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西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总复习模拟(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n卷(非选择题)两局部。第I卷第1页至 第4页,第n卷第5页至第10页。试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答 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27分)考前须知:L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写答案。2.本大题共H小题,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共27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一、选择题1.下面词语中
2、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栈桥(zhan) *B.乖巧(guai)C.荣膺(ying)D.笔砚(y&n) 【答案】A【解析】遵循(zM)自惭形秽(sui) 隧洞(sui)千钧之力(jun) il骗(kuang)一气呵成(he) 惦记(dian)不屑置辩(xie) 【详解】A.自惭形秽(sui)hui ;*应选Ao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们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因为不同的 走上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 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OA.理由传播高尚B.理由播撒伟大C
3、.缘由 播撒 高尚D.缘由 传播 伟大【答案】C【解析】【详解】第一空:理由,事情 道理、根由。缘故、来由。根据语境,此处应用“缘 最美的时节当在深秋,秋风阵阵,霜意渐浓时,落叶如金蝶纷飞,似毛毯般围铺在树下, 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分外绚丽。我想范仲淹也可能体验过这样的境界,才写出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外”的名篇。岁寒隆冬,朔风施虐,银杏便会落尽了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枝干,却丝毫也没有 显得颓唐。无论是冬日的暖阳,还是狂暴的雨雪,一概沉着应对,不卑不亢,伟岸的身躯 从不为之抖动和摇晃。最欣赏的是在蓝天的衬托下,那纹丝不动的枝干尽显着庄
4、严与肃 穆,承受寒冷、孤独、冷落、遗忘,依然默默酝酿着新的梦想:开花、结果、生长、成 熟。那么洒脱自如,那么自敛淡定,静待着充满希望的春天。做人当做银杏,历经风雨无数,永远无怨无悔,行走在平凡的岁月里,不媚态跟 风、不无助盲从,淡看世事、勤奋作为,活出银杏的洒脱和沉着。在忙碌的人生旅途上, 许多时候是应该停一停的,回望银杏陪伴的留香岁月,怀有一种向往、一份欢欣。(选自盐城晚报2018. 12. 18,有删改)16.在不同的季节里,银杏叶的生长状态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生长季节夏日入秋秋色渐深深秋(4)生长状态翩翩起舞如蝴蝶,舒展婀娜 身姿,散发惬意清香(1)(2)(3)落尽叶子,显
5、露出光秃秃的枝干.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只有一棵瘦高的银杏树,结了几颗青绿的小果,躲在一把把精致的扇子绿叶里,极不自信 怯怯地挂着。17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段描写了老家门前的银杏树,引出了对银杏留香岁月的回忆,设置悬念,引出下 文。B.第段写“我”对“第二粒白果”的“折磨”,凸显“我”儿时的淘气和对儿时银杏留 香岁月的怀念之情。C.面对如金蝶纷飞的落叶,尽管作者想起范仲淹的诗句,但并没有感受到深秋时节阳光下 银杏叶的绚丽耀眼的意境。D.第段写冬日暖阳、狂暴雨雪和蓝天,是为了衬托银杏树洒脱自如、自敛淡定的高贵品 质。
6、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银杏美质的赞美,对银杏留香岁 月的怀念之情。19.说说你对文章标题“银杏留香”的理解。【答案】16. (1)浅浅淡淡的黄色有些娇嫩,叶缘处淡黄,叶脉外明黄,靠近叶柄处是重重 的绿色,叶子最外缘是金色,富有层次感;(2)绿色悄然褪去,叶子的每一处,直至叶柄叶 梗都成了黄色;(3)落叶如金蝶纷飞,似毛毯般围铺在树下;(4)岁寒隆冬(隆冬) 17.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未成熟的银杏果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 者对银杏果的喜爱之情。18. AC. 一方面是指银杏留给作者白果肉的香,白果壳带给孩子们的快乐的香,以及枝叶的优美 迷人的香;
7、另一方面,也指银杏不卑不亢、洒脱沉着等美好品质留下的香;同时对作者来说 是儿时时光的“留香”,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美好时光的怀念。【解析】【16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表格中“生长季节”的提示可明确答题段落在文 章第段,然后细读这几段,抓住时间词语梳理内容,对应顺序筛选提取相关词句。第 (1)空从第段“入秋,银杏叶开始浅浅的、淡淡的黄色显得有些娇嫩,犹抱琵琶半遮面。先是叶缘处有一丁点儿的淡黄,叶脉外是亮丽的明黄,靠近叶柄处仍是重重的绿色,而在叶 子的最外缘,窄窄的一圈老黄,镶了一道金色的裙边,看上去极富有层次感”进行提取概括 即可;第(2)空从第段“秋色总是越来越深,银杏的绿
