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载 回顾与反思_回顾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xt下载 回顾与反思_回顾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txt下载 回顾与反思_回顾与反思回顾与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学问结构,并通过本章的学问结构驾驭本章的全部学问;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相识;3驾驭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本章的学问结构,驾驭本章的全部定和公理;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设计过程一、本章的学问结构 二、本章中的概念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2线段的中点定义。3角的两个定义。4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5互余与互补的角。三、本章中的公理和定理1直线的公理;线段的公理。2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定理。四、本章中的
2、主要习题类型1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理解。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解:C因为射线和直线是可以向一方或两方无限延长的,所以任何延长射线或直线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向两方延长。例2 如图1-57中的线段共有多少条? 解:15条,它们是:线段AB,AD,AF,AC,AE,AG,BD,BF,DF,CE,CG,EG,BC,DE,FG。2线段的和、差、倍、分。例3 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2BC,反向延长AB到D使AD= BC,那么线段AD是线段AC的( )。A B. C. D. 解:B如图1-58,
3、因为AD是BC的二分之一,BC又是AC的二分之一,所以AD是AC的四分之一。 例4 如图1-59,B为线段AC上的一点,AB=4cm,BC=3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MN的长。 解:因为AB=4,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1.5。则MN=2+1.5=3.53角的概念性质及角平分线。例5 如图1-60,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求EOD的度数。 解:因为OD是AOB的平分线,所以BOD= AOB;又因为OE是BOC的平分线,所以BOE= BOC;又AOB+BOC=180,所以BOE+BOD=(AOB+BOC
4、)2=90。则EOD=90。例6 如图1-61,已知AOB=COD=90,又AOD=150,那么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多少? 解:因为AOB=90,又AOD=150,所以BOD=60。又COD=90,所以COB=30。则AOC=60,(同角的余角相等)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21。4互余与互补角的性质。例7 如图1-62,直线AB,CD相交于O,BOE=90,若BOD=45,求COE,COA,AOD的度数。 解:因为COD为直线,BOE=90,BOD=45,所以COE=180-90-45=45又AOB为直线,BOE=90,COE=45故COA=180-90-45=45,而AOB为直线,B
5、OD=45,因此AOD=180-45=135。例8 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且小有的余角与大角的余角之差为20,求这两个角的度数。解:设第一个角为x,则另一个角为3x,依题义列方程得:(90-x)-(90-3x)=20,解得:x=10,3x=30。答:一个角为10,另一个角为30。5度分秒的换算及和、差、倍、分的计算。例9 (1)将4589化成度、分、秒的形式。(2)将803445化成度。(3)计算: (365540-235645)。解:(1)455324。(2)约为8058。(3)约为94411(第一步,做减法后得125855;再做乘法后得36174165,可以先不进位,做除法后得94411
6、)五、本章中所学到的数学思想1运动改变的观点:几何图形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也应看作不断发展和改变的,如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就发展成为射线;射线向另一方向延长就发展成直线。又如射线饶它的端点旋转就形成角;角的终边不断旋转就改变成直角、平角和周角。从图形的运动中可以看到改变,从改变中看到联系和区分及特性。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几何的学问中常常遇到计算问题,对形的探讨离不开数。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如微”。本章的学问中,将线段的长度用数量表示,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余角与补角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几何的学习不能与代数的学习截然分开,在形的问题难以解决时,发挥数的功能,在数的问题遇到困
7、难时,画出与它相关的图形,都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从几何的起始课,就留意数形结合,就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联系实际,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因此学习数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尤其是几乎何的学习更离不开实际生活。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线和角,都在生活中有大量的原型存在,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学问去解决某些简洁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六、本章的疑点和误点分析概念在应用中的混淆。例10 推断正误:(1)在AOB的边O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2)大于90的角是钝角。(3)任何一个角都可以有余角。(4)A是锐角,则A的全部余角都相等
8、。(5)两个锐角的和肯定小于平角。(6)直线MN是平角。(7)互补的两个角的和肯定等于平角。(8)假如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就没有余角。(9)钝角肯定大于它的补角。(10)经过三点肯定可以画一条直线。解:(1)错。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而射线是可以向一方无限延长的,所以就不能再说射线的延长线了。(2)错。钝角的定义是: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3)错。余角的定义是:假如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因此大于直角的角没有余角。(4)对.A的全部余角都是90-A。(5)对.若A90,B90则A+B90+90=180.(6)错。平角是一个角就要有顶点,而直线上没有表示平角顶点的点。假如在直线上标出表示角的顶点的点,就可以了。(7)对。符合互补的角的定义。(8)对。假如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肯定是钝角,而钝角是没有余角的。(9)对。因为钝角的补角是锐角,钝角肯定大于锐角。(10)错。这个题应当分状况探讨:假如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假如这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过这三个点就不能画一条直线。板书设计回顾与反思(一)学问结构 (四)主要习题类型 (五)本章的数学思想略 例1 1 2 (二)本章概念 3略 (六)疑误点分析(三)本章的公理和定理 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