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二(2)》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20205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二(2)》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二(2)》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二(2)》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二(2)》数学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二(2)数学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六(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六(2)数学教案 第5课时 练习六(2)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页练习六6-11题。 教学目标: 1.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驾驭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视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阅历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爱好,培育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实力。 教学重难点: 驾驭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打算: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75-36 315 126 513 134 421 182 7+

2、23 2.长方形周长如何计算?正方形呢? 请大家取了数学练习本先估计下封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精确不精确。(留意让学生说一说要量出哪些数据)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六”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探讨:如何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要画出这个正方形,你须要知道哪些数据?如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2. 完成“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后同桌先沟通检查,再集体订正。 3. 完成“练习六”第10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菜地的一面靠墙,可能是哪一面?这样篱笆的长度还有几

3、面?哪一面靠墙篱笆最短? 4. 完成“练习六”第11题。 (1)出示第1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3个问题:拼成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2)出示第2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问题:如何拼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如何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又是多少厘米? 5.完成思索题。 (1)视察图形,和同桌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指是哪几条边? (2)围成这个图形的几条边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 (3)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你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三、课后作业

4、。 课本45页“动手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中你学会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6. (10+6)2=32(厘米) 画正方形略,所画正方形的边长是324=8(厘米)。 8. 3945726552843630 9. 63=18(厘米)(18+6)2=48(厘米) 10. (8+5)2=26(米)5+8+5=18(米) 11. (1)(6+3)2=18(厘米)(2)44=16(厘米)(8+2)2=20(厘米) 教学反思: 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索、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开死套公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图形

5、的变换,关注原来图形的周长和拼成的图形的周长之间的联系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熬炼推理实力。最终还支配了一道思索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的敏捷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2)数学教案 第10课时 练习八(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驾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计算,以及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看法,培育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6、、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什么接着来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八 二、基础学问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 6 题。 (1)完成口算。 对比首位能整除和不能整除口算的不同。 (2)完成口算 对比乘法和除法的计算,知道除法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完成练习八第 7 题 学生口算,选两题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八第 8 题 学生完成方框里的填空,留意其次题要倒着想。 4、完成练习八第 9 题。 说说商是几位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说说笔算过程中的留意事项。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八第 10 题 仔细视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什么能知道哪些信息?已知条

7、件哟哪些? (1)要求小明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怎样列式计算?从题目中,已知从家经过邮局到少年宫一共用了 9 分钟,那走了多少路呢?怎样列式? (2) “用同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2、完成练习八思索题 学生视察,沟通完成,老师指导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6. (1)121712163224 (2)361845157515 7. 16181514 13191413 8. 72189015 16481260 9.商是三位数155 商是两位数93 商是三位数133 商是两位数 76 商是三位数 141 商是两位数94 10.(1)335+250=585(米)

8、5859=65(米) (2)657=455(米) 思索题 546324=91(克) 教学反思: 练习课比新授更难把握,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味同嚼蜡,甚至厌倦。练习课要留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明确练习的目的,避开为练习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应从实际动身,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数学化。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一(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一(2)数学教案 第6课时 练习一(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6-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索,加深对“倍”的数量关系的相识,进一步相识“倍”。 2.驾驭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培育学生视察、推理、迁移的实力及语言表达实力。

9、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4个6可以说成6的( )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 )倍。 5个8可以说成( )的( )倍。 7个9可以说成( )的( )倍。 2.同学表现的真棒,下面就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吧! 二、求一个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细致视察。然后提问: (1)已知谁是谁的几倍?相当求几个几?用什么方法解答?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练习一第7题。 (1)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细致视察,让学生初步比较一下三个数量。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

10、题?这里要求用除法计算,准备提哪类问题? (3)依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 鸡只数是鹅的几倍? 鸭只数是鹅的几倍? 让学生列式解答。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留意巡察指导。 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4.巩固加深。 (1)出示练习一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清晰是如何想的。 (3)视察下:书包比文具盒贵32元,这32元相当文具盒的几倍? 联系书包价钱是文具盒的5倍,思索:求书包比文具盒贵多少元?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答吗?(这里依据教学实际状况,老师适当渗透“差倍”的概念。) 三、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一第10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什