8、色也就悄然褪去,那片片的黄色, 潇洒地挥动着素笔,信手涂雅在叶子的每一处,直至叶柄叶梗都染成了黄色,肆意流淌 着那金黄”进行提取概括即可;第(3)空从第段“最美的时节当在深秋,秋风阵阵,霜 意渐浓时,落叶如金蝶纷飞,似毛毯般围铺在树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分外绚丽” 进行提取概括即可;第(4)空根据“落尽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枝干”可找到文章第段 “岁寒隆冬,朔风施虐,银杏便会落尽了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枝干”,由此可得出生长季 节,据此概括回答即可。【17题详解】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答题范围是文章第段,答题方向是辨析修辞方法。然后细读这一句, “躲”“怯怯”等词语赋予银杏果以人的情态,是拟人的
9、方法,“一把把精致的扇子绿叶” 把“绿叶”比作“精致的扇子”,属于比喻的修辞方法。根据拟人、比喻的一般作用,结合 句子具体分析。句中“青绿的小果”“躲在”等词的使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银杏果的可爱。 文中句子“任凭我们每天欣喜的目光扫过”“一直牵扯住我们关注的目光”表现出作者对 银杏果的喜爱之情。【18题详解】A.文章第段描写了老家门前的银杏树,引出对银杏留香岁月的回忆,但是并没有设置悬念, 只是正常的表达,分析错误;根据C项内容可定位到文章第段,“我想范仲淹也可能体验 过这样的境界,才写出了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名篇”可以看出作者对美景
10、是有感受的,选项中“但并没有” 表述错误。应选AC。【19题详解】文章围绕“银杏留香”写了以下几个方面:初识银杏不起眼一一怯怯、默默;继写银杏果实 白果带给我们的快乐生活,然后描写银杏枝叶由夏而秋、由秋而冬每一阶段的美丽景色, 最后借景抒情,突出银杏洒脱自如、自敛淡定、充满期望、无怨无悔、沉着不迫的精神。据 此概括回答即可。【点睛】文章体裁抒情散文银杏留香全文线索以老家门前的三棵银杏树为线索层次划 分第一局部(第段):由老家门前的二棵银杏树引出对银杏留香岁月的回忆。第二局部(第段):银杏果的成熟以及“我”两次得到白果的情境。第三局部(第段):回忆银杏夏秋冬季带给我们的快乐,并深情赞美银杏 树。
11、第四局部(第段):点明、升华主旨,表达作者对银杏留香岁月的怀念。主要内 容文章回忆了老家门前的三棵银杏树以及得到的白果、银杏叶给“我”儿时带来 的欢乐和感悟。主题总结表达对儿时银杏留香岁月的向往和怀念之情,抒写学习银杏树美好的品质,希 望活出银杏洒脱沉着的愿望。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13分).阅读下面的四那么材料,完成后面问题。近几年,天津一直坚持优先践行绿色开展理念,城市生态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振华中学某 班开展以“建设生态宜居天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在活动前了下面 四那么材料。【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我市CIP (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
12、同比上涨1.7%,实现平稳过渡。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非食品价格上涨 1.8%;消费品价格上涨1.3%,服务价格上涨2.3%。【材料二】天津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其中,建成投产11个风电工程工程;太阳能年发 电量到达6. 24亿千瓦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生物供热工程积极推进。以上 举措促进大气污染源减少。【材料三】天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净化行动。共有国家生态示范区1个,自然保护区8个, 自然保护区面积9. 06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平方米。对 688公里河道进行治理,改造污水处理厂105座。【材料四】近几年天津市空气重污染天数天数(1
13、)上面四那么材料中与“建设生态宜居天津”这个主题无关 一那么是 O(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建设生态宜居天津”取得的成绩。【答案】(1)材料一(2)促进了大气污染源减少;推进绿化、美化、净化行动;空气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解析】【小问1详解】此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与主题。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2019年1月份天津市CI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实 现平稳过渡;与“建设生态宜居天津”的主题无关;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天津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与“建设生态宜居天津”的主题 有关;材料三的主要内容是天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净化行动;与“建设生态宜居天津”的主 题有关;材料四的图表内容是
