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理论有哪些.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20544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理论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展心理学理论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理论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理论有哪些.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发展心理学理论有哪些 摘要:自巴斯内特翻译的“文化转向”以来,跨学科的各种调调都接踵而至,五花八门。开放的翻译学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学者们纷纷放开了手脚,从哲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认知学、阐释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地方拿来理论,解剖这门新兴的学科,跨学科成了时下的流行。如何在这些理论中找到方向,已成为很多人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学跨学科 引言 翻译类的资料,从报纸到期刊,从文学到教学,各门各派,无奇不有。翻译技巧的书多如牛毛不说,关于口译之类的书籍不看,单说国内外的翻译理论就有许多。上外出版社出的国外翻译探讨丛书就有29本,外研社的翻译探讨文库有22本,上

2、海译文出版社的译学新论丛书也收录了很多中国的学者和翻译理论家的作品。如何在这些翻译理论中理出头绪,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历时(Diachronic)的翻译和翻译理论; 2、共时(Synchronic)的翻译学; 3、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历时的翻译和翻译理论 翻译,作为一项人类活动,虽比不上人类的历史漫长,但据已有的文献考据,也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事实上,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痛语言本身一样古老。”(谭载喜,2004:1)。历史中的翻译和翻译理论可以归之为“历时的翻译和翻译理论”,时期划分为从有翻译活动以来到翻译学的建立。为了陈述的便利,有必要给“历时的翻译和翻

3、译理论”下个定义。这里,“历时的翻译和翻译理论”即为翻译学建立之前的翻译史,包括历史长河中的翻译活动、翻译成果和翻译理论。它与“翻译的历时性”不一样。后者指的是,翻译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可变性。 “巴别塔”的故事,只是宗教的一厢情愿。“远古,蒙古人、欧罗巴人、尼格罗人,四海之民,五洲之族,天悬地隔,山阻水断,千年各自为生,万载不相往来,这才是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的缘由。”(曹明伦,2007:13)不同族群的人操不同语言,是人类进化的必定。古代的巴比伦王国,首都巴比伦“在汉穆拉比国王(约公元前18世纪)的统治时期是一个运用多种语言的城市。王国的很多政事都不得不通过大批译员的帮助才能办理。译员把国

4、王的各项法令、宗旨翻译成各种文字,然后传达给城邦的庶民。”(谭载喜,2004:13)然而,中西方的古代翻译中,宗教翻译都曾是主流。我们以宗教翻译为主轴,来视察以前翻译理论所关切的内容。 在大规模的宗教翻译中,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翻译家。在圣经翻译中,最早有影响的应当是斐洛犹达欧斯(Philo Judaeus,约20BC-50AD),操希腊语的犹太人。他翻译圣经主要的观点大致是:“圣经翻译是神圣的,译者单凭精通两种语言而无上帝的感召,便不能从事翻译。”(谭载喜,2004:23)这是斐洛的“上帝感召论”。属于直译死译,翻译出来的译文质量明显不尽人意,但在当时却被奉为珍宝和准则。在西方翻译史上的其次大

5、高潮中,宗教翻译出现了哲罗姆(StJerome,约347-420)这样极其精彩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有人说,哲罗姆所采纳的翻译方法是古代翻译家中最系统、最严谨的。他在翻译圣经时采纳直译的策略,但他不同意斐洛的“上帝感召论”;在翻译其他类型时,推崇西塞罗,采纳的是忠实的原则,策略上往往二者并用,敏捷翻译。 这一时期,中国的佛经翻译也正大规模的进行着。出现了安清、支谶等翻译家,但他们并无为后世所知的翻译理论。我国文本尚存的第一篇翻译理论文章乃是支谦撰写的法句经序,记载了当时翻译佛经方法的探讨。其中,“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和“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都是直译的论调,然“闻之调和,畅达经意”才是支谦的主见

6、,像西塞罗和哲罗姆那样,敏捷运用直译与意译。后来,道安(312?-385)对佛经翻译做了探讨,并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的序言中提出了闻名的“五失本三不易”。它的提出,为后继者指出努力的方向,供应了接着探讨的线索。 16世纪,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影响着翻译家,对圣经翻译上有了新的见解。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翻译家,用地道的德语翻译了圣经,让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民大众也能读懂圣经。他在翻译时采纳意译,运用人民大众的语言,注意再现圣经的“精神实质”,并系统的提出了翻译时应当考虑的七条原则:“(1)可以变更原文的词序;(2)可以合理运用语气助词;(3)可

7、以增补必要的连词;(4)可以略去没有译文对等形式的原文词语;(5)可以用词组翻译单个的词;(6)可以把比方用法译成非比方用法,把非比方用法译成比方用法;(7)留意文字上的变异形式和说明的精确性。”(谭载喜,2004:66-67)。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成为后来人们的参考。 1959年尤金奈达(1914- )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一经发表,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奈达在圣经翻译界名声大噪。他的“动态对等”及“功能对等”是为最为人们熟识的理论之一,指的是译文在最大程度上自然对

