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对教育领域干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政对教育领域干预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财政对教育领域干预思考公共财政对教化领域的干预思索一、政府财政干预学前教化的理由 学前教化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化,是基础教化的基础、终身教化的开端,是国民教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体早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化质量与效益,提升国民素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化和社会公允具有重要价值。学前教化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干脆关系到千家万户、广阔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此,始终是党和政府、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因此,实现学前教化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教化事业的又一重大战略目标,笔者认为可用以下几大理由来说明实现学前教化的快速发展是政府的主要责任,而不是将学前教化推向市场。 (一)市场无效政
2、府财政干预学前教化理由之一 市场无效往往是政府干预某种产品的正值理由,学前教化也不例外。市场无效一般有以下几种状况: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的产品市场无法有效供应、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自然垄断等。 唐朱昌(2005)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他认为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一些公共资源可称为准公共产品,它们有利益外溢的特点。 准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性质,介于两者之间,例如:公园、医院、博物馆、教化等。因为它们有时是免费供应的,此时就体现了公共产品的特质;但有时运用它们是要付费才能享用的,此时又体现了私人产品的特征。在我国,学前教化资源是有限的,对于肯定的学前教化资源,多安排给一个儿童就会整
3、体的削减生均学前教化资源,基于这一点又体现出了学前教化的竞争性质;另外,学前教化的全部资源是任何一个幼儿都有权利享受的,每个幼儿都有享有良好的学前教化的权利,不论他的家庭是富有还是贫困,每有一个新幼儿参加到学前教化中来,都不会因此而将己参加学前教化的幼儿排挤出去,这就是学前教化的非排他性。基于以上的论证,学前教化也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从学前教化外溢性角度来看,学前教化是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接受良好的学前教化能够使社会受益。 学前教化是整个教化体系的开端,有助于国民素养的整体提高,学前教化和义务教化一样,都是面对全国全部的学生,而高等教化具有相对完善的选拔机制,只有通过了这一选拔机制才能够进入高
4、等教化系统。可以说学前教化和义务教化为提高国民素养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同时接受学前教化也能够使幼儿自己受益。接受学前教化能够为以后接受义务教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以后进入中学、高校铺好了一条相对畅通的道路,从更远的意义上看,为提高工作技能、获得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也打下坚实的地基。美国关于学前教化正外部性的追踪探讨数目许多,例如 1981 年门罗(Monroe,E)和麦克唐纳(McDonald,M)的开端安排探讨、1982 年格雷(Gray,S)等人的早期训练探讨、1988 年伽博(Garber,H)的密尔沃基项目、2000 年拉米(Ramey,C)等人的初学者方案探讨、2001 年雷诺兹(Rey
5、nolds,A)等人的芝加哥亲子中心探讨和 2006 年萨尔哈特(Schweinhart,L)等人的高瞻佩里幼儿园探讨等,其中芝加哥亲子中心探讨和高瞻佩里幼儿园探讨最具代表性。芝加哥亲子中心探讨运用半试验设计的方式从教化补救服务、儿童福利花费、司法费用和儿童终生的收入水平四方面考察了学前教化对贫困儿童的影响。其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学前教化的收益远远超过投入,在考虑通胀因素的状况下,对亲子中心每投入 1 美元,1518 年后所获得的收益是 714 美元,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 3.29 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 3.85 美元;并且社会收益全部来源于政府行政、司法开支的削减。4 高瞻佩里幼儿园
6、探讨运用真试验设计的方式从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五个维度考察了学前教化对贫困儿童的长期效果。该探讨发觉,优质的学前教化对贫困儿童早期的认知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他们成年后的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削减、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均有主动影响,让幼儿终生受益。其成本收益分析显示:在考虑通胀因素的状况下,对贫困幼儿 1 美元的学前教化投入在他们 40 岁时可获得 1707 美元的回报,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 4.17 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 12.9 美元,并且社会收益的 88%来源于犯罪率的降低。5 正是由于学前教化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存在的正外部性,导致市场不能有效的供
7、应学前教化这种产品,并且这种正外部性很难反映到私人市场的价格上,从而对学前教化市场的供需双方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市场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通过市场机制建立起来的学前教化要么是贵族式的幼儿园,收取高价格;要么薄利多销,用最低的成本创办质量较差的幼儿园,赚取每位幼儿的微利,从而追求规模效益或者最终效益。 然而,这两种类型的幼儿园均不符合我国儿童对学前教化的须要,不利于我国学前教化事业的发展。 (二)保障学前教化公允政府财政干预学前教化理由之二 教化公允,始终是人们所追求的教化价值取向,从义务教化到高等教化,教化公允始终是人们探讨的话题,学前教化公允又是教化公允和社会公允的起点。然而,在义
8、务教化基本上实现了费用全免,高等教化在逐步从教化公允问题上转移到教化质量问题上的同时,学前教化公允就凸显在人们和学者们的面前。从一个方面来讲,教化公允一般包括起点的公允、过程的公允和结果的公允,当然学前教化也是如此。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导致我国的教化事业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尤以学前教化最为突出。对于我国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农村地区,人们所关切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否进入幼儿园这一门槛,也即是学前教化的起点是不是公允的。由于市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它并不会是因为有许多的儿童没有入学的机会而创办一些幼儿园的,亚当斯密说过一句话:市场是没有任何的怜悯心的。对于保障学前教化的起点公允,政府就必需干预学前教化,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来赐予保障;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考虑的是过程公允与结果公允,也就是资源配置均衡和教化质量的均衡。另一方面来说,教化公允包括地区之间均衡、城乡之间均衡以及个体之间均衡。然而,不管基于那种意义上的均衡,政府都必需用财政干预学前教化。这是因为效率是市场所追求的目标,而公允则是政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