14、近几年天津市空气重污染天数天数;与“建设生态宜居天津”的主题 有关;故上面四那么材料中与“建设生态宜居天津”这个主题无关的一那么是材料一。【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结合材料二“以上举措促进大气污染源减少”可知,大气污染源减少是“建设生态宜居天 津”取得的成绩;结合材料三“天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净化行动”可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净化行动是“建设生态宜居天津”取得的成绩;结合材料四的图表可知,2018年空气重污染天数天数比2017年、2016年的明显减少“建 设生态宜居天津”取得的成绩。19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或作品名。作品文段儒林外史来到集上,见(
15、1) 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 泥,鞋都跑掉了一支,兀自拍着掌,口里叫到:“中了!中了”胡屠户 凶神一殳走到跟前朝花夕 拾(2) 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 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西游记“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 一用。”那毛女道:“你是那寺里和尚?叫甚名字?我好与你通报。” 行者道:“我是东土来的,叫作(3) 和尚。(4)我把托盘放在桌子上,拍拍派洛特,轻声说:“躺下!”罗切斯特 先生机械地转过身来,想看看这阵骚乱是怎么回事。可是由于什么也没 看
16、见,便又转过身去,叹息了一声。【答案】 .范进 .范爱农.孙悟空.简爱【解析】【详解】(1)结合“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一般走到跟前”可知,这是儒林外史 中范进中举一章,范进因为中举喜极而疯场面的描写,语段中这个喊着“中了”的人 就是发疯的范进。(2)朝花夕拾中因为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的是鲁迅的同学范爱农,这个语段出自回忆 性散文范爱农。(3)结合“火焰山”和西游记这个书名可知,这是三借芭蕉扇的情节,结合“我本是 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可知,借芭蕉扇的和尚是 孙悟空。(4)结合“罗切斯特”这个名字可知,这部著作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罗切斯 特是小说的男主角,是简爱
17、爱着的人。20 .阅读水浒传中的一段文字,结合相关情节,完成问题。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A,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 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 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 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她跟将来。见这两个 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 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 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
18、到来这里害你,正 好杀这厮两个。 A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 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 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到“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 ”提了禅杖先 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A, 一同跟出林子来。(1)以上文段选自水浒传,作者是 o选文中的人物A是 O(2)选文表达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请结合相关情节做出简要分析。【答案】(1).施耐庵.林冲(2)例如一:林冲受了官司后,发配哪里,被关在哪里,鲁智深打听得清清楚楚。例如二:鲁智深见酒保请两个公人并说“官人寻说
19、话”就起了疑心,一路上暗中保护林 冲。例如三:两个公人用开水烫伤林冲的脚,鲁智深就想杀了他们,又考虑到客店里人多,恐 难以顺利解救林冲而没有杀。例如四:鲁智深料定两个公人要在野猪林动手,便先奔向那里隐藏起来,以解救林冲。例如五:救下林冲,鲁智深本想杀了两个公人,林冲劝说后,饶了两人性命。可见他不想 给有妻室的林冲带来更多的麻烦。(任选其中一处,意息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和了解名著人物。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对抗欺压、 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 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
