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哈佛经典商战谈判技巧的20法则(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哈佛经典商战谈判技巧的20法则(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哈佛经典商战谈判技巧的20法则(上)适时反击、攻击要塞、“白脸”“黑脸” 、“转折”为先、文件战术、期限效果、期限效果、打破僵局、声东击西、金蝉脱壳、欲擒故纵、扮猪吃虎 一、适时反击 反击能否胜利,就要看提出反击的时间是否当驾驭得精确。反击只有在对方以“恐怖战术”来要胁你时方能运用,所以,它也可以说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防卫战。汤姆胜利的例子,就足以显示反击正是所谓的“借力使力”,就是利用对方的力气,再加上自己的力气,发挥“相乘效果”,一举获得胜利。 其次要留意的是,运用反击法时,假如对方不认为你是个“言行一样”的人,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强生信任汤姆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所以在汤姆尚未正
2、式宣战前,便作了让步。状况假如恰巧相反,结果也自然大不相同了。所以,在运用反击法之前,你必需先行了解,在谈判对手眼中,你是否是个言行一样、说到做到的人。 二、攻击要塞 谈判,尤其是有关公务的谈判,参与者通常不止一人。在这种“以一对多”或“以多对多”的谈判中,最适合采纳的,就是“攻击要塞”。 谈判对手不止一人时,事实上握有最终确定权的,不过是其中一人而已。在此,我们姑且称此人为“对方首脑”,称其余的谈判副将们为“对方组员”。“对方首脑”是我们在谈判中须要特殊留意的人物,但也不行因此而忽视了“对方组员”的存在。 谈判时,有时你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劝服“对方首脑”,在这种状况下,就应当转移目标,向“
3、对方组员”绽开攻势,让“对方组员”了解你的主见,凭借由他们来影响“对方首脑”。其过程或许较一般谈判辛苦,但是,不论做任何事,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持之以恒,再接再厉,始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当你无法劝服“对方首脑”时,就要另辟蹊径,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对方组员”。这正如古时候的攻城掠地一般,只要先拿下城外的要塞,就可以长驱直入了。 攻占城池,要先拿下对城池具有爱护作用的要塞,如此一来,就能如入无人之境了。同理,在无法劝服时,便应改弦易辙,设法通过“对方组员”来动摇“对方首脑”的立场。 运用“攻击要塞”战术时,关键在于“有改变地反复说明”。很明显地,“对方首脑”已经不止一次地听过了你的主见,而现在,假如要
4、再拿同样的说词对“对方组员”绽开游说,“对方首脑”自然感觉兴味索然。而“对方组员”也一样,对你一成不变陈述方式,也不行能用心倾听的。所以,目的虽然相同,但是,在反复说明的过程中,就要特殊留意其中的改变性,以免收到反效果。另外应留意的是,纵然你已经仔细地劝服了“对方组员”,但是,这却无法保证“对方组员”也会像你仔细地劝服他们般的去劝服“对方首脑”。要是“对方组员”不愿这么做,即使你用完了全力,“攻击要塞”战术还是难奏其效的。三、“白脸”“黑脸” 有一回,传奇人物亿万富翁休斯想购买大批飞机。他安排购买三十四架,而其中的十一架,更是非到手不行。起先,休斯亲自出马与飞机制造厂商洽谈,但却怎么谈都谈不拢
5、,最终搞得这位大富翁勃然大怒,拂袖而去。不过,休斯照旧不死心,便找了一位代理人,帮他出面接着谈判。休斯告知代理人,只要能买到他最中意的那十一架,他便满足了。而谈判的结果,这位代理人尽然把三十四架飞机全部买到手。休斯非常佩服代理人的本领,便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代理人回答:“很简洁,每次谈判一陷入僵局,我便问他们你们究竟是希望和我谈呢?还是希望再请休斯本人出面来谈?经我这么一问,对方只好乖乖的说算了算了,一切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要运用“白脸”和“黑脸”的战术,就须要有两名谈判者,两名谈判者不行以一同出席第一回合的谈判。两人一块儿出席的话,若是其中一人留给对方不良印象的话,必定会影响其对另一人的观感
