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2009年包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川区2009年包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平川区2009年包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依据2009年中心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平川区在2010年10月完成了本地区包虫病重点流行区20岁以上人群的包虫病病人筛查工作。结果表明,该地区包虫病的平均患病率0.97%,60岁以上人群、成年女性,特殊是家庭妇女的包虫病患病率明显高与同类分组的其他人群,羊群中有包虫病的存在、家犬的管理及喂养方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及水源的管理成为影响该地区包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包虫病 流行现状 分析 包虫病是严峻危害牧区人群健康的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新疆、甘肃、青海、内
2、蒙古、西藏和宁夏等西北牧区广泛流行。平川区在2010年10月完成了本地区包虫病重点流行区20岁以上人群的包虫病病人筛查工作,现将筛查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依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首选B超影像学方法进行初步筛查。对符合影像学诊断标准的疑似者采纳血清学方法协助诊断,检测包虫IgG抗体,确诊病人。 采纳成组比较法对病例家庭与比照家庭进行相关暴露因素分析。 统计指标:患病率(临床诊断病例数+确诊病例数)/检查人数100%。 结 果 在20岁以上重点人群中,利用B超筛选17000人,男8762人,女8238人,选出符合影像学诊断标准的疑似者165人(其中回顾性包虫病例15例),
3、通过血清学方法最终确诊病例165人(163例肝包虫病人未分型,2例膈下包虫病人),其中男68人,女97人,平均患病率0.97%,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78%、1.18%,性别比较差异存在明显(X26.71,P0.01)。 病人按年龄、职业分布构成状况分析,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32.73%,202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11.5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R2.84,X29.68,P0.01);职业比较,家庭妇女患病率最高34.55%,其他职业患病率最低3.63%,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OR9.52,X228.98,P0.01)。 相关暴露因素分析,利用成组比较法,在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5个病例
4、家庭,为其匹配10个阴性比照家庭。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人生活区与养犬区不分、家中人员有食生菜与喝生水习惯、给犬生食动物内脏、犬粪不经无害化处理干脆入菜地的家庭与包虫病的发生有紧密的联系。见表1。 讨 论 本次调查表明,本地区人群中包虫病的平均患病率与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包虫病流行区人群平均患病率1.084%的结果特别接近。由此判定该地区棘球绦虫虫卵对环境的污染依旧存在,包虫病呈广泛散发流行,人群感染率较高,已严峻影响到本地区群众特殊是半农半牧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也成为本地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缘由。 在病例分布上,60岁人群、成年女性,特殊是家庭妇女的包虫
5、病患病率明显高予同类分组的其他人群,此结果与何多龙等所做的青海包虫病调查结果相符。通过最高与最低患病率的比较,得到年龄、性别优势比(OR)分别为2.84、9.52。提示本地区人群因生产之需亲密接触棘球绦虫虫卵污染物和环境、频繁受其感染、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人群包虫病患病率持续不降的可能缘由。 病例家庭与比照家庭相关暴露因素分析表明,羊群中有包虫病的存在、家犬的管理及喂养方式、个人的卫生和饮食习惯以及水源的管理成为影响包虫病流行主要因素。由此提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循环,完成了棘球绦虫的生活史,也成为包虫病的流行的潜在因素。 参考文献 1 尹伯约.人体包虫病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2:40. 2 蒋次鹏.我国包虫病流行近况J.地方病通报,2002,17(3):77-79. 3 何多龙,王虎.青海省泽库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评价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1,16(4):36-38. 4 王虎,马淑梅,等.青海高原人群包虫病的调查探讨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13(1):37-40. 表1 病例家庭与比照家庭相关暴露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