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笔记.docx(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笔记一般心理学(彭聃龄版)笔记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探讨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探讨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心情、实力和人格。也探讨团体和社会心理。2.心理学的探讨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 1 )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探讨动物的心理也探讨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探讨对象。既探讨个体心理也探讨团体和社会心理。( 2 )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心情和动机、实力和人格。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 1 )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
2、又和心理有着亲密的联系。行为总是在肯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经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探讨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想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探讨行为的科学。( 2 )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心情、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安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状况
3、、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比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实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状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整和限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限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4.心理学要探讨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特别困难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探讨。但概括起来主要探讨的问题是: ( 1 )心
4、理过程;( 2 )心理结构;( 3 )心理的脑机制;( 4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 )心理与环境。5.心理学的探讨类型? 心理学的探讨类型有:因果探讨、相关探讨、个案探讨。6.探讨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料现象,有效的限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1 )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说明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相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专心理的规律去预料和限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5、? 一般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化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 )一般心理学: 探讨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 探讨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 探讨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2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探讨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改变。( 3 )发展心理学:探讨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 ( 4 )教化心理学:探讨教化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化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5 )医学心理学:探讨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
6、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6 )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探讨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平安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7 )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探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8.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 1 )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探讨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探讨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 )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探讨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
7、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探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9.心理学有哪些探讨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 一 ) 视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安排的视察,从中发觉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视察法一般在下列状况下采纳: 1 、对所探讨的对象无法加以限制; 2 、在限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限制。视察法的胜利取决于视察的目的与任务、视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视察者的毅力和看法。视察法的缺陷: 1 、在自然条件
8、下,事务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2 、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3 、由于未对条件加以限制,视察时可能出现不须要的探讨对象,而要探讨的对象却没有出现。4 、视察结果简单受到视察者本人影响。( 二 ) 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留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1 、信度是指测验的牢靠程度。2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须要的心理品质。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化的探讨。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化,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
9、理量表时要留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 ) 试验法。在限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视察的方法。分试验室试验和自然试验。试验室试验是借助特地的试验设备,在试验条件严加限制的状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觉事务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限制试验条件,使试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自然试验也叫现场试验,对试验条件进行适当的限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退了试验室试验的缺点,但是由于条件限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试验结果。试验法是包含着一系列的改变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限制的试验条件,叫自变量和独立变量。还有试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10、叫因变量。( 四 )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化而详尽的视察与探讨,以便发觉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缘由。10.现代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事务: ( 1 )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2 )唯理论闻名代表是法国哲学家让内笛卡儿。( 3 )阅历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阅历主义先驱)和洛克(奠基人)。( 4 )英国阅历主义形成联想主义,代表人物是詹姆士 ? 穆勒、约翰 ? 穆勒、培因。( 5 )近代哲学思潮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供应了理论基础,试验生理学是现代心理学试验方法的干脆来源。( 6 ) 1879 年,德国闻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高校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试
11、验室,起先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试验室探讨。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记。11.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 构造主义 奠基人是德国冯特。闻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主见心理学应当探讨人们的干脆阅历即意识。并把阅历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探讨方法强调内省法。 机能主义 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主见探讨意识,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络绎不绝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特点: 1 、反对探讨
12、意识,主见心理学探讨行为; 2 、反对内省法,主见用试验法。 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他们重视心理学试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探讨很重要。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探讨成年人的异样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当探讨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探讨。1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探讨取向? ( 1 )生理心理学的探讨
13、( 2 )行为主义探讨 ( 3 )心理分析探讨 ( 4 )认知心理学的探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 5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探讨 13.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 1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 1917 年,标记就是北京高校首次建立了心理学试验室。( 2 ) 1920 年,南京高师(东南高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3 ) 1921 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 4 ) 1980 年,中国心理学会被正式接纳加入世界心理学联合会。附录:名词说明 1. 是探讨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探讨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心情和动机、实力和人格。也探讨团体和社会心理。2.