6、,这对其次回合的谈判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第一位出现谈判者唱的就是“黑脸”,他的责任,在激起对方“这个人不好惹”、“遇到这种谈判的对手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的反应。而其次位谈判者唱的是“白脸”,也就是扮演“和平天使”的角色,使对方产生“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就这样,二者交替出现,轮番上阵,直到谈判达到目的为止。 第一个谈判者只须要做到使对方产生“真不想再和这种人谈下去了”的反感便够了,不过,这样的战术,只能用在对方极欲从谈判中获得协议的场合中。当对方有意借着谈判寻求问题的解决时,是不会因对第一个谈判者的印象欠佳,而中止谈判的。所以,在谈判前,你必需先设法限制对方对谈判所抱持的看法,假如是“可谈可
7、不谈”,那么“白脸”与“黑脸”战术便派不上用场了。 前面已经提过,谈判以在自己的地盘上进行较为有利,但是,在运用“白脸”与“黑脸”战术时,却反而以在对方的阵营中进行谈判为佳。不管第一位上阵的谈判者用什么方式向对方“挑战”,假如谈判是在对方的阵营中进行的话,基于一种“反正这儿是我的地盘”的平安感,对方通常不会有过度心情化的反应。因此,当其次名谈判者出现时,他们的看法自然也不至于过份恶劣了。 相反地,若谈判是在自己的地盘进行,而对方又被第一位上阵的谈判者激怒了的话,便很可能拒绝再度前来,或者干脆提出改换谈判地点的要求。一旦谈判地点变更,对便利可能因此而摆脱掉上回谈判所带来的不悦,重新激昂起来,以昂
8、扬的斗志再度面对你的挑战。果真如此,那么“白脸”与“黑脸”战术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白脸”与“黑脸”战术的功效是源自第一位谈判者与其次谈判者的“联线作业”上。其次位谈判者就是要利用 对方对第一位谈判者所产生的不良印象,接着其“承前启后”的工作。第一位谈判的“表演”若未胜利,其次位谈判者自然也就没戏可唱了。四、“转折”为先 “不过”这个“不过”,是常常被运用的一种说话技巧。有一位闻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访问某位特殊来宾时,就奇妙地运用了这种技巧。“我想你肯定不喜爱被问及有关私生活的情形,不过”。这个“不过,等于一种警告,警告特殊来宾”,“虽然你不喜爱”,“不过我还是要”。在日常用语中,与“不过
9、”同义的,还有“但是”、“然而”、“虽然如此”等等,以这些转折词做为提出质问时的“前导”,会使对方较简单作答,而且又不致引起其反感。 “不过”具有诱导对方回答问题的作用。前面所说的那位主持人,接着便这么问道:“不过,在电视机前面的观众,都热切地的希望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关你私生活的情形,所以”。被如此一问,特殊来宾即使不想回答,也难以拒绝了。 缓和惊慌气氛 在谈判时,当问题本身颇为困难,叫人难以启口,但却又非问不行时,通常便得运用“缓动”的技巧。说话的缓动技巧,具有防止对方发怒,使谈判得以顺当进行的作用。 在谈判过程中,我们有时难免会变得心情化,有时则不得不提出某些涉及人身攻击的问题,有时又不行
10、避开地必需与曾是你手下败将的谈判对手再度会面。在这样的状况下,你应当如何处置呢?这里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你现在的谈判对手,在不久之前,才和你谈过一件有关土地买卖的问题,当时对方觉得他所提出的价格特别合理,但事后却愈想愈不 对,愈想愈觉得价格太低,自己吃了个大亏。在这种状况下,当这位谈判对手再度与你面对面,探讨另一件有关土地买卖的问题时,必定是心不平、气不和的。所以,不论你开出的价格再怎么合理,对方肯定不愿轻易地同意。他之所以不愿同意,并非价格合不合理的问题,而是他已打定了办法,要以更高的价格把土地卖出,以强补上一次的损失。 类似这样的例子常常发生。所以,当你发觉眼前的谈判对手对你心存不平常,就不