11、么的方法可以知道李叔叔8分钟大约打了多少个字?(引导学生说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 2.练习一第11题。 学生先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驾驭了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6. 202=40(棵) 7. 答案不唯一,例如: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186=3。 9. 903=270(只)270-75=195(只) 10. 908=720(个)1008=800(个)所以8分钟能打720800个字,不能打完这篇文章。 11. 把72看作70,706=420(米)把68看作70,708=560(米)420 教学反思: 要着重培育学生的表达实力。 数学也要像语文一样,请学生把一句话说

12、完整,老师应当更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们回答。看图列式题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我读懂了题目是什么意思,我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要了解怎样说明学生才会懂,要运用简短的一两句话就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意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七(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七(2)数学教案 第5课时 练习七(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计算及除法的验算, 能正确娴熟的进行除法的计 算。 2、培育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娴熟驾驭除法(首位能整除)的计算,养车验算的好习惯。 难点:娴熟除法计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

13、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练习七”的前六题,这节课我们接着练习。(板书课题:练习七) 二、基础学问训练 1、完成练习七第 7 题第 1 组 学生口算,留意比较每组题中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联系。 2、完成练习七第 7 题第 2 组 3、学生口算,比较每组题的关系,说明除法可以用乘法验算。 4、完成练习七第 8 题 5、指名口算,说说你的想法。 6、完成练习七第 9 题 让学生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并进行验算。指名板演,全班沟通。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七第 1 0 题 出示题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应当怎样列式? 沟通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 1

14、 1 题 3、请同学们自己读题,并做在教材上。 学生独立完成,沟通解题思路。 4、完成练习七第 1 2 题 说说题意后独立完成。 5、集体订正,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完成练习七思索题 7、学生读题后思索。引导分析“小宇的火车票价是妈妈的一半”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问呢? 板书设计: 7. (1)101320 234042 (2)933186 434411 9. 估计商略 2662=133 8894=2221 6832=3411 9353=3112 10. 484=12(人)482=24(张) 11. 96人963=3

15、2(人) 12. 48-15=33(个)333=11(个) 思索题 96(1+2)=32(元) 教学反思: 老师在平常备课时要换位思索,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思索这个问题提出来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学问点。这应当是我们每天须要反问自己的。 无论是设计教学,还是细小的一句教学语言,我们都要仔细思索,仔细整理,让学生听到的是最有用的信息。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二(1)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二(1)数学教案 第9课时 练习二(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第1-7题。 教学目标: 1.娴熟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学问,娴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

16、的敏捷性。 3.经验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实力,培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娴熟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娴熟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再现新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完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对于笔算乘法,你认为须要留意什么? (学生独立思索,并与同伴沟通。找个别同学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竖式计算的计算法则和留意事项,其余的同学对其中进行补充。)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 基本练习。 (1) 我是口算小能手。(练习二第1题) 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随机选

17、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 (2)用竖式计算。 (练习二第2题) 372= 732= 3293= 2933= 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找四名同学板演,找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反馈。 (3)火眼金睛: (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同桌进行沟通指正,然后指名回答。 2. 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练习二第5题。 先让学生视察表格,说一说从表格中能获得到哪些信息?再说说解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6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说一说你从题目中获得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你准备如何解答?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同桌沟通。老师留

18、意巡察指导,要留意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指名回答,其它同学可以补充。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板书设计: 2. 74146987879 3. 找错略,改正如下。 2 8 1 1 3 1 5 2 3 7 4 8 4 7 9 1 6 0 8 4. 84 166 248 85 1065 2739 946 2084 5. 786072 6. 1145=570(分) 7. 3004=1200,31841200,能都有座位。 教学反思: 这一节练习课主要是对前边学习的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学问进行系统的练习。计算学问的驾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

