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导学案 (3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导学案 (3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爱莲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舌词汇,朗读背诵全文,感受莲花的美好形象。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雅脱俗的情怀。学习流程教-学添补一、预习检测1、解题并了解作者本文作者(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世称“:“说”是古代一种的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2、给以下加横线字注音# ()淤泥()濯()清涟()蔓()亵玩()噫()3、解释以下加横线的词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一、走进文本,整体感知要求:认真听读思考问题1、文章中哪一个词,明确表达了对莲的态度?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3、朗读背诵描写莲花的句子,想象莲花美好的形象。三、再读课文,研读赏析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为什么“菊 之爱”和“牡丹之爱”?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作者在文章中借花喻人,托物言志,对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你又如何评价这三种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