20、、开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 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对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 历史原因。选文出自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因被高衙内陷害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 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霸、董超将林 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 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选文描述正是这一回的 内容。据此可知,A是林冲。【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鲁智深的话“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
21、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可知,林冲受了官司后,发配哪里,被关在哪里, 鲁智深打听得清清楚楚,由此表达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 结合“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 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可知,鲁智深见酒保请两个公人并说“官人寻说 话”就起了疑心,一路上暗中保护林冲,由此表达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 结合“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 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可知,两个公人用开水烫伤 林冲的脚,鲁智深就想杀了他们,又考虑到客店里人多,恐难以顺利解救林冲而没有杀,
22、 由此表达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结合“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 好杀这厮两个可知,鲁智深料定两个公人要在野猪林动手,便先奔向那里隐藏起来,以 解救林冲,由此表达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六、作文(50分)23 .作文“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苔,生于不 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依然静静地、美丽 地、执着地绽放。无论境遇如何,我们每个人也应似苔花一样,努力绽放出最好的自己。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这一次,做最好的自己”为 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
23、将题目补充完整;800字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答案】参考例文这一次,做最好的自己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完全全相同的人;世界上没有两 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我们的生命也是没有重复的,世界上只有一个自己,我们何不去做最 好的自己而非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呢?桃花在春天开的妖艳,那她因害怕没有荷花的高贵而舍弃自己的艳丽了吗?荷花在夏 天开的高雅,那她因没有菊花的绚烂就放弃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脱俗了吗?菊花在秋天开 的灿烂,那她因别人嘲笑自己没有梅花的俏皮就扔掉自己的烂漫了吗?梅花在冬天开出坚 韧,那她因没有迎春的可爱就变得萎靡不振了吗?
24、花的一生在轮回,可每一次轮回都已不 是最初的自己,那我们人呢?我们又何必在乎自己有没有别人的什么,又何必在乎别人对 自己的看法呢?我们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毛主席,中国的创始人,湖南人,一口湖南话,他会因别人嘲笑他不会说普通话而放弃一个主席的尊严吗?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创造者,耳聋,他会因别人的看法而放弃 自己毕生的梦想吗?刘翔,运发动,08、12年的奥运会失利的一名选手,他会因网上的流 言蜚语就放弃自己奋力一搏的机会?许多的人不会放弃自己,不会放弃做最好的自己,那 我们身处和他们一样的环境,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放弃呢?中国曾是西方人眼里的东亚病夫,现在呢,中国不是屹立与世界之林的央央大国吗?
