教学中,助教型教学资源

8、的应用主要形式是电子讲稿。它是传统板书教学的补充与拓展,使用得当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3助学型教学资源的设计。助学型教学资源是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需要而设计的,它是助教型教学资源的补充与完善,它的主要形式是多媒体课件。设计助学型教学资源时,必须突出自主学习功能,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为主要目标,选择那些适于多媒体表现的内容,采用模块化结构,将教学资源设计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导航器,并使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及人性化的界面。 (四)互动教学活动。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

9、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倡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媒体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教学工作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双向信息交流与互动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常可采用的互动教学活动有教学对话、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采取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5,利用教学评价系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互评等)进行评价,以便为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让教师随时了解教学开展的情况并及时

10、调整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剑平,李慧桂.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研究j.电化教育研 究.2005年第9期:33-37. 2周坤亮.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年1月第1期:64-67. 3黄杰.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教育信息技术.2007年第6期:27-29. 4孙志飞.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研究d.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2009. 5 章学军.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7年4月上旬刊:45. 作者简介: 陈洁:女,新疆军区司令部电教站站长兼工程师。 廖伟:男,新疆军区司令部电教站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 联系地址:新疆乌鲁

11、木齐市青年路9号司令部电教站 邮编:830042 联系人:廖 伟 电话:18999978690 篇2:信息化教学设计-种群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09级生科3班 姓名:程慧莉 学号:40908131 目 录 一、教材分析? ?3 二、学情分析: ? 3 1.教学对象 ? 3 2.知识基础 ? 3 3.能力基础 ? ?3 4.情感态度 ? 3 三、教学目标: ? 3 1.知识目标 ? ?3 2.能力目标 ?4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四、教学策略: ? ? 4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4 六、学习资源与环境: 七、教学事实的程序: 4 1.教学活动过

12、程: 5 2.板书设计:?9 3.随堂检验:?10 八、学生反馈: ? ?10 九、布置作业: ? ?10 十、教学活动流程图:?10 十 一、评价量表:?14 种群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该节内容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教材讲述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以及种群的空间特征,着重讲到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其中还涉及了探究活动、模拟实验。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教

13、学对象 高中二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但是进行主动科学探究以及进行实地考查调研的能力可能还不够。 (二)知识基础 学生在必修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必修2生物的进化部分对种群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 (三)能力基础 1学生思维活跃,不怕困难,具有一定的主动思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2.在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下,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四)情感态度 1.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学的

14、趣味性和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试着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学生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去了解更多的生物学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列举出种群的特征 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二)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事物的发展性和多面性 2.体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四、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及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

15、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与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六、学习资源与环境 教师利用幻灯片、图片、网上相关资料等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略读,详读,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资料查询,课后交流等活动方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教师利用powerp

16、oint制作课件,从网络上下载图片及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讨论,课后通过网络查询整理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的知识。 七、教学实施的程序 (一)教学活动过程: 篇3:“信息化教学”的优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的优点 一、多媒体化,呈现更加直观、形象、具体; 二、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信息量大; 三、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可以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四、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课堂更加活跃。 第2篇:活动一 信息化教学评价特点 活动一 信息化教学评价特点 说明: 在这个活动的学习中,你将通过回顾并对比前面两个单元

17、学习的教学评价的内容,总结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原则等。 第 1 步 回顾内容 请大家回顾前面两个单元介绍的评价方法,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两个单元介绍了哪些教学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有什么不同? 2、在你的教学设计中,使用了哪些评价方法?为什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的观念及教学策略等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即双主教学模式日益推广,教育的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学评价的相应变化。信息化教学评价随之诞生,所谓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根据信息化的教学理念,运用一系列评价技术手段对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评量的活动。 信息化教学评价除了关注学习结果,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和

18、学习资源的评价。 第 2 步 对比传统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评价 请你再思考前面两个单元介绍的教学评价方法,然后和你的小组成员进一步讨论传统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评价的不同,并将结果填写下表中: 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变革,也需要相对应的评价方式的变革,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为了达到信息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其教学评价必须要与各种相关的教学要素相适应,从而也必然与传统的教学评价迥然不同,信息化社会中需要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这样的培养目标对于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评价也不例外。国内比较系统研