11、得不慎重处理,当心应付。而化干戈为玉帛的最好方式,便是一起先便恳切、开宗明义地向对方提出说明,以消退其蓄积于心中的不满与怨气,让一切能重新起先。 或许你可以这么说:“上一次土地买卖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想来,我的确有些愧疚,不过”。接着便要设法让对方明白,心中也不再怨恨不平,谈判便可以顺当地进行了。这就是所谓说话的缓动技巧。 话中插话 “话中插话”的说话缓动技巧,具有变更整个谈判情势的力气。 若男曾承办过一件已经由法院判定的诉讼案件。但谈判双方对于法院裁决的有效性却还有所争议,而经过数次的探讨,仍无详细结果。不过,若男已看出对方的信念有了些微小的动摇迹象。 法院判决的有效与否,对谈判结果具有重大
12、的影响。因此,虽然对方觉得此一议题已无再谈下去的必要,但若男照旧一再地运用“话中插话”的缓动技巧,努力地把话题拉回判决有效与否的问题上。若男一再告知对方“虽然我们已就法院判决的问题充分地探讨过,再重新提出的话,的确是有些煞风景。不过”,接着便说明自己对判决的看法。就这样,一有机会,若男便反复陈述对法院判决的看法。最终,对方的信念最终完全动摇,而反过来接受若男的主见了。五、文件战术 一家金融公司实行董事会议,十二名董事围坐在椭圆型的会议桌前激烈地探讨着。有十一名董事面前摆着纸和笔,而另外的一位呢?除了纸笔外,还堆满了一叠叠的文件资料,每一叠几乎都厚达十公分。董事们对该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有关公司经营
13、方针的变更,均勇跃发言,各抒己见,一时之间,争辩四起,难达结论。在混乱当中,那位携带了大批文件资料的董事,却始终保持缄默,而每一位起来发言的董事,都会不谋而合地以充溢敬畏的眼光,向那堆文件资料行注目礼。待在座人士都发言过后,主席遂请那名好像是有备而来的董事说几句话。只见这位董事站起来,顺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叠资料,简要地说了几句话,便又坐了下来。之后,经过一番简短的探讨,十一名董事均认为那最终发言的董事“言之有理”,而一样同意他的看法,纷乱而冗长的争辩遂告结束。 散会之后,主席连忙过来与这位一锤定音的董事握手,感谢他所供应的珍贵看法,同时也对其为收集资料所下的工夫表示敬意。 “什么?这些文件资料和
14、今日开的会根本是两回事嘛!这些东西是秘书整理出来的,先交给我看看,假如没有保存的必要,就要烧毁了。而我正准备开完会便外出度假,所以顺便把它们也带到了会场。至于我发表看法时手上拿的字条,不过是刚刚边听各位发言边顺手登记的摘要。醇厚说,对这一次的会议,我事前根本就没做什么打算。” 这位被“误会”了的董事做了如此说明。 任何事情,都不能光看表面。平常的董事会议,除了纸笔之外,大家什么也不带。而这一回,突然出现了一名携带了大堆资料与会的董事,除令在座人士惊呀之余,自然也会叫人联想到他带了这么多参考资料出席会议,想必在事前已做了充分地打算。正因为有这种联想,所以,不论这位董事说了些什么,都会使大家觉得“
15、有份量”、“言之有理”,从而毫无异议地接受了。 与开会不同的是,在谈判时若要运用“文件战术”,那么,你所携带的“工具”,也就是各种文件资料,肯定要与谈判本身有关。假如你带了大批与谈判无关的资料前去谈判,想“混”的话,一旦被发觉,谈判信用便将破产,而前面已一再强调过,谈判信用一旦失去,便将再难挽回,也无法弥补了。因此,在谈判时,你必需千万当心,肯定不要为图一时之便,而犯下招致“信用破产”的错误,这是谈判的原则。 参与任何谈判,都要留意自己所运用的战术或技巧是否适用于谈判的内容,这是特别重要的。所运用的战术或技巧要是不够高超、不适合于谈判内容,都将使谈判难以顺当地绽开。 “文件战术”的效果,多半产
16、生在谈判一起先,也就是双方隔着谈判桌一坐下来时。为什么呢?试想,假如等谈判已进行至某一阶段,才突然搬出大批文件资料的话,对方能不起疑吗?携带大堆文件资料前往谈判的目的,是要让对方知道自己事前的打算有多么周到,对谈判内容的了解又是何等的深化。但假如中途才搬出大批文件资料,对方就不会如此认为了。 其次要留意的是,一旦采纳了“文件战术”,就要有始有终,在每一次的谈判中,都不要忘了把全部的文件资料带在身边,否则,将会引起对方的怀疑,甚至蔑视。假如有可以不再携带文件资料的理由,则要向对方具体说明,使其了解。 当谈判已进行至某一阶段,全部重要的问题均已谈妥,仅仅剩下二三个次要问题时,就可以结束你的“文件战