14、是指人们获得学问或应用学问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3. 人们在正常状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整和限制的心理现象。4. 在试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限制的,这种试验叫双盲限制。其次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 1 )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特地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特地接受刺激的特别细胞,形成了特地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
15、统的最初形态。( 2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打算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 )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 )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起先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
16、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 1 )脑的相对大小的改变脑指数 ( 2 )皮层相对大小的改变皮层指数 ( 3 )皮层内部结构的改变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 1 )神经元 1891 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瘦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神经元
17、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中间神经。( 2 )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 ,为神经元的生长供应了线路,并复原受损的细胞; 2 ,在神经元四周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3 ,给神经元输送养分,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4.神经冲动的传递 ( 1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 2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洁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
18、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5.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有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样困难的机能系统。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四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1 )四周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A. 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有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脊髓前根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纤维属感觉性。混合后的脊神经是运动兼感觉的。B. 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C.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使机体应付紧急状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器官的过渡兴奋。( 2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A.
19、脊髓。作用: 1 ,脊髓是脑和四周神经的桥梁; 2 ,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洁的反射活动。B.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作用: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叫“生命中枢”。桥脑在延脑上方,是中枢神经与四周神经之间传递信息必经之路,它对人的睡眠有调整和限制作用。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C. 间脑: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全部来自外界感觉器官的输入信息通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的感觉。对限制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下丘脑调整“植物性神经”,对维持体内平衡,限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D. 小脑:有小脑皮层和髓质。作用:主要是帮助大脑维持身体
20、的平衡与协调动作。E. 边缘系统:有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旁边的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关,还与记忆有关。6.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 1 )大脑的结构:三大沟裂:中心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四大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覆盖,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还有横行联系的胼胝( Pian Zhi )体。( 2 )大脑的分区和机能:布鲁德曼的皮层分区。分成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联合区。A. 初级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视觉区第 17 区,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第 41 , 42 区,
21、产生初级听觉。机体感觉区第 1 , 2 , 3 区。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B. 初级运动区:第 4 区,称运动区。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整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态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C. 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其中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觉布洛卡区,即布鲁德曼的第 44 、 45 区。这个区域损坏会发生运动失语症;威尔尼克区是一个言语听觉中枢,损伤将会引起听觉失语症。D. 联合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
22、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心情、观赏音乐和艺术。7.脑功能学说 ( 1 ) 定位说 : 起先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起先于失语症人的临床探讨。1825 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并且限制是在左半球。功能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 ( 2 ) 整体说 : 弗罗伦斯试验采纳局部毁损法发觉,动物可以复原功能。从而提出脑功能的整体说。拉什利的脑毁损试验发觉脑损伤后对习惯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于损伤的面积有亲密的关系。提出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3 ) 机能系统学说 : 鲁利亚,认为脑是
23、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困难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鲁利亚把脑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即调整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整。第一机能系统并不对某个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但却供应了各种活动的背景。当这个系统受到损伤时,大脑的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并影响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对行为的调整。其次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它位于大脑
24、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整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整和限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阔脑区。其主要作用是干脆调整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实现对运动的组织,制定运动的程序;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的程序,实现对困难行为形式的调整与限制。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鲁利亚的探讨,特殊是关于心理机能定位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脑功能的理论,引起了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普遍重视。( 4 ) 模
25、块说 : 20 世纪 80 年头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特地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困难而奇妙的结合,是实现困难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很多新的探讨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8.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 ( 1 )腺体格外分泌腺(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和内分泌腺(无管分泌腺)如内分泌物和荷尔蒙。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确定: 1 、身体的发育; 2 、一般的新陈代谢; 3 、心理发展; 4 、其次性征的发展; 5 、心情行为; 6 、有机体的化学成分。( 2 )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科学家发觉共有 27 种内分泌
26、腺。 甲状腺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肾上腺维持体内钙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脑垂体分泌促腺激素,限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称为“主腺”。 性腺分泌性激素和促进其次性征的发育。附录:名词说明 1.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2. 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3.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 K 有较大的通透性,对 Na 的通透性很差,其结果是 K 经过离子通道外流,而 Na 则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
27、电,这就是静息电位。4. 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改变。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快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改变过程就是动作电位。5. 全部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整和限制。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是神经体液调整。第三章 感觉 1.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相识。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感觉供应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困难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
28、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20 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 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是指干脆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肯定波长的光线、肯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改变;而近刺激是感觉器官干脆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改变。2.感觉的编码 编码 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1 ) 感觉编码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干脆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需经过感
29、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 ) 19 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 神经特别能量学说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别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分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在他看来,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相识,在相识论上是错误的。( 3 )感觉编码的探讨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A. 特异化理论 :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B. 模式理论 :编码是
30、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1 )肯定感受性和肯定感觉阈限 A. 肯定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B. 肯定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实力。肯定感觉阈限和肯定感受性成反比 ! ( 2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A.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B.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实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 韦伯定律: K I / I ( 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 JND ; K 为一个常数。依据韦伯分