8、等源语信息。“动态对等”在圣经翻译领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是20世纪的经典理论之一。 从中西方的宗教翻译历史和翻译理论来看,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为中西翻译供应了理论基地,是其演进、发展的舞台。理论焦点主要在直译与意译。而对于直译与意译的探讨历史也体现了翻译理论由无趣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些探讨的结果大大促进了宗教翻译和其他翻译实践活动,翻译质量的不断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共时的翻译学 翻译学的建立还只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国际上,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Leuven seminar)勒菲弗尔接受拟定Translation Studies学科目标的任务;在中国,1951年,我国学者董秋斯明

9、确提出建立中国翻译学。然而,在这几十年中,翻译理论的发展突飞猛进,比整个历时时期的翻译理论还要多。 为什么翻译活动存在了几千年,而翻译学到上个世纪下半叶才得以建议?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同意翻译者是“灰姑娘”的说法。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趋势促使各国之间的沟通如此紧密,要沟通就须要翻译的存在,并且是前所未有大规模的翻译的存在。建立翻译学、增加翻译理论体系、培育大规模翻译人才是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必定结果。于是,翻译学运势而生,这也是历史的必定。 令人意外的是,翻译理论一向与翻译活动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在翻译学建立以后,尤其是“文化转向”以后却有了改变。“文化转向”以后的翻译学,向全

10、部人放开了大门,探讨视角也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较之以前谈论“直译”、“意译”;谈论词汇、语法这些“陈词滥调”,探讨人员把眼光投向了广袤的跨学科,起先涉及文本翻译以外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发起者或赞助商等经济因素以及译者主体性等问题。一时间好像什么都是翻译,什么都能作为翻译理论,理论与实践的越来越疏远。更糟糕的是,“近年出版发表的翻译理论著作和文章频频出现违反常识、逻辑混乱、考证不严、引证不确、注释不当等状况,这种状况损害了理论的肃穆性,值得理论界反思。”(曹明伦,2007:187) 于是,人们起先反思翻译学的定位定性问题。已去世的杨自检先生早在1996年就起先反思翻译学学科建设,在“谈

11、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译学探讨的回顾与展望”探讨了学科建设涉及的问题。他将翻译学定义为:“翻译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不属于语言学,也不属于文学或艺术学,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杨自检,1996:27)然而,这个定义过于开放,适用于除语言学、文学和艺术学的很多学科,因而不能作为翻译学的定义。相对的,曹明伦教授在翻译之道中给出的定义就更符合翻译学的性质:“翻译学是探讨翻译之性质与原理、目的与任务、标准与原则、过程及方法,以及翻译行为之发生、发展及其作用和影响的一门学科,它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史和翻译指责三个学科范畴。翻译学所包括的翻译理论是从翻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对翻译活动全

12、面的、系统化的理性相识。”但翻译学中的翻译理论是否都是翻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理性相识,就有待探讨了。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翻译质量每况愈下,翻译实干家与翻译理论家隔阂已久。而这其中的缘由,其一在于人们对于理论的相识误区,同时也不乏经济缘由。 如今很多人认为理论应当要指导实践,持属于好用主义观点,关切的只是“怎么译”的问题。所以,关于翻译技巧的书籍普遍收到翻译实干家的欢迎,而对翻译理论书籍嗤之以鼻。但是,“对翻译理论的好用主义看法带来了两个干脆的后果:首先是局限了翻译理论的范围,把翻译理论仅仅理解为对怎么译的探讨,也即仅仅局限在应用性理论上。对翻译理论的好用主义看法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把理论的

13、功能简洁化了,使人们以为好像理论只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谢天振,2001:3)而事实上,理论的功能远不止此,其作用包括:“规范和指导实践、描写和阐释实践、启发和预料实践。”(曹明伦,2007:106)应用性理论只是翻译学科下面的一个分支而已,整个翻译学的构建远比这宏大。 理论与实践脱节,其缘由还必需归结为经济。一则,现在学翻译进公司的,对翻译中的文化理论、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完全不感爱好,因为对于详细的翻译实践没有任何帮助;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没有帮助的东西一律应当摒弃。二则,在象牙塔的探讨者们,很多人迫于必需要出学术成果和学术创新的压力,在“文化转向”、跨学科的潮流下,挖空心思、顶着

14、头皮写一些“违反常识”的翻译理论著作,往往扩大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四、结语 不过,正如Newmark在全球沟通不能没有翻译(No Global Communication Without Translation)所说的那样,无论翻译采纳何种形式,翻译何种内容,不论我们如何评论或评估翻译,翻译的本质并没有变更。假如探讨者始终牢记翻译的本质,从翻译实践中吸取养分,那么不管是哲学、语言学、心理学,任何学都能在翻译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这样,翻译学这个新兴学科将能在学科道路上走的更长、更远。同样,对于学习翻译理论的探讨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要把翻译牢记在心,从中检验自己驾驭的理论。唯有如此,我们在

15、学习翻译理论的过程中才不至于失去方向,人云亦云,才能在理论学习的道路上得以生存,走的也会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No Global Communication Without Translation AAnderman,G& Rogers MedsTranslation Today:Trends and Perspectives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曹明论翻译之道M保定:河北高校出版社,200794,106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 4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探讨和翻译理论相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4):25 5杨自检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J现代外语,1996,(3):2529 6杨自检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总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