25、1945年以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少吗?南京大屠杀,东北惨案中国不是都拿出自己的坚 强挺过去了吗?不是给世界展示了最好的自己了吗?现在的钓鱼岛事件又在考验中国的坚 强,耐力,做最好的自己的勇气,我相信中国一定会一他自己的方式处理好开展道路上的 障碍。我们是他的子民,是龙的传人,我们怎么会不具有做最好自己的勇气?彩虹不去羡慕拱桥的坚固,因为她有令自己骄傲的色彩,拱桥不去羡慕彩虹的美丽,因为他有让自己骄傲的奉献。我们又何必去羡慕别人的光辉,在乎别人的看法,我们只要 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作文标题“这一次,做最好的自己” 丁做最好的自己”是说我们千万不 要模仿别人,我们应认清自
26、我,找到自己口保持本色口守护本色口要有自己的精神花园口而且 在自己的努力下口力争做到最好这句话时常用来激励人们不要气馁,它启示我们每个人总 有存在的价值和未来的追求。而“这一次”那么意味着以往并没有做到“做最好的自己”,所 以要在“这一次”改变以前的自己,做一回最好的自己。在写作时要把这一点写出来。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 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 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 四是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
27、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 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五是指审题时把题中有些关键词的语法意义作一番自我诠释, 体会清楚后,再用来指导构思立意。由”。第二空:传播,传送或散布。播撒,一般指把作物种子抛到田地里。根据后文的 “种子”可知此处应用“播撒”。第三空:高尚,有意义、不庸俗。伟大,十分崇高卓 越。根据前面的“时尚”可知此处应用“高尚”。应选C。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名人故居是往昔岁月的印痕,是灿烂文化的遗存,是人文精神的延续。一座座静 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名人们平凡的人生,展示着他们崇高的精神。我们走进名 人故居,一定能深受教育。让我们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
28、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和 学习他们的精神吧!A.第句B.第句C.第句D.第句【答案】D【解析】【详解】D.语序不当,将“传承和学习”改为“学习和传承”; 应选D。4 .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填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 想(1) 理想产生欧洲艺术(2)是幻想(3) 幻想产生东方艺术(4)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A. (1), (2)o (3), (4);B. (1), (2); (3), (4)。C. (Do (2)o (3), (4)oD. (Do (2); (3)。(4);【答案
29、】B【解析】【详解】第一空:空白处前后句语义连贯,应用逗号。第二空:前后句在语义上关列的关 系,且已经出现了逗号,应用分号。第三空:与第一空相同,前后句语义连贯,应用逗 号。第四空:语义表述已经完整。应用句号。应选B。5.对下面这首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 的愤慨不平的心情。B. 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
30、贬谪地 点之偏,贬谪时间之久。C.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 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D.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答案】B【解析】【详解】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并没有“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 应选B。阅读人体的独特性一文,回答以下小题。人体的独特性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 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 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
31、取代性究竟表现 在哪里呢?人体的独特性首先表达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 份。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 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碳基对,它们的组合数那么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 因完全一样。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 区分的准确率可以到达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 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 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
32、的信息, 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 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 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 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 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区分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到达90%。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 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科学家
33、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 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原文有改动).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人体的独特性,以下内容中并未涉及的一项为哪一项()A. DNA (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和长相B牙齿和呼吸C.指纹和步态D.耳朵的形状和心跳6 .以下各项对于第段画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美国和荷兰的破案手段高超。7 .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力
34、地说明了美国和荷兰的破案手段高超。C.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D.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8,以下各项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自然段说明了人类个体具有独特性,交代说明对象,引出下文。8 .第自然段中的加点词“据估计” “大约”“至少”,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严密性。C.指纹的形成受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兄弟姐妹之间的指纹应该是相同的。D.文章结尾处的“唯一”与开头的“独一无二”相照应,本文的结构为“总一一分一一 总”形式。【答案】6.B7. D 8.C【解析】【6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
35、文章第2、3段涉及到“DNA (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和长相”;文 章第4、5段涉及到指纹和步态;文章6、7段涉及到耳朵的形状和心跳。只有B项的“牙齿 和呼吸”在文章中没有涉及。故答案为B。【7题详解】考查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语句“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 案件的实例”,列举了美国和荷兰运用“耳纹”破案的例子,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据此可排除A和C。语句说明的是“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的特点。可排除B。据此,答 案为D。【8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依据文章第4段“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 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
36、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 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可知,C项指纹的形成受基因的影响,也 就是说兄弟姐妹之间的指纹应该是相同的”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阅读下面小石潭记的内容,回答小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项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住又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