19、练习课又是数学课堂上最基本和最常见的课型,老师和孩子都很苦恼,教学中我通过激趣导入、基本练习 、巩固练习、解决问题和拓展训练,让孩子们欢乐的进入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 、在竞争前进的心境下,进行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十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十数学教案 第3课时 练习十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把所学的学问加深理解、系统化。 2.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擅长视察、探究、发觉生活中的规律的实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阅历,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点: 依据条件弄清每一步求

20、的是什么,能选择正确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娴熟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十”。(板书课题:练习十) 二、基础学问训练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6题。 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1题。 出示条件,让学生说说可以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从图中我们可以先求谁的身高?(小英)再求谁的身高?(小军) 4、完成教材的77页“练习十”第3题。 学生读题,前两项费用总和怎样算?怎样算食宿费?

21、5、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4题。 学生理解题意,算一算,填表。 6、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5题。 出示题目,依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7题。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打算怎样求梨的重量,怎样求苹果的重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8、9、10题。 学生读题,小组沟通探讨,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沟通。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的11题。 出示题目,怎样理解“一律半价”,半价后花生、快乐果、香瓜子各是多少元? 独立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4、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思索题”。 学生独立思索,集体沟通。 老师在学

22、生表达不清的状况下,适当补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了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二、基础学问训练 1. 2648162145561513 2.(1)拔河的有多少人?512=60(人) 60-16=44(人) 答案不唯一 (2)合唱组有多少人?26+8=34(人) 343=102(人) 答案不唯一 3. 136-15=121(厘米)121+21=142(厘米) 4. 540+380=920(元) 920-130=790(元) 5. 24313534 6. 605=12(元) 12+4=16(元) 三、解决问题 1. 梨:2802=560(千克)苹果:2802+70=630(千克) 2.(8)

23、.123+7=43(辆) (9).48+50+54+49=201(毫米) (10).鸭:(54-20)2=17(只)鸡:17+20=37(只) 3.(1)263=78(元)782=39(元) (2)72(122)=12(袋) 4.思索题 (73-49)2=12(元)73-124=25(元) 教学反思: 当须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发觉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依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提倡并激励算法多样化,以培育学生多角度思索问题的实力;留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阅历和生活阅历,采纳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探讨等方

24、式,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熬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已驾驭的学问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主动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九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九数学教案 第13课时 练习九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商中间和末尾有 0 的除法计算, 提高除法的计算实力。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培育分析和推理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题不同类型的比较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商中间、末尾有 0 的除法。 (板

25、书课题:练习九) 二、基础学问训练 1、完成练习九第 1 题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提示学生思索:第 2 小题十位上为什么是 0?第 4 小题个位上为什么是 0? 2、练习九第 2 题 分组探讨比较。 第一组:这两题商里的 2 个 0 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其次组:这两题的末尾为什么都是 0?为什么第 2 小题有余数? 第三组:这两题商里的 0 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九第 3 题 读题,说说题意。题中告知我们什么?求什么?你打算怎么做? 2、完成练习九第 4 题 视察表格,你发觉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乘

26、积相等,挖的天数越多,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挖的天数越少,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 ) 3、完成练习九第 5 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怎样求有多少个合格的节能灯?怎样求须要多少包装盒? 4、完成练习九思索题 (1)题目中对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2)题目要求什么?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希望大家在课后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板书设计: 1. 商是两位数802商是三位数1024 商是三位数150商是两位数406 2. 120 102 290 2902 1023 1003 3.4204=105(下)3213=107(下) 5406=90(下)

27、5055=101(下) 90 吴小娟拍得最快,金阳阳拍得最慢。 4.8408=105(米)8407=120(米) 8406=140(米)8405=168(米) 发觉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 5.640-10=630(个)6306=105(个) 教学反思: 1.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留意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加,并沟通解决的方法和结果,刚好作出合理的评价。 2.学生对依据条件提问题还有困难,在教学时,要注意熬炼学生提问题的实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数学教案 第16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 教材25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驾驭口算一位数与整

28、十、整百数相乘,一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能较娴熟地进行计算。 2.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体验,进一步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学生有耐性地做题。 教学重点: 巩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娴熟计算乘数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1.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结合例子说说在计算时分别要留意什么?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一下。 3.分组自由汇报,老师适时点拨、引导。 4.揭示课题:今日这节