19、究信息化教学评价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曾系统对传统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差别概括为五个方面: 1.评价目的不同 2.评价标准的制定者不同 3.对学习资源的关注不同 4.学生所获得的能力不同 5.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性不同 我们可以进一步使用下列表格进行比较: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关注对象主要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1 对资源的关注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资源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因而对于学习资源的评价相对忽视,往往只是在教材和辅导材料等成为产品前,才有由特定学生与教师所实施的检验或实验性质的评价出现。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特别是互联网在学习中的介入,更使学

20、习资源呈现了取之不竭之势。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习资源尤其是教学软件和网上学习资源随处可见甚而到了泛滥的程度。因而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一个优秀的教学游戏型教学软件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他类型的资源见附录41): (1)为学习提供具有竞争性的气氛; (2)提供反馈和判断; (3)提供评分系统; (4)允许学习者选择不同的内容材料; (5)如果学习者在较低水平的游戏中竞争成功,他们有机会向更高级别的游戏挑战; (6)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令人兴奋的情境; (7)学习者有机会和同伴或计算机本身竞争; 能力训练 利用上述介绍的教学游戏型教学软件应具备的特点评价案例4-

21、6,分析两个网络教育游戏具备了上述哪些特点?哪些方面有所欠缺? 2 在教学中的位置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见图 4-11 )。 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评价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的不可分的一部分,即信息化教学评价是面向过程的(见图 4-12 )。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有着与传统教学评价的种种不

22、同之处,但在应用上并不是对立的。传统教学评价关注结果,评价的客观性强,而信息化教学评价关注过程和资源,评价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两者各有优势,一个成熟的教学设计者应该注意在实际教学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评价。 第 3 步 总结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 在信息化教学中,以下一些评价原则将有助于达到评价目的,进而实现整个教学的目标。 1 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的任务往往是真实的,而学生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途,在教学进行前,预先通过提供范例、制定量规、签订契约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将是非常有效的。这样

23、一来,学生们就会主动地使自己的工作与任务的预期要求看齐。 2 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要尽可能地从“真实的世界”中选择挑战和问题,并在评价时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提问的能力、寻求答案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而不仅仅是判断学生的能力如何上。 3 评价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 既然信息化教学中的评价是一个进行中的、嵌入的过程,那么它也应该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表现与教学目标之问的差距,进而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或者要求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努力方向

24、。事实上,评价是促进整个学习发展的主要工具。 4 学生对评价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要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有机会制定和使用评价的标准,使他们在思考和反思中发展自身的技能。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回答和解决诸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提高?”、“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优秀?”之类的问题。因此,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并使他们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那如何评价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评价的关键是作为教学媒介的信息技术能否使“教”与“学”更加协调,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总的评价原则是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合

25、理、有效,具体从教学设计、学生活动、信息技术的使用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是评价的核心。下面提供一个简要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 第3篇: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 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

26、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特征 关键要素 传统教学 信息化教学 教学策略 教师导向 学生探索 讲授方式 说教性的讲授 交互性指导 学习内容 单学科的独立模块 带逼真任务的多学科延伸模块 作业方式 个体作业 协同作业 教师角色 教师作为知识施与者 教师作为帮促者 分组方式 同质分组(按能力) 异质分组 评估方式 针对事实性知识和离散技能的评估 基于绩效的评估 基

27、本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开发模式 编辑本段开发模式 教学目标分析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

28、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可以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以及潜在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学习问题与学习情景设计 学习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信息化学习就是要通过解决具体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标。 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组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境(learning context),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学习环

29、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但人际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观念而不是具有严格操作步骤的实施法则。由于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是一种支撑作用,学习环境的设计必须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设计的学习环境能支持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支持的程度如何。 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 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

30、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协作的。群体协作的学习活动表现为协作个体之间的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形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成果形式不仅仅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包括多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单元包(Instructional unit design package),主要由教学情景问题定义、教学活动设计规划、教学课件以及可以链接与嵌入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组成。 教学设计单元

