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18440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3 大小:9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其次、三单元学问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其次、三单元学问点复习资料 其次单元学问点填空 1、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视察,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也可能是()。 2、不同的物体从同一角度视察,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也可能是()。 第三单元学问点填空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是()。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是()。 3、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 用字母表示是()。 4、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

2、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是()。 5、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是()。 6、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能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用字母表示((a+b)c=+)或者(a(b+c)=+) 7、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 用字母表示是()。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第五单元复习目标:1、第五元全部词语2、课文后面的问题、课文重点段落指导。教学重点:驾驭本单元全部课文的词语、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课文后面的问题、课文重点段落指导。一、听写词语勤劳通晓劝慰自由自在疏忽怠慢猜想倍感亲切新奇湖畔胸脯抖动沼

3、泽塌陷边缘结束不慎惋惜束手待毙肝胆俱裂随即肆虐纷繁芜杂目瞪口呆二、课文重点复习指导15鸟语1、课文内容填空。从()的燕子那里,我相识到()的珍贵;从()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的重要;从()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的精神。2.仿照上面一段话,补充句子。从()的()那里,我相识到();从()的()那里,我懂得了();从()的()那里,我学到了()。3、造句疏忽倍感亲切4练笔。“布谷,布谷”“种田织布”,“勤奋刻苦”;“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喜事到家,喜事到家”鸟儿的“语言”多么好玩!请你选择一种喜爱的鸟儿,细心视察它的样子,静心倾听它的“语言”,然后写下来与同学共享。16天鹅的故事1、用“”给带

4、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新奇(hoho)湖畔(pnbn)抖动(zhnchn)沼泽(zozho)边缘(yunyn)结束(shs)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说到这里,斯杰潘老人停住了,喝了口茶,然后深情地说:“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静静地离开了湖岸。从今以后,这猎枪就始终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1)多么可爱的鸟儿啊!”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鸟儿可爱在哪。2)为什么斯杰潘老人再也没有动过那枝猎枪?3)摘抄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17生命的壮歌1、按课文内容填空1)生命的壮歌是由“()”和“()”两个故事组成,赞美了弱者在生死

5、攸关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珍贵的合作团结和勇于献身的精神。)2)明显,这外层被灼焦的中、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从()、()这两个词可看出蚁国英雄们坚守岗位的珍贵精神。3)试跳胜利!紧接着,一队队羚羊(),没有(),没有(),秩序井然,()飞跃。忽然,山涧上空划出了()令人()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作桥墩的()。那情景是何等地()。猎人们个个惊得(),不由自主地放下了()。2、读片段,完成练习试跳胜利!紧接着,一队队羚羊(陵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快速飞跃。忽然,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坐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

6、何等的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地放下了猎枪。1)在文中()内正确注音或汉字上打“”。2)将下列成语选填到文中横线上。目瞪口呆秩序井然不由自主纷繁芜杂3)选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4)用“”画出文中的比比方句。把比做。5)“|”把这一段话分成三层,写出其次层的层意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减法是加

7、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

8、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依次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 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0=a0+a=a 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0=a 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 aa=0 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0=0;0a=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0a=0 0不能做除数: a0=(无

9、意义) 6、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其次单元视察物体二 1、正确分辨从上面、前面、左面视察到物体的形态。 2、视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留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视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视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视察,才能更全面地相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

10、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运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运用。 如:125788的简算。 乘法安排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11、 4、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5、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 12588 3.251.98 10.321.98 易错的状况: 0.6+0.4-0.6+0.4 3899+99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 两位

12、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 0.5表示(非常之五), 0.05表示(百分之五), 0.25表示(百分之二十五), 0.005表示(千分之五), 0.025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非常位的计数单位是非常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其次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非常位上的3,表示3个(非常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

13、(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非常之一,10个非常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10个0.01是1个0.1,10个0.1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根据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根据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写作:120.0098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

14、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 0.2=0.20=0.200=0.2000= 1.05=1.050=0.0500=0.0500= 1.080=1.08 10.0800=10.08 100.080000=100.08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非常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

15、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干脆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非常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非常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便利,经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

16、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如: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随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随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如: 6、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如: 7、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

17、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遗忘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依次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 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5.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 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18、 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0; 然后再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7、验算: 加法验算: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 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减法验算: 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 (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8、简便运算方法: 几个小数连加时,假如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

19、,可使计算简便; 如:0.36+18.09+2.64+4.91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假如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 如:13.2-5.73-4. 27 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如:18.63-(4.75+3.63)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如:3.6542.6+3.6557.4 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添括号) 或(去括号)使计算简便: 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 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20、如:6.59-4.86+2.86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如:6.47-(1.5-0.53) 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肯定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如:4.95-2.67+1.05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假如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

21、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终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线段有1条对称轴, 菱形有2条对称轴, 圆有多数条对称轴, 半圆有一条, 圆环有多数条, 半圆环有一条。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8、梯形不肯定是轴对称图形。 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很多闻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

22、平移完点连起来,留意数点数要数十字。 11、平移不变更图形的大小、形态,只变更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 1.求平均数的方法: (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先合后分计算: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能清晰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条形统计图: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有图例。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 复式条形 统计图 是用两个单位长度表示一个的数量,依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 怎样画横向复式条形 统计图 1.打算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 2.