31、数的大小,可以推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4.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 1 )对数定律 P K logI ( P 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 K 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 I 为指的是刺激量)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快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改变的。留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探讨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2 )乘方定律 P K In ( P 为感觉的大小; I 是指刺激的物理量; K 和 n
32、 是被评定的某类试验的常定特征) 公式表明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5.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由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 1 )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分。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2
33、 )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心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心窝棒体细胞渐渐增多,在 16 o 20 o 度处最多。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在中心窝旁边,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3 )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微环节和颜色。6.视觉的基本现象: 视觉的基本现象有:明度、颜色、视觉中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色觉理论 : ( 1 )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 ? 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
34、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别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阅历。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说明红绿色盲。( 2 )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专心理物理学方法证明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觉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有这些发觉,我们信任: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供应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
35、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7.视觉的一些现象: ( 1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 )明适应:照明起先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3 )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改变,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4 )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改变的边界,经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5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
36、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马上消逝,它能保留一个短短暂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6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7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8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辨别最小物体或物体细微环节的实力。8.听觉基本现象: ( 1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改变不完全对应。在 1000 赫兹以上,频率与音调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但在 1000 赫兹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改变快于频率的
37、改变。( 2 )音响和频率的关系: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 16 赫兹 20000 赫兹,其中 1000 赫兹 4000 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4 )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9.听觉理论 ( 1 )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干脆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需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2.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实力叫差别感受性。差
38、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3. 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4. 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改变。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5. 指人们在明暗改变的边界,经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6.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马上消逝,它能保留一个短短暂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7.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8.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
39、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9. 指视觉系统辨别最小物体或物体细微环节的实力。10. 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第四章 知觉 1.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干脆依靠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2.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好像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 * 物体与眼睛的距
40、离。这就是大小距离的不变假设。3.错觉理论 ( 1 ) 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四周轮廓的影响,变更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试验证明白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缘由)。( 2 )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说明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变更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改变,结果引起几何形态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视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 )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
41、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 附录 名词说明 1. 是客观事物干脆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相识。 2.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干脆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打算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3. 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内温的整体反应和局部反应试验)。4.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肯定范围内变更时,
42、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5. 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供应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6. 当两个刺激物按肯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7. 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8. 指在肯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第五章 意识和留意 1.睡眠的四个阶段: ( 1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 10 分钟。( 2 )其次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
43、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 20 分钟。( 3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接着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 40 分钟。( 4 )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5 )快速眼动睡眠( REM ):在此时,个体在醒悟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像,波消逝,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起先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2.梦的功能说明 ( 1 )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牢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变更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44、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2 )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3 )认知观点。梦担负着肯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旧对储存的学问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3.留意的认知理论 ( 1 ) 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行能对全部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丢失(分耳试验否认)。( 2 ) 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留
45、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逝。( 3 ) 后期选择理论:全部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 ) 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 1 ,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须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 2 ,选择发生的阶段依靠于当前的任务要求。4.留意与认知资源安排 ( 1 )认知资源理论:留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留意可以看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实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2 )双加工理论:人类的认
46、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限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须要留意的参加;受意识限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须要留意的参加,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附录 名词说明 1. 是一个困难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醒悟、警觉、觉察、留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视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刚好间的持续性和空间布局等;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
47、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留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改变,如觉醒、惊异、生气、警觉等。2. 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根据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假如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漂移在海里的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3.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肯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4. 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须要
48、意志努力的留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须要肯定意志努力的留意。事先有肯定的目的、但是不须要意志努力的留意。5. 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留意,而忽视另外的刺激。指留意在肯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相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留意的稳定性。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留意,或将留意安排到不同的活动中。第六章 记忆 1.记忆的分类: ( 1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人们依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务的记忆;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学问和规律的记忆,与特别的地点、时间无关。( 2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限制下,过去阅历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状况下,过去阅历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