37、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面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C.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澈:穿透D.以其境过清清:凄清*10.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生动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之情。B.文章内容情景交融,而景中传情那么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
38、。C.文章第二自然段采用特写镜头写游鱼,是运用侧面描写表现潭水的澄澈透明。D.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 “乐” 一 “忧”实难相容,明显是 作者写作上的一大失误。【答案】9.A10. C 11. D【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句意为: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不是“西面”的意思; 应选Ao10题详解】A.句意为:(我们)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省略主语“我们”;B.句意为:(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
39、不见。 省略主语“小溪”;D.句意为: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我)记录下了当时的情 景就离开了。省略主语“我”; 应选Co【11题详解】此题考查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和分析。D.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可见作者寄情山水,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后面又写“悄怆幽 邃”,是把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 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因此一乐一 忧实难相容,明显是作者写作上的一大失误”是错误的;应选D。【点睛】参考译文:(我们)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 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
40、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 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 些局部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抵;、屿、崎、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 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 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 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 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41、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 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 (我)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去的,还有姓崔的 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第n卷非选择题(共93分)考前须知:L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卷共12题,共93分。二、综合题.在下面横线上,用课文原句填空。(1)感时花溅泪,O (杜甫春望)(2)征蓬出汉塞,o (王维使至塞上)(3)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4) ,铜雀春深锁二乔。
42、(杜牧赤壁)(5)几处早莺争暖树,o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7)李白行路难中的“,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密州 出猎中的“持节云中,”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 望。【答案】恨别鸟惊心.归雁入胡天.人生自古谁无死.东风不与周郎便 .谁家新燕啄春泥 .无可奈何花落去.闲来垂钓碧溪上 .何日遣冯唐【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 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此题注意:雁、燕、钓、 遣。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
43、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 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 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桀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 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 贼遂翦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 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 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注释:渠戟(qiji):有缗衣或油漆的木戟,古
44、代官吏出行时作前导的一种仪仗。召信 臣:曾任南阳太守,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利的事。12 .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岁中三迁为侍御史 迁()(2)闻贼规欲北度 规() 1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遂格杀广,还以状闻。15 .根据选文记述的内容,概括南阳的百姓把杜诗比作“杜母”的原因。【答案】13. (1)升迁,提升 . (2)谋划.(杜诗)于是击杀了萧广,回到朝廷把情况汇报给皇帝。14 .杜诗担任南阳太守时,生活节俭,严惩豪强,善待百姓;善于制作农具,方便百姓耕作; 领导百姓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使百姓生活富足。【解析】【分析】【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
45、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 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 断,揣摩其意思。注意:(1)迁,古今异义词,升迁。(2)句意:听说贼人谋划北渡。规,谋划。【14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 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做到译句文从字 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遂,于是,就;以,把;“以状闻”, 把情况汇报给皇帝听。【15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选文第二段,结合杜诗的事迹作答。“性节俭而政 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
46、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 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结合以上语句分析,杜诗在南阳 担任太守时,生活节俭,政治清平,严惩豪强,善待百姓;制作水排,铸造农具,使百姓 感到很便利;还兴修水利,广泛开垦土地,使百姓丰足富实,所以南阳的百姓都很爱戴 他,把杜诗比作“杜母”。【点睛】参考译文: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和的美称。更 始年间,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升迁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 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百姓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不安。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 他仍不改悔,于是击杀了萧广
47、,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 一套桀戟。仪仗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 贼人谋划北渡黄河,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 贼兵,杀死杨异等人,贼兵终于被消灭。被任命为成皋令,任职三年,所做出的政绩尤其 突出。再次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治理的地方政绩显扬。建武七年,杜诗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性节俭,施政清廉公平,因为惩罚强暴树立起了 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姓。又设计制作水排,用以炼铁,铸造 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 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 召父,后来有杜母。”四、阅读银杏留香一文,完成下面小题。银杏留香陈以忠老家的门前,长着三棵银杏树,是父亲在世时亲手所栽,约摸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年 岁,都是挂果的雌银杏,每年都有数不清的白果,吸引我们好奇的目光,给我们留下许多 的记忆,非常难忘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