17、术”了。不过,在撤走全部的文件资料之前,还是有必要向对方提出说明“重要的问题都谈过了”!这些资料已经用不着了”,以免令人起疑。还有,如要谈判场所变更,使你不便利携带大批文件资料前往时,也必需向对方照会一声“那些东西实在太笨重了,带起来不便利”。总之,当你觉得再也没有必要运用“文件战术”时,不管理由为何,最重要的,是不要使对方心生疑窦。 谈判自然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实行较为有利。但是,有时候,却又不得不深化虎穴,到对方的阵营中绽开谈判。 若是到对方的阵营中谈判时,就不得不考虑文件资料的携带问题。搭乘公共汽车不便携带大批文件资料,乘坐计程车,也有遗失之虞。而当对方见到你费尽千辛万苦,“搬”来了堆
18、起来有如一座小山似的文件资料时,头一个想到的便是这肯定是用“文件战术”来应付我了。 所以,在对方的阵营中谈判时,除了必要的,以及在谈判中将运用到的文件资料外,最好什么都不要携带。这么做,除了乐得轻松以及不致让对方起疑外,对信用的提升,也有无形的帮助。 而信用,正是谈判胜利的关键所在。六、期限效果 从统计数字来看,我们发觉,有许多谈判,尤其较困难的谈判,都是在谈判斯限即将截止前才达成协议的。不过,未设定期限的谈判也为数不少。 谈判若设有期限,那么,除非期限已到,不然的话,谈判者是不会感觉到什么压力存在的;所谓“不见棺材不掉 泪”就是这种道理。 譬如,人平常都不怕死,虽明知每一个人终将难逃一死,但
19、总觉那还是“遥遥无期”的事。然而,若有一天,医生突然宣布,你只有一个月好活了,这样的打击,是谁可以忍受的呢? 由此可见,当谈判的期限愈接近,双方的担心与焦虑感便会日益扩大,而这种担心与焦虑,在谈判终止的那一天,那一时刻,将会达到顶点这也正是运用谈判技巧的最佳时机。 还记得美国总统卡特在戴维营与埃及前总统沙达特、以色列前首相比金所实行的长达十二天的会议吗?此一首脑会议的目的,是想解决以、埃之间对立三十年来的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困难,因此谈判从一起先便进行得特别缓慢,常常中断,没有人有把握能谈出什么结果来。于是,主事者便不得不为谈判设定一个期限就在下个礼拜天。果真,随着截止期限一每天的
20、接近,总箕有一些问题获得了解决。而就在礼拜天将到前的一两天,谈判的气氛突然变得前所未有地顺当,更多的问题迎刃而解,以、埃双方也达成了最终的协议。 在如此重大谈判的过程中,谈判的“截止期限”依旧能产生令人惊异的效果,所以,假如你也能将此心理运用在各种谈判中,自然也可获得预期的效果。 美国西部一名牛仔闯入酒店喝酒,几杯黄汤下肚之后,便起先乱搞,把酒店整得一塌糊涂。这不不算,到后来,他尽然又掏出手枪朝着天花板乱射,甚至对酒店中的客人。就在大伙儿一筹莫展之际,酒店老板一个瘦小而温柔的好人,突然一步步的走到那牛仔身边,吩咐他道:“我给你五分钟,限你在五分钟之内离开此地。”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名牛仔真的
21、乖乖收起手枪,握着酒瓶,踏着醉步离开酒店,扬长而去了。惊魂未定,有人问老板“那名流氓假如不愿走,那你该怎么办?”老板回答:“很简洁,再延长期限,多给他一些时间不就好了。” 以上的故事只能证明洒店老板的“运气不错”,但是,在谈判中,这位老板的行为却大有参考的价值。为了能使谈判的“限期完成”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对于谈判截止前可能发生的一切,谈判者都必需负起责任来,这就是“设限”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有新的状况发生或理由足够的状况下,才能“延长期限”。假如对方认为你是个不遵守既定期限的人,或者你会有过随意延长期限的“前科”的话,那么,所谓“设限”,对谈判对手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即使期限已到,也不会
22、有人感觉到担心与焦虑,因为他们早已算准了你“不把期限当作一回事”。 你的谈判对手或许会在有意无意中透露一个“截止谈判”的期限来,譬如“我必需在一个小时内赶到机场”、“再过一个小时,我得去参与一个重要的会议”,这样的“自我设限”,不正给了你可乘之机吗?。在这种状况下,你只须渐渐地等,等着那“最终一刻”的到来便行了。当距离飞机起飞或开会的时间愈来愈近,对方的惊慌担心想必也愈来愈严峻,甚至巴不得双方就在一秒钟内达成协议。此时此刻,你就可以慢条斯理地提出种种要求“怎么样呢?我觉得我的提议相当公允,就等你点个头了,只要你答应,不就可以放心地去办下一件事了!”由于时间迫切,对方很可能便勉为其难地同意你的提