23、留意写单位,画中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还有横坐标上的“0”。 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0到10,到20,假如你写到200,位置肯定有限,你可以在0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 4.例如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画斜线,其次个可以涂得密密层层。 5.在每个图的下方都要写标题。 复式 条形统计图: 【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能清晰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后把这些直条按肯定的依次排列起来。从复式 条形统计图 中很简单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

24、设的和最终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 假如都是兔 假如都是鸡 古人“抬脚法”: 解答思路: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 “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3、公式: 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数学考试应留意: 1、用手指着仔细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3、画图、连线时必需用尺子; 4、检查时,要留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状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问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问点 第五

25、单元 多音字: 悄qiao悄然悄声曲qu曲折弯曲重重逢山重水复 qiao静静静静话qu歌曲曲调重担重头戏德高望重 弹弹性弹棉花铺铺垫铺张 弹无虚发弹尽粮绝弹丸之地当铺床铺 翔(xiang)滑翔翔实慢慢慢慢进搂搂抱搂着稿:稿纸稿约 翎(ling)翎毛花翎惭惭愧惭色楼茶楼楼阁搞:搞活搞笑 栩(xu)活灵活现崭崭新缕一缕千丝万缕槁:枯槁槁木 截:截断截止 裁:裁剪裁判 栽:栽树栽花 近义词: 极其特别竟然尽然惊异惊异奇妙神奇呵护爱惜领悟领悟宝贵珍贵悲伤哀伤傲慢骄傲酷爱酷爱不由自主不由自主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骚扰打搅 鼓动扇动跃动跳动震惊惊讶沉重稳重震撼振动糟蹋糟践孤独孤寂 宽阔广袤气魄气概 反义词: 浓

26、郁清淡吸引排斥悲伤喜悦完整残缺傲慢自卑遵从违反短暂许久 有限无限珍惜奢侈悲观希望孤独喧闹 必会生词:孤独缺憾骚扰欲望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无限突如其来毫不犹豫活灵活现热泪盈眶历历在目闷闷不乐斤斤计较依依惜别高高在上静默无闻改天换地傲然挺立拔地而起 触摸春天:课文通过描写盲童宁静的在花园里捕获春天的故事,告知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酷爱和对美妙生活的赞美。 永生的眼睛:课文通过写作者一家人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生命生命:课文通过动物、植物及人三方面的事例,引出了对生命的思索,

27、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花的志气:课文通过作者在四月的维也纳望见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怒放的情景,明白了生命的意味就是志气的道理。 描写春天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是新。朱熹春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关于“奉献”的名人名言: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爱因斯坦 人并非为获得而赐予,赐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快乐。弗罗姆 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泰戈尔 关于“生命”的

28、名言: 生命犹如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塞内卡 人生应当如蜡烛一样,从顶燃究竟,始终都是光明。萧楚女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酷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关于“志气”的格言: 倘如失去了英勇,你的生命等于交给了敌人。 失去志气的人,生命已死了一半。 志气是上天的羽翼,怯懦却引人下地狱。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单元 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单元 目标: 1、使学生相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随意两(绿色圃中小学教化网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

29、和是180。 2、使学生相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分辨和区分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观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究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 单元教学重点: 相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分辨和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

30、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观赏数学美。 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教材59页例1、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视察比较,使学生相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试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育学生视察、操作的实力和应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驾驭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相识三角形的

31、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态或表面是三角形?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相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洁,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奇妙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相识)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觉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沟通: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老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2、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样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状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探讨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相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

33、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4、为了表达便利,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例3: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你发觉了什么? 三、试验解疑,探究特性 1、 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6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试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试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试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觉? 试验

34、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诞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相识 P60做一做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相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六、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1、2、3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课题:三角形随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内容:教材62页例3、4.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随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依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明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提高视察、思索、抽象概括实力和动

35、手操作实力。 3.主动参加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产生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三角形随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推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6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途。请大家细致视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途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缘由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依据

36、刚才大家的推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全部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两点间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试验探究 1、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 (1)6、7、8。 (2)4、5、9。 (3)3、6、10。(4)8、11、11。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觉? 学生动手操作,发觉(1)(4)能摆成三角形,(2)(3)不能摆成三角形。 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状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视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找寻

37、缘由,深化思索。 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 学生汇报。 3、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随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练习 1. 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说明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缘由吗? 2.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6题 四、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学问?是怎样学习的?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五7、8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随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两点间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角形随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教材63-64页例5. 教学目的: 1.通过视察

38、、操作、比较,发觉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驾驭三角形的种类特征,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操作实力和形象敏捷的思维实力。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加意识、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区分驾驭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出示锐角、直角、钝角。 提问:同学们,还相识它们吗?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假如我在这些角上加上一条线段的话,那变成什么了呢? 2、出示加一条线段,变成了三个三角形。 提问:请你仔细视察,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三个角,三条边。)那这三个三角形又有什

39、么不同呢?(角的大小,边的长短都不同。)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征,但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依据不同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下面各学习小组先探讨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类呢? 2、学生汇报从哪个方面去分。(按角分按边分。) 3、下面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对三角形分类,在探究之前请同学们听清晰小组合作的要求。 4、小组合作要求:每个同学负责测量一个三角形的相关数据。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三角形对应的位置上。各小组根据刚才探讨的方法去进行分类,并在桌子上分一分。 5、同学们看看小组合作要求,哪个同学来说明一下这三句话的意思。 6、下面请小组长从信封中拿出这6个三角形,分好工,根据活动要求进行探究。(老师巡察) 三、沟通展示,建构概念 (一)按角分类 1、小组长带上这6个三角形把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视察,看看你们小组的分法是否和他们的一样) 2、请小组长汇报为什么这样分? 三个锐角 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板书) 3、有没有哪个小组也是这样分类的?须要补充吗? 4、你能给这三类三角形分别取个名字吗?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板书) 5、像这样的三类三角形我们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呢?按角分(板书) 6、概括三类三角形的概念。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