31、包内容 (1)教学设计方案; (2)多媒体教学课件; (3)学生作品规范/范例; (4)学习参考资源; (5)活动过程模板(如实验报告模板、信息调查模板); (6)活动过程评价量表。 第4篇: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芝角中心小学 苏淑芳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的】 1、正确读写3个生字。 2、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萌发科学探究精神。 5、对地球产生强烈的感激、热爱之情,知道为了人类

32、社会的持续发展要爱护地球,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认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不够,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从电视上、书本上,有条件的可到网上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备有课文朗读、地球美丽、地球渺小

33、、地球易碎、保护地球等内容的课件。 【教学理念】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借助卫星资源优势,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地球的特点,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 2、对,她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跟她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里,有几个地球?所

34、以,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太珍贵了,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问候她吧!(再读课题) 4、地球母亲非常高兴,正在欢迎我们呢!今天,我们就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地球。(播放课件封页,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观看相关图片。 2、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细读课文,探究地球特点及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读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内容体会到地球的可爱?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学们,我国的神舟飞船

35、在太空遨游时,拍摄了我们美丽家园的很多照片,老师有幸从杨利伟叔叔那儿弄到几张,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美丽壮观、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的地球图片。 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自己的话,夸夸我们的地球。 谁能根据课件中所观察到的图片,具体说说地球如何漂亮?着重从“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来体会地球的美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将地球的美丽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齐读描写地球美丽的部分。 3、地球的美丽仅仅在于她的外表美吗?你还从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内在美? 读 3、4自然段中有关的语句,理解“无私”“慷慨”,说说你从中体会到地球

36、母亲的什么品质?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读 3、4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4、导读:理解了课文意思之后,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谁再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说说为什么用这种感情去读; 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句话。) (二)体会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 导语: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她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可她又是渺小的、容易破碎的,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潜心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在书上。 1、了解地球的渺小。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课件出示有关文字,提醒学生注意红色

37、标记的字最能体现地球渺小,应重读。) 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后,播放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一叶扁舟”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课件出示说明方法及运用说明方法作用的比较题,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其作用。 2、明白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地球容易破碎。 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你从这几个数字:“几百万年、几亿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么? 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让学生朗读。)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过渡语:是呀,人类为了眼前的发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乱挖乱采、过度开发,把我们的地球母亲摧残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她向我们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老师收集了有

38、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展示人类毁坏资源、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看完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之后,此刻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第4自然段。 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说点什么吗?此时你又将怎么样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课件出示这句话) (三)领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1、展开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遨游了太空,假如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同学间相互讨论,说出理由。 2、激情呼唤。 是呀!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可敬的地球妈妈,正在遭

39、受着无情的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看到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的灾难,你会想到什么标语呢?想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标语让学生齐读,展示全国各地保护地球的宣传图像以及保护地球的策略供学生观看参考。)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问题:地球还面临着什么危害? 组织学生根据课件拓展资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开讨论,积极探讨解决地球危害的办法。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每天,我们的地球有,学生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并将感受送入对诗歌的朗诵中。

40、 3、组织学生畅谈学文后的感想,让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总结升华: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五、反馈练习,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和蔼可亲(i i) 毁灭(hu fi) 薄薄的(bo b) 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

41、方法。 这张桌子长1.6米,宽1.2米,高1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宛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以拟出几条环保标语,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倡议,发送到网上去。! 第5篇:信息化教学设计 最近,在网上找了一些有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知识,依个人的理解对其整理了一下,现传给大家供参考,有问题之处多谅解并欢迎指正。石强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

42、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 第二,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 第三,易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可操作性好: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

43、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2.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区别于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具体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本媒介,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

44、系统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3、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等等,最终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师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中合理、恰当、科学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就成了教育信息化核心的部分。教师要运用系统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解决+项目活动。 4、怎样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任务项目,提供相关信息资源,提出评价标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和协作化学习,所以信息化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学习资源的设计、收集和利用;新型评价方式和评价量表的设计及实施等。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的答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不限于课堂教学形式和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