23、议,不敢有任何异议。 以上所举的,是谈判对手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不利于己的期限的例子。这也是想同时提示你,千万不要犯了相同的错误。这种错误,是肯定不会发生在一名谈判高手身上的。 在谈判时,不论提出“截止期限”要求的是哪一方,期限一旦确定,就不行轻易更改。所以,无论如何,你都必需倾注全力,在期限内完成全部打算工作,以免受到期限的压力。假如对方提出了不合理的期限,只要你抗议,期限即可获得延长。不过,若对方拒绝了你延长斯限的提议,或者自认为所设定的期限相当合理的话,那就麻烦了。在这种状况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收集资料,拟定策略,假如还一味地因对方的“不讲理”而生气,以致奢侈了原本有限的时间,这
24、就落入对方的圈套了。不论你有多少时间,冷静地拟定应付措施、细致地检查对策,才是最聪慧的做法。 譬如你想购买一批不动产,而对方只给了你十天的时间,要你在十天内确定是否以其所开出的价钱买下这批不动产。这时,你就应当先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检查对方的提议。假如觉得价钱不甚合理,最好能在期限截止前,尽早向对方说明你的看法。可能的话,还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再重新订立一个期限,这么做,将使你免于成为对所设定的期限下的牺牲品。七、调整议题 有一回,我乘坐卡车通过一条曲折的道路。路上的急斜坡许多,上上下下,下下上上,使得坐在助手座位的我看得心惊胆跳,直冒冷汗。然而,卡车司机的换档技术着实奇妙到了极点。他好像完全是
25、靠着直觉换档的,上坡时速度并没有减慢,而下坡时,也不至于急速的往前猛冲。总之,坐在车上的人始终是平平稳稳的,没有半点不舒适的感觉 那么,谈判中的所谓“换档”又是什么呢?谈判中的所谓“换档”,就是在谈判进行时设法变更中心议题。而“换档”的技术如能象那位卡车司机那般的娴熟,那么,不管任何谈判,主导权都将操纵在你手中。 苏联的谈判专家便是“换档”的能手。在限制武器的谈判中,他们便一再使出以变更、转移论点的“换档”技术,纵横全场。 以限制武器谈判来说,美、苏双方都急欲达成限制武器的协议,也就是说,不管谈判遭受到何种困难,还是必需坐在谈判桌前,接着探讨,直到有了结果为止。事实上,很多谈判,如公司、政府、
26、自治团体以及各种工会间的谈判也是如此。即使谈判无法获得一样协议,因而演化到怠工、罢工等最坏的状况,双方仍须接着努力,寻求一合理的解决方式。总之,就算是谈判一度中止了,双方还得再坐上谈判桌。假设你代表资方,那么,对于劳方接二连三提出工资问题、医疗问题,乃至休假问题这就是一种“换档”,随时变更议题的技术,或许会感到不满,穷于应付。然而,为了顾全大局,无论如何,你都必需做到“使谈判接着下去”的基本要求。 有时候,谈判双方或单方会急欲获得某种程度的协议。譬如,你想买进对方所持有的某种颇具影响力的资产(公司、专利、土地、名画、钻石、古董或马匹等等),那么,为了使“换档”的技术在谈判中发挥效果,最重要的,
27、就是不让对方察觉到你的意图。你可以顾左右而言他,可以装作冷眼旁观的样子,也可以声东击西。总之,假如被对方察觉到你“购买欲极强”的意图,他必定会想尽方法来应付你,使你难遂所愿。 对方假如有意中止谈判,便不行能眼睁睁地听任你实行随意变更话题的“换档”技术,除非此一话题他甚感爱好,或者对谈判本身特别重要。当然,假如你的谈判对手是个阅历不足或缺乏动力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非重要的谈判中,当你想变更话题时,应事先向对方说明之所以变更话题的理由,以取得其谅解,进而毫无异议地接受你的提议。 我曾经参与过一件牵涉极为困难难的谈判,其内容大多有关证券与不动产,也有一部分涉及信托财产的文字说明。为了驾驭谈判的主导权,从谈判一起先,我便充分地运用“换档”的技术,从价格查估问题到文字说明问题,再从文字说明问题到信用问题,如此反反复复,为所欲为地转换议题。不过,在每一次转换议题之前,我总会事先说明之所以转换的理由,以取得对方的谅解。就这样,对方最终拖进了“换档”技术的迷途中,而退至防卫线上。 在谈判中,对方一旦退至防卫线上,你便等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