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三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18099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三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三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三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三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三峡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口技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来宾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一家)大摆筵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的来宾相聚而坐。一会儿,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静静静的,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

2、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随即就有一个妇人惊醒后打呵欠,伸懒腰,他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小儿子,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接着大儿子也醒了,连绵不断地说话不停止。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同一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

3、全场的来宾,没有一个不伸长颈项,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静默赞美,认为好极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 不多久,丈夫打鼾声响起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渐渐停止了。隐隐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倾斜翻倒,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心情略微放松了些,慢慢坐端正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

4、能名其一处也。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突然有一个人大喊:“失火啦!”随即丈夫起来大喊,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喊。两个孩子齐声啼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号哭,成百上千的狗狂叫。里面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呼救声,(众人)拉蹋(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灭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状况下)应当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

5、的任何一处。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惶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颤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突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逝。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1.出处: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 3.字词句: A.字音:少顷qing呓yi语齁hou曳ye屋许许hu声 B.词义: .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来宾;全场静静静的。 .古今异义: .但:古义为只,例句: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表转折

6、连词。 .闻:古义为听,例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今义用鼻子嗅。 .股:古义为大腿,例句:两股战战;今为屁股。 .走:古义为跑,例句: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今为步行。 .虽: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例句:虽人有百手;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一词多义: .乳:a.动词,喂奶,例句:妇抚儿乳;b.名词,乳头,例句:儿含乳啼。 .绝:a.副词,极,例句:以为妙绝;b.动词,尽、消逝,例句:群响毕(全,都)绝。 .妙:a.名词,妙处,例句:众妙毕备;b.形容词,奇妙,奇异,例句:以为妙绝。 .指:a.名词,指头,例句:手有百指;b.动词,指出,指明,例句:不能指其一端。 .作:a.拟声词,例句:有鼠作作

7、索索;b.起先,文中是发出声音,例句:百千其作。 .间:a.动词,夹杂,中例句:间有里拉崩倒之声;b.动词,间断,例句:遂与外人见隔。 .是:介a.词,这,例句:当是时;b.推断动词,例句:问今是何世。 .词语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会来宾大宴(宴,名词作动词,实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重点词语翻译: .少顷:一会儿。.既而:不久,紧接着。.是时:的时候。 .未几:不久。.一时:同时。.呓语:说梦话。 .絮絮:连绵不断地说话。.中间jian:

8、其中夹杂着。 .意少舒:心情略微放松了些;少,略微;舒,伸展、松弛。 .稍稍:慢慢。.倾侧:翻倒倾斜。.齁:打鼾。 C.特别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会来宾大宴。(应为“会大宴来宾”,宾语前置。) 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无奇不有。文中形容声音之杂。 .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惶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颤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 课后练习: 一、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会来宾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好。宴:实行宴会。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但:只。闻:听见。

9、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乳:喂奶 呜:发出呜呜的声音 4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略微。稍稍:慢慢。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6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腿。走:跑。 二、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突然 1表示突然发生: 忽突然 2表示同时发生: 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 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俄而少顷未几 阅读理解 1课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宁静气氛的? “遥闻深巷中犬吠。” 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起先

10、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留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想知道原委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宁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热闹的铺垫。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寂静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以动写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山中春夜的静谧和迷人的山色。

11、其中就以动写静,用时常的鸟鸣来衬托春日山中的夜静,使人在鸟鸣声中更显其静,因而历来为人所称道。课文中的这两处描写,与此同理,也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2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干脆表现其超群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超群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晰地交代了极简洁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

12、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超群技艺,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或问: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来宾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来宾对表演心照不宣,感到满足;“默叹”写出来宾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二是“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比照。“稍稍”是“渐渐”“慢慢”的意思,细致

13、地表现了来宾心情由惊慌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改变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三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来宾惊惶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化,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改变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超群。 3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洁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晰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开头将简洁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

14、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表明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 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首尾两次清晰地交代了极简洁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马说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常常有的,

15、可是伯乐却不常常有。因此,即使是很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一般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依据它日行千里的本事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事,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妙的素养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一般的马同等待遇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吗邪?其真不知马也。

16、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莫非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唯恐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 课文下面注释: 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祇():只是。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一般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 不以千里称: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相识这是千里马。 一食:吃一顿。 或:有时。 食():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且:犹,尚且。 10

17、、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11、以其道:根据(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 1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马,使它日千里的实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 13、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4、临:面对。 15、呜呼:表示惊羡,相当于“唉”。 16、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文后练习: 翻译下面一段文字,留意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吗邪?其真不知马也。 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_比作千里

18、马,把_比作食马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_、_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的愤懑之情。 人才愚妄无知的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明珠暗投、壮志难酬 (2)开头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靠关系的句子是_,_。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段中的_、_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受。段中的_、_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缘由。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段中的食马者_,_,_,并扬言_,生动地揭露了统治者的_。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天下无马愚妄无知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 其真不知马也 2.当今社会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9、 只要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3.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 选伯乐或千里马都可以,重要的是阐明观点,理由充分 4.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 “伯乐”比方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方有突出才能的人 5.本文借千里马说明白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能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子分别是谁? (赤兔马主子是关羽,的卢马主子是刘备)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曹刿论战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0、。乃入见。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恳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加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思熟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肯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2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肯定要做到诚恳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晰,但肯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刚

22、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志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缘由。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志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志气,二通鼓时志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志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志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志气正盛,所以战胜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状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觉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课文下面注释: 选自左传

23、。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斗争又称“长勺之战”。 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间():参加。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肯定把它分给别人。 对:回答。 徧:通“遍”,遍及,普遍。 10、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11、加:虚报。 12、加:虚报。 13、信:实情。 14、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

24、为人所信服。 15、福: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虽:即使。 18、察:明察。 19、情:(以)实情推断。 20、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21、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2、战则请从:(假如)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23、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4、鼓:击鼓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吩咐军队出击。 25、败绩:大败。 26、驰:驱车(追逐)。 27、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28、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29、逐:追逐、追击。 30、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25、31、故:缘由,原因。 32、夫()战,志气也:作战,要靠志气。夫,发语词,争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33、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作,振作。 34、再:其次次。 35、盈:充溢。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6、测:推想,估计。 37、伏:埋伏。 38、靡():倒下。 文后练习: 说明下列加点的词,留意它们意思的差异。 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1十年春,齐师伐我(进攻)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夸)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加冠,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

26、成年。)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 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斗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作了精辟的分析:“当时的状况是弱国反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打算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起先反攻的时机彼疲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起先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卫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彼疲我盈”是指_之时,因为_,_,_;“辙乱旗糜”是曹刿_,_发觉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人三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3.曹刿说:“夫战,志气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把你的理由说出来。 无论同意与否,都要说出理由。本题以正面回答为宜 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