29、课我们一起来练习这部分学问(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进一步驾驭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相乘,一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能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出示:3502的积是( )位数,积是( )百多,积的末尾有( )个0。 学生独立思索: (1)怎么不计算就能知道积是几位数? (2)积是几百多又是怎么知道的? (3)你认为积的末尾有几个0? 先小组说说自己的发觉再组织学生集体沟通。 (二)综合练习 1第25页第2题。 小卡片出示口算题,进行口算,并选择其中几题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只要先用一位数乘0

3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第25页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提问:每组中的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 (3)小结:用竖式计算时,乘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个位对齐,要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第25页第4题。 (1)出示题目,读题目要求。 (2)学生先估算,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学生填表,指名回答,再集体沟通。 4第25页第5题。 (1)细致视察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样求一共有多少

31、袋?独立完成。 (3)同桌校对、沟通。 三、拓展延长。 完成25页思索题。 1.要使积最大:同学们先来估算下,用几百乘以几积才能最大? (5007或7005)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完成。 2.要使积最小:同学们先来估算下,用几百乘以几积才能最小? (2003或3002)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收获?觉得自己的课堂表现如何?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去发觉,这种发觉,理解最深,也最简单驾驭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让学生独立思索,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体验,激励每一

32、个学生在动脑视察中,独立思索,激励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沟通。进而,引导学生思索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明白算理,驾驭方法。巩固练习设计的最优化: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老师在设计支配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细心支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同时依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避开出现类似的错误。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三(1)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三(1)数学教案 第12课时 练习三(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练习三1-6题。 教学目标: 1通

33、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不同题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3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驾驭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练习三第1题)。 67+4 28+6 79+5 55+3 39+7 86+4 2.提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依次是什么?在竖式计算时须要留意什么?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三第2题。 438 744 395 756

34、 3284 9263 6724 3558 学生分组计算,老师巡察指导,留意连续三次进位的题目,指名回答时要让学生说清晰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几,是如何得到的。 2.练习三第3题。 (1)出示题目中条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老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云有多少张照片? 小兰有多少张照片?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4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视察,说说你获得到了哪些信息?你准备怎样解答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5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

35、生视察,说说你获得到了哪些信息?你准备怎样解答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对比练习(练习三第6题)。 133 214 242 163 414 243 先让学生视察每组中上下两道题,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发觉的?再动手计算。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获得哪些解决问题的阅历? 板书设计: 练习三 1. 462268283452 2. 344308195450852236743442840 3. 596=480(张)4126=504(张) 4. 152+5=35(元) 5. 143-25=17(棵) 6. 394828564872 教学反

36、思: 重视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提高学习的爱好。加强例题之间的联系,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重点。让学生切实经验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各种计算方法,尤其是笔算的竖式计算方法,都要让学生有一个体验、思索和沟通的机会。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第3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 第3435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娴熟驾驭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敏捷运用。 教学重难点: 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娴熟驾驭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7、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千克=( )克 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 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 10千克8000克 二、巩固练习 1、第1题 (1)出示情景图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品吗?篮球和乒乓球哪个更重? 估一估:篮球大约有多重?乒乓球大约有多重?你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的? (2)依据给定的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2第2题 (1)提问: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估一估: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大约有多重?一只母鸡大约有几千克?一头头大约多少千克? (2)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

38、4题 (1)谈话:请同学们细致视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策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沟通汇报。 汇报时主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说明。 4第6题 (1)理解题目含义:请同学们细致视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你能算出2号杯里的橙汁重多少克吗?怎样算? (3)学生算出2号杯中橙汁的重量。 (4)提问:你能估计出3号杯和4号杯里的橙汁大约各重多少克吗?(小组探讨) (5)全班沟通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5思索题 (1)学生自己思索。 (2)小组沟通探讨。 (3)全班沟通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因为每个菠萝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从天平的两侧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个苹果和1个菠